第一百一十九章 帝王心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京太和殿,小皇帝康熙坐在正中間,太皇太后卻沒有坐在他後面。這裡解釋一下:康熙初年,雖然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布木布泰太皇太后雖然能干預朝政,對四大輔政大臣有名義上的管理權,但並沒有垂簾聽政,而且這時候四大輔政大臣權傾天下,就連太皇太后和康熙祖孫都沒辦法控制住他們,所以才會有後來康熙除掉鰲拜的事情發生。

目前蘇克薩哈還活著,鰲拜又出征在外,位於首位的輔政大臣索尼年老多病,又性格軟弱,遏必隆是鰲拜的人,和蘇克薩哈自然是暗中爭鬥。

鰲拜在江南戰敗的訊息傳來,一直和鰲拜不對眼的蘇克薩哈心中暗喜:這下鰲拜還拿什麼來和老夫抗衡!這個狗奴才想要去江南立功的,沒想到卻遭到慘敗!這不是天賜良機?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剝奪鰲拜的權力!

“萬歲爺!”蘇克薩哈上前一步,行禮道,“鰲拜作戰不力,害了我大清十七萬精銳大軍!望皇上下旨,剝奪鰲拜的權力!廢掉他的輔政大臣!”

“這種大事,還需各位商議……”康熙雖然學了不少政治鬥爭手段,也從祖母那邊學了很多朝堂之上的應對方法,但他畢竟年幼,這件事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定奪。事實上這時候還沒親征的康熙並沒有什麼實權,一切大事都是四大輔政大臣說了算。一些小事上奏了,他也是回到後宮問太皇太后,讓祖母來定奪決定。

遏必隆卻上前道:“皇上,奴才有本要奏!”

“准奏!”康熙道。

遏必隆跪在地上叩拜道:“皇上!江南戰敗一事,責任不在鰲大人身上,奴才以為,蘇克薩哈應該負全部責任!”

“你休得血口噴人!”蘇克薩哈氣得指著遏必隆的鼻子,又轉頭面向康熙跪下,“皇上啊!江南之戰,奴才根本就沒參與!鰲拜要的糧食軍餉和物資,也不是奴才參與的!都是索尼和遏必隆參與此事!而且鰲拜戰敗,根本不是糧草問題,是鰲拜急功近利,孤軍深入,致使羅科鐸、松奎、倭赫和蔡毓榮等大將陣亡,我軍損失慘重!從關外一路過關斬將為我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八旗折損了近五千人馬!這都是鰲拜的責任!”

這次江南之敗,八旗可以說是損失慘重,老八旗折損了將近五千人,二三代的新八旗折損了三千多人。旗人一共才多少人,這一下就損失了八千多人,京城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在這折損名單裡面。其實不需要蘇克薩哈去追究責任,那些旗人鬧起事來,都夠鰲拜喝一壺的。而且聽說二三代的新八旗大部分是被俘,京城很多旗人都準備找鰲拜家要人了。

至於折損了十多萬綠營兵,那就不是滿清朝廷要考慮的問題,漢人損失再多,都不會動搖了滿清統治的根本。

蘇克薩哈打著如意算盤:鰲拜輸得那麼慘,這次鐵定可以扳倒他!

誰知道遏必隆卻一本正經的上奏道:“皇上!奴才查到一件事,是和這次江南戰敗有關的:不知道皇上還記得鄭芝龍否?”

“鄭芝龍怎麼了?不是老祖宗說要讓鰲拜把鄭芝龍押到江南為質嗎?”康熙一頭霧水的問道。康熙只知道太皇太后同意了鰲拜的提議,把鄭芝龍押到江南當人質。但後來怎麼樣了,他是一點都不清楚。

遏必隆上奏道:“皇上!本來老佛爺是要把鄭芝龍送去江南為質,以此脅迫海寇退兵。誰知道有人矯詔,殺了鄭芝龍一家,這才導致鄭逆痛下決心,要報復我軍!所以,這矯詔殺害鄭芝龍一家的人,才是我軍江南戰敗的罪魁禍首!”

“誰那麼大膽,竟敢違抗老祖宗的命令矯詔?”康熙雖然年幼,但聽到矯詔的事情卻十分生氣,竟然有人敢修改他祖母的詔書,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蘇克薩哈臉色都變了,本來殺了已經被發配去了寧古塔的鄭芝龍一家,這種事朝廷根本不會過問,誰會搭理一個被收刮了全部財產,已經身無分文的廢人?可是因為這件事導致了江南慘敗,那麼太皇太后就肯定要追究矯詔的責任!

遏必隆說完,頭轉向蘇克薩哈,臉上帶著一絲令人無法察覺的陰險。

蘇克薩哈只能硬著頭皮上前跪地道:“皇上!是奴才讓人殺了鄭芝龍一家的!”

“你!你為何要矯詔?”聽說是蘇克薩哈矯詔,康熙一時也無法硬氣,說話聲音都有點顫抖了。畢竟蘇克薩哈是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除了首席輔政大臣索尼,其他人都無法治他的罪。康熙雖然是皇帝,卻沒有實權。

不過雖然康熙沒有實權,但這件事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硬把戰敗的責任推到蘇克薩哈身上,到了那時候,就算索尼不敢把自己怎麼樣,鰲拜和遏必隆估計就會發動全京城的旗人和自己做對!就在蘇克薩哈考慮要如何應對的時候,外面的宮廷侍衛曹爾玉進入大殿,跪地稟報:“啟稟皇上!四川李國英六百裡加急到!”

這曹爾玉的妻子,可是康熙的奶媽,一品夫人。曹爾玉也因為他妻子的緣故受到順治和布木布泰的重用,後來他的兒子也成為康熙的貼身侍衛。至於曹爾玉的兒子,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寅,和李煦同為康熙的御前侍衛。

見到曹爾玉入殿稟報,康熙知道肯定有要事,於是點了下頭:“讓他進來吧!”

“喳!”曹爾玉領命起身退下。

李國英的信使急匆匆進入大殿內,跪地叩拜道:“卑職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康熙道。

信使雙手把李國英的奏摺呈上,早有御前侍衛接過奏摺,雙手到康熙的龍案前。

“什麼?成都丟了?”康熙的麻臉瞬間煞白。

“皇上?”首席輔政大臣索尼上前問道。

“索愛卿,你自己拿去看吧!”康熙把李國英的奏摺交給索尼。反正處理大事,都是四大輔政大臣決斷,康熙只要看一下奏摺,回後宮向布木布泰稟報,然後太皇太后自然會教康熙怎麼批奏摺,如何處理問題。目前康熙還沒有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

索尼接過奏摺看了一眼,臉色大變:“成都丟了?李國英這個狗奴才到底是幹什麼的?不是說已經快平定夔東賊人了?怎麼反而讓人偷襲了成都?”

這時候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也顧不上內鬥,一起湊了上來。

“三位愛卿,這些事就交給你們了,有事請上奏,無事退朝!”康熙站起來道。

康熙上朝本來就是走個形式,來學習朝廷知識的,至於後面的大事,就交給輔政大臣處理即可,康熙要做的是回頭向祖母布木布泰稟報。

退朝之後,康熙回到養心殿。剛剛進屋不久,外面就響起慈寧宮太監總管那不男不女的長喝聲:“太皇太后老佛爺駕到!”

康熙轉頭,只見蘇麻喇姑攙扶著布木布泰走進養心殿。

“奶奶!額娘!”康熙迎了上去,“蘇克薩哈這個狗奴才竟然矯詔!違背了奶奶的旨意,擅自殺了鄭芝龍一家,這才令鰲拜慘敗啊!”

布木布泰慈愛的摸著康熙的腦袋:“乖孫兒,祖母已經知道這些事了!今天上朝的這些事情祖母全部都知道!李國英那個沒用的奴才,竟然把成都都丟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布木布泰把話題轉到李國英那邊,康熙急了:“奶奶!若不是蘇克薩哈這個狗奴才矯詔,鰲拜把鄭芝龍送去江南為質,我軍怎麼可能慘敗?”

布木布泰微笑著道:“乖孫兒,祖母知道蘇克薩哈矯詔!這個狗奴才是該死!乖孫兒你就放心好了,鰲拜回來自然會收拾這個狗奴才的!但乖孫兒,你覺得我軍慘敗,就只因為蘇克薩哈矯詔殺了鄭芝龍一事所致?難道你就不想想還有其他原因?當年我八旗入關,哪裡要用到挾持人質這樣卑鄙的手段?哪一仗不是光明正大打的?我們都贏了!”

“鰲拜急功近利,孤軍深入,這才導致我軍慘敗,所以鰲拜也有責任!”康熙回道。

誰知道布木布泰卻搖了搖頭道:“孫兒錯了!鰲拜指揮作戰並沒有失誤之處!我軍戰敗,完全是因為對手用一種新式火器在頃刻之間毀滅了我精銳八旗騎兵!若不是倭赫和他麾下三千精銳八旗陣亡,臨安之戰我軍已經勝了!”

“精銳火器?何等火器如此威力?當年老祖宗和明人交戰,火器又哪裡敵得過我八旗鐵騎!什麼時候火器能如此厲害?”康熙大驚失色。

布木布泰感嘆了一句:“今非昔比啊!當年火器是不如我八旗鐵騎,可是這來自泰西人的火器卻是不斷在發展之中,今後的火器只會越來越厲害!另外,我八旗入關多年,戰力也嚴重下降,作戰都是依靠綠營了,這才有鰲拜江南之敗!”

康熙道:“那火器還能再發展?”

“是啊!”布木布泰愛撫的摸著康熙的腦袋,“泰西人的火器技術,可謂是奇巧yin技層出不窮,這火器的威力也會越來越大。孫兒你要記住了,今後還會碰到更厲害的火器。”

康熙怒道:“請祖母放心好了!待到孫兒平定了賊寇之後,一定禁止漢人研製火器!只有限制了火器,才能保證我們八旗鐵騎對漢人的優勢!”

布木布泰道:“與禁止漢人研製火器,還不如讓我八旗弟子學習火器!孫兒只禁了漢人的火器,可是其他不聽話的蠻夷之邦怎麼辦?北方的羅剎人,西北的準噶爾。”

“祖母教訓得是!孫兒一定讓八旗弟子學習火器!”康熙回答道。

真實歷史上,康熙確實組建了京師八旗火器營,可是後來的八旗兵實在是爛到極點,火器在他們手中就和燒火棍一樣,所以最後康熙還是選擇了禁止漢人研製火器的道路,大力發展八旗的騎射。但康熙不知道,到了後來清末的時候,早已成為蛀蟲的八旗兵連強弓都無法拉開,只能射那些射程只有五米,破甲能力為零的玩具弓!

布木布泰又道:“孫兒,鰲拜現在不能處理,畢竟鰲拜比蘇克薩哈要忠心得多!我們要留著鰲拜和蘇克薩哈鬥!還有兩白旗的事,都要讓鰲拜去教訓他們!等你以後長大了,我們再看鰲拜這個人怎麼樣,倘若他還是權益燻心,那我們到時候拿下他就是了。孫兒,你是當帝王的,一定要利用好朝廷中兩幫人爭鬥,這樣他們只顧得上和狗一樣相互咬,就不會出現一家獨大,今後威脅到你的皇位!他們鬥得越厲害,就對我們越有利!”

“祖母,鰲拜能平定海寇嗎?”康熙問道。

布木布泰道:“鰲拜是有頭腦的人,他知道自己吃虧在哪裡,一定會想方設法改進火器!還有,洪經略即將發兵瓊州,剿襲賊人老巢!對了,孫兒,你要記住,這天下對我們最忠心的幾個漢人,一個是孔四貞,還有一個是洪經略,其他的漢人都不可信!尤其是三藩之首的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繼茂那兩個奴才雖然還算忠心,可是難保他們的後人會怎麼樣!”

數千裡外的四川盆地,明軍西徵軍已經收割了秋糧,收穫了大量晚稻。不過明軍並沒有種下麥子,因為有訊息過來,說李國英很快就會組織兵力向成都反撲。

“成都我們守不住,就乾脆不守了!既然李國英要來,那就讓他來好了!他派人來奪回了成都,還要分兵駐守!我們再把成都打回來就是了!”王進忠說服自己的部將,讓大家準備放棄成都退回川西山區。

李國英分兵來奪回成都,而且還是派遣了最能打的趙良棟過來,這樣王新宇事實上已經達到了目的。只要李國英分兵,就能減少夔東十三家的壓力。而王新宇給王進忠的命令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避開清軍主力,攻擊清軍弱點。若是有機會,就騷擾一下清軍。但王進忠還有個想法,之前一直想要找機會去看看廣元和陽平關一帶,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看。既然趙良棟要來成都,那就避開趙良棟,出奇兵去廣元。(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