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江南滅大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來報信的人稟報道:“韃子正在猛攻祁家,他們等拿下祁家之後,就會去對付於家。”

張煌言問道:“祁家還能堅持得住嗎?”

“能堅持幾個月不成問題。”報信的人回道。

張煌言愁容滿面,轉頭對張玉坤道:“祁家和於家幫了我們浙軍和閩軍不少忙,他們兩家有難,我們必須去救,不能讓江南反清的士子們寒了心啊。”

“不錯!那邊還有我們天地會的兄弟和瓊州軍的兄弟也在,不說別的,就說我們那些兄弟,我們不能不管!”張玉坤微皺眉頭點頭道。

“張將軍,我們應該立即向山陰和會稽兩地出兵!”羅子木道。

張煌言也點了點頭道:“對!立即發兵寧紹!”

“不!”張玉坤制止了張煌言,“我們不能直接發兵去救,我們的強勢是在海上,上了岸之後對陣上數量眾多的韃子,我們沒有多少勝望!我們應該派遣一支艦隊,從杭州灣進入,直接抵達杭州城下,炮擊杭州城,再派遣一支小隊伍佯攻杭州府。這樣杭州綠營兵必然會回師救援杭州,我們在半路上埋伏,一舉殲滅杭州綠營!”

“這是圍魏救趙之計啊!就是不知道韃子會不會上當?”張煌言覺得這種計謀太簡單了,早已被人用了幾百遍了。

“韃子不上當,就讓他們上當!我們虛張聲勢,在當地天地會接應下,往江南河網地帶派遣小船進入各條小河,把一些老百姓接走。自從韃子來到江南之後,他們就盤剝江南百姓,以前江南百姓從來就沒有災年活不下去的,現在都出現餓死人的事情了!加上江南三大案,江南百姓已經是恨透了韃子。我們接走百姓,去崇明島修築堡壘工事,韃子肯定要有反應,會往姑蘇常州一帶調兵,我們再利用水師之便向杭州進發!”張玉坤提議道。

原本明朝的時候,江南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很不錯,哪怕是自己沒有耕地的佃戶,交了租之後,還能讓一家過上小康的日子,就算是偶爾碰上旱災水災,農民家裡都有餘糧可以渡過遭災期,而不至於餓死。原因是江南田地三熟,又有富饒的水鄉資源,加上東林黨給江南免除了不少稅收,所以明朝的時候江南就不存在遭災現象。

當然了,江南過上了好日子,苦了的是北方百姓,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崇禎皇帝找到了煤山上的歪脖樹。

清軍進入江南之後,先用屠刀殺死一批反抗者,奪取了他們的財富,之後又對江南徵收重稅,殘酷的壓榨富饒的江南。江南再富有,也經不起一個急需銀子打仗的清廷壓榨,結果出現了民不聊生的現象,碰到災年,農民餓死,小地主都紛紛破產。

後來是清廷統一了江山,戰事平息之後,江南的經濟才慢慢恢復。因為江南的富有,到了康熙中期江南就恢復過來了。

張煌言採取了張玉坤的計策,派遣南洋海軍陸戰隊的官兵,乘坐小船,在當地天地會的帶領下,從縱橫交錯的河網地區進入各地。

江南河網地區,十分有利於裝備了虎蹲炮和三磅小炮的小船作戰,也很有利於裝備火器的明軍登陸。因為江南的河流是小船可以直接靠上岸邊,陸戰隊不需要涉水過沙灘,不存在火器受潮的問題。

胡德帝給張煌言提供了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一些富有的江南士族。這些有錢的讀書人在清軍南下的時候,就積極主動的投靠清廷,有的人是家裡有人在清廷當官,狗仗人勢欺壓百姓;有的大戶人家為虎作倀,幫助清廷殘酷盤剝百姓。

張煌言指著這份名單道:“這些讀書人忘記了自己的祖宗,甘願當韃子的走狗,簡直是丟盡了祖宗的臉!把這些大戶都給打了!”

錢謙益,因為後來幫助了張煌言和鄭成功,這才沒有被列入這份名單中,否則明軍上岸之後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是錢謙益。吳偉業雖然是貳臣,但他是被迫出仕的,也沒有被明軍必須列入剷除的江南士族名單內。

貳臣、清廷刑部侍郎龔鼎孳,老家雖然在安徽合肥,但是他在江南的時候,曾經購入大片的土地,在鎮江附近有一處大莊園。

此時龔鼎孳和妻子顧橫波在北京城,江南莊園中只有他的親戚,還有替他收租的管家和一些家丁僕人之類的在那裡。

明軍艦隊做出一副逆流而上要攻打南京城的架勢,向江寧方向航行。

江寧城內,從江口來的烽煙訊號早已傳來,有清軍信使快馬來報,說江口出現大量海寇,鉅艦如山,桅杆如林,有大小數千條戰艦,有大小炮上萬門!吳淞和江北水師全軍覆沒,海寇正在逆流而上,向江寧方向駛來。

兩江總督張朝璘、江南提督梁化鳳、江蘇巡撫朱國治等人正在兩江總督府內商議此事。

梁化鳳,是曾經擊敗鄭成功的“大功臣”,三年前他在崇明島的時候,用了緩兵之計騙過鄭成功,後來遭致鄭成功大敗。

“梁大帥,上次賊人來,你立下奇功。這次海寇復入江南,你看要如何應對?”張朝璘向梁化鳳詢問道。

朱國治道:“這有何難?上次梁大帥以緩兵之計破賊,這次還能再用!”

梁化鳳向來就不太喜歡朱國治,聽了朱國治的話,冷笑一聲:“朱大人,你當賊人都是傻子啊?同一條計策還能用兩次?”

“那依梁大帥之計,我等應該如何行事?”張朝璘問道。

梁化鳳道:“賊人來勢洶洶,已經攻佔了崇明島。就從他們一上來就炮擊我軍水師,直接奪取崇明島這一點來看,他們已經吸取了上次被我們詐降之計騙過的教訓,他們上來就打,擊敗了我們的水師,打掉我們的炮臺,佔領了崇明島,下一步可能是要進攻鎮江。賊人的優勢是在水上,我們的優勢是在陸上,只要我們堅守幾座城池即可!賊人若是久攻不下,必然士氣低落,到時候我們的援軍一到,就能輕鬆破敵!”

“若是賊人直接攻打江寧呢?”張朝璘很擔心的問道。

梁化鳳哈哈大笑:“江寧原本的前朝南都,城池規格都是和北京城一樣的,賊人要破江寧堅城又談何容易?若是他們來打江寧,我們只需堅守不出,等待援軍到來!”

“不錯!就依梁大人的!”張朝璘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們現在向北方朝廷求援,要派遣哪裡的救兵來,就看朝廷的。”

“現在不必向朝廷求援,只需送上戰報即可。本將已經向漕運總督,江西、安徽、浙軍、湖北各提督和總兵求援了,只要援軍抵達,賊人必然又是一次潰敗!我們堅守城池,在夜間若是有機會,我們可以偷襲他們的水師大營,燒燬他們的船隻!上游的兩湖水師也會順流而下,我們集中兩湖、江西和安徽的所有水師,以火船破敵!只要我們破了賊人,又是為朝廷立下大功!”梁化鳳向北面一拱手道。

清廷的探子在江邊監視明軍艦隊動向,一有情況就快馬往江寧彙報。

可是明軍艦隊在抵達鎮江之後,就不再逆流而上,而是在長江中間來回巡弋,並用艦炮向岸上開炮轟擊,摧毀江邊的清軍兵營。

岸上的天地會特工也開始行動起來,剷除了清軍探子。

明軍艦隊以鎮江為中心,在上游十里和下游十里之內的江面遊弋,不許一條漁船透過,看到岸上有清軍活動,立即就是開炮轟擊,但是明軍就是不派人登陸。

正當清軍摸不清頭腦的時候,明軍艦隊派出小船,在當地天地會的引領之下,進入江南縱橫交錯的河汊。

龔鼎孳在江南的莊園,就在一條河流邊上。江南最肥沃的田地一般都是在河邊,河水可以直接澆灌水稻田,收成的莊稼也能直接裝上船運往城內。

這時候是農閒季節,早稻尚未收割,農民們都比較清閒,一般都是打打麻將,或者是下河捕撈魚蝦。

小河中,幾名農民正在拉起網捕撈魚蝦。就在此時,突然有人大喊一聲道:“有船來了!好多船!向我們這裡駛來!”

順著那個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河面上出現了一支懸掛著紅色大明旗的船隊,正在向龔家莊園的方向駛來。每艘船的船頭上,都站著一名明軍軍官,船艙裡坐著一隊隊身穿紅色戰襖的明軍士卒。

“是大明的船隊!”一名農民喊道。

“你不要命了?那是海寇!被朱國治的人聽到了,要掉腦袋的!”另外一名年紀比較大的農民糾正道。

對大明軍隊登陸的事情,老百姓有心中歡喜但不敢說話的,也有感覺害怕的,有些小孩子看到這些沒有剃髮,身上穿的衣服和平日裡見過的清兵完全不一樣,感覺好奇,便出來看熱鬧,結果都被家裡的大人給拉了回去。

船隊直抵龔家莊園外,停在河岸邊。

“上!”負責進攻龔家的羅子木大喊了一聲。

明軍士卒紛紛跳下船,直奔龔府。

“不好了!賊人殺過來了!快關門!”這龔家的人當然知道明軍要來幹什麼,他們家的主人原來是明朝的官員,卻主動投敵叛變,當了清廷的高官。

龔府關上大門,所有的家丁和僕人都拿起武器,企圖對抗明軍。

明軍用弓箭向牆頭射擊,那幾名用梯子爬上牆頭,企圖向明軍射箭的家丁紛紛中箭,慘叫著從牆頭跌落下來。其餘的家丁嚇得再也不敢登上牆頭迎戰。明軍抬著大木頭,撞開了龔府的大門。伴隨著一聲吶喊聲,成群結隊的明軍湧入龔府大院內。

除了六名家丁被殺,其餘的家丁和僕人全部跪在地上投降。管家被人揪了出來,像是提一隻小雞一樣被提到羅子木跟前。

“好漢饒命啊!好漢饒命啊!”那名管家跪地求饒。

羅子木環視了一圈,只見龔家的家丁、僕人、長工和丫鬟都跪在地上。

“龔家的人呢?怎麼都是你們這些僕人,沒看到他們家的人?”羅子木問道。

“有幾個主人的親戚,他們從後面小門跑了。”那管家不敢隱瞞,只好老老實實交代。

“你帶人去追!”羅子木轉頭對楊冠玉道。

楊冠玉帶上二十多名明軍士卒,從後牆翻過去,就看到前面有幾個人在田間小路中狂跑,其中還有一名體型肥胖的中年婦女,在兩名丫鬟攙扶下,氣喘吁吁的跑著。

“站住!別跑!”明軍追了上去。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龔家這些親戚都是養尊處優慣了,跑了幾步就跑不動了,被明軍追到,全部當了俘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打滅了龔家,羅子木抄出了大量的七千多兩黃金,十多萬兩白銀,還有大量的奇珍異寶。糧倉裡面的糧食堆積如山,還有各種絲綢、陶瓷、絹帛等物品,可以說這龔家莊園十分富有,明軍抄了他的家,又賺取了一筆軍費。

至於龔家那些家丁奴僕,都被抓走,被送去崇明島服苦役。龔家的丫鬟將會被送走,在舟山群島的人口中,男多女少,這些丫鬟可以賞給一些尚未婚配的軍官。

就連龔鼎孳堂弟家的兩名小姐,也被送去舟山,這兩名小姐將會被分配給兩位立過大功的浙軍軍官。

龔家的佃戶,都分到田地。明軍把抄到的地契都分給了佃戶。也有些佃戶害怕清軍回來報復的,不要要土地,就舉家跟著明軍遷移去了海外。

抄滅了龔家江南莊園的同時,明軍到處出擊。一支明軍從江北的小河進入,抄滅了貳臣、屠殺南昌百姓的元兇劉良佐在揚州一帶附近的莊園。劉良佐因為在直隸當左都督,這個莊園是他當江南提督的時候買下的,現在都便宜了明軍。

劉家的親戚被抓了一批,所有男人全部被斬首,女人被送去瓊州為奴。明軍沒辦法抓住劉良佐,就殺了他的家人,給南昌死難的百姓報仇。

清軍因為不敢出擊,明軍在河網地區來去自如,大批貳臣、漢奸的家人遭了殃。

看著一船船運回來的金銀財寶,張玉坤得意的大笑:“這江南確實是富有!隨便抄了幾戶大戶人家,就抄了那麼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