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教化蠻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錫袞帶著王羽送往京城的喪禮再次來到京城,他是從南京乘坐雙體快帆船來到上海,再乘坐飛剪快船走海路來到天津,最後轉內河船隻再次來到京城。這樣雖然轉了兩次船,但在耗時方面比走運河要節省好幾天。

從南方趕來給吳三桂弔喪的使團抵達京城,趕上吳三桂的葬禮。

吳應麒一見到黃錫袞,便質問道:“父王昇天,你們南王也算是父王的孫女婿,為何不僅不見王爺親自前來,就連本藩那侄女也不曾前來?”

站在一旁的吳世璠聽到吳應麒說了“本藩”兩個字,心中不悅,但表面上他沒有發作,只是在心裡暗道:當年永樂帝還不是奪取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看來我得小心自己這個叔叔才是!雖然只是王位之爭,可是挾天子以令天下,這個王位和皇位也沒多大區別,我那叔叔難免會鋌而走險。

黃錫袞向吳應麒長挹及地:“小王爺,南王欲發兵南洋,還要監督兵器生產,如今正是準備發兵之日,實在是無法脫身。王妃已有身孕,應當迴避,故不能前來。”

吳應麒不解的問道:“發兵南洋?這南洋不是你們控制的?名字都已經叫南洋公司了,如何還要發兵討伐?”

“南洋並非南王一家地盤,如今的南洋尚有大佛郎機人的城堡,泰西各國也在蠢蠢欲動,對南洋垂涎三尺。南王志在大海,而泰西人在南洋的城堡,猶如鑲入我大明海域的釘子,隨時威脅我們海運線安全。更何況,大佛郎機人還曾在馬尼拉屠殺漢人,南王決意為漢人報仇雪恨,拔掉泰西人的釘子,故準備發兵南洋。”黃錫袞回答道。

“南王一心要為我漢人開疆拓土,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實在是令人敬佩!”吳應麒嘴巴上恭維,心裡卻在暗暗道:該不是障眼法吧?故意說要發兵南征,其實卻想要北伐?想要讓本藩放鬆警惕?沒門!

當天晚上,吳應麒趁著酒席結束,把吳世璠叫來自己的書房談話。

“世璠侄兒,如今父王丟下我們叔侄倆,丟下吳家軍駕鶴西去。父王這一去,南面那個南王可是虎視眈眈啊!此賊的狼子野心,誰人不知?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吳應麒語重心長的對自己的侄子吳世璠說道。

吳世璠問道:“南王不是要南征南洋?要攻打馬尼拉,給漢人報仇?他志在大海,心思就沒在我們身上。”

“哈哈哈!”吳應麒仰天大笑道,“這叫暗度陳倉!你以為他真的會放下京師和中原的正統不管,卻去那海外蠻荒之地?哼!他是想要讓我們兄弟放鬆警惕,才好發兵北伐!別忘記了此賊水師強大,他裝模作樣率軍南下,完全可以走海路北上,從天津登陸!若是我們不防備一下,此賊大軍打過來,我們叔侄能擋得住他?”

雖然吳世璠對叔叔吳應麒提防了一手,可是考慮到王羽的威脅,他下意識的點了下頭,微微皺起眉頭:“叔叔,我們都是吳家的人,要一致對外。”

吳應麒笑道:“不錯!如今局勢,我們叔侄更應當團結,不能給那賊子有可乘之機!”

“可是,那賊子兵力雄厚,武器精良,若是他悍然發兵叛亂,以叔叔您和小侄我兩人的兵力相加,恐怕都不是對手吧?”吳世璠擔心的問道。

“若是此賊膽敢發叛軍攻打京師,那他便是不忠不義之徒!不僅是京城文武官員,北地士紳,就連江南士子都不會站在他這一邊!此賊若是師出無名,縱有精良武器,可是卻失了人心,誰也不肯給他賣命,此賊必敗無疑!但若是我們叔侄自己內訌,卻剛好給此賊找了一個藉口!”吳應麒說道。

其實吳應麒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懂得那麼多政治鬥爭的道理,很多話都是汪士榮教的,還有一些滿清投降過來的文官教他。

三百餘裡外的天津港,一支由六艘飛剪快船組成的船隊駛入海河。雖然瓊州軍已經撤離了天津,但是從天津大沽口到天津城,海河沿岸沒有吳軍駐守。按照王吳之間的協議,糧食走海運過來,大沽口到天津城的航線暢通無阻。

船隊在天津停泊,這些船上運輸的,不僅有一袋袋的糧食,以及南方納稅送往京城的金銀財寶,更令天津軍民驚奇的是,這些船居然是自己帶著搬運工來的。船停在碼頭上,搬運工搬著金銀財寶和糧食下了船。

“他們是什麼人?”一名在天津海河碼頭邊上開店鋪的夥計不解的問。

只見這些搬運工雖然也是黃皮膚黑頭發,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漢人苦力的短打,頭上束髮,可是他們的膚色有點焦黃,皮膚顏色較深,鼻子扁平,臉上顴骨較為凸出,怎麼看都不像是漢人,也不像北方滿蒙人。

“難道是南蠻?”就連店裡的掌櫃都不清楚這些是什麼人。

“不像!”一名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商人說道,“老夫去過雲南貴州等地,還去過安南,緬甸和暹羅等地,那裡的南蠻雖然皮膚較黑,可是這些人也不像是南蠻。”

船上走下了一名身穿大紅色官袍的官員,後面還跟著幾十名儒生打扮的年輕人。碼頭上的人們定睛看去,卻見那官員是漢人模樣,可是他的那些學生,卻和搬運工一個模樣,都是扁平鼻子,顴骨凸起,膚色較深的蠻夷,只是這些蠻夷身上穿著儒衫,頭戴方巾,儼然是漢人學子的打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咦?這不是于成龍嗎?”一名來自山西的商人突然驚叫一聲。

“正是!老夫在海外漂泊多年,終於回來了!”于成龍哈哈大笑道。

三日之後,在上朝的時候,黃錫袞主動上了奏摺,表示南王欲為華夏開疆拓土,不僅要讓讓大明恢復當年漢唐雄風,還要遠邁漢唐,開拓海外蠻荒之地,教化海外蠻荒野人,只要我漢人所到之處,當地蠻夷皆可教化為漢人。

“變蠻夷為漢人?”永曆哈哈大笑,“朕還是第一次聽過,若是相信那些南方蠻夷能夠教化為漢人,還不如相信能教化韃子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