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肢解南亞次大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山腳下的草原上,一堆堆篝火升起,猶如天上的星星落入草原。每一堆篝火跟前,美麗的突厥女子和粗壯結實的蒙古女子圍著篝火又蹦又跳,漢蒙和突厥的兵圍著篝火而坐,有不少大膽的女子向自己心儀的男子獻上潔白的哈達。

篝火上,烤著一隻只肥美的全羊,那是蒙古人用來招待嘉賓的美食。李來亨給蒙古人帶來的香料,使得烤全羊的味道變得更加鮮美。

產於天山腳下的綿羊羶味小,肉嫩味美。烤得熱氣騰騰的全羊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蒙古人把李來亨等人帶來的,他們捨不得用的醬油塗抹在上面,又撒上精鹽,再均勻的撒上胡椒粉、辣椒粉,最後撒上當地自己產的孜然,負責烤羊的人轉動木棍。過了一會兒,烤全羊完工了,噶爾丹把刀子遞給尚之信,讓他先切割第一刀。

尚之信象徵性的割了一刀,之後就有人上來,把烤熟的全羊放在一個大木板上,用刀子一塊塊切割開來,裝入盤子,再端上來。

作為最尊敬的客人,尚之信分到了一大塊帶有皮,烤得酥脆的羊肉。焦黃酥脆的外皮一看就令人垂涎三尺,撕開酥脆的外皮,裡面是鮮嫩帶汁的羊肉,包含的熱量散發出去,空氣中充滿肉香味。尚之信咬上一口,滿嘴流油。不過他也就只來得及咬上一口,熱情的蒙古人就端著大碗酒上來。

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尚之信終於不勝酒力,一頭栽倒。

“啟稟王爺!浩罕汗國傳來急報!”正當蒙古人熱情的迎接客人,載歌載舞在天山下的草原上聯歡的時候,一名信使急匆匆的跑了進來,跪在噶爾丹面前,“浩罕汗國的兩個鄰國遭到莫臥兒帝國攻擊!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戰敗了!”

噶爾丹示意信使退下,接著又轉頭對李來亨說道:“看樣子,我們還得先救他們。對了,你們的目的地不是莫臥兒帝國?如今莫臥兒帝國如日中天,就憑藉你們手中這點人馬,能擊敗他們嗎?”

坐在一邊的五世達lai說道:“曾經佛教發源地的天竺,如今是印度教和天方教共存,莫臥兒帝國就是以天方教來統治印度教。他們的皇帝試圖把印度教和天方教二合為一,可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根本不可能糅合在一起,這兩種教矛盾不斷,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不斷反抗天方教徒。如今的皇帝奧朗則布,恢復了曾經被廢除的人頭稅,對不信仰天方教的人收取翻倍的稅收,更是激化了矛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來亨點了點頭道:“這個國家看似強大,其實內亂不斷,還有印度教徒那等級分明的種姓制度,完全是違背了天方教所說的平等。而在這個國家的海邊地區,泰西各國的人已經登陸,佔領了不少海邊地盤。”

“也不知道強大的莫臥兒帝國的軍隊,能否打得過泰西軍隊?據我所知,羅剎人已經是泰西各國中較差的,但羅剎人來到西域各國之後,沒有人打得過他們。”噶爾丹問道。

李光地回答道:“泰西軍隊戰鬥力強悍,可是人少。就拿英格蘭軍隊來講,他們不久之前才擊敗了尼德蘭人,自己元氣都未恢復,又哪裡顧得上東印度公司的擴張?”

“我們需要時間等待,等到南洋公司擊敗了大佛郎機人之後,就會把觸角伸到印度洋,到了那時候,將會同英格蘭人和法蘭西人聯手,共同對付莫臥兒帝國。”李來亨道。

肢解南亞次大陸,是王羽的戰略計劃。真實歷史上,因為莫臥兒帝國衰弱,英國人同印度人交戰,其中著名的普拉西戰役,一千英國士兵和兩千印度士兵,攜帶九門大炮,同法國人支援的,擁有五萬印度軍,兩萬包括法軍在內的其他各國軍隊,五十三門法式大炮的孟加拉軍隊交戰,英國人取得勝利,從此控制住南亞次大陸。

英國人獲勝之後,強行把不同種族的南亞次大陸人糅合在一起,建立印度。後來印度獨立之後,又搞了印巴分治。

如今莫臥兒王朝如日中天,勢力強大,英國人不敢去征服奧朗則布,他想要控制印度,只能同明軍聯手來肢解南亞次大陸,把這塊蛋糕分了。至於滅了莫臥兒帝國之後,英國人和明軍之間會不會爆發戰爭,那是後面的事情了。

按照王羽的設想,最終同英國人必有一戰。

……

南京,王羽派去同東印度公司談判的使者已經回來了,使者帶回來的訊息是,英國人同意同大明聯手,共同肢解莫臥兒帝國,當然了,要完全控制南亞次大陸,還需要擊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

當年通訊的速度極慢,王羽答應了英國人提出的,擊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但這個回信再送到英國人手裡需要好幾個月時間。反正也無所謂,攻打馬尼拉的計劃至少需要在一年之後才能得以實施。

也就在王羽同使者談話的時候,北方有人八百裡加急來報:“吳三桂駕鶴西去了!”

“吳三桂終於死了!”王羽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心情十分復雜,一方面吳三桂死去的訊息對他來講是個好消息,他可以利用吳三桂的兒子和孫子之間的矛盾,以最小的代價北伐,最終達到廢掉永曆,換上魯王的計劃。可是在另外一方面,王羽多多少少對吳三桂還是有一點感情,在反清大業上,吳三桂也算是幫了不少忙。

“吳三桂死了,派人去北方送他最後一程。我們也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以退為進,向北方做出善意的讓步,這樣才能讓他們自己把矛盾激化。”王餘佑說道。

吳三桂剛剛死去,吳應麒和吳世璠之間就出現了矛盾。支援吳應麒的有劉玄初,汪士榮兩名謀士,還有高得捷、夏國相、馬寶等武將。而支援吳世璠的謀士有方光琛,武將有吳國貴,郭壯圖等人。

在吳三桂病重的這半年內,吳應麒一直暗中拉攏人。畢竟吳軍當中有不少人對吳三桂不把王位傳給兒子,而是直接傳給孫子這件事有意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