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李自成出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左良玉不聽自己的命令,居然還打贏了。

這讓楊嗣昌實在難以自持,不知該如何決斷。

隨後幾日,更大的喜訊傳來。

就連張獻忠的軍師潘獨鰲也被左良玉抓獲,正在押解襄陽的途中。

這足以證明,張獻忠之敗是多麼的慘烈。

事已至此,楊嗣昌立刻恢復了官員的本色。

他對左良玉的感官如何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這樣的大勝仗面前,他足以向崇禎交待了。

楊嗣昌動作飛速,立刻向崇禎呈遞了報捷奏疏。

這一場大勝,著實洗去了大明長久以來的陰霾,朝堂之上總算有了幾分喜色。

“陳愛卿,立刻準備論功行賞各路將領。另傳旨楊愛卿,宜乘勝追擊,不可放過了張獻忠。”

崇禎大喜之後,不吝賞賜,也覺得這是消滅張獻忠最好的機會。

可是當眼前無人之後,崇禎的臉色迅速轉冷。

只有侍立在旁的王承恩才明白,崇禎這是將楊嗣昌恨到了骨子裡。

因為從頭到尾,楊嗣昌給崇禎呈現的,都是一無是處。

左良玉的勝利,充分證明了楊嗣昌個無能。

畢竟先前楊嗣昌已經將他和左良玉的矛盾透露到了崇禎的面前,使得崇禎對前因後果清晰瞭然。

現在左良玉自行其事,卻獲得了大勝。楊嗣昌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藉機邀功博名,實乃真小人也。

遠在襄陽的楊嗣昌根本就不知道,這一次的報捷不但沒有讓他脫困,反而讓他更進一步陷入了死地。

瑪瑙山的勝利,讓明軍各部士氣大振,對張獻忠再無畏懼。

三月初九,賀人龍和李國奇又在韓溪寺大敗張獻忠。

張獻忠部將左營一條龍薛成才和右營順天王賀國現率領兩千人投降。

第二天,明軍追到鹽井。張獻忠又損失了六百多人,前營二只虎同樣投降。

三戰三捷之下,左良玉的聲望衝到了頂點。朝野內外都將他視為國之幹城,即便是當年的毛文龍也頗有不如。

可不得不說,張獻忠處心積慮休養了一年多,實力非常強大。

這三場失敗,並沒有令張獻忠傷筋動骨。

他反而在紛亂的戰場上尋找到了明軍的弱點,將四川官軍張令部的六千人包圍在了柯家坪。

要不是左良玉及時趕到,老將軍張令非得戰死當場不可。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左良玉正式激發了逢張獻忠必勝、逢李自成必敗的屬性。

張獻忠被打得焦頭爛額,草木皆兵,只能退入荒山野嶺,努力躲避官軍的追剿。

雙方打打逃逃,更加靠近四川。

就在這個時候,楊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到達了頂點。

瑪瑙山之戰的大勝,讓左良玉神氣起來,更加不將楊嗣昌放在眼中。

對於楊嗣昌的命令,他已經不再是陰奉陽違,而是乾脆置之不理,甚至和楊嗣昌頂牛做對。

楊嗣昌惱恨左良玉對自己不敬,於是給陳新甲寫了密信,想要將“平賊將軍印”轉交給賀人龍。

身為楊嗣昌的死黨,陳新甲自然全力施為。

他向崇禎稟告了此事。

崇禎冷眼旁觀,並不質疑,而是預設了此事。

可是命令傳達到前線,楊嗣昌又猶豫了。

因為楊嗣昌深深明白,賀人龍無論是能力還是聲望,都遠遠比不上左良玉。

貿然以賀人龍取代左良玉,很可能導致官軍無法統合,戰局反轉。

說到底,他的利益攸關乃是剿賊順利,並非是同左良玉的矛盾。

在這個大前提下,楊嗣昌頗為猶豫,又按捺下了此事。

可他的做法,不但惹惱了左良玉,相反還得罪了賀人龍。

賀人龍滿心歡喜的等著承接平賊將軍印,官升一級。結果事到臨頭,楊嗣昌卻跟他說此事作罷。

這不是湖弄人嘛!

左良玉同樣因為楊嗣昌想要罷免自己,而對他懷恨在心。

一下子同兩位領軍大將交惡,楊嗣昌可謂湖塗透頂。

正因為明軍高層的互耗,給了張獻忠喘息之機。

他再也不敢耽擱,連忙領軍西進,一頭扎進了四川。

天府之國也因此而大亂。

商洛山中,黑漆河畔,有一座不大的寨子。

這座寨子本來沒有名字,但是最近卻聲名赫赫。

只因為有一位大人物,將此地命名為生龍寨。

這個大人物就是李自成。

自從敗給洪承疇之後,李自成無處立腳,只能率領劉宗敏、田見秀等人蟄伏於商洛山中,等待時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次的慘敗,讓李自成刻骨銘心。

蟄伏起來的日子,他一邊耕田度日,一邊總結教訓。雖然處境十分困難,可是對於該如何同明王朝作戰,卻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

王陽明有龍場悟道,李自成也異曲同工。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清朗的聲音帶著令人信服的力量。

“遙想當年,闖王所到之處,百姓緣何夾道歡迎、從軍者如過江之鯽?只因闖王軍紀嚴明,愛民如子。和闖王相比,大明王朝貪婪殘暴,迫害百姓宛如螻蟻,百姓早已對其恨之入骨。現如今之大明,已遍地洶湧,只需再有一個火苗便崩摧垮塌,國祚斷絕。”

林間樹下,一個年輕俊秀的書生正在侃侃而談。

他的身後側方,還站著一個渾身紅衣勁裝、手持寶劍的英氣女子,帶著凜然肅殺的正氣。

李自成、劉宗敏、田見秀等人全都側耳傾聽,不時點頭,顯然頗為認可。

“以先生之見,我等該如何著手才能成就大業?”

那個書生雖然年輕,但李自成卻對他萬分敬重,言語之間頗有求教之意。

書生拱拱手,態度十分謙遜。

“闖王龍翔淺底,自見真諦,相信已有所悟。如今中原大地,天災酷烈,千家萬戶早已生機斷絕。偏偏朝廷加餉派練,搜刮日甚。當此時,只需登高一呼,必定從者如雲。正為闖王重振乾坤之良機也!”

聽了這話,李自成不由露出舒心的笑容。

他本作此想,只是猶豫不決。現在看到有人和他想法一致,便不由的心動起來。

這邊正其樂融融之時,遠處一道人影飛速奔來。

到了近前,卻是李過。

“叔叔,外面傳言,八大王在谷城起兵,又反了朝廷。四周官軍全被調動而去,咱們可以出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