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棍訓狂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說完,身後那些少年也都笑了起來。

顯然他們是把陳鉞當成了頭頭,威信反而在何仁甫之上了。

何仁甫氣得臉色發青,怒叱道:

“汝眼裡還有師長麼?如此頑劣,吾這便將汝革出書院!”

陳鉞卻臉上笑容不改,反而說道:

“多謝何山長成全,學生正覺得還留在這書院,耽誤前程,原本還不好開口,既然何山長要革除學生,卻省得學生開口了。”

陳鉞身後幾個少年起鬨道:

“若是他走了,我等還留在這裡做什麼?縣學、郡學都請了武師,這書院只幾個酸儒做教師,卻不是誤了我等?”

有一個少年更是笑道:“何山長,陳兄這等武技出眾,文武雙全的,如今可是香餑餑,這處書院不要,其他書院搶著要呢。”

何仁甫身子有些發抖,大聲呵斥道:

“朝廷雖行科舉新政,要的也是忠順有德之才,汝等這般目無尊長,咆哮書院的頑劣子弟,又豈能出頭?若還是這等狂妄放肆,吾便稟告教諭,革除汝等科考資格,那時汝等悔之晚矣!”

陳鉞嗤了一聲道:

“莫說教諭和家父交情不錯,不會聽你的。就是聽了又如何,大不了俺還可以從軍。將來照樣有機會做大官。那時節只怕何山長要在晚生面前點頭哈腰了。”

何仁甫兩眼冒火,一時卻又說不出話來,看來這陳鉞之父和教諭有交情,應該屬實。

朱由檢見這何仁甫當著自己這些外人之面,被學生噎住,下不來臺,心中有些不忍。

給張淵使了個眼神。

張淵會意,便示意了一下後面三個侍衛裡年紀最小的一個顏樸。

這顏樸也只有十七歲,比這個陳鉞大不了一歲。

上前對這陳鉞拱手抱拳道:

“陳兄弟對山長如此無禮,想必是有幾分真本事。在下顏樸,也曾學得一些棍法,想和陳兄弟較量一下,看看究竟如何?”

陳鉞狐疑地打量著顏樸,呵呵了兩聲道:

“何山長是開竅了?去請武人來書院做幫手了麼?”

他身後一個尖下巴少年說道:“請幫手又如何,陳兄是自小練有真本事,比外面那些濫竽充數的武師還強得多。便做這個書院槍棒教頭也綽綽有餘了。”

其他幾個也附和道:“是啊,這姓顏的,不知深淺,被山長請來做冤大頭,多半是自取其辱了。”

“不錯,何山長如此迂腐,結交之人從來都是文人墨客,又哪裡識得真有本事的武者?多半是江湖耍把式的見他可欺,來騙騙銀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本來站在陳鉞一邊的童生紛紛議論。

那些和陳鉞對立的一幫童生則默不作聲。

顯然他們雖和陳鉞關係對立,但對他的武技本事,卻是真心服帖的。

就連何仁甫也疑惑地看看顏樸,又看看張岱,低聲道:

“宗子,這是書院的事情,如何能把你們扯進來。這陳鉞從小習武,你的家丁僕童只怕不是對手,還是算了。”

張岱笑了一下,搖搖頭。

顏樸也不理會周圍議論,臉色平靜,淡淡道:“請給棍。”

陳鉞身後一少年,把手中棍子用力往顏樸身上砸去道:“接棍。”

顏樸似乎怕被棍子砸到,往旁邊一讓,那棍子砸在他腳邊地上。

他彎下腰,慢騰騰撿起來。

陳鉞身後那幫少年頓時大笑,起鬨道:“連根棍子都接不到,還想來比棍?”

陳鉞原本擔心何仁甫真的請了什麼厲害武人來教訓自己。

現在看顏樸這笨拙遲緩的樣子,也不由失笑了,放下了心。

他有心在外人面前也賣弄賣弄,顯示本事,決心使個花哨棍法,再把這顏樸擊倒在地,打出鼻涕眼淚來。

於是把手中棍子一舉,對著顏樸道:“你既要打,那小爺就和你打一回。你出手吧。”

顏樸搖搖頭,一擺手道:“你先!”

陳鉞少年氣盛,懶得客氣,冷笑了一聲,手提棍梢,向前踏出一步,猛地彎腰轉身,騰躍在空中,把棍子掄成一個大圓,呼呼作響,等轉過身落地時,手腕用力,已把棍子前端舞成一團花。

在眾人眼花繚亂之際,又猛地向前疾進,棍花收束成一刺,棍尖狠狠直向顏樸脖頸咽喉處刺去。

他這是先賣弄一下本事,用棍使槍法,這一招是少林四十八槍中的“轉身舞花扎槍”。

原本應該是敵方兵器攻來,自己轉身避讓再攻出去,以舞花槍格擋對方兵器攻擊的同時,再猛力直刺對方要害。

但現在起手進招這麼用,就完全是好看不實用的花招了。

陳鉞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覺得直接就把對方擊倒,未免太平淡了。

但這番花招卻如媚眼拋給瞎子看。

顏樸只是右手持棍,棍尖下垂,腳步就如平常站立,似乎不知道避讓格擋。

眼看對方棍尖要觸及咽喉時,才把身子輕輕一側,脖頸微微一轉,堪堪讓開對方攻擊。

電光火石間,右手所持棍子一端忽然向上彈起,卻恰好打在陳鉞持棍的手指上。

陳鉞只覺手指劇痛,哎呦一聲,吃痛不住。

啪的一聲。

手中棍子已經掉落在地。

緊接著顏樸棍尖卻並未停止,繼續向上疾進,斜斜戳在陳鉞的鼻尖上。

陳鉞又是大叫一聲,鼻尖頓時腫起一大塊。

樣子顯得有些滑稽。

朱由檢覺得這模樣,倒是和後世西洋人那種鼻子尖塗紅的小丑相似。

這下交鋒,似乎顏樸連力氣都沒怎麼使,陳鉞就已經敗了下來。

旁邊的圍觀童生,目瞪口呆,他們甚至都沒看清楚是怎麼回事

有些眨了一下眼睛的,更是莫名其妙。

感覺就好像是陳鉞把棍子舞得眼花繚亂,正要一擊打中這顏樸時。

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自己把棍子丟在了地上,然後又把自己鼻子撞到對方的棍尖上。

有些人甚至以為這陳鉞故意輸給這顏樸,給山長一個臺階下。

只是未免把自己弄得狼狽了些。

陳鉞本人當然是知道怎麼回事,他臉漲得通紅,憤憤說道:

“這次不算!”

顏樸平靜問道:

“為何不算?”

陳鉞說道:

“我剛才輕敵,讓了你!”

他這麼說,倒也不算假話。

他確實是因為輕敵,一開始耍了個花哨套路。

他覺得如果自己全力以赴,未必會輸。

顏樸知道如果不給他這個機會,這陳鉞不會服氣,便點點頭:

“好,那就再來一次。”

陳鉞撿起棍子,這次他決意不用花法,也知道對面這顏樸不容易對付,決定用自己從小練熟的“六合風裡夜叉棍”。

見顏樸依舊是那麼懶洋洋站著,也不擺什麼架勢,渾然不把他放在眼裡。

陳鉞一咬牙,先擺出一個“下陽手稍提棍”的起勢,緊接著就進步彎腰蹲伏,揮棍朝顏樸下盤打去,這是一招“下打古樹盤根”。

他覺得剛才之所以被陳鉞得手,是因為顏樸雖似隨便站在那裡,實則下盤穩固。

所以自己一棍戳去,這顏樸只需上身輕側,便能讓過,然後才反客為主,佔得先機。

所以決定這回先使虛招,作勢攻顏樸下盤,等顏樸下盤動搖,避讓躲閃。

他就緊接著使出“移身進步”,“倒豎碑”的後招。

誰料顏樸見他棍子掃來,不退不讓。

陳鉞見這情形,虛招沒有起到調動對手的作用,只得化虛為實,真打過去。

顏樸卻如不覺,眼睛只是盯著陳鉞的手腕,。

就在棍子將要掃及的一剎那,顏樸忽地身子轉躍騰起,陳鉞這一棍已然打空,顏樸反迎著陳鉞棍子掃來的方向,同時出棍如電,如毒蛇一般點在陳鉞手腕上。

陳鉞只覺手腕一陣劇痛痠麻,又是啪的一聲,手中棍子拿捏不住,落在地上。

顏樸這一戳,勢頭未減,棍頭一轉向上斜點,直刺在陳鉞嘴唇上。

好在他最後收力,否則陳鉞只怕門牙都要掉落兩個。

饒是如此,陳鉞嘴唇也高高腫起一大塊。

人的嘴唇神經最是敏感,劇痛之下,陳鉞眼睛都發紅,眼淚不受控制掉落下來。

這一回雖然還是電光火石的一過招,陳鉞就已落敗。

但那些童生還是看清楚了。

也明白是陳鉞確實不敵這顏樸,不可能是故意相讓。

那些和陳鉞對立一幫的童生,個個喜笑顏開,說道:

“徐山長請來的人好本事。”

“咱們書院有這樣的高人做教師,便是考武技,進學也能大有優勢。”

有的更是對陳鉞嘲笑道:

“你小子仗著學過棍術,平常把我們打慘了,今日怎麼也這幅豬頭模樣?”

“咱們平日被打敗了,也沒膿包到哭鼻子啊,看他這鼻子腫,嘴巴腫,眼睛紅,倒像是個紅眼兔子。”

這麼說,那些童生笑得更是歡了。

有的說道:“看來以後要叫陳兄為兔兄了。”

和陳鉞一幫的童生,一個個啞口無言,垂頭喪氣、

陳鉞面孔也憋的通紅,顯然受的打擊不小,刺激不輕。

朱由檢看這情形,心中嘆道,顏樸下手也確實重了些。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要教訓一下這陳鉞,往他身上招呼,把他打翻在地也就可以了。

這又打鼻子,又打嘴巴的,確實狠了一些。

但又想到這陳鉞對師長輩太過無禮,教訓一下也是應該的。

何仁甫則是眼睛圓瞪,似乎對眼前情形還沒反應過來。

他似乎沒有想到張岱這麼一個文名頗著的江南才子,手下家丁,居然武藝如此高超。

雖然把這陳鉞狠狠教訓了一下,算是替他出了一口氣,挽回師道尊嚴。

但不知為何,他心中卻並沒有多少高興的感覺,反而覺得有些悲涼。

陳鉞呆立了半晌,忽然對著顏樸跪下,咚咚磕了兩個響頭道:

“我拜你為師。”

顏樸皺眉,連忙彎腰扶住道:“我不過比你大個一歲,怎麼能收你,快起來吧。”

陳鉞說道:“師徒只論本事,就算你比我年紀小,我也拜你。”

顏樸搖頭:“那也不行的,我不會收你的。再說你也不必拜我為師,你的棍法基礎已不錯,倒是讀書的功夫少了些,所以差火候。”

陳鉞聽了,疑惑道:“這是什麼話?你也用酸儒的話來唬我?”

一旁的張淵見顏樸被陳鉞纏住,便解圍道:“你先起來,我來給你說明白。”

陳鉞半信半疑看了張淵一眼。

顏樸點頭道:“他的本事比我大多了,他給你講,你的棍法可以再提高。”

陳鉞只得站了起來,看著張淵。

張淵說道:“這顏兄弟練的也就是最普通的俞家棍法,精要全在俞虛江的《劍經》裡,這劍經人人可見,但能把這棍法練到化境,卻非讀書明理不可。”

虛江就是俞大猷的號,俞虛江就是俞大猷。

陳鉞半信半疑,

張淵道:“你可知俞虛江雖然是武將,卻也是正經秀才出身,通曉四書五經。”

陳鉞點點頭,小聲道:“那這和棍法又有什麼關係?”

張淵道:

“怎麼沒關係,俞虛江把四書讀得真切明白,透徹無疑,又切實用在武藝兵法之上,這才有尋常武人難以達到的造詣。”

“他曾說棍法如同四書,把棍法練明白,就如秀才把四書讀得真明白,六經自然也容易明白,融會貫通。所謂‘棍法既明,槍鈀刀牌狼筅諸技之理盡得之矣’。也就是若能把棍法練好,戰場實際殺敵的兵器道理也就都在裡面了。”

陳鉞眼睛眨了眨,不服氣道:“這也是比喻,又不是真的能把四書道理用在武藝上。”

張淵道:“大學開篇便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明德就是最根本之道理,明了這個道理,日日琢磨,方能日日新,日日有所進,方能止於至善。這武藝也有明德,也有至善,你可曾明白?”

陳鉞一臉迷惑:“這?練得熟,打得多了,自然本事高強,這要什麼明德?”

張淵搖頭:“若是這樣,你便練一輩子,也只是庸常。武藝之明德,只是一句話‘致人而不致於人’,要調動對方,讓對方為你所用,而不能為對方所調動。”

陳鉞有些不耐煩:“這也只是一句空話罷了,不見得知道這句話,就能打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