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引賊出川之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十四章引賊出川之計

鄭曉路只一眼就將這個計策的精妙之處體會了個明明白白,心中不由得大奇,關峻只是一個商人,怎麼定得出如此神奇的策略?但他此時也沒時間細想,因為計策中要用到的許多東西必須立即準備。

“譚宏,你領一萬官兵降卒,去巫山縣、奉節縣招募鄉勇,越多越好,老弱病殘統統都要……人越多越好三天之後,回白帝城來見我。”鄭曉路也不解釋,直接下令道。

譚宏見他已經胸有成竹,對他素有信心,立即領命而出。

“王滿,你去跑一趟,命金竹水軍的貨船立即行動起來,將長江沿岸州府縣城庫房裡所有的明廷官兵軍服都收羅過來,三天之內,能拉多少來就拉多少來。”

“官兵軍服?拿這東西來做啥?”王滿嘟噥道:“咱們閻王軍的藍布衫比官兵的軍服質量好多了。”

“你別管,按我的去做。”鄭曉路笑道:“皂鶯,速去找城中的裁縫,做一百面巨大的軍旗,五十面旗上寫‘洪’,五十面旗上寫‘陳’,三天之內,準備妥當”

“洪、陳?”皂鶯奇道:“我們閻王軍裡沒有姓洪和陳的頭領啊。”

“別管,快去做。”鄭曉路道:“一個一個都來問我為什麼,不煩啊,聽命令吧。”

“通知姚方來,叫他讓幾十名羌族獵人換成彝族人的衣服,我有很重要的事要他們去做。”

“四千來復槍兵、五百擲彈兵、彭巴衝、猛如虎,全都直接聽我的指揮。”

“逸塵兄,麻煩你讓我們的情報網全力動起來,封鎖住義軍與山西和陝西方面的一切情報。”

嘿嘿嘿,一切安排停當,鄭曉路雙眼精光一閃,笑道:“咱們就來用用關峻提的這個引賊出川之計,看看朝廷和咱們究竟誰更會玩。”

王滿一邊去準備軍服,一邊搖頭嘆道:“大王又開始胡鬧了,關峻這種人提的計策也能用嗎?咱們這是打仗,又不是要做生意賣衣服。”

當所有人都去準備自己的活兒了,大廳裡只剩下鄭曉路和張逸塵時,鄭曉路卻將臉色一沉,對著張逸塵道:“逸塵兄,我還有個事情要麻煩你一下。”

“是關峻這個計策的事?”張逸塵輕聲道:“有不對勁吧。”

“是的,很不對勁。”鄭曉路甩了甩手上的信紙,低聲道:“這個計策考慮得很周到,而且把我們閻王軍、官兵、義軍三方面的實力都進行了綜合利用,人人都被算計在其中,絕不是關峻提得出來的,麻煩逸塵兄派人將關峻盯緊,看看他最近和哪些人打了交道,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幕僚。”

張逸塵了頭,一閃身,消失得無影無蹤——

分割線——

神農架,位於湖北省西部邊陲,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山體高大,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這裡的海拔平均1700多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山高林深,人跡罕至。

神農架的西南邊緊靠著四川的巫山,巫山群峰連綿,峽谷幽深,地形十分復雜,南北高而中間低,佔地達2958平方公里。

這兩座連綿的大山歷來是蜀中的天然屏障,古時行軍打仗,少有人翻這兩座大山,也因此三國時代的諸葛亮除了順長江打荊襄之外,就只能從陝西漢中北伐,除此之外,沒別的路可走。

當然,這只是針對正規的官兵而言的,像王自用的三十六營這種農民起義軍,卻不會被這種天險大山嚇阻到。

三十六營義軍跑到神農架山邊,毫不猶豫地一頭鑽了進去,尾隨在後的官兵卻停在了山邊,沒有立即追擊。

此時官兵數路合一,兵力強盛,達四萬之數,共計有以下幾路:

三邊總督洪承疇手下的大將:總兵曹文詔、參將艾萬年

平賊將軍:左良玉

白桿兵:馬超、張鳳儀、馬祥雲

進京勤王歸來:四川總兵鄧玘、陝西總兵王承恩、甘肅總兵楊嘉謨

這些兵各無統屬,誰也管不了誰,按官位是平賊將軍左良玉最高,但按後臺來,則是總兵曹文詔的後臺三邊總督洪承疇最硬。

官兵一追到神農架大山前,曹文詔立即停了下來,並且通知其他各部官兵都停下來不要追擊,一堆官兵的大將聚到一起,開始商量策略。

四川總兵鄧玘第一個問道:“幹嘛要停下來?我正急著回川呢,咱這次進京勤王,沒想到勤來勤去,家都勤沒了,**。”

馬超也急道:“此時停下了,賊寇就順利入川了,只要過了巫山奉節,就是我石柱土家族的地盤,我絕不同意在這裡停止追擊。”

曹文詔道:“大家莫急,要入這神農架大山,還得緊跟著穿過巫山,咱們急也不行,至少得補給一下軍糧,我們是官兵,又不是賊寇,進了山吃什麼?難道學他們刨樹皮草根麼?至少得等幾天,讓湖北方面節濟軍糧才能繼續前進。”

此話一出,四川總兵鄧玘頓時沒了聲音,他手下的雖然都是精銳川軍,但沒吃的可就精銳不起來了。

馬超馬祥麟卻冷笑道:“你們帶的些什麼老爺兵,我川中白桿兵就吃得樹皮草根,一樣奮勇殺敵你們要等糧草,我可等不了,十萬土家族的鄉親,還等著我馬祥麟回去救援。”

他話音剛落,旁邊的平賊將軍左良玉開口道:“馬將軍莫急,你打算孤軍穿過神農架和巫山,先打敗三十六營的十五萬賊寇,再和深淺莫測的閻王軍打一仗麼?就算你的白桿兵以一當十,也不夠打的。”

馬超眼中精光一閃,道:“我白桿兵最擅長山地作戰,翻山過嶺,如履平地,要穿過這大山不被賊寇發現,易如反掌,何懼之有?”

“你穿過大山,回到石柱,然後你就變成萬人敵?救了你的鄉親了?”左良玉冷笑道:“我看你鑽進石柱了怎麼再鑽出來,難不成你帶著十萬土家百姓還能再從四川跑出來不成,到時被閻王軍和三十六營截斷歸路,死無葬身之地。”

此話一出,馬超頓時啞然,左良玉雖然得難聽,但是卻有道理。

曹文詔趕緊道:“各位將軍都知道,此次我們奉了朝廷的命令合圍三十六營賊寇,為的就是驅賊入川,若我們在後面逼得太緊,三十六營不定會和閻王軍聯手對付我們。若我們故意慢上數天再去,不定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此謂驅虎吞狼矣。”

他話鋒一轉,對著四川總兵鄧玘和馬超道:“鄧將軍,我知道你帶的是川軍,急於歸家乃是人之常情,但若不忍則亂大謀。馬將軍,我知道你也急著回去救援同族,但你孤軍也未必就是閻王軍的對手,若等閻王軍與三十六營先自相殘殺一番,咱們再揮軍猛進,豈不是更加有把握。”

四川總兵鄧玘聽了這話,也覺得有理,就道:“那就全憑曹總兵安排吧。”

馬超卻還不滿意,他歪著頭想了一會兒,道:“不妥,三十六營若真的和閻王軍打了起來,我石柱貼近奉節,豈有不被戰火波及的道理,我絕不能認同你這計謀。”

馬超雖然不同意,但別的將領卻一起道好,他見自己勢單力孤,只好長嘆一聲,揮了揮道:“隨便你們好了,我自去救我的鄉親們,懶得和你們在這裡廢話。”

他仔細想了想,自己孤軍進川確實有不合兵法,但是石柱到底如何了?他擔心得一刻也等不得,不知道閻王軍有沒有屠殺土家族人。

若是自己能偷偷摸進石柱,將土家族的百姓們收入萬壽寨,再憑藉著萬壽寨的天險死守,就算外面閻王軍、三十六營、官兵打得天下大亂,萬壽寨裡也能成為一方樂土,能救得了不少土家人。

馬超沉著臉回到白桿兵的營中,下令道:“起拔入山。”

一萬白桿兵靜靜地起拔,向著神農架大山出發,失去了別的官兵翼護,一萬白桿兵絕對不是十五萬三十六營義軍的對手,馬超只能選擇與三十六營不同的路入山,然後憑藉著白桿兵強悍的山地行軍能力,穿越神農架和巫山,迂迴進入石柱。

左良玉和曹文詔等人像看戲一樣看著白桿兵選擇了一塊高達四丈多的山壁作為入山的路,這山壁直垂三丈(12米),人力難登,白桿兵發什麼神經,居然選在這裡入山?

只見白桿兵前隊走出數人,用一把白杆槍前面的彎鉤勾住另一把白杆槍槍尾的圓環,八尺長的兩把白杆槍連在一起,變成了十六尺,白桿兵又勾了兩把白杆槍上去,四把白杆槍首尾相連,變成一根長達四十八尺的長棍,幾個白桿兵將這長棍用力一甩,第一把槍尖上的彎鉤勾住了山壁上的一根青藤。

四十八尺長的白杆槍棍就如同一根從山壁上垂下的長繩,一名白桿兵用手拉了拉,確認了棍子能承受人的重量,然後一貓腰,像一隻猴子一般爬了上去,短短幾息間,這個白桿兵就順著槍棍爬上了山壁。

這個白桿兵在山壁上揮了揮手,表示安全,後面的白桿兵立即一湧而上,幾百條槍棍立即搭上了山壁,上萬名白桿兵陸續順著槍棍爬上山壁,整個過程幹淨利落,有如百猴過山澗,輕巧自如,如履平地。

左良玉和曹文詔見了白桿兵的威風,頓時倒抽一口涼氣,心想,白桿兵名聞天下,果然不凡,四丈高的山壁一瞬間就上去了,難怪當初五千白桿兵偷襲西昌,輕鬆就拿下了西昌城,有這種神技,城牆算個屁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馬祥麟對著各位將軍拱了拱手道:“你們自便,我白桿兵先行一步回石柱了。”

曹文詔也拱了拱手,道:“若是我軍與賊寇打起來了,還望馬將軍從石柱揮軍包抄。”

馬祥麟了頭,輕輕一躍,抓住槍棍,雙手使力,兩三息之後就翻上了山壁,帶著白桿兵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神農架的大山裡。

[奉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