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問鼎天下的盟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十二章問鼎天下的盟約

鄭曉路沒有介面盟約的事,突然語音一轉,對著李過笑道:“李過,我有一個私人問題想問問你。”

“請”

“據我所知,闖將李自成當家生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到現在應該只有二十五歲,為什麼會有你這麼大一個侄兒?”鄭曉路慢條斯理地問道:“我看你不止二十歲。”

“輩份所至,有什麼好奇怪的。”李過臉色不變地笑道:“八十歲老頭兒也有叫十歲孩子叔父的,閻王大當家認為這個不妥?”

“哈哈哈,沒什麼不妥”鄭曉路伸出手來,對著李過笑道:“我的家鄉有個禮儀,若是簽定盟約,雙方定盟之人要握手以示決心。”

李過淡淡一笑,走上前來,伸出右手與鄭曉路緊緊相握,道:“看來閻王大當家決定與我們闖軍簽定盟約了?”

“沒錯,兵我給不了你。但是糧食和兵器,我還有一些盈餘,祝李大當家早日奪取陝西。”鄭曉路眨了眨眼,他沒有高迎祥大當家,而是改口成李大當家,其中味道,不言而喻。

李過緊緊握了握鄭曉路的手,笑道:“有閻王大人一句話,我心裡就有了底,我這就回山西通知叔父,立即移兵陝西……”

鄭曉路也用力緊了緊手,笑道:“我會在陝西龔家灣準備足夠的糧草兵器,絕不讓李自成大當家失望。”

兩個男人的右手緊緊相握,一份問鼎天下的盟約,就在這兩隻握在一起的大手中決定了下來。

握過了手,李過笑道:“既然已經定了盟約,我就不再藏私了,這裡有一份三十六營義軍和官兵的詳細情報,我將它作為閻王大人送我糧食兵器的回禮吧。”他伸手入懷,摸出幾張紙來,遞到鄭曉路手上。

這還差不多,隨便來了幾句話就想拐走我的糧食和兵器,我還以為你真的這麼不懂行情,鄭曉路心中暗想,送上這種情報,還算比較有誠意。

李過不再多,轉身即走,他心情大好,行走起來如龍形虎步,頃刻之間走得無影無蹤。

皂鶯見李過走遠了,忍不住出聲道:“這個人只是李自成的侄兒,和他籤盟約,有用嗎?萬一李自成不認帳怎麼辦?”

“不”鄭曉路輕聲道:“他根本不是李過……”

“啊?”皂鶯大奇,道:“他不是李過是誰?”

“他就是李自成本人……”鄭曉路認認真真地道:“孤身遠揚千里,來四川見我,一方面是來簽訂盟約,另一方面也是來考量我的器度。果真膽大如鬥,李自成*人中之龍也。”

“你怎麼知道的?”皂鶯越發不明白了。

嘿,你們女人哪懂,鄭曉路哈哈笑道:“是那雙眼睛……那是一雙空負大志的眼睛,眼光悠遠,有如鷹隼,有此眼神之人,豈會甘居人下之人。我敢肯定他不是李過,就是李自成”

“逸塵兄”鄭曉路突然高聲喊道。

大堂的屏風後面,轉出張逸塵的身影,鄭曉路將手上的三十六營和官兵的情報遞給張逸塵,笑道:“你且看看李自成有沒有在裡夾私貨。”

張逸塵拿起那幾頁情報,詳細地看了一遍,笑道:“除了裡面沒有闖軍的情報,別的情報都和我打探回來的一模一樣。”

“嘿那就好。”鄭曉路翹起二郎腿,道:“給萬尚竿發個命令,讓他送些糧食和兵器到龔家灣,等著李自成去取用。”

皂鶯看到張逸塵突然出現,又聽張逸塵了幾句,頓時大悟,奇道:“咦?你們早就知道朝廷的動向了?”

“廢話,我們若這樣後知後覺,還要等李自成來通知我們敵人來了,那早就死了十幾次了。”鄭曉路哈哈笑道。

皂鶯嘴一嘟,黑山白水般分明的眸子裡蒙起一起水霧,她嘆道:“男人啊,唉,男人啊”

張逸塵揚了揚腰間的繡春刀,輕聲道:“要不要我追上去,幹掉李自成?”

“不用了,讓他去佔陝西吧。”鄭曉路輕輕一笑,道:“我送他糧食和兵器,其實並不是為了他送來的情報,而是為了這份盟約,我們……真的很需要一個幫我們守著北邊的盟友啊。”

……

李過離了成都,騎著一匹棗紅馬飛也似地直奔山西而去,幾天之後,到了山西邊境線上,他拐進一座山裡,只見山裡有一群漢子正心急如焚地等著他歸來。

“回來了,回來了……”一群漢子急匆匆地圍上來,七嘴八舌地問道:“盟約怎麼樣?”

李過將身子一展,他原本看上去就龍行虎步的身材彷彿又更加高大了一圈,一股被他刻意隱藏著的氣勢破體而出。

他笑著對旁邊迎過來的一個少年笑道:“李過,我回來了”

“劉總旗、郝搖旗、張鼐……我回來了”(編者按:劉總旗就是劉宗敏,因為他常常在李自成不在時擔當軍事總指揮,所以闖軍的人都稱他為總旗。)

那個被稱為李過的少年笑道:“叔父,你借我之名去簽定盟約,沒被人識破?”

“哈哈哈”李過……不……李自成哈哈大笑,此時他不再偽裝成李過,一身霸氣吐露,眼中精光暴閃,豪情大志隨笑聲傾洩而出。

李自成笑罷,沉聲道:“閻王果然名不虛傳,我猜,他把我認出來了……”

眾將大驚失色,劉宗敏道:“我都過了,你不要親自去,太危險了,天知道閻王打什麼主意,萬一他扣下你,威脅我們加入閻王軍怎麼辦?”劉宗敏與李自成形如兄弟,話也比較隨意,沒有尊卑之分。

李自成道:“如果他如此短視,豈值得我與他籤這盟約你看他從崇禎元年亂陝西開始銷聲匿跡,在四川一忍就是數年,不發則已,一發則全川皆平,豈會是挾持人質的人。”

“此人是我的勁敵”李自成抬起頭來,遠遠地望向南邊——成都的方向,長嘆一聲道“爭這天下,終究有一天,要與他兵戈相見啊”

此時此時,遠在成都的鄭曉路也正好看著北邊山西的方向,長嘆道:“李自成啊李自成,我要救中國,要爭這天下,終究免不了與你好好地打上一場呢”

兩人都不知道,就在這一瞬間,他們的心靈是何等的相通。

……

數日後,山西境內,紫金梁高迎祥正率領著十萬起義軍向南疾馳。

十萬義軍,看上去人多勢眾,其實多有婦孺,精壯的義軍漢子們把老弱婦孺包裹在中間,以騎馬護著兩翼,穿州過縣,一路上連一個縣城也不敢碰,只敢沒命地向南狂奔。

革裡眼賀一龍道:“大當家,咱們何必要逃跑,後面的官兵不過三四萬罷了,咱們和他們拼了,也未必就輸。”

王自用搖了搖頭,道:“別看我們人多,真打起來絕不是官兵的對手,賀兄弟,你這人就是心眼太直了,以後會吃虧的。”

“那咱們這麼一直向南跑,啥時候是個頭?”賀一龍嘟噥道。

旁邊轉出上天猴劉九思,對著賀一龍嘲笑道:“咱們要是不向南跑,被官兵給追上,馬上就活到盡頭。”劉九思人如其名,精瘦如猴,但此人有智謀,也是個冷靜的傢伙,當曹操羅汝才不在的時候,劉九思往往擔當三十六營的軍師。

“別擔心,跑不了多久了。”王自用阻止了手下面嚷嚷,對他們笑道:“前不久我接到過西營張兄弟送來的訊息,他一直在這南邊附近活動,咱們只要會合了他們,就不怕官兵了。”

“是西營?”賀一龍大喜道:“有西營八大王張獻忠在,官兵何懼之有。”

“嗯,咱們此次南遷,就是要會合他。”王自用給大夥打氣道:“還有曹操羅汝才也和張兄弟在一起,找他出出主意,咱們三十六營今後該怎麼辦。他們二人領兵達五萬之多,而且全是青壯年,會和了他們,我們就有十五萬大軍了。”

此時義軍前面出現一條河,王自用勒馬細看,此河很淺,不到一人的膝蓋高,河上壘石為埂,攔蓄河水,連續修築了十道堰,堰邊有水溝將河水引到旁邊的田地裡灌溉農田,端的是一處好地方。

有熟悉此地的士兵報道:“此河名百二河,這地方的名字就叫十堰,已經屬於湖北境內了。”

王自用大驚:“咦,我們已經跑出山西,進入湖北了嗎?”

這時,斥候來報:“大當家,北面官兵又追來了,曹文詔、左良玉、馬超全在背後咱們向哪個方面跑?”

王自用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又一斥候跑來報道:“大當家,東邊湖北兵壓過了過來。”

“**,這還能怎麼跑”王自用怒道:“向西南走”

這時西南邊突然發現巨大的吼聲,王自用一聽,頓時大驚,難道西南也被官兵給圍上了?他正要派人上去看個究竟,斥候已經跑了回來,大喜道:“王大當家,太好了,西南邊是自己兄弟,是西營八大王張南忠和曹操羅汝才”

不一會兒,兩個漢子分開王自用的部眾,走了過來,王自用定睛一看,走在前面的一個,身材高大,頭戴水色抓帽,身穿醬色彩潞油箭衣,腳上穿金黃色緞靴,額上有一道傷疤,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梟雄,正是西營八大王張獻忠。

走在張獻忠身後半步的人中等身材,樣貌平實,但一雙眼睛靈活異常,一看就是聰明多智之人,正是曹操羅汝才。

“哈哈,天無絕人之路,眼看咱們要被官兵合圍,就碰上兩位兄弟。”王自用大喜。

張獻忠上前一步,先對王自用行了禮,算是拜見大當家的禮儀,然後道:“大當家,我的孩兒們也偵緝到北面官兵來了,我和羅兄弟正要撤走就見到您的旗號,於是過來拜見。”他這一番話得不急不緩,不慌不忙,就好似官兵的威脅不存在一般。

王自用知道張獻忠天姿英敏、智識宏深、決斷過人,碰上他頓時也覺得安心了許多,向張獻忠笑道:“現在後面追趕著的官兵有三四萬人,我本不欲戰,在這裡會合了張兄弟和羅兄弟,我軍已實力大漲,或可回身一戰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獻忠微一沉吟,已聽到旁邊的曹操羅汝才急道:“咱們別和官兵打的好,三四萬官兵都是精兵,很難對付,咱們雖然現在合軍一處有十五萬大軍,但兵員素質大家心裡也有數,真打起來,未必穩勝。”

“那你覺得該當如何?”王自用急問道:“別慢吞吞的,官兵都要逼到面前了。”

“入川”羅汝才道:“從這裡向西南,就進入四川奉節縣了,那裡現在是閻王的地盤。崇禎元年黃龍山大會,我們都和閻王見過一面,算是有交情,咱們就躲進他的地盤裡去又有什麼關係。再了,就算他不願意又如何?咱們有十五萬兵力,他怎麼也得怕我們三分。”

“嗯,如果不想和官兵打,也只有入川一途了。”王自用有猶豫,又向張獻忠問道:“張兄弟認為如何?”

張獻忠皺了皺眉頭,額上的那道傷疤皺成一團,顯得格外可怕,他沉聲道:“我沒見過閻王,不知此人如何,但他並沒有加入三十六營,可見不欲與我們為伍。再看他在四川所做的一切,咱們還是不要入川的好,別中了朝廷的驅虎吞狼之計”

王自用對張獻忠的意見還是很重視的,忍不住道:“若是不入川,現在官兵四面合圍,該當如何?”

我寧可回頭去和官兵血拼一場,殺向北面,張獻忠心裡這樣想,但嘴上卻沒出來,他知道面前這些義軍首領各懷心思,根本不可能擰成一條繩回軍與官兵硬拼。

張獻忠想了一會兒,道:“我覺得咱們應該派出使者,與閻王結盟,然後貼著四川邊境轉入陝西,咱們都是陝西出來的漢子,若是回到陝西,或可大有作為,此時強行入川,著實不宜。”他並不知道,自己現在提出的意見,與李自成做出的決定何其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李自成不光是想到,而且還做到了,張獻忠卻慢了李自成一步。

王自用一聽,大感猶豫,要回陝西去繼續和官兵拼?從內心深處來,王自用並不怕閻王,他更怕官兵。

見他遲疑,羅汝才道:“還是入川吧,和閻王打交道總好過與官兵打交道。至於結盟什麼的,哪裡還來得及,咱們先進了四川,再議不遲。若是閻王不肯,咱們奪了他的四川自己享用。”他一邊,一邊想起了九指皂鶯那絕美的容顏,當初閻王橫插一手,將九指皂鶯收入了閻王軍,卻不知道自己這次進川,能不能再見她一面,若是打垮閻王,將皂鶯收入帳中,嘿嘿嘿……

王自用覺得還是羅汝才的靠譜一,於是不顧張獻忠的反對,下了命令:三十六營入川

“唉”張獻忠長嘆了一口氣,心想:“這一步旗究竟是錯還是對呢?”

[奉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