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派兵助方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批量的百姓湧入了府衙,讓農曹衙門本久緊張的人手雪上加霜。

朱武連忙派了其他幾個衙門的吏員去農曹幫忙。

告示欄前,一個人看著告示似乎在想著什麼,忽地,他做出了決定。

“賣了。”

一個人連忙攔住他:“三哥,你不是說不賣地嗎?”

三哥道:“我手裡只有兩畝地,之前不賣那是不值得。

現在我賣完地,手裡能剩下一大筆錢,再去找官府領四畝地。

手裡多出了一大筆錢,又多了兩畝地,這麼賺的買賣傻子才不幹呢!

至於那三成的糧食,三成糧食才值幾個錢?”

那人一聽,頓時也明白了。

“三哥等等,我跟你一起。咱們回去取地契。”

當賣地的利益足夠大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坐不住了。

百姓們蜂擁而至,拿著地契到衙門賣地,剛賣完地,轉身就到另一邊再把地領回來。

時間接近中午。

衙門有貼出了一張告示。

“梁山泊下,萊州府示。

因徵地已接近收尾,故只以高於市價五成收購。

先到先得。”

這下可算是吧那些還在觀望的人給急壞了。

等了不到半天又虧了兩成地價。

為了避免等的越久虧得越多。

他們連忙回家拿上了地契到衙門來把地賣了,再去領新地。

兩天之後,各縣下屬衙門都傳來捷報,本地的徵地工作已經圓滿完成。

府衙之中。

朱武正和扈成兄妹與府衙眾僚擺慶功宴。

農曹舉杯道:“這次徵地的任務已經圓滿成功,全賴軍師妙計,我敬軍師一杯。”

朱武舉杯,兩人對飲。

戶曹也很高興:“這次徵地不僅完成了寨主給我們的任務,還順便抓出了不少黑戶。

以前我還不知道,這次一分地,萊州府一夜之間多了好幾千人。”

“哈哈哈哈!”

眾人開心的大笑了起來。

萊州共有人口近百萬,此次分地就分出去了四百萬畝。

梁山手中剩下了兩百萬畝。

便由扈成和農曹下屬負責招募人手,進行屯墾。

以現在的稅率,等到來年秋收時節,只要沒有天災,萊州府將為山寨貢獻將近一千萬石糧草。

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其他所有州府的總和。

與此同時,梁山也收到了來自江南的最新戰報。

朝廷大軍以潤州鎮江府為根基。

兵分兩路進發。

東路軍以童貫為主帥,王稟為先鋒。

先攻破了丹徒縣,斬殺元帥邢政,呂師囊兵敗,退往蘇州。

之後大軍再破常州,下無錫,已經打到了蘇州城外。

另一邊西路軍以譚稹為主帥,劉鎮為先鋒,楊可世為側軍。

兩軍分別出發,拿下了池宣二州。

宣州經略家餘慶連帶六員統制全部戰死。

西線大軍正望廣德軍逼近。

方臘此時正在南方忙碌著攻打處州、溫州、信州來擴大地盤。

但他的北部防禦已經有些崩潰的跡象。

陸陽手中抓著情報,指節都有些發白,想要與軍師門商量一下對策,卻想起來諸位軍師已經去各地主持大局了。

他的智囊們都不在山寨。

朱貴每日都看著江南傳回來的戰報,對江南的局勢也有不少瞭解。

“寨主,方臘面對西軍,雖然不能說是潰不成軍,但也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

自童貫大軍就位開始,南方宋軍每日都在高奏凱歌。

戰線每天都會往前推。

方臘只能一步步後退。

再這麼下去,我擔心他撐不過今年。”

南邊方臘跟童貫打的雞飛狗跳。

王慶田虎這兩個傢伙卻是小富則安,胸無大志。

明明身邊的宋軍並不多,卻一直固守地盤,從沒想過要幫方臘解圍。

要保方臘,看來還得靠自己。

童貫大軍已經到了江南。

自己要是傻傻的領著大隊兵馬往江南而去,一則容易使山東防禦空虛,二則也容易中了宋軍的埋伏。

現在宋軍在東京附近的禁軍大部分都調防到了京東西路。

梁山周圍就有將近二十萬朝廷兵馬駐防,附近的曹州、濮州、單州至少都有兩三萬守軍。

河北的相州、博州、恩州守軍也不少,得有超過兩萬。

梁山兵馬又少,還要防備宋軍,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派出小股精銳,劫奪童貫大軍的糧草。

“朱貴兄弟,童貫大軍的運糧線路你清楚吧。”

朱貴道:“這是自然。”

說著他便到地圖邊比劃了起來:“寨主,咱們的水軍封鎖了黃河和大運河的交匯處,東京的漕運也就斷絕了。

這段時間,朝廷一直在使用陸運。

陸運不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還為了減小消耗,還需要補給點來存放大量物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童貫大軍的糧草走的也是陸路。

從東京出發,第一站是南京應天府。

然後是淮南東路的宿州,再經滁州,最後到達揚州。

揚州的物資再透過船隻運到對岸的鎮江府,童貫前沿帥府所在。

這些都是防禦重鎮,每州至少都有一萬餘兵馬駐守。

尤其是應天府和揚州。

一個是大宋陪都,一個是前線基地。

兵馬尤其多。

要下手也該選滁州或者宿州。”

陸陽手指點著滁州,他還記得自己上學時背過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其中有提到,環滁皆山也。

滁州四面環山,是個易守難攻的險要去處。

況且梁山兵馬不熟悉當地地形。

失去地利,戰役就輸了一半。

如今看來只有從宿州下手。

首先,宿州離梁山佔據的山東夠近,兵馬從沂州出發,越過徐州,就能直接到達宿州。

第二,宿州地處淮北平原,四周都是平地。利於梁山大批馬軍奔襲。

第三,宿州的守軍只有一萬人,而且馬軍只有一千。

就算計劃失敗了,對方也不可能追得上自己。

想到此處,他便立刻下令給駐守濟州至沂州沿線的右廂大軍。

命右廂想辦法打破宿州,燒燬在城中儲存的童貫大軍糧草。

在濟州的盧俊義和聞煥章接到了訊息。

連忙找來了幾位參謀。

因為項元鎮本人兼任著一軍弓手統制之職,所以在沂州駐防,並不在濟州。

在場的只有盧俊義、聞煥章、梅展和張開。

兩人將山寨傳來的命令也傳達給了兩位參謀。

讓他們也幫忙想想辦法。

梅展老成持重,他先就當前形勢進行了分析。

“咱們濟州一共只有一萬五千兵馬,梁都監剛剛招募的那五千守備軍訓練還不到一個月,根本不堪用,不能讓他們上戰場。

濟州要面對單州、曹州四萬朝廷兵馬的壓力。

光是守城已經捉襟見肘了。

抽調不出多餘的兵力。

最多只能排幾員頭領。

而沂州方向,雖然要面隊滕陽軍、徐州和海州三方壓力。

但這三州的兵力加起來也就不到兩萬。

要抽兵馬,也應該從沂州抽調。”

張開也道:“梅三哥說得對,以我只見,馬軍守城排不上什麼大用場。

不如就從派沂州六千馬軍攻打宿州,我們則做出動作牽制周邊幾州的兵力。”

盧俊義眉頭緊皺:“就如張參謀所講,馬軍不善守城,但也不善攻城。”

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六千梁山馬軍在平原上要幹掉一萬宋軍步兵,簡直是砍瓜切菜。

但是此戰的關鍵在於對手是駐守宿州的城防軍。

六千馬軍要是拿去攻城,浪費不說,還不一定打的下來。

聞煥章笑道:“就是因為有這種時候,所以才需要以奇謀制勝。

強攻不行,便智取。

盧員外,以我只見,燕青、楊雄、石秀幾位兄弟心思機警,反應敏捷。

便由他們三人帶領一部分精銳潛進宿州。

裡應外合開啟城門。

放我軍馬軍進城,燒完糧草就走,絕不拖延。

你看如何?”

盧俊義道:“也只能如此了。”

聞煥章又想了想:“我馬上寫封書信,向軍情司借調神駒子馬道長前來幫忙,務實此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