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太學之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我們說,宋景炎十五年的太學入學考試,之所以“前所未有”或“另類”,除了考試方式的改變,還反映在考試前後的安排上,也顯得“與眾不同”

因為所有參加此次太學入學考試的學子,均在事先透過其所在學校拿到了一份“太學入學考試解說”在這份“解說”上,除了告知本次“進京趕考”不同以往的考試方式,更重要的,是還告訴他們:

一朝廷太學下設有師學院律學院算學院農事院工學院商事院醫學院史學院,以及畫學院

二此次考試,各學院準備招收的學子數額為若干

三每位學子均可憑個人之興趣,事先選其中的某一學院投考

想必已經有人要淚奔了:亂來艾你在這個中古時代竟然搗鼓這樣的事情,可能嗎?

但兄弟我要說:儘管看起來有點過,其實並不是沒有可能因為當你建立起了某種更正規的教育體制後,有些事情並不難辦

其次請注意,宋代於科考上,為後人最津津樂道的事之一,是它的“榜下捉婿”典故

也即,假如兄弟您身在大宋,一旦參加進士科考試且上了榜,很可能立馬邊上就有“土豪”帶人將您“捉”回家去成親不管您過去咋樣,一夜之間,後世的什麼“高帥富”“白富美”之類的,統統就不在話下了

當然,不幸的是,正因為宋代的“土豪”們亂搶,搶錯的情況也屢有發生所以,如果兄弟您到了大宋,在結婚這件人生大事上,絕對是宜遲不宜早;並且在發榜之日去看榜時,更不能讓別人代替,否則很有可能是會“杯具“滴

然而,“榜下捉婿”只能算是軼事,宋代在教育上真正值得後人應該所重視的,是它開創了當時某種教學上的分科制

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與歷代相比,宋代的太學或國子監在所授課程上,顯然有了某種明確的分類,即有律學算學醫學和畫學等這些您都可以在《宋史》的記載中看到

“律學”自然學習的是朝廷律法

“算學”則不僅是數學上的知識,比如《九章算術》;還涵蓋了天文曆法等內容

“醫學”前面曾經提到過,朝廷太學中過去有學醫之人三百

其實宋代在醫學上更著名的是它的教學方式因為除了傳授《黃帝內經》等經典醫書之外,當時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應用能力,宋代還創造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教學工具,那就是後世著名的“針灸桐人”

〃港臺武俠小說的另一位高手梁羽生,就曾以這個“針灸桐人”為背景,寫過一部《飛鳳潛龍》)

畫學就不需要解釋了,按《宋史》中的記載,它更細緻地分山水人物鳥獸等技法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後世大學裡面的法律系數學系醫學系和美術系,宋代就已經有了雛形

古代中國之先進,不僅僅是四大發明,還有太多太多超越當時世界各地的制度和做法後世“高等教育體系”的祖先,只怕是也要追溯到咱們煌煌大宋

帝國在新太學上採用如此做法,自然完全是來自某人的授意因為他對宋代“高等教育”的情況本就多少有點瞭解,並且就算他過去不知道,有陸秀夫這個好老師在,再加上謝枋得劉鼎孫等一班“標準科班”出身的夫子,也足以讓他瞭解大宋以前的做法

而他一旦知道了,以他“沒事都會找事”的性格,自然就更要在其中“玩”順水推舟何況他所要折騰的事,不過就是對後世高考進行某種照搬

但是,儘管宋代已經有了某些初步的做法,像這樣舉動,絕對也會引起眾人的側目和揣測

事實上,參與擬定此事的吏部趙樵在會商結束後,就緊隨著陸秀夫回到了他的官署

“陸相,陛下如此舉措,其究竟為何?”

趙樵向陸秀夫問道

遇到如此變幻莫測喜歡來事的陛下,趙樵同樣是不能不多想的

況且像這樣本屬於教部的事,卻找來他這個吏部尚書商議,而又沒有讓朝廷的其它尚書重臣參與,這裡面就一定有什麼含義

陸秀夫看了他一眼,淡淡地回道:

“其實一直以來,陛下他對朝廷的體制都不滿意”

聽了陸秀夫的話,趙樵的心裡“咯噔”了一下

“這個不滿意,主要在朝廷的框架上因為他認為其中的職責不清,更不夠明確”

說到此處,陸秀夫起身從自己書案上的書稿中取出了一份文稿,並把它遞給了趙樵而當趙樵看了這份文稿之後,他吃驚地望著陸秀夫

陸秀夫則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他是知道他好學生為什麼把趙樵也招來商議的緣故的

“在陛下的打算中,除了現已有的八個部,朝廷未來還將設立兩個新的部,即農部和商部”

此時,陸秀夫已經想起他好學生當初交給他這份關於朝廷框架文稿時的話語

“老師,農為天下之本,朝廷理應在任何時候都要加以重視”

這是實話吧?“士農工商”,從古到今,為什麼這個“農”始終排在第二位?沒這個“農”,天下人就都要去喝西北風了

“朕認為,朝廷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它的事務,實為必要過去工部所轄的河工水利之事,均可分離出來,改劃入到農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個中古時代,再單獨成立個水利部,就真過了經兄弟我反覆琢磨,併入到咱大宋的農業部裡,是非場當滴

“工部之事,同樣涉及到百姓生活,自不必多言但朕覺察,我大宋商事之繁榮,其盛況不僅超越歷代,更遠達衡其中之利,世人有目共睹,朝廷又豈能不重視?故此,必須要再設立一個商部來管理其中的事務”

都說咱堂堂大宋衡貿易繁榮,甚至是開闢了合絲綢之路儘管在兄弟我的眼裡,這與後世相比,還只能算是小兒科,可就時代而論,已經是空前那麼,對此加以研究促進並進行一些必要的管理,就成為必須

律學院算學院醫學院畫學院,為過去所有,那就瀕它

至於史學院,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修史的傳統,現在就交給它來“修”和研究

其實兄弟們一定要注意,後世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分系分科等做法,其實質,仍然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分工深化或細化的一種表現

趙樵的耳朵裡依然傳來陸秀夫的話語聲

“陛下沒有在朝堂上立刻端出來這些規制,是他認為眼下時機仍不成熟,而這個不成熟,主要又是他認為朝廷的人才不足因為在他的看法中,今後朝廷官員要想勝任所擔的職責,就必須對相關事務有著細緻的瞭解,所以,他一定要在太學之中設立農事院與商事院”

陸秀夫瞟了一眼趙樵

以後在選官任命上,你這個朝廷的吏部尚書,是會有新的標準啊

在那個狡詐小子的心目中,顯然將來律學院出來的人會進入刑部;算學院則和財部有關;工院的人自然是去工部;醫學院的不用說,到民部;至於史學院出來的,當然是史官

趙樵無語,因為如果他沒有看到這份朝廷框架的草案,以及陸秀夫的解釋,他就不會瞭解朝廷太學的變化所即將帶來的朝堂上變動而這,是與他吏部絕對相關的

遇到這樣心思莫名之“主”,讓人真不能不多想啊

在沉默了片刻之後,他苦笑了一下:

“想不到陛下和謝疊山弄得這個新太學,竟然還有如此深意”

陸秀夫翻了趙樵一眼

“謝疊山並不知道陛下的打算,他也沒心思沒空來琢磨這些,他所關心的,只有教化天下的大計”

儘管老謝劉鼎孫沒有對陛下的膽大妄為表示任何異議,但陸秀夫並不認為他們清楚陛下的“險惡”用意,因為對於自己的“班長”,他絕對是非乘解的

謝枋得這個人的性格,你可以說是固執也可以說他認死理既然陛下設定了一個“教化天下”的目標,且它是自聖人以來的千古夢想,他一旦認準了,又豈會隨便動搖或轉而他顧?

更何況在商討太學的事宜時,某人更當面著重強調了如下一點:

“在太學下設的各院之中,眼下的師學院尤其要加強,因為設立它目的,主要就是為朝廷教化天下的大計,多培養相關的為師者朕認為,其生員數額,可佔此次太學新生總數的一半以上如考試合格者很多,教部還可酌情增加”

那麼,這個教院到底是為誰而辦,對謝枋得和劉鼎孫來說,還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話再說回來,這個教院的實質,就是在為教部自己培養人才,把它辦好了,教部的規模必然在以後愈加龐大,成為朝廷中更重要的衙門

他們為什麼要迫不及待地提出什麼不同意見?

聽了陸秀夫的所言,趙樵算是徹底回過味來

但他和陸秀夫都不可能知道,某人如此而為,一是要從現在開始就逐步實施“專家治國”的大計,二則是在“挖坑”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