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粥(求追讀,求推薦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寓所隔間裡先是傳來窸窸窣窣的雜響,緊接著師孃應了一句。隔間木門嘎吱一聲開啟,師孃走了出來,手裡拿著淘米的瓷盆。

“是徐從來了啊,別見外。”

“你生著病呢,著急行什麼禮,這次就免了吧。”

師孃扭著腰肢,出了屋門。

徐二愣子在直背椅子上剛起身的身子僵了一下,復而坐下。他正對著講師寓所門口。見此,迅疾的將眼神從師孃的身上挪開,看向另一側。

“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母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禮記·曲禮》。

這些禮節,在經學科中提及過。

只不過這一動,他的目光就平移到了靠近門窗的先生身上。過去,他是不敢多看先生的,而這次藉此暇機,他發現先生彷佛久疏打理了好長一段日子,他的頭髮茂盛,餘勢都要結辮了。胡茬亦是刺目。

耳畔傳來水花聲。

是師孃在淘米。走廊每隔五十步都設有一口水缸。學堂多為木構建築,水缸用來防火。吉祥缸為其雅稱。水缸的水三日由齋夫一換。平日裡亦可用來它用。

“你先做功課吧,下一節課就不必去上了。”

劉昌達抬起左手,抹開衣袖,看了一眼腕錶,他起身,夾起公文包道:“周先生那裡我會給他說的,早些養病,病好了比一切都好。”

“喝完粥後再去上課。”

他叮囑了一句,就匆匆的邁步離開。

徐二愣子話語堵在喉頭,此刻也不知說什麼為好。

他覺得此刻他的病情還沒到不堪到講堂就讀的程度。周先生他也識得,是上次升級考的古板老夫子。他是學堂裡有名的經學先生,曾多次被學臺提為一等廩生。算是秀才中的頂級秀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六等黜陟法將秀才每年按照歲試分為六等,一等的有廩餼銀和廩米。學臺為提督學政,俗稱為學臺,是清代專管地方文化教育的官員。)

“先生興許是見我因病起遲了,所以認為我中暑的病症很嚴重。”

他自怨自艾。

先生走後,他滯留在此,待會難免要與師孃單獨打交道。他並不擅長此項,到時必定尷尬。其次,老夫子在學堂頗為守舊,西洋傳來的班級授課制他並不喜用,仍是採取從前鄉塾的老一套。責罰亦是一樣。

老夫子喜歡用戒尺打手心。

打的生疼!

踏踏的腳步聲在走廊的硬質木板上漸漸消弭。

在他猶豫的這一剎那,先生走遠了。

靜默了些許時間,估摸著約三分之一刻鍾。師孃帶著淘米的瓷盆走了進來,她見徐二愣子的煎熬,笑道:“見我也不必客氣,你是先生的徒弟,也不必守些陋規陋習,先生也教我了一些西學的道理。”

“你當這裡是自己家就是。”

她畫外音則是,不必守舊。

徐二愣子錯愕了一下。

纏著小腳的師孃……竟然比他這個學西學的學生更開明一些。他還以為師孃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呢。

他顧不得多想,慌不迭地的回了一聲“是”。

但回了這句話後,他反倒體覺自己更加無所適從了起來。椅子下面,像是擱置這一個炙熱的炭盆,燒的他左騰右移。

師孃也沒和他繼續搭話了,走進了內屋,開始做飯。

無措的徐二愣子見屋內無人,不安的來回打量屋內的佈設。櫥櫃、洗漱架、叢書等等,他看了個遍。直到看到狐仙端坐在花梨木辦公桌上時,他才從容的吐了口濁氣。

狐仙,是他最大的慰藉和依靠。

灰白狐狸也無趣的緊,這弘文學堂內部它都逛了個遍。最初重生的時候,它還會撒腳去跑,看遍山野,感受生命的活力。

但多了,也就倦了。

它此刻看著先生放置在辦公桌上的一卷報紙。

是光緒三十一年的舊報,《津門日日新聞》。

版面的上房寫著一則故事,叫《老殘遊記》。前面的序言,還有嚴幾道對其的批註,言曰:“中國近一百年內無此小說”。

人都喜歡消遣,它也不例外。

趁此暇機,多看看書報,也是一件樂事。

“徐從,這是煲好的蓮藕梨子粥,你趁熱喝了。”少傾,師孃端著一白瓷燉盅,走出了隔間,放在了辦公桌上。

“謝謝師孃。”

徐從起身,致謝道。

師孃也如徐二愣子一樣,見了陌人頗為不適,她笑了笑,隨口找了一個理由,躲避走了,“快到晚秋了,我給先生縫製的大衫還差一個袖子,先去裡屋做針線活去了,你……”

後面的話,她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師孃,我喝了粥就走。”

徐二愣子趕緊補了這一句話。

先生是他二人關係的媒介,先生一去,先不提說什麼,就是久待,二人都覺彷徨無措的很。

畢竟師孃也不大,僅比他大上三四歲的模樣。

……

住院部,病房內。

“這種感覺我懂得。”

吳昊率先開了口,“我每次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的時候,老師下一堂課有事一離開,別的老師過來問我是哪班的學生,那種尷尬……,讓人無地自容。”

“不過這個叫細君的師孃倒也是個好人。”

他見氣氛不對,轉移話題。

“細君?”

徐從怔了一下,也覺好笑,解釋道:“細君不是師孃的名字。那時候的讀書人,稱呼內室,也就是老婆,喜歡稱呼為細君,這樣更雅緻一些。”

事實上,他也不大清楚這一件事。只不過晚課後,徐二愣子在和少爺的談話時,少爺糾正了徐二愣子的錯誤觀念,告訴了他這個知識。

至於吳昊的逗樂,他飽覽人心,卻也明白。有時候,人還是暗地裡湖塗一些為好。這樣的話,家庭裡,才少不了吵吵嚷嚷的歡快氛圍……。

如今的孩子,有啥不懂的啊。

幾人都撲哧的笑了一聲。

連一向肅容的徐蓉也沒能避開,她縱然不知道“細君”的意思,可這不耽誤她教訓吳昊,“小昊,你看晴兒就知道細君的意思,奶奶也知道,奶奶的學歷水平不及你,可卻比你知道的要多,這就是你一天老打遊戲的後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