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發達國家粉碎機(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今天的採訪暫時告一段落。敬請期待下半部分的採訪,下一週同一時間再見……”

臥槽!這檔節目也來了個斷章狗啊?

李緣掃了一眼牆上的時鐘。不知不覺之中,確實已經到了節目結束的時間。

不過說好的刪除剪輯呢?好像就沒有什麼“卡察”掉的部分?竟然一集變成了好幾集?

李緣一時就有點莫名其妙,難道看到兄弟我眉清目秀,電視臺和我有緣嗎?

既然猜不出原因,那就不去多想了。可隨著李緣環視左右,他不禁又嚇了一跳……

家裡的女人同樣一臉懵逼,就是那副不明覺厲的表情。

還是老佛爺張珍做出總結:“緣緣,能上電視,你也算有出息了。就是……你不是說,寫了那本書,他們給了你好幾千萬?家裡咋沒看到咧?你前前後後就給家裡就1、200萬吧?”

什麼工業革命、大國崛起,包括什麼外星人入侵等等,我們老孃們根本聽不懂這個。我們女人只關心管錢、管孩子,尤其是管男人這樣的小事。咳咳。

關鍵是聽不懂啊?畢竟李緣所說的內容,還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而家裡女人最高學歷就是顧雨芹——初中畢業。

再加上誰喜歡天天看報紙學習?還不如看肥皂劇呢。所以聽到最後,就感覺雲裡霧裡,根本就不懂裡面的意思。

李緣樂了:“實際上還有更多。別忘了還能錢生錢,我在外面還有自己的生意呢。要不然,家裡的房子車子哪裡來?還有學校、大樓、工廠這些投資呢。還包括兩個舅子的飲水機廠?”

“你沒亂花錢就好。”張珍提醒了一句。略微猶豫了幾秒,“緣緣,我和芹芹去看過你租下的那塊地方。你那種做法太浪費了,我們準備在那裡建大棚。連魚頭坳的大棚蔬菜都賣得出去,更不用說,這裡是京城!”

顧雨芹同樣很興奮,挽著李緣隔壁撒嬌:“緣子,我和媽已經安排好了開始建大棚。我們在農貿市場也買下了一間大鋪面哩。到時候肯定行。嘻嘻嘻。你就答應了嘛!好嗎~?好嗎~?……”

李緣:“……”

你也別說,國人就是特麼的賤。包括老人、女人,好像沒事可做,就要世界毀滅似的?

上輩子的老媽同樣如此。都已經拆遷拆成了狗大戶,照樣開著一家農家樂美滋滋?甚至到了七、八十歲都忙個不停?

見李緣沒作聲,張珍還以為他不高興,於是笑著解釋說:“你在外面的事,我們也幫不上忙。這生意就算是我和芹芹合股。我那一份,以後就你們四個孩子平分。大棚蔬菜我也很熟悉了,沒道理京城就做不成。放心,種植啥的我都會僱人,我和芹芹就管著錢。等小四畢業後,讓她也過來幫忙。這丫頭從小就懶,就該收收她的性子!啪——!”

時間已經太晚,李云云早已經躺在沙發上半夢半醒。受到了突然襲擊,她勐地抬起頭,捂著屁股一臉茫然……

“寶貝,怎麼樣?”張珍笑問李緣,連稱呼都換成了“寶貝版”。

聽到“寶貝”,奇奇同樣勐地直起身子,茫然的盯著周圍在看,怎麼突然問起寶寶我了呢?

笑聲中,李緣說道:“這些都沒問題。就是京城和咱們老家有些不同,這裡的冬天比較寒冷。大棚蔬菜確實也能夠種植。但技術的要求就比較高。大棚的投資也比較大。”

“呃?”張珍和顧雨芹確實不懂這個。

其實國內的大棚種植開展的比較早。但早期一直需要透過燃料加溫,一座大棚,一個冬天就需要5噸左右的煤炭。後來隨著保溫材料的提升,再加上攻克了不少的技術難關,這才有了常溫下的大棚種植。

有一說一,國內大棚種植技術,早全世界都是絕對領先的技術。包括後來有人到俄羅斯,那麼高的緯度,他們冬季照樣能夠大棚種植。甚至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但話說回來,北方地區最合適的種植地點,還是要靠齊魯省。那裡的產量最高,也有最佳的消費比。正因為這樣,後來的齊魯省就成為了國內產量最高的蔬菜大省。

如果放在京城,那就太浪費了。畢竟京城的土地價值實在是太高,保不準和於老爺子那樣,動遷一個馬場,就能拿到4億的動遷費!

不過嘛……動不動遷的倒沒什麼關係。自己無非就是要個郊區農莊,給虎子它們有個撒歡的地方,其他地方根本就無所謂。

“這樣吧!你們想做就做。我去農大給你們找幾個教授,弄個科研基地。現在不是菜籃子工程嗎?政府應該會扶持這種專案。再聯絡上附近所有的鄉村,我們可以幫忙為他們修建大棚。如果虧本的話,我們全部補償;如果賺錢的話,我們只收建造大棚的成本。沒有銷路的話,我們這裡也能全部包銷。另外,我會交代慶哥,農貿市場周邊的派出所,我會讓他去打招呼。咱們到底是外鄉人。畢竟這裡是京城,還是入鄉隨俗吧!”

李緣根本不在乎賺不賺錢,主要就是為了家裡人的安全。有了農大科研基地的金字招牌,再打點好京城本地人,一般就不會出什麼問題。

然而聽了這話後,顧雨芹就有些心疼:“緣子,這要多少錢呀?我……其實我也是京城人哩?”

“呵呵。這玩意又不看戶口,怎麼說也是人生地不熟。錢不夠我這裡可以拿。你們還可以購買幾輛貨車,安排幾個人開。”李緣笑道,“別擔心銷路問題。就算農貿市場賣不出去,我們以後還有飯店呢。”

“飯店?”

“哦!這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到時候再說。”發現顧雨芹似乎還沒有理解,李緣笑道,“不是反對你們做什麼,也不是反對你們做農業。但我們該考慮自己家的品位了。一個就是大棚種植,一個就是農業科研基地。就算為了這個臭小子,你們準備挑哪個呢?”

事實上,李緣真看不上種植業那些雞毛蒜皮,大流通、大物業才是真正的賺錢,而且逼格還更高。

對於這點,老佛爺倒是心態良好,她無非就是閒得無聊,想要找點事做做:“那就這樣。快去睡吧!寶寶交給我。”

“啊嗚——!”在奇奇無助的眼神中,他目送著麻麻消失在門後……

……

對於李緣上電視,家裡的女人確實開心過一陣,但也就這樣了。無非就是有出息了、有能耐了,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內容,因為節目的內容根本就聽不懂?

然而在播出以後,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正方的、反方的意見都有,但不管是哪一種意見,都異口同聲的在破口大罵,大罵電視臺這個斷章狗!

有這樣辦事的嗎?節目都放一半?讓我們怎麼去點贊(批判)呢?

不過在所有的內容中,最引起爭議的還是“發達國家粉碎機”。

像之前的資本主義萌芽、文明型國家和玻璃等等的內容,說破天,那也是過去發生過的事,除了能夠阿Q一下,還能有什麼其他作用嗎?

畢竟中國人向來又不是某某國家,並不像他們那樣,換著法子進行自嗨。咳咳,他們也就剩下一丁點的自嗨了。

關鍵是未來啊!大哥!能不能大國崛起!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MMP!沒想到就特麼的來了個斷章?你們電視臺就特麼的當個人吧!

於是群眾來信如同潮水般,瞬間就淹沒了電視臺。直接讓節目組都傻眼了。

這能怪電視臺嗎?因為錄播的內容比較多,所以就分成了好幾期。這不算過分吧?

畢竟節目的時間就這麼長,總不能來個延長吧?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引發如此激烈的反響?那簡直就要捅破天際啊!

這誰能頂得住?

於是在下週的電視報的節目預告上,節目內容就進行了緊急調整——在週日晚上八點開始,繼續播放《李緣訪談》的下半部分內容。

然而電視臺還是低估了這個話題的熱度。經過整整一週的發酵,“大國崛起”早已經變成了全民話題。因此到了週日晚上,幾乎萬人空巷,所有人都留在了電視機前……

主持人:“李緣,讓我們繼續前面的話題。你是怎麼從生產襯衫,推演出發達國家粉碎機的呢?”

李緣笑道:“很簡單啊?隨著製造襯衫,賺取那微不足道的血汗錢,我們也漸漸培育起了自己的市場。老百姓買一架飛機肯定買不起,但買幾件襯衫還是可以的吧?那就新增了一個幾千萬、上億的,極其龐大的襯衫消費市場。是不是這樣?”

“應該沒錯吧!”

“那好!原先襯衫的原材料都是依靠進口。如果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的話,比如說:紐扣,立刻就會全面的壓縮成本,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實現國產化。很簡單的道理,歐美國家整個市場就十億左右,而我國有十幾億?一個十億人的市場,一個二十幾億的超級大市場,供需就出現了極大的不平衡,成本怎麼可能一模一樣呢?這道理放在其他方面也一樣。比如:襯衫的面料、染料,甚至還有紡織機械、裁剪機械流水線,甚至哪怕是機械上的某個零件。一旦實現國產化,立刻就以極快的速度做到白菜價,並且迅速的佔據全球市場。”

“不會吧?”主持人表示深深懷疑,這又是違反以往國內的常識,“不是國外的生產效率很高嗎?國內遠遠落後於他們?更不用說質量方面的差距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緣笑著搖搖頭:“我們這裡不討論所謂的常識,只討論經濟規律。當然,具體的經濟活動十分復雜,我也不是研究經濟學專業的,可能拿不出一套很完整的科學理論。但我們還是需要遵守一個很基本的經濟規律。”

“就是你所謂的龐大市場?”

“對!就是這個。我在這裡說一句——這個市場是極其恐怖的,甚至會推翻以往所有的常識!呵呵。”

李緣並沒有多加解釋。反正信不信由你!

其實等到幾十年以後,這已經被無數的例子所證明。

為什麼到了那個時候,只要中國突破了某項高科技,這項高科技就會做成白菜價?甚至國外還有許多人產生了某種錯覺——我上我也行!

事實上,李緣一直不相信某些黑心理論。就是——掌握高科技的歐美發達國家,為了追求超額利潤,所以閉著眼睛維持一個壟斷超高價!

說實話,資本家確實很黑心,在某些時候,也確實會聯手欺負國內的使用者。也比較迎合國內不少憤青的想法。

但這個理論有個極大的缺陷——憑什麼國外的商家能夠黑心,國內的商家就不黑心嗎?這是完全違法商人的本性的,因為商人就是一群追求最大利益的生物。

難道國內外的商人就不能聯手起來,繼續賺的盆滿缽滿?就算價格稍微低一些,但也沒必要做到白菜價啊?

這就像日韓的那些財閥,國內的價格居然比國外還要高?老天爺!還美其名曰——他們日韓的國民素質高!

誰不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這同樣很反常吧?

反而日韓的商人表現正常,也沒見到他們這些財閥來個白菜價啊?

偶爾的愛國商人肯定有,但那肯定不是常態。反而是國內,清一色的白菜價?

這種想象其實相當的異常。這應該違反了經濟規律了吧?

事實上,經濟學的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就是供需關係!所以原先的那些高科技產品的超高價,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之前的定價,無非歐美發達國家的十億人口市場,最多加上第三世界的幾千萬人口。

然而突然有一天,勐然間又出現了一個十幾億的大市場?這突然就翻了一個倍!供需關係突然間就出現了指數級別的驚人變化!

可是歐美發達國家依然視而不見,依然維持以往的定價原則?反而國內的廠家,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供需關係的改變,按照新的供需關係,制定出新的價格!也就是白菜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再次等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