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華人資本運作標準石油股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初美國國內形成了共識,只要載洵前來美國,那麼就大放煙花,大放特放,不但要多放集中放大量放到處放,而且要用軍艦來放。

這是在表示對載洵與李安生的禮遇,如此一來,人家面上有光,這訂單可是嘩嘩的來啊。

這美國佬很是搞笑,以為學到了一點對中國人進行公關的訣竅,就奉如至寶,腦子還真是不太好用。

載洵其實已經淡了在美國訂造戰艦的心思,他甚至對美國的所謂提供配套的造艦工業也不感興趣,就像李安生說的,提供無抵押無折扣低息貸款,倒是能夠考慮。

所以,一行人的反應很是平淡,並不熱絡,讓美國方面很是憋屈,頗有一腔熱情貼到了冷屁股上的尷尬。

果不其然,載洵與李安生對於談判的熱情並不高,讓紐約造船廠以及美國政府專員感到之前的準備全部成了白費力氣。

而李安生也不務正業,他到了美國之後,每天都在幹的事情,便是號召華人資本購買標準石油的股份。

目前反壟斷到了關鍵時刻,標準石油面臨著拆分,所以,整個股票市場對於標準石油的前景很擔憂,股價也在節節下跌。

李安生甚至從國內調集大筆的資金,準備進行一個短期操作。

現在呼叫超過五千萬兩銀子的資金,幾個月的時間,還是沒有任何問題,對上海的金融市場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只是前期佈局,後期出貨,需要大概半年的時間,所以李安生就準備調集五千萬兩銀子左右的資金,並不想大搞特搞。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只是那麼一號召,不僅國內的富豪們群起附和,而且南洋華僑以及美洲華僑也大筆的將資金投入到他的賬戶上來,成打的合同簽了出去,短短的一個多月,就有六千多萬兩銀子的資金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了李安生手中。

而李安生也開始了對標準石油股票的抄底,逐步購入標準石油的股票。

這些都是櫃檯交易,他親自坐鎮證券交易所,讓整個紐約金融市場為之矚目。

摩根之前找他談過話,勸告他不要跟最高法院對抗,標準石油非解散不可。

不過,李安生這次顯然有他自己的主意。

洛克菲勒家族倒是很支援李安生的這種行為,也對華人資本力挺標準石油感到無比的讚賞。

"我相信,站在我們這邊的善良的人們,他們將會得到豐厚的回報。那些華人,同樣為我所尊重。我致力於整合美國的煉油產業,為大眾提供優質的、廉價的、有保證的石油產品,可是,我憎惡反壟斷法,這對標準石油不公正。"

老洛克菲勒很是無奈,槍打出頭鳥,作為美國首富,他的目標太大了,標準石油也太龐大了。

雖然在海外業務上,標準石油逐步的開始落後於美國之星財團,但是在美國,標準石油永遠是大哥大。

0世紀初,美國掀起對壟斷企業的聲討浪潮,標準石油公司成為運動的靶心。

而1901年上臺的西奧多?羅斯福更發起了對標準石油公司和石油工業的調查。1906年11月,羅斯福政府在聖路易斯聯邦巡迴法院對標準石油公司提出起訴,指控這家公司違反了反託拉斯法。1909年,聯邦法院判決標準石油公司解散。

儘管標準石油公司上訴到最高法院,但目前的情況仍然很糟糕,最高法院很有可能終審判決解散標準石油。

老洛克菲勒在摩根的大型養生館見到了李安生,他與載洵這段時間一直住在這裡,並沒有過多的理睬美國的造船廠與鋼鐵廠,也沒有到華盛頓去。

他很是讚賞李安生的態度,也很感激,關鍵時刻,居然是華人在力挺洛克菲勒財團。

李安生對於洛克菲勒的示好,當然要有所表示,除了狠狠的吹捧了一番標準石油,自然要表達他對標準石油的"深厚"感情,想要從老洛克菲勒財團身上刮點油下來。

"壟斷有時候,並不是壞事,它能夠讓整個產業的各個環節都有著同樣的優質管理。優質的產品以及先進的技術,等等,這些都是壟斷企業的貢獻。試問,要是沒有標準石油的大規模開發新技術,哪裡有現在的石油產業的繁榮?這些鼠目寸光的人,只知道誣衊洛克菲勒,也不想想,他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美國之星石油公司就很承洛克菲勒的情。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飲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

實際上,在石油提煉行業的初期,大部分的石油都是給浪費掉的,煤油是主要產品,其他都是廢渣而已。

洛克菲勒的確對世界的石油提煉工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哪怕是美國之星,的確要感謝洛克菲勒,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19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俄亥俄州的利馬發現了新的油田,但原油含硫量很高。洛克菲勒為了建立自己的石油儲備,決定大量買進利馬石油。1989年,標準石油公司僱用的德國化學家赫爾曼?弗雷徹研究成功氧化銅去硫法,利馬石油的價格立即從標準石油公司購入時的每桶15美分漲到0美分,而且繼續爬升。

正是憑藉著類似的技術革新,標準石油終於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

洛克菲勒在這個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心血,李安生所說的正好切中了洛克菲勒的心軟處,老洛克菲勒簡直就是太喜歡李安生了,這話說得老家夥差點老淚縱橫啊。

美國之星財團這次為了避免同樣被反壟斷看上的命運,並沒有出資購買標準石油的股票,而是向華人資本進行了信用保證,給予了大筆的短期借貸融資。

洛克菲勒對於這種行為自然是讚許的,關鍵時刻,還是同行兄弟伸出了援手。

諾克斯也搞不明白載洵與李安生到底在搞什麼名堂,而華人資本大規模的購買標準石油的股票,也成為了一大新聞熱點。

美國人民茶餘飯後,可是多了個話題。

更多的人還是比較不看好華人資本的抄底,認為這是在異想天開,說不定這次愚蠢的清國人會大吃敗仗,狠狠的虧上一筆。

去年華人資本在橡膠股票風潮中並沒有受到損失,反而大有進益,這倒是讓整個世界刮目相看。

可這次,華人們辮子翹到天上了,他們以為,資本運作就是這麼簡單?

瞎貓撞到死老鼠,只此一次,好運氣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

似乎這次華人資本的入場成為了美國人民的笑柄,最高法院已經很明確的釋放出資訊,標準石油必定會被解散。

許多人都在看跌標準石油,這時忽然有一群人揮舞著大把的鈔票,搶著購買節節下跌的標準石油股票,他們越是買,越是跌的厲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了五月初,李安生終於大手筆出手了,手頭調集的資金前段時間陸續購買了一千多萬兩銀子的股票,他開始拼命的吸納股票。

在經歷了6年曠日持久的訴訟之後,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對標準石油公司壟斷案做了了斷。《紐約時報》1911年5月16日的頭版使用的標題是"標準石油公司必須在6個月內解體"。

標準石油最終的命運還是解體,這讓標準石油黯然銷魂的同時,許多資本集團開始嘲笑起了華人資本集團,這是個大敗仗,滑鐵盧。

可以預見,華人資本集團將會損失慘重。

不過,李安生緊接著連續出手,將所有的剩餘資本全部砸進了股市,他始終呆在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櫃檯前,成為了中流砥柱。

似乎也有有心人注意到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標準石油的股票價格哪怕在被勒令拆分之後仍然沒有迅速的下跌,沒有崩盤,只是下跌。

《紐約時報》在那篇著名的文章之後,有個副標題非常值得玩味"——只有不合理的貿易遏制才被禁止"。這實在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副標題。

有律師們認為裁決結果對大公司有利,是因為在此之前大公司及利益相關者擔心,對標準石油公司的裁決可能成為一個可效仿的案例,下一步政府將把手伸向所有具有壟斷地位的大公司,如果那樣,這將成為一種災難。

最後裁決的結果,雖然標準石油公司被分拆成7個公司,但判決書中特意強調,壟斷規模本身並不構成拆分公司的充分條件,利用壟斷地位控制價格才構成壟斷。

這些都是撲朔迷離的,當局者迷,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看清。

但是,李安生是從後世來的,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那就是在後世,有個比較明確的看法,那就是——保守派把持續多年的反壟斷稱為白痴行為。

而這種白痴行為導致的結果便是,被拆分為7家大公司的標準石油帝國並沒有走上不歸路,反而更加的輝煌。

6月初,7家大公司的股價紛紛上揚,而且勢頭還不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