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這也太惡搞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日本方面認為,最大的嫌疑還是中國,但是,卻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一切與中國有關。

既然恨的牙癢癢,卻無可奈何。

11月11日,載洵正式通知英國方面,結束對英國的考察,連朴茨茅斯造船廠都不準備參觀,立即準備向美國而去。

這倒是有些讓英國佬不知所措,這個國家就是犯賤,老是以老大帝國自居,自以為是世界霸主,高人幾等,習慣了其他國家來奉承。

老子就是不在英國訂造戰艦,怎麼地?

先期重回德國的梁敦彥也在隨後與德國方面簽署了協議,由中國委託德國研發56毫米艦炮,並且就追加訂造戰艦進行磋商。

你英國佬不出售戰艦無所謂,咱還能在德國訂造,有什麼了不起的?

就跟英國一樣,德國對於中國主動提出承擔研發費用當然是求之不得,英國剛剛研發成功1.5英寸主炮,對14英寸主炮並不是那麼的迫切渴望,所以日本向它訂造"金剛"級,並且委託研發14英寸主炮,當然是求之不得。

而德國在艦炮製造上所追求高遠,並不是英國佬能夠理解的,德國艦炮追求自重輕,射速快,射程遠,穿透力強大,壽命耐久,即便是05毫米50倍徑的火炮,依然準備在下一級的戰列艦上使用。

其實德國完全有把握在短期內便研發出56毫米艦炮,但是,胸有成竹的他們不想大步落後於英國,英國很有可能已經在研發56毫米艦炮,沒有必要跟在英國佬背後。

他們所設想的,是在雄厚的積蓄之後,直接研發80毫米艦炮,這對他們的技術積累來所,並不是問題。

而中國主動提出研發56毫米艦炮,能夠在不花費代價的情況下輕鬆多些積累,也是件好事。

英國執意不肯在中國訂造的新戰艦上頭搭載56毫米艦炮,倒也是讓李安生想開了,倒不如從德國得到技術,然後自己建造戰列巡洋艦。

事實是,在191年10月底,英國開工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之後,德國就在十三個月後開工建造堪稱一戰中最為漂亮且性能優越堪稱王者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同樣使用了80毫米艦炮,身管45倍徑,技術相當成熟,遠遠超過了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上搭載的80毫米4倍徑艦炮。

這是德國全面超越英國的一項明證,日本鬼子看不起德國05毫米艦炮,認為是渣滓,可是,正是德國,在短暫的積累之後,迅速厚積薄發,80毫米45倍徑艦炮效能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大和"號上搭載的410毫米艦炮。

綜合性能比較,李安生還是情願選擇德國的80毫米45倍徑艦炮,也不願意要日本的410毫米艦炮,不是日本410毫米艦炮威力小,而是坑爹,自重大,射程坑爹,射速坑爹,壽命坑娘,戰時坑全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戰列艦的噸位是很寶貴的,在裝甲鋼一時無法有一枝獨秀的時候,一座炮塔往往能省下數以百噸計的裝甲鋼,而且由於炮塔自重大,更加的坑爹。

日本戰列艦直到震驚世界的"大和"級的時候,依然改不掉日本工業體系薄弱的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裝甲薄弱,消耗在炮塔、裝甲鋼以及船用鋼板上頭的噸位比英德美等國太多了,排水量高出人家一大節,但航速、生存能力、威力上頭,依然沒有太過的優越性。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對上"長門"級戰列艦,絕對能穩穩的佔據上風,這就是差距。

載洵在李安生的反覆勸說下,也決定重回德國,考慮向德國追加訂造戰艦的可能性。

反正日本鬼子這段時間亂咬人,恨不得立即將髒水潑到中國身上,載洵也是懶得多惹是非,還不如到德國去,自在些。

看到載洵跟李安生的態度如此堅決,英國皇家海軍倒是急了,海軍大臣費舍爾親自出面挽留,表示願意在談判上讓步。

這倒是稀罕,英國佬居然自降身份。

其實,英國之前只不過是為了給日本一個交代,同時想要在談判上為難一下中國,好多加些籌碼,在談判上佔據主動而已。

這個時候,英國基本也得到了大概的情況,那就是中國向德國訂造的戰列巡洋艦,甚至要比德國剛剛開工建造的"塞德利茨"級還要龐大,使用油煤混合動力,如果中國執意要德國搭載更高一級的主炮,很有可能會是56毫米主炮,憑藉德國的工業能力,或許能夠趕得上戰艦的建造。

也就是說,德國為了跟英國競爭,很有可能會滿足中國的要求。

與其如此,還不如將主動權掌控在自己手中。

於是,雙方乖乖的回到了談判桌前。

中國提出的建造方案,可以滿足,比如不要三級副炮,不要魚雷發射器,不要捕雷網,不要坑爹的桅杆,水密艙與炮塔防護,好吧,這簡直就是德國版的英國在戰艦,這些英國都捏著鼻子認了,反正不是為英國自己建造的,都由它。

全部使用燃油鍋爐,使用最新的蒸汽輪機,搭載56毫米艦炮,這些都沒有問題,唯一英國佬死死咬住的是,英國的答應在後年開始向日本輸出目前最新的火控系統,將不會對中國開放。

李安生為了佔據先機,故意跟英國佬們狠狠的吵了幾架,但雷聲大雨點小,最終還是形成了決議,為了照顧到日本的情緒,火控系統將不會為中國準備。

但是,李安生的目的基本達到,英國方面也同意接收海軍軍官,接收造船工人,幫助培訓造艦技術精英,提供全套圖紙,提供艦炮製造技術。

由於全部使用燃油鍋爐,預計輸出功率將會很驚人,英國方面提出建議,是否增加一定的裝甲,或者,搭載五座雙聯裝炮塔,都被李安生拒絕。

開玩笑,航速上一定要保證超過"金剛"級,不然的話就佔不到絕對上風。

全部燃油鍋爐的話,在啟動加速方面,要遠勝於"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如果能夠在航速上略微超出——"金剛"級是7.5節,那麼將來進行破襲時將會佔據很大的優勢——全部燃油鍋爐的話巡航力也是相當驚人的。

李安生向德國訂造的"泰山"號也因為去除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略微改進,另外油煤混合動力中燃油鍋爐的比重也佔據了大部分,使得輸出功率其實要遠勝於後來的"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完全能夠具備更高的速度,設計航速是7.5節,但實際上絕對不止。

相關的談判幾天之內就搞定,一切都很順利,只要英國佬一認準現實,還是效率很高的。

日本人在維克斯大火的廢墟遺址上哭爹叫娘,不過,中國人的歡聲笑語同時也充塞了駐英國公使館,這次的任務圓滿完成。

中國即將在兩到三年後,得到兩艘當世最為先進的主力戰艦,實在是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大進步。

載洵很是興奮,大醉了一場,就連英國佬也一路綠燈,他也不管到底得到了多少技術,只知道,戰艦的噸位很大,大到足夠使得大清的國際地位上升兩個臺階。

"有如此鉅艦大炮,還,還有誰敢輕易侮辱我大清?安生,你是不知道,當年定鎮兩艦歸國時,舉國的轟動。而甲午慘敗之後,北洋之覆滅,那是何等的心痛。心痛啊,六年未添一艘戰艦,沒有進行任何的整改,海軍強國之夢就此破滅。西太后去了之後,終於去了枷鎖。我大清海軍終於重見天日,我等定要好生做出一番事業來,讓世界列強國家都看看,我大清復興了,強國了,不遠啊,真的不遠,不要來欺辱我們,我們有鉅艦大炮。"

載洵手舞足蹈,實在是高興壞了,這些天的神經緊繃,一下子放鬆之後,就是無比的亢奮。

他不介意議論西太后的弊政,也長出了胸中的一口氣,李安生在他眼中,忽然無比親切。

此刻李安生倒是對他毫無惡感,這是一個還一心要復興海軍從而強國的年輕郡王,不是奕劻那等只顧自己貪慾的卑劣之人,可惜,他們皇族近支具備了歷史的劣根性,有著腐朽的一面,而形勢發展,也容不得載洵等人繼續表演下去了,舞臺,即將不再屬於他們。

看著載洵眼角帶著淚光,動情的大笑,李安生也深受觸動。

當年北洋水師之覆滅,的確讓全國為之心痛滴血,成為了無數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心結。

而如今,一下子就訂造了兩艘,彷彿當年的定鎮二艦一般,如何不叫人欣喜若狂?

1月8日,戰艦的設計圖紙正式完成,新戰艦比在德國訂造的那艘還要大些,設計排水量7480噸,搭載8門56毫米45倍徑艦炮,具備了兩年後"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部分特徵,基本上算是一艘高速戰列艦。

而1月15日,"華山"號的第一根龍骨安放,載洵與李安生親自見證了這一刻,心情同樣無比激動。

李安生畢竟只是個從後世穿越而來的先知先覺者,心理素質上,也並不見得比載洵等人要強多少,此刻他也是無比的亢奮。

親眼看到了龍骨的安放,象徵著戰艦開始了正式的大規模建造,彷彿他們的生命也開始了新一段的旅程。

他們將在朴茨茅斯船廠監造,直到月的時候,啟程前往美國,他們將負責整個造艦以及海軍軍官培訓、技術人才培訓的事宜,這些都事關海軍的崛起關鍵,絲毫不敢大意。

李安生更是往返於英國與德國之間,德國那邊的漢堡船廠進展也很快,大批技術骨幹也進步神速,他們只是欠缺經驗與總結而已。

相反,日本的反應卻是無比慘淡,大批造艦精英的損失,使得國內的戰艦自主化遭到了極大的打擊。

李安生的幸福是建立在日本鬼子的痛苦之上的,日本人苦苦的追查著蛛絲馬跡,想要找到確鑿的證據,找到幕後的黑手,到底是誰在暗害日本。

不過,他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只不過是一個生物擬態人的自我犧牲,釀成了這次的大悲劇,他們根本就無從查到,那個所謂的吳海軍工廠的技師,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被敵國收買,或者開始有精神病癥結的。

中國國內倒是出現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這可是兩艘大型戰艦啊,造成的刺激作用還是相當明顯。

月底,隨著首批糧食的運送到德國與英國,並且糧食換取機械設備與技術的計劃正式展開,李安生也滿意的離開了英國,他將與載洵一同前往美國,進行海軍重建計劃中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在美國的幫助下進行現代造艦工業的完備。

他也準備大幹一場,做出一番事業來,讓德國皇帝看看,他是有利用價值的,趁早開始工業援助計劃是正經。

月,他們抵達了美國紐約,正式造訪紐約造船廠,紐約造船廠是直屬於美國海軍部的海軍專門造艦工廠,之前也一直想要得到來自中國的訂單。

跟伯利恆那樣的小公司不同,紐約造船廠很希望得到大部分的中國海軍重建計劃的訂單。

這家海軍工廠也具備了極為強大的實力,財大氣粗,雖然技術上不如英國與德國的大船廠,但是也是個龐然大物,更加的新式與激進。

國務卿諾克斯也發出了邀請,希望載洵與李安生在造訪紐約造船廠之後,儘快到華盛頓一晤。

對於美國方面的熱情,載洵倒是沒有心理準備。

李安生倒是很清楚,這次載洵給他打了叉,本來應該訂造的戰艦很多都沒有訂造,在美國人看來,他們很有希望能夠爭取到這筆訂單,而且,中國在英國與德國訂造的戰艦,也刺激了他們。

兩艘主力戰艦將形成一大筆相應的配套訂單,那麼,這筆訂單讓美國接下來,不是很好?

李安生沒有想到,美國方面居然很是惡搞,真的大規模的釋放了煙花,甚至,還用軍艦放煙花,坑爹啊。

這美國佬也太惡搞了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