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價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在現在這個場合,許大茂除了感動,也無法做其它的。

好在,眾人的話題又轉移到了別處,說起了更輕鬆些的話題。

說到興起時,許大茂突然想起之前自己的一個疑問,“現在咱村裡糧食還是比較緊張吧,養這麼些雞,那糧食夠嗎?”

“一聽你這話就外行了,雞肯定不能全喂糧食了,糧食這麼寶貴,人都要緊著點吃,要是雞都敞開吃,那就不成了人不如雞了?”

王強笑道答道,估計他心裡還會說,城裡人就是城裡人,這些基本常識都不懂。

“那喂什麼?”

許大茂還真是不太清楚,前世的爺爺也有養雞,可他記得,爺爺都是餵雞吃稻穀的,沒有稻穀時就喂小麥,另外頂多再加點蔬菜。對了,他還記得,爺爺還經常把吃過的螺螄空殼用碾子碾碎,然後餵給雞吃,說這樣的話,雞下的蛋殼就會比較硬,不容易破。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老家在長江流域,水稻跟小麥都有種植。不像京城這邊,受水源限制,水稻種得很少,糧食的主力還是小麥跟玉米。

可總的說來,主要還是喂糧食。

王強接下來的說法,給他開啟了個新世界,原來,養雞還這麼有學問呢。

其實,在向農業技術員們請教孵化技術的同時,王強還順便請教了一下他們關於餵養的知識。

雞需要吃糧食,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

只是,現如今這種情況,糧食還是很寶貴的,村民們最多會拿出些玉米給雞吃,因為玉米的產量要高很多,相對而言不算是那麼寶貴。至於小麥,產量只有那麼一點點,又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糧,那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拿來餵雞的。

可是,光喂玉米肯定是不行的,一來沒有這麼多的玉米,二來是營養單一,對雞的成長也不好。

農技員就給了他們一張表,那上面羅列了許多可以餵雞的東西。

青料就有很多,像什麼紅薯藤、苜蓿草、牧草、白菜、野菜等等。

雞還喜歡吃各種蟲子,而這些蟲子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經常餵食一點。

另外、還有兩個最重要的,那就是大蒜和松針粉。

經常在雞食中拌點切碎的大蒜,可以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

而松針粉就比較奇妙了,山上隨處可見的一個東西,竟然是一種很好的雞飼料,雖然只是用來補充,那也很好。

因為這個玩意不用花錢,不用自己種植,上山採摘回來就可以了。就是處理起來有點麻煩,因為需要磨成粉曬乾,然後每次在雞食中少少的拌上一些。

另外,雞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要怎樣餵食,都有不同的講究。

技術員們雖然給他們羅列了一些明細指導,可具體是否可行,還待他們這些農戶慢慢在實踐中摸索。

說起這些,王強特別的帶勁,一開頭就停不下來了。

最後,還是老村長敲了敲桌子,讓他住了嘴,“強子,你這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了,人家小許也就這麼一問,你犯得著說這麼詳細嗎?他可是城裡人,有正式工作的,用不上你這些知識。”

許大茂笑著說道,“叔,這事兒可說不準的,我還想著,等我老了,就到你們村子找塊地,蓋所房子,就在這裡養老了,到時啊,肯定要養幾隻雞鴨的,這不就能用得上了!”

“那敢情好啊,到時咱做鄰居!”王強緊接著玩笑了一句。

他認為,許大茂這就是在開玩笑,城裡的日子那麼好過,傻子才會跑到這偏僻的鄉下來呢。

許大茂也沒指望誰相信,他現在也就是那麼一說,十多年後是怎麼的情況還真是說不準呢。

就這樣,他在王家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連帶著王家人也跟著美美的飽餐了頓。

飯後,大山揉著肚子吐了口氣,“真舒服,如果能天天這麼吃就好了。”

他弟弟虎子也在一旁跟著點頭。

然後就被王老村長說了,“你們倆個臭小子,還真是夢裡撿金子,想得倒挺美的。”

下午的時候,許大茂也沒閒著,在大山的帶領下,他又到村子裡轉了轉,著重是那些養了雞的人家,他都跑去參觀了一番。

每戶飼養的數量基本都是三十到五十只之間,聽起來這數字並不算多,可對於飼養的農戶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投資,都指著它們賺筆額外的錢呢。

所以大家都養得很精心,這雞的狀態也是大差不差的。

不過,要說養得最好的,還是要數王強的遠房七嬸家。

她家的雞跟王強家是同一批的,可一眼看上去,她家的雞個頭明顯更大一些,也更精神,羽毛也光亮。

許大茂就問了王七嬸,她是不是有什麼竅門。

她也不明白,“沒什麼竅門啊,喂的東西也跟別人差不多的。”

許大茂卻不相信,“您仔細想想,肯定是有什麼地方跟人家不一樣的,要不然差別不會這麼大的。”

大山也是才發現,原來兩家的雞竟然會差得這麼明顯,於是,他也用一種期待的目光望著王七嬸,希望她能想出來是為什麼。

可王七嬸想了又想,她真是想不出來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時,一旁的王立自猶豫著開了口,“我想我可能知道是為什麼。”

一下子,幾人的眼神全都投向了。

“可能是因為我每天都喂它們吃蚯引吧,我看雞都愛吃蟲子,就在我家大棚的角落裡圈了一小塊地方,養了不少的蚯引,每天都喂一點給雞吃,它們可愛吃了。”

王自立其實也有些不確定,不過要說自家雞跟人家有什麼不一樣的,估計也就是蚯引這一條了。

“蚯引?還真有可能呢。”

許大茂雖說沒有實踐經驗,可他的很多見識是這些人無法匹極的。

一提到蚯引,他就明白,王自立是說到點子上了,他記得以前看過一篇科普文章,細節肯定是記不清了,不過大致的內容還有點印象。

那就是蚯引的蛋白價值很高的,其實不光光蚯引,很多昆蟲也是高蛋白物種,比如人人恨之的蝗蟲,不過那玩意兒不受控制,也不可能有人會腦抽去人工飼養它。

可蚯引就不同了,這東西是可以養的,具體怎麼養他是不知道的,不過王自立應該已經摸索出了方法了。

得到許大茂的認同,王自立有點得意起來,於是他領著大山跟許大茂看了他的蚯引養殖基地,還給他們看了他是怎樣把長成的蚯引洗淨,然後用院子裡的一隻破鍋給煮熟,然後再剁碎了餵給雞吃的。

只是挖蚯引的場景令許大茂有點不適,他只看了兩眼,胃內就翻湧起來,於是趕緊走出大棚去外面看風景洗眼睛了,之後的流程只是聽的口述,沒再自己找虐。

他很鹹魚地想著,反正自己又不用養雞,看不看也無所謂。

不過大山卻很感興趣,他是從頭看到尾,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還再三詢問,直到弄明白了為止。如果不是還要陪許大茂,估計他已經摩拳擦掌著,回家去準備地頭養蚯引了。

之後,大山還領著許大茂看了好多家的蔬菜大棚。

現在的王家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一兩間大棚,當然了,只是最最普通的那種,而每家種植的蔬菜也不是隨便種植的,而是經過村委會的商討與分配,每戶人家只種其中的一兩種。

這個主意還是王強出的,因為夏天的時候,他就發現了,因為沒有人協調,大家種什麼菜都是自己隨意種的,最後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那就是有些菜的數量過多,而有些菜又數量過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好在許家的餐館沒有嚴格要求具體要送什麼菜,這才湖弄了過去。

不過之後王強就上了心,覺得既然要做,就要把事情做好,於是,他這才跟村委會的成員一同商量出這個辦法。這樣可以更好的利用這些有限的田地,產生最大的效益。

許大茂是邊看邊點頭,王強可真是個能幹人,估計不需要太久,王家村在他的帶領下,人們的經濟水平肯定能急速提高。

後來,他們還去了村裡老獵人的家,目的不為別的,而是預約一隻小狗。

自打買了院子,許大茂早就想在自家院子裡養只狗了,不為別的,就是用來看家護院。

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

這回看見王自立家養了一隻小黑狗,特別的聽話和懂事,於是許大茂就動心了。聽大山說就是村子裡老獵人家養的那只狗的後代,就拜託了他們領著他去老獵人家拜訪。

老獵人得知,許大茂就是一直收購他們村子瓜果蔬菜的飯店老闆,人立馬就非常熱情起來,他向許大茂保證,等開春後他家狗生了小狗了,一定會把最可愛的那只留給許大茂。

這可是真是意外之喜。

從老獵人家離開,時間已是不早,許大茂又回到王強家裡,跟他們一家人告辭後就離開了。

回家的路上,雖然空氣依舊寒冷,可他的心內卻一片火熱。

這次來王家村,他看到了很多他想看以及其它沒有預期的一些場景。看著那些物質生活極為貧乏人們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的樣子,說不感動那是假的。而且他覺得,自己如果不努力,都對不起老天給他穿越的這副好底子了。

他曾經為自己重生為許大茂而懊惱,現在卻是萬分慶幸。

不說別的,光是許家的物質條件就已經領先於別人一大截了,最起碼比這些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人們日子好過許多。如果當初他重生為某位村民,還不知道那艱苦的日子他能不能熬過來呢。

現在他心裡有一點想法,只是不好自己獨自決定,得回去跟父親他們商量一下再說。

回到景鄉衚衕的時候,路燈已經亮了。

站在小飯館的門口,看著那如流水般的客人,再回想村子中看到的那一幕幕,他暗暗下定了決心。

晚飯時間,飯桌上空蕩蕩的。

婁曉娥在服裝店還沒有回來,他一會兒吃完還得去店裡送餐,然後要等店鋪關門之後再陪著婁曉娥一起回家。

雖說劉滿倉也上班了,可他只能保證店裡的安全。

讓婁曉娥一人走夜路,許大茂還是不放心的。

許大姐今天沒空,據說今天圓圓的父親請他們一家吃飯,這也是雙方父母的第一次正式見面,聽這意思,估計小強他們的婚事要正式提上日程了。

至於雙胞胎,他們早就吃完了,然後又回屋看書了。不說別的,就這兩孩子的學習態度,都可以給滿分了。

家國也不在,他提前回學校了,說是有什麼活動要去做準備。

許母不用說,還是在前面收錢,她到時會跟大齊他們一起吃。

而徐師傅已經在前天被接回家了,因為雪松過兩天就要開學了,徐立武不放心雪茹這個小丫頭一人照顧爺爺,乾脆把祖孫三人一起接回去了。

當時許大茂不在,聽說老爺子是撅著嘴巴上的車。看來過些天他還得抽空去芝麻衚衕一趟,去安慰安慰他老人家。

因些,飯桌上就只剩下父子倆人了,許大茂一看正好,清靜地很,正好父子倆人說說話。

於是,他就把今天的見聞跟父親說了一遍,之後又問,“爸,咱家現在買的高價雞蛋跟王家村那邊的價格差了多少?”

許父想了想,“我還真不太清楚,這個是你媽在管的,前些天聽他說了一嘴,好像差了不少呢,估計能有個兩毛錢一斤。”

“這麼多?”

許大茂驚訝,可別小看這兩毛錢,現在雞蛋一斤才只有一塊多的。

“可不是嘛,就是這麼高的價格,還不容易買到,要不是有大齊他媽的門路,咱們早上這茶蛋生意估計就夠嗆了。”

聽了父親的話,許大茂越發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了。

他是這樣想的,既然自家能出錢買高價蛋,那為什麼不能稍稍抬高一點點收購價,用來激勵王家村的村民們呢。

也不用太高,比王家村原先的價格再加上一毛就行,這比高價蛋還便宜一毛呢。

算下來,這應該是一個雙贏的辦法,王家村的村民得到了好處,只會更加賣力的養雞,這樣自家的雞蛋供貨渠道就穩定了,還更便宜。

現在買的高價蛋,不光價格貴,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貨源不夠穩定。

況且,林鴻月的關係也不能一直這麼用啊,做早餐是件長期的事情,又不是一天兩天。

人情用多了是要還的,雖說林母也是早餐三人組的成員之一,可總歸是不太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