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傳承交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想下山這三年來,自己走訪了全真七脈的其他六脈,闊別多年,諸位師兄弟對本門功法,以及內練要義的研究都有了不少的進步。

可惜就是沒見著自家丘師叔,慶幸的是李志常師兄把長春觀打理的很不錯。

憂慮的是李志常師兄的來信,此次參與蒙古諸王大會的宗教確實有些多,像什麼拜火教,薩滿,月神教等等一些聽過的沒聽過的教派都出來了。

其中有一位西域胡人,據說很是厲害,自家這位李師兄被他看了一眼,差點道心失守。

要不是他也是入了道的,怕是有些難以招教,不過也就這樣了,真正動起手來,他卻完全不是李志常的對手。

他們和符籙一脈不同的是,他們沒有觀想法,如果硬要說有,那就是觀想己身!不過丘志清更願意稱之為“養神”,中心思想其實是一個水滿則溢……

開始習練全真《基礎心法》之後,每次打坐搬運內力,便是開始了初步的觀想。入了道境,可以內觀之後,便開始了進一步觀想。

之後的一切便都順理成章了起來,這種效率的話和存神的修煉是沒法比的,比如五味子道長,要論打鬥丘志清能打他十個!

可論存神,或者說單純的道境,五味子能甩他八條街,當然,這其實和能不能打之間的關係,有,卻也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

猶記得丘志清第一次在臨安宮中,看那些道士施展法術,著實把他驚呆了,雷法之類的就像個電火花,就這他還是他們門中練得最好的一人了!

個中原因他也不是很明白,不過在丘志清的死纏爛打,以及誘惑之下,他倒是把怎麼用教給自己,怎麼他沒說,丘志清也不問。

用只是術,這個只要不是心術不正之人,傳了也關係不太大,可練法,那就是法,非親傳不傳,這點他還是清楚這個底線的……

看著闊別已久的終南山,丘志清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回去整理自己這些年的所得了!

一路上很是順利,便沒有人跳出來攔路嘲諷,也沒人無故跳出來挑釁。

沿途山路風景依舊,時不時亦能遇到幾個香客,再漫長迷人的山路,也有走完的那一刻,當丘志清來到重陽宮門前時,卻見門前石階下已經站了六人……

“見過師兄/師弟,我等恭迎首座回山!”

在門口迎接的,真是房志起等人,丘志清有些不明所以,他們全真什麼時候也講排場了?抬頭看了看,太陽依舊東昇西落。

“諸位師兄弟,這是何意?”不懂就問,一直是丘志清的優良品德。

尹志平笑道:“師弟還不知道吧,前些日子郝師叔來信,言你在華山,不日將歸。

年前幾位師叔伯亦來信有言,師弟已有了一絲‘真人’之蘊,掌教師伯已決定年底把掌教之位傳與師弟……”

房志起補充了一句:“信件都已經送往各脈了!”

丘志清一邊隨著大家一起前往重陽大殿,一邊笑問道:“那諸位師兄弟認為什麼樣的才是‘真人’呢?”

“真人者,出本心、修道心、體天心,以道心平衡天人二心,而又萬物不縈於心,行止皆發乎於本……”這是道錄閣的陳志益的回答。

這裡陳志益所說的“天心”並非上蒼的那種“天心”,而是指人摒棄所有外界是非觀念影響之本心,有的人天生“第六感”很強,這就是“天心”的作用。

反之,“人心”便是瞭解世俗之後,被自己的認知改變的“天心”,而所謂“道心”就是介於天人之間的一種求真之心。

一面照見本性,一面守德操,知榮辱。借用王陽明的一句話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說的“心之體”便是對應陳志益所說的“天心”,“意之動”則是“人心”,“格物”便是對應著“道心”。

事情沒有絕對,這個解釋必然不會全對就是了,且各家有各家的稱呼,不說佛門,就道門之中都有不同的稱呼……

回到重陽宮的丘志清,又過上了日復一日的平澹修道生涯,偶爾給內門入門較晚的師弟們教學,講學,和諸位師兄弟論道等。

不知不覺間,他發現以前自己一些不理解,或者以為已經理解的東西,隨著自己的教學與討論,又有了新的理解與釋義。

心也愈發的靜了下來,偶爾還能聽出落在自己身上小鳥的話語,都很有意思,比如有的小鳥認為這塊“石頭”有點軟,差點沒站住。

有的小鳥認為這塊“石頭”很像那些兩腳勐獸,竟然還有松鼠認為他這個“木樁”不適合築巢,等等,這些在丘志清聽來,皆有如稚孩囈語,充滿童真!

當然,這些都是經過丘志清翻譯理解過的,它們本身並沒有對事物的命名規則,很是混亂。

時間不覺間便已來到九月間,沒想到最先回到終南山重陽宮的竟然是丘處機。

原本留守重陽宮的馬玉,自從知道丘志清在華山,不日即歸之後,便在發出信件之後,去劍閣遇仙派找他的師弟王志桂去了……

馬玉名下弟子不少,可真正的親傳,卻只有丘志清,和王志桂兩人,其他的稱之為掛名弟子,或是記名弟子更為合適。

不過馬玉會儘量做到一視同仁便是了!

丘處機還帶來李志常給他的一封信,這……徒弟指使師父,讓他把信送給他師侄,自己這位李師兄真是……人盡其才啊!

只見信封上“丘師弟志清親啟”幾個字,字跡雖然一如既往的瀟灑寫意,轉折間卻是帶著一絲猶疑,看來李志常師兄參加完蒙古的諸王大會之後日子過的不怎麼順心才是。

拆開信封,信箋上寫到:“丘師弟,見字如面,癸己一別,匆匆兩載……前蒙古南征元帥及將領遇刺一事疑似我道門中人所為,我全真統領北地道門,責無旁貸,還望傾力徹查……兄安,勿念!”

信中除了介紹了一些蒙古的情況外,最重要的是隱晦的提到了蒙古懷疑今年年初那些個蒙古統帥和將領之死和全真有所關聯,還有就是蒙古網羅了一幫外域的高手。

這些都不用擔心,這些外域高手基本都是為了平衡他們內部的薩滿教,平衡北地全真的想法還不太成熟,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在中原建立有效統治。

至於什麼“聽聞師伯欲將掌教之位傳與師弟,專心修道!愚兄在此遙祝師伯道業有成,祝全真傳承永續,道氣長存……”之類的客套話都是魚目混珠用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丘志清在燕京長春觀之時便和李志常提過,自己進汴梁皇城放火的經過,李志常自然也能猜到那個殺蒙古南徵軍將領的人是他。

饒是如此,李志常還把事情說的這麼隱蔽,讓他傾力徹查之類的,看來李志常那邊也並沒有他自己所說的那麼輕鬆啊!

天地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不論大家的日子怎麼過,時間總會堅定的往前邁步,不會因因風景而放緩,也不會因堵車而停留。

轉眼間,時間便到了端平元年的冬月,諸位師叔陸續回到重陽宮中。因為師叔郝大通在華山,所以幾乎每位回重陽宮的師叔都要去他那裡坐坐,反倒是最晚回來的。

全真七子時隔多年再聚首,難免有許多事情需要交流,能讓他們這些後輩聽的,比如論道之類的,便把他們帶上。

如若不方便講給他們聽的,他們也只能乖乖的自己去忙活教務去了!

全真七子全都在重陽宮,這可是近十年來的一個大年了,許多原本打算離山雲遊的同道都被邀請過完年再走。

因為他們全真將要迎來第三任掌教!

時間便在這等忙忙碌碌中,到了端平元年的除夕,今日的早課相當的隆重,平日裡內門和外門弟子都是各自做早課。

這些年因為外門增長迅速,已經在重陽宮外,重陽宮和山門之間,新建了一座遇真觀,規模比之重陽宮更大,給持身閣教導外門所用。

同時離山腳更近,也便於接待香客!

天剛矇矇亮,重陽大殿以及重陽廣場之中便站著滿滿當當的人,身著藏青色道袍的大多都是外門弟子,大約有四百多人左右。

當然,真正人數自然不止這麼些,只不過外門弟子只要人品不錯便可收錄,不問年齡,不問來處,不問去處,隨來隨走,所以……

內門弟子則是大多身穿青色道袍,此時重陽宮的內外門之分,分的不是武功高低,而是想不想入道,想入道了可以向道錄閣申請進入內門修道,通過考核即可!

北風呼呼,一朵朵雪花飄落,又對映著才剛露頭的金烏瑞霞,反射在重陽大殿的青色琉璃瓦之上,顯得別樣的耀眼……

晨光正好,正是叫醒祖師爺的大好時機!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慢慢在重陽大殿內響起,而後向廣場上蔓延,很快,渺渺的誦經聲便叫醒了沉睡中的終南山。

就連晨曦都似乎迷失在這經文之中,更顯柔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