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暘宏科技民轉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位,不是我不願意。目前增加再多的裝置,在配套的技術工人跟管理人員缺口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都沒有辦法。暘宏科技擴張速度太快,管理早就跟不上了。到現在,我們內部已經出了不小的問題,年後就準備解決這管理問題呢。”

謝暘不確定這兩人跟趙傑以及楊德志等人是否有利益往來。

到現在為止,謝暘都還沒有處理趙傑跟楊德志。

兩人跟他們的手下,即使在魏方圓找他們談過話後,老實了一段時間。

後來發現謝暘這個老闆連問都沒有問他們,更沒有處理他們,反而變本加厲。

利用公司資源,瘋狂地為個人斂財。

這段時間,其他人都回老家去了。

兩人則是在不停地接受一些暘宏科技的供應商的請吃喝……

謝暘不處理,不代表他能容忍這樣的事情。

只是,利用公司的資源斂財,也沒有違反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有點不好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謝暘不處理,就是等著他們更膨脹,等到他們無法收手的時候,也有了足夠的證據,直接讓他們徹底沒有絲毫翻身機會。

動若狡兔,靜若處子。

要下手,就得讓他們沒有翻身的機會。

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現在謝暘說出來,也不過是試探兩人。

畢竟,兩人為了給自己公司爭取到更多的零部件供應,完全有可能找這兩位負責生產的人。

“謝總,公司擴張快,管理會有一些跟不上,這點我們理解。現在暘宏科技早期招聘的一線技術人員跟儲備管理人員或實習管理幹部,也有半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完全可以勝任基層管理。雖然我們都知道暘宏科技不缺錢,可我們提供先期裝置採購經費……這筆資金不算是貸款,也不是投資,而是支付預付款……”

鄭宏沒有接謝暘的話頭。

他明白謝暘敲打他們的意思。

採購商跟跟供應商之間,總有那麼一些聯絡的不是?

在賣方市場,採購商得求著供應商。

買方市場,供應商就得伺候著採購商。

大家都是社會人。

謝暘聽了這話,沒有急著回答。

一臉玩味地看著兩人。

看得兩人尷尬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魏方圓看到這場景,在一旁不斷給謝暘遞眼色,希望老闆不要在這事情上搞事兒。

從魏方圓的神色中,謝暘明白,兩家公司的人應該是達成了協議,從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伙伴,就為了暘宏科技提供的高精度零部件。

謝暘收起了玩味的表情。

“謝總,我們跟魏總溝通過,魏總說過,暘宏科技如果要擴張到每個月產能五千輛以上的汽車零部件,還需要將近兩億投資,豐田提供8000萬預付款,標誌提供1.2億預付款。一年內達到這樣的產能完全沒有問題……所以,我們跟公司在總部爭取,只要你願意,兩億的資金就會在年後最短時間到賬,作為我們同暘宏科技採購的汽車零部件預付款。”

鄭宏咬牙說道。

一旁的林棟點頭表示認可他的說法。

只要暘宏科技產能提升到這樣的規模,他們再分產能,也沒有什麼問題。

“鄭總,你應該清楚,目前暘宏科技並不缺資金。”

謝暘很平靜地說道。

暘宏科技賣技術的事情,外界雖然沒有大規模地宣傳,跟暘宏科技熟悉的大部分人都是清楚這事情的。

現在暘宏科技還有大量的資金沒地方花呢。

“謝總,咱們提出這個,跟暘宏科技是否缺錢沒有關係,而是表達我們進一步深入合作的誠意,我們真心希望進行戰略合作。”

林棟看著謝暘,很鬧心。

可臉上卻不得不表現得非常真誠。

甚至是帶著哀求。

採購商地位低到如此程度,也沒誰了。

按理,標誌跟豐田不是歸屬於一個國家的汽車公司,而是屬於競爭對手。

尤其豐田目前在一些大規模採購訂單的競標比不上標誌,更是矛盾不小。

標誌拿到了很多公務車用車指標訂單。

可處於競爭對手的雙方,依然達成了合作協議。

一起找謝暘談判暘宏科技提升機械加工產能的事情。

這意味著什麼,謝暘比誰都清楚。

市場太過龐大!

屬於絕對的賣方市場,而賣方市場,也得供貨才能賺到錢。

所以,真正的上帝,是擁有龐大產能,可以滿足採購商嚴苛要求的供應商。

“咱們生產的具體事務都是由魏總負責,我不管這些事情的……”

一旁魏方圓如同眼睛有問題,不停眨眼睛,謝暘直接把皮球踢給了他。

他不清楚魏方圓跟兩人是怎麼談的。

暘宏科技並不想在生產加工領域上擴張太多產能。

謝暘制定的發展路線,就是走科技研發道路。

之所以在高精尖端加工領域上同樣在發展,並不是為了給某些外資或是合資廠提供零配件,而是暘宏科技自己的很多裝置中的零部件,精度都高得讓人頭痛。

比如,數控機床的滾軸絲槓、高速電主軸……

甚至以後光刻機等的零部件,也得暘宏科技自己造。

找國外的高精尖端加工廠?

先不說人家訛詐不訛詐,也不考慮禁運不禁運,僅僅是排隊,都不知道猴年馬月。

任何東西,自己有了,不求人,才是王道。

魏方圓也非常明確謝暘在這上面的想法。

“老闆,我也介紹了公司的發展計劃。可架不住雙方的熱情……我覺得,咱們可以在新一年度,擴張一些產能,五千輛的訂單,以目前的產能,裝置跟人員再擴一倍就能達到。”

魏方圓對謝暘認真地說道。

這讓謝暘意外地打量了魏方圓好一陣。

現在這樣的情況,瞭解自己想法的魏方圓居然還是同意擴大一倍機械加工產能。

難不成,是受了對方好處?

“兩位,你們先坐一下,我跟謝總溝通一下。”

魏方圓知道謝暘疑惑所在。

對兩人招呼一聲,讓一旁的上官錦給兩人泡茶,拉著謝暘到了隔壁上官錦的辦公室。

“老魏,你怎麼想的?機械制造這一塊咱們擴大得再多都沒有多大意義。咱們需要保證的是先進加工能力而不是生產規模,何況,這是為我們自己準備的。”

沒有外人在,也就不用顧及魏方圓的面子。

謝暘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普通的加工業務,直接尋求代工就行了。

非得加大投資,擴大領域,什麼都自己搞。

讓配套也跟著發展起來,未來競爭才能處於有利位置。

“老闆,咱們不是要引進北熊那邊的技術人員嗎?國內工業底子來自那一邊,我覺得咱們不僅僅需要那邊的技術專家以及資深工程師,北熊的技術工人經驗遠比國內豐富得多。生產招聘一批那邊的熟練技術工人,咱們生產技術提升會加快很多……更何況,咱們要搞晶片加工裝置,對於頂級的先進生產技術要求會更高……晶片相關裝置我瞭解了一下,這比咱們目前的數控裝置加工精度高了很多……”

魏方圓把自己想法向謝暘說了。

謝暘還真沒想這個問題。

“尤其是光刻機這一塊,目前國內根本沒有公司能生產,就因為技術基礎差,生產能力不足,裝置也差……咱們真的要想不被卡脖子,必須把技術實力搞上去,這些裝置,可能最終也得我們自己投入……”

魏方圓的話更是讓謝暘意外。

對魏方圓,謝暘覺得還是比較瞭解。

卻沒想到,僅僅是自己提出要自己搞晶片,魏方圓就已經開始思考配套。

這不就是天選職業打工人麼。

老闆負責提出想法,打工人負責實施。

“高精尖端加工能力,咱們不僅在裝置方面無法跟國際上比,就連經驗,也沒法比。咱們目前面對高精度以及超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只能高階技術工人手動生產,效率低下不說,報廢率還非常高……頂級技術工人,在北熊那邊遠比技術專家及資深工程師更多,生活更困頓。而他們因為一直都生產高精度的零部件,見過的產品也比國內的多……”

魏方圓沒有理會謝暘的沉思,繼續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此刻,謝暘神色變得認真起來。

“其實,之前國家的提議,軍轉民,民轉軍,軍民融合……我覺得,這對我們公司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只要我們的產能上去了,軍方的加工訂單,也不會少。做軍品,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錢容易拿,而且只要質量沒有問題,訂單穩定……利潤也遠比目前我們做汽車零部件要高很多……或許,到了後面,咱們可以取得武器裝備研發資格……”

艹!

謝暘聽到這話,悚然而驚。

狗曰的!

魏方圓是奔著自己開發武器裝備而去的。

這如何能不讓謝暘擔憂?

能得到軍方的訂單,這就意味著軍方認可了暘宏科技的生產技術跟加功能力。

可這對於在國際上的競爭非常不利。

“軍品利潤確實比民品利潤高,一旦拿到供應資格,也確實非常穩定……老魏,你想過沒有,我們是奔著國際市場去的。一旦打上軍方的標籤,到時候國外要搞我們,怎麼應對?”

對於這事情,謝暘很糾結。

說實在的,他一開始拿出數控系統,其實也就是為了這個。

每一隻種花家的兔子都有一個強國夢。

謝暘也不意外。

可目前,並不是很合適。

作為來自後世的資本家,他很清楚,無數公司都想拿到軍品訂單,那不只是能為國家做貢獻,更是代表技術實力得到了認可。

後世的軍方,可不是現在窮得內褲都沒得穿的軍方。

“咱們即使沒有軍方的訂單,國際競爭,人家要搞我們,難道就不搞了?”

魏方圓一臉玩味地看著謝暘。

謝暘默然。

確實。

西方的國家,雙標嚴重著呢。

目前國際上的製造業以及高科技巨頭,幾家公司沒有跟軍方合作?

軍用技術,往往比民用科技更領先,甚至很多技術在軍事上運用了一二十年,才會推向民用領域。

國內跟國外不同。

國外從技術研發開始,就是招標,給錢給中標企業來研發。

國內則是軍方自己的相關研究所研究技術……

而國內,國營企業因為有著國家的支援,裝置是最先進的,技術人員是最優秀的……

所以,國內的民營企業如果能拿到軍方的訂單,這就證明進入了國內製造業第一梯隊。

軍方的訂單不需要多。

關鍵只要得到了訂單,就代表軍方認可。

然後,這樣的企業在談判中,往往就有了更大的底氣。

“咱們是國內的企業,軍品對技術要求才是最高的……何況,現如今,咱們擴張產能,升級技術,有兩家汽車廠給支付成本……”

魏方圓的神態,讓謝暘看到了他在這事情上的堅持。

“老魏,這事情,要不讓我再琢磨琢磨?”

謝暘是一個怕麻煩的人。

真的。

他可以從側面去促進技術生產力,比如提供更先進的加工裝置。

可自己搞軍品……

以前他們只是技術研發單位,生產都是交給外協廠的。

作為過來人,比誰都明白,製造業的利潤,不如技術研發高。

誰掌握技術,誰才整整的掌握市場。

“有什麼好琢磨的?老闆,我打聽了,如果咱們能取得軍品供應資格,每年各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分配,咱們也就有了資格……”

“當真?”

謝暘真沒有想到這一點。

現在已經進入92年。

到了96年,國家就正式開始不包分配。

還有四年的時間。

而國家不包分配後,大學就開始擴招,大學生的數量一屆比一屆更多,可畢業生的平均質量,一屆反而不如一屆。

“好歹,我也是公司各種具體事務的負責人啊……”

魏方圓苦笑著說道。

“再說了,就目前的產能,數控系統的市場份額,咱們只要再擴大一倍,產能也就跟不上了……我想,等不到明年年底,咱們的市場份額就會擴大一倍以上……”

魏方圓繼續勸說著謝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葫蘆村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