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金幣 銀幣 銅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河接到工部侍郎蘇五牛的彙報,鑄幣廠已經製造出一批樣幣。

他帶著吏部尚書王仲策和戶部尚書李志升,前往鑄幣廠檢視新的錢幣。

鑄幣廠位置靠近鋼鐵廠,它也在漢水邊的工業區。

鑄幣廠的周圍,有一個營的士兵駐守。

他們揹著燧發槍,警惕的觀察著四周。

鑄幣廠裡存放大量的錢,要防止亡命徒鋌而走險。

蘇河走進鑄幣廠的生產車間,這裡面不斷響起咚咚的聲音。

聲音有節奏的響起,響聲非常大。

在生產車間說話,旁人根本聽不到。

蘇河走到錢幣生產線旁,這是銅幣的鑄造車間。

經過冶煉廠鑄造好,厚度不同的銅板,放在鑄造的鋼製模具裡面。

模具被工人用鐵夾子,放在一塊往復運動的大鐵錘下邊。

水車的動力,帶中大鐵錘升起。

大鐵錘上面的鏈子突然鬆開,大鐵錘受到重力作用。

大鐵錘從叄米的高度落下,砸在模具之中。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模具受到巨大的衝擊。

這種力道非常強,直接把銅板鑄造成一個個銅幣。

工人拿走模具,用工具開啟模具。

把壓制好的銅幣倒出來,帶孔的銅板送回鋼鐵廠,重新鎔鑄成銅板。

蘇五牛一直待在鑄幣廠裡,他等待第一批錢幣,鑄造出廠。

他推著第一批鑄造成功的錢幣,準備走出生產車間。

蘇五牛就看到蘇河他們已經來到鑄幣廠。

蘇五牛示意他們出去說。

他們一行人走出生產車間。

李志升揉了揉自己的耳朵,說道:“生產車間裡面的聲音太大,我現在耳朵裡都嗡嗡直響。”

蘇五牛摘下耳朵上的棉花塞。

“你們太著急了,生產車間裡面的工匠,都戴著棉花耳塞。

要不然裡面的聲音太大,根本無法正常工作。”

蘇河催促道:“五牛叔,我們這麼著急,也是想看看新錢幣的樣子。

既然製作好,就讓我們看一看。”

金幣、銀幣、銅幣,上面的樣式,都是經過蘇河稽核。

但他現在還沒看到,錢幣真正的樣子。

畢竟畫的圖樣和錢幣的模樣,可能差距很大。

蘇五牛知道他們著急,讓工匠拿出已經鑄造好的錢幣。

蘇河先拿起金幣。

金幣的一面印著黃帝頭像,另一面寫著一兩。

這是面值一兩的金幣,他它重量也分毫不差,就是一兩重。

皇帝頭像栩栩如生,連髮絲都能看清。

製作模板的工匠,一定是八九級工,要不然達不到這個手藝。

這枚金幣,只看黃帝頭像,就是一枚藝術品。

金幣【一兩】這兩個字略微突出,摸上去有很強的凹凸感。

金幣外圍帶有一圈類似鋸齒的花紋。

金幣直徑十釐米,摸上去非常厚實。

蘇河又看向銀幣,它的製造工藝和金幣基本相同。

銀幣是現在的主流貨幣,它們的種類非常繁多,不像金幣只有一兩。

銀幣一共有叄種,它們的樣式也和金幣差不多,但大小和厚度不同。

銀幣分為一兩、半兩文和100文。

銀幣的一面標註面值,另一面的圖桉都不同。

一兩銀幣,上面是蘇河的頭像。

半兩銀幣,上面是老農趕著耕牛種田。

一百文銀幣,上面是站在大炮後面的火槍兵。

蘇河拿著金幣和銀幣,金幣和銀幣之間沒有固定換算比例。

例如一枚金幣兌換多少枚銀幣?

金幣和銀幣的兌換比例,是跟著金價和銀價走。

蘇河知道,世界黃金的儲量稀少,開採量非常穩定,它的價值相對固定。

白銀的儲量巨大,開採量隨著工業的發展,會急劇上升。

導致它的價格大跳水。

現在主流貨幣是白銀,蘇河製作金幣,主要是為了穩定幣值。

等到白銀崩盤時,還能有金幣支撐。

銀幣和銅幣是民間主要流通的貨幣。

銀幣和銅幣兌換比例固定,一銀幣等於一千銅幣。

銀幣最小的面值,標註的就是一百文。

蘇河看著精美的銀幣,他知道這種製作精美的貨幣。

交易出去之後,肯定會被百姓收藏起來。

這是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種市場規律。

只有加大貨幣的供應量,同時回收民間的白銀和劣幣,鑄造成新的銀幣。

同時嚴格管控鑄幣,嚴厲打擊民間私鑄行為。

這才能讓錢幣正式流通起來。

銅幣使用量最大,鑄造規模也最大。

它的樣式就非常簡單,兩面都標註銅幣的面值,上面沒有圖桉。

銅幣只有兩種,分為一文和十文。

為了和大明銅幣做出區別,銅幣沒有採取外圓內方的形式。

它採用的依然是金銀幣樣式。

蘇河沒有廢兩改元,就是人們現在習慣【兩】這個貨幣單位。

不需要廢兩改元,適應其他國家的貿易體系。

蘇河看著錢幣,他很滿意,向蘇五牛詢問道:

“銀幣和銅幣的產量怎麼樣?”

蘇五牛笑著回答道:“蘇統領放心,我們之前沒有大量鑄造錢幣,就是為了積攢模具,同時摸索鑄造錢幣的經驗。

這個模具用鋼鑄造,打磨它們非常困難。

但現在已經掌握模具的製造技術。

鋼的硬度遠大於銅和白銀,模具也不容易磨損。

有多少白銀和銅,我們就能生產出多少銀幣和銅幣。

現在漢水流量很大,工匠也已經成規模,鑄幣廠擴大規模非常簡單。”

蘇河聽到蘇五牛就這麼說,他就完全放心。

蘇河看向吏部尚書王仲策,他詢問道:

“王仲策,我之前跟你提過,成立銀行,負責錢幣的兌換和製造。

把我們所有金銀和銅,都鑄造成新錢幣。

人選確沒確定?”

戶部尚書李志升在一旁聽著,他已經早有準備。

蘇河跟他提過,貨幣製造今後不歸戶部管理。

今後戶部主要管理民政,只管花錢,不管儲錢。

還有一個叫稅務局的機構,也會把戶部收稅的權利剝離出去。

王仲策放下手中的金幣,回答道:“已經找好人選,他是一名被大明官員破家的商賈。”

蘇河計劃,今後收稅和統領府採買物資,都需要使用新的貨幣支付。

銀行在城市裡面設立銀幣和銅幣的兌換點。

根據百姓手中貨幣的成色,按照一定折損,兌換成新幣。”

李志升仔細檢視,他手中的銀幣,感覺不對。

他詢問道:“我感覺手中的銀幣不太對勁,這應該不是純銀吧!”

還沒等蘇五牛解釋,蘇河就先解釋道:“沒錯,這些新幣,都不是純的,裡面摻雜一些其他金屬。

比如一兩銀幣,白銀佔九成,銅佔一成。

但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兩白銀使用,這就是鑄幣稅。

自古以來,鑄幣的利潤都十分驚人。

鑄幣只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我下令鑄造新幣,也是為了預防,大明朝廷收我們的鑄幣稅。”

李志升聽到蘇河這麼說,他非常驚訝。

以前在衙門中,只知道收稅時有火耗。

他還真不清楚,鑄造錢幣還能收鑄幣稅。

“鑄造一百萬兩,我們就能獲得十萬兩的鑄幣稅,這個利潤真是太驚人了。”

李志升擺弄著手中的銀幣,驚歎道。

王仲策也停止把玩手中的金幣,緊接著說道:

“鑄幣的利潤極高,我們鑄幣還用九成白銀。

大明鑄造的白銀,因為貪腐等原因,九成白銀都沒有。

特別是大明現在鑄造的銅錢,因為太監官員貪腐成性,有的銅錢含銅量都沒有一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種劣質的錢幣,坑苦了老百姓。

現在最值錢的銅錢,那是朱元璋和朱棣當皇帝時,鑄造的銅錢。

我們鑄造出銀幣和銅幣,質量非常好,它的幣值非常穩定。

農民使用這個交稅,也能完全避免火耗等害民的攤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