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歸途(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褚盛看著開羅港,這個港口的規模,放在歐洲都能排到前列。

船隊的貨船在引航員的帶領下,他們陸續進港卸下貨物。

港口上運用的技術,這是大華帝國早期的技術。

港口透過蒸汽龍門吊,把船上的貨物,遇到一列拉著平板的火車上。

褚盛很意外,閩國這裡都建好鐵軌,能製造出蒸汽火車。

這完全超越了他認為的常識,哪怕是能從大華帝國,把相關工廠轉移過來。

這裡沒有豐富知識儲備的工人,他們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設出來一條鐵軌。

李星閣看到這個貨運火車,他也非常意外。

“褚大哥,閩國好快的速度,我前兩個月離開這裡時,還沒有看到這條鐵軌的影子。”

李星閣說完之後,他看著大量的貨船,正等待著卸貨。

“褚大哥,我這還有數十艘船,等待著卸貨、運貨、再次裝貨。

我陪您在周圍逛逛,需要耽擱三四天時間,才能繼續啟程。”

褚盛答應下來,他也想觀察閩國這裡的發展。

他升任禮部右侍郎,主要負責統管外交工作。

除了英吉利、法蘭西這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維持大華帝國與藩屬國的關係。

現在瞭解閩國的情況,有利於今後的工作。

褚盛還把他從英吉利離開之後,所有的經歷書寫在紙上。

他準備回到國內,把這些經歷裝訂成書,發表出去開拓國民的視野。

褚盛與李星閣,他們帶著保鏢與侍者,準備前往開羅城。

他們踏在港口的水泥地上,從船上飄忽不定的環境,換到了穩定的岸上,身體略微感到不適。

李星閣建議道:“咱們去港口的飯店,品嚐當地的美食,同時適應岸上的生活。”

他們幾人乘坐馬車,來到一間較為華麗的飯店。

品嚐當地美食的同時,傾聽周圍食客的聊天。

在開羅港口飯店吃飯,這些食客大部分都是天南海北的商人,他們的訊息極為靈通。

其中有兩個訊息最為勁爆,褚盛為了瞭解到詳細信息,他還請大家喝了幾壇酒。

最重要的訊息,那就是蘇尹士運河開建。

閩國透過售賣債券的方式,籌集到一大筆資金。

他們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俘虜和抓捕的非洲奴隸,充當勞力開挖蘇尹士運河。

另外一個訊息,就是他們剛剛看到的鐵路。

這條鐵路不是閩國生產建造,而是從大華帝國進口全套的裝置。

這條鐵路就是最早的那條京津鐵路。

大華帝國火車已經換成更先進的臥式蒸汽機。

鐵路為了承受相應的速度,需要更堅韌的鋼材。

京津鐵路這條舊軌道就被廢棄。

它被閩王張瑜亮打包購買,用於連線地中海和紅海,方便兩地的貨物運輸。

褚盛聽完這些商人的介紹,他才解了心中的疑惑。

只靠閩國這段時間的發展,確實是不能達到建造鐵路的技術。

他們酒足飯飽,李星閣想起剛才談到蘇尹士運河,褚盛興奮的樣子。

他建議道:“褚大哥,貨物裝船還需要數天時間。

我們去蘇尹士運河挖掘現場看一看。

我們家族也拿出數千萬兩銀幣,購買運河公司的債券。

這可千萬別是騙局,我們家族投入這麼多,必然會傷筋動骨。”

褚盛本來就想去蘇尹士運河看看。

閩國的訊息剛傳到歐洲,歐洲各國還比較平靜。

當他們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軍,又準備開挖蘇尹士運河。

這才導致歐洲各國變得異常起來。

褚盛只看地圖,他就能意識到蘇尹士運河的戰略作用。

但他真的想實地考察一番,親自驗證蘇尹士運河的戰略作用。

褚盛點頭說道:“李老弟,我確實想去看一看蘇尹士運河。

但閩國朝廷是否允許其他人接近蘇尹士運河。

別因為我們的莽撞,導致一些意外情況發生。”

褚盛可不想他們被當奸細抓起來,那將會成為他一生的笑料。

“褚大哥,我已經讓夥計打聽好,蘇尹士運河不禁止百姓參觀。”

李星閣說完,褚盛立刻起身,一臉驚喜的走向飯店外面。

他們乘坐馬車,前往蘇尹士運河開掘現場。

馬車行走在一條較為顛簸的土路上,他們不時能看到運輸貨物的馬車。

隨著他們東進,道路上的馬車變多。

褚盛就知道,他們即將到達工地。

前方不斷響起的嘈雜聲,還有甩鞭子的響聲,讓他們意識到馬車已經來到工地。

褚盛沒有來到過工地,在他的印象中,各地的工地,都與他們下基層考察時的工作環境差不多。

工人們工作井然有序,在官員們的引導下,有條不紊挖掘出運河的河道。

他還想到以閩國的條件,可以利用各種蒸汽器械,讓運河以最快的速度貫通。

褚盛在工地現場看到的情況,這與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他看到其他人毫不意外的眼神,就知道這個時代的工地,就是眼前的這種景象。

管理整個工地的官員,他們躲在涼亭中休息。

幾個小吏和學者模樣的人,他們在很多人的陪同下,指導運河的開挖工作。

工人們十幾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在監工的指揮下幹著工作。

埃及面孔的監工,他拎著鞭子管理十幾個奴隸。

奴隸們拿著鐵鍬等簡易工具,緩慢開挖出一個河道。

監工看到有奴隸偷懶,立刻就是一個鞭子甩過去。

褚盛在工地停留整整一天,他瞭解到工地的進度。

在他停留的這段時間,不時還會有監工捂著肚子或是額頭,做出一副痛苦的樣子,他們前往附近的醫院看病。

至於幹活的奴隸,完全得不到醫生的治療。

他僅僅停留一天時間,就有十幾名奴隸被抬出去火化。

褚盛看著醫院爆滿的樣子,他就知道這裡的衛生環境堪憂。

他還看到一些明顯是大官模樣的人,帶著人前來規劃運河方向。

他們拿著圖紙,有人還在用六分儀確定位置,計算運河的開挖方向。

褚盛瞭解到的情況,運河是從南北兩方對向開挖。

運河前進的方向出現偏差,兩條河道無法對接,整個工程都會出現大問題。

褚盛強忍著不適感,離開運河工地。

李星閣看到褚盛的表現,他一點都不意外。

開礦、建造鐵路都是用人命推出來,更何況是難度更高的運河。

運河好開掘,隋朝就不會因為修建大運河,耗光了元氣,最終被唐朝推翻。

閩國現在用奴隸開掘運河,這是很正常的行為,還能節省大量的資金。

這種乾重活的奴隸,基本上都會當成一次性的消耗品。

褚大哥是讀書人,他哪見識過這種社會最底層的情況,受到了一些衝擊,完全是正常情況。

褚盛前往海邊和運河重要的節點,考察蘇尹士運河的戰略情況。

他對於蘇尹士運河,看得非常明白。

這條運河只要能透過戰列艦,它就是全球最重要的戰略地點。

地中海和紅海的海平面相差不大,兩地之間的距離不遠。

哪怕是沒有天然水道,開挖出一條運河,那也費不了多長時間。

褚盛根據工地的進度,估計蘇尹士運河,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幾年就會開通。

到時候世界局勢,必會發生重大變化。

他們已經來到紅海邊,看到紅海這裡有很多貨船裝卸貨物。

這些貨船,其中就有李家的貨船。

褚盛看著李星閣問道:“李老弟要在閩國待一段時間,還是啟程回國。

我看到你們船隊的很多人,都沒有來到紅海港口。

這次是我耽擱你們的行程了,為了觀看蘇尹士運河,都沒有去開羅城逛逛。”

李星閣閃過一絲驚慌,連忙說道:“褚大哥,我經常走這條航線,對於開羅城很熟悉,不需要去開羅城。

能陪著褚大哥,我感覺收穫良多。

我們商會從帝國運來的貨物已經卸到港口,並裝上從歐洲運來的貨物。

只需要我與貨物上船,開羅港那些水手專門走地中海航線,他們不會到這裡來。

我們隨時可以啟程歸國。”

他說完邀請褚盛登上商船,聯絡同一個商會的商人,準備返航。

商船的數量太多,紅海都顯得很擁擠。

他們離開閩國紅海港口,褚盛有些惋惜,沒有前往開羅城,瞭解埃及地區最大城池的現狀。

但他這一路走來,觀察到閩國最底層的生存環境,同時也能從其他人那裡,瞭解到閩國一些情況。

閩國這裡已經完成基礎的民族融合。

當地部落的女子,都以嫁給漢人為榮,這是一個極好的現象。

褚盛最佩服這裡的國民等級制度。

他認為這項制度可以讓閩國等國家,藉助本地的資源快速發展,這些國家不會失去自我,

褚盛站在甲板上張望,他看著紅海兩岸的景象。

必須要有一隻強盛的海軍,才能保證紅海兩岸的安全。

他感覺空氣中有股嗆人的味道,他看到從西方岸上刮過來一股風。

這股風伴隨著黃沙,看上去前方昏黃一片。

很快貨船就籠罩在沙塵暴之中,能見度變得非常低。

褚盛看到這種情況,他搖頭不語。

紅海兩岸的環境都比較惡劣,阿拉伯半島有著龐大的沙漠。

埃及地區更是緊鄰著,他瞭解的世界上最大沙漠。

這個地區嚴重缺水,缺少可耕種的土地,又將會迎來戰爭。

他不知閩國能否挺過去,丟失掉這個關鍵的戰略位置。

船隊很快穿過沙塵暴覆蓋的區域。

李星閣走到褚盛身邊,他用手指著南方道:“前方就是晉國吉星港,紅海出入口邊上的港口。

船隊在吉星港補給一些物資,我們將會一路不停,返回到國內。”

褚盛詫異的問道:“李老弟,我們剛從閩國離開,怎麼就去吉星港採購物資。”

“價格便宜,我們採購的量太大,便宜一文錢,都能省下一筆龐大的費用。

更何況兩地物價差距,能達到數十文之多。”李星閣說明原因。

他看到褚盛沒有明白,簡單的解釋道:“閩國紅海港口遠離內陸河流,不免費提供澹水。

閩國耕地少,蔬菜價格也高昂。

晉國吉星港完全不同,他們提供免費的澹水,新鮮的蔬菜和烘乾的乾菜,價格都極為低廉。

閩國搞出蘇尹士運河,吸引了大量商人走紅海航線。

晉國也發揮吉星港的優勢,為過往的船隻提供一些服務。

除了免費的澹水和廉價的食物,吉星港那裡還有造船廠,提供修船和售賣貨船。

閩國的造船產能,全部投入到開羅造船廠。

他們為海軍造船,保護地中海沿岸。”

褚盛知道兩國的情況,一個在沙漠腹地,全國只有少量的綠洲。

另一個卻遠離沙漠,處在熱帶地區。

農業和林業領域,肯定是晉國全面超越。

船隊來到吉星港,這座港口的規模比開羅港還龐大。

附近還有很多造船廠,正在建造龐大的貨船。

褚盛看到大量的貨船從吉興港出發。

這些船上直接運輸散裝的貨物,只用防雨綢布蓋上。

海風吹過,他能從縫隙中看到運輸的是什麼貨物?

以糧食和切割好的木材為主,還有少部分鋼鐵。

褚盛看到這裡就明白,晉國在源源不斷為閩國提供戰略物資。

這兩個國家唇亡齒寒,閩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消滅,晉國的下場也不會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也瞭解晉王李鳳鳴這個人,絕不是短視之人。

船隊派出幾艘專門運輸食物的貨船,很快就在吉星港補給好。

他們立刻離開港口,前往紅海與大洋的交界處。

褚盛看到晉國海軍的軍艦,正在海峽這裡巡邏。

這裡根本沒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船隻驗證身份後,就能順利通行。

主褚盛認為蘇尹士運河能開通,這個海峽的戰略地位,不會遜色於直布羅陀。

李星閣看到他們即將透過海峽。

他忍不住說道:“這裡本來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

晉國和閩國購買帝國海軍退役的軍艦,這些戰列艦壓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狂揍。

晉國海軍把紅海附近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港都摧毀。

他們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學習明朝類似的做法,拋棄了沿海地區,重點防守內陸城池。”

褚盛點頭分析道:“這些使用冷兵器,海岸線又狹長的國家,一旦海軍被摧毀。

他們根本守不住狹長的海岸線,只能採用龜縮戰法。”

船隊駛入寬闊的大洋,調轉方向向著東方前進。

褚盛看著狹長的紅海,這個地方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來過。

現在大華帝國的屬國佔領這裡,就不會再退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