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草蛇灰線,暗藏伏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東京,孔瑞府。

孔琦皺眉望著孔瑞道:“我們孔家給他送了這麼大一份厚禮,他難道不該主動登門以示感謝……”

孔瑞擺了擺手:“此事系我孔家主動為之,本身就屬從長謀劃,當務之急,是如何儘快坐實他與琳兒的聯姻,其他都可不計。

兄長,還得拜託你親自跑一趟,表明我們孔家的態度,同時……”

孔瑞眸光閃爍,又道:“當下,王霖開國為新君,已經勢不可擋。我考慮,快則一兩年,慢則三五年。

我孔家千年大計、繁盛興旺,還得寄託於人君,故,此事不可遷延。”

孔琦嘆息一聲:“可如此一來,我孔家在朝中難免顏面掃地,主動攀附,獻女聯姻,這都算哪門子事!”

孔瑞不以為然道:“我孔家乃聖人苗裔,千年世家,何懼人言?再說與家族綿延相比,你我兄弟二人的榮辱又算得了什麼?”

“此人若要篡宋,缺一個大義和名分。此時我們孔家對他而言,就是雪中送炭。還請兄長為家族大業計,再走一遭!”

孔瑞起身向孔琦深躬一禮。

孔琦無奈起身苦笑道:“那我便厚著麵皮,去燕王府問問人家的意思……”

“煩勞兄長!”

孔琦離開孔瑞府,就坐車去了燕王府。

聽聞戶部度支司郎中孔琦到訪,諸女面色都有些古怪。

這孔家主動獻媚,主動登門……聖人門庭,這回確實有些不體面了。

韓嫣望著王霖,似笑非笑道:“相公,人家可是主動登門問你的態度了,聖旨明發中外,現在都知道你即將與孔家嫡女聯姻,二日後要舉行奉號大典,看來你要提前給人家吃顆定心丸才是。”

李師師也笑道:“山東孔家號稱衍聖公,世襲的尊位,這可是天下讀書人的老祖宗,相公,你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王霖笑笑,轉頭望望李清照和朱淑真,“清照,淑真,走,隨我去會會這位孔聖人苗裔!”

……

孔琦進了燕王府前庭正廳。

見廳中陳設簡單,除了懸掛在四面牆壁上的幾幅書畫之外,再就是桌椅小几,地面上居然連地毯也不鋪,倒是吃了一驚。

這等風格用度,連他府上都不如。

可見燕王簡樸,絕非傳言。

他正在舉目四顧,卻聽身後傳來一個澹然清朗的聲音:“孔郎中?”

孔琦立時起身,見王霖已走進廳中,身後還跟隨著兩名容貌清秀、身段婀娜的女子。

一個青衣廣袖,柳若彎月,氣質婉約;一個著鵝黃色的襦裙,眉眼間盪漾著空谷幽蘭般的氣息。

孔琦不敢多看,拜了下去:“下官孔琦,拜見燕王!”

王霖笑笑擺擺手:“孔郎中不必多禮。這兩位是孤之夫人,李清照和朱淑真,也為讀書之人,聽聞聖人苗裔到訪,特來相見。”

孔琦驚訝,再次躬身施禮道:“久仰易安居士和幽棲居士的才名,下官有禮了!”

李清照和朱淑真的知名度非常大,一南一北,號稱大宋兩大才女。

兩大才女一起嫁給燕王,這在大宋朝野坊間早已經是傳頌已久的風流佳話。

李清照笑笑:“清照見過孔郎中!”

朱淑真卻是深望孔琦一眼,只是禮貌微笑頷首,徑自坐在了李清照下方。

初次相見,王霖便帶女卷會見,這顯然是給了孔琦一些面子,也顯示通家之好的意思。

無非是暗示給孔家的態度。

他並不反對與孔家聯姻。

孔琦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豈能看不懂這一層,故心中也有些高興。

雙方待茶已畢,他便拱手道:“王爺,兩日後我孔家衍聖公會在京師孔廟舉行上尊號大典,邀請各地讀書人觀禮,為王爺上儒教大宗師稱號……不知王爺有何吩咐?”

王霖微微一笑:“需要孤做什麼呢?”

孔琦臉上笑容一僵,倒是不需要王霖做什麼,只是親臨現場參與就成了。

但他來是為了王霖的承諾而來。

但這話又不能明說。

只能……

孔琦接過話茬道:“倒是不需王爺做什麼,到時候出席就是,對了,兩位王妃也是士林名流,還請屆時位臨盛會,為大典添彩。”

李清照和朱淑真對視一眼,點頭微笑:“多謝,與有榮焉。”

見王霖微笑不語,孔琦略一沉默,索性捅破了那層窗戶紙:“王爺,宮裡和官家之意,冊封阜國夫人大典與上尊號大典一併舉行,不知王爺……”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王霖自不能不予以回應,便澹然笑道:“孤何德何能,敢婚配聖人門第之嫡女?”

孔琦面上笑容一僵,頓了頓道:“王爺功勳蓋世,有大德於黎庶萬民,聖上賜婚,也是一番酬功美意。我家小女……日後嫁進王府,還請王爺多多照拂才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霖沉默了片刻,才笑道:“宮中賜婚,本王自不敢不從。一應禮儀均由宮裡操辦。只是本王近日就要前往河北軍中坐鎮,以防金人再次入侵,就怕要慢待了孔家貴女。有言在先,還請孔郎中代為轉告孔家,多多見諒才是。”

王霖這話就很明白了。

你們要聯姻,我同意。

但這種政治聯姻也就僅此而已。

你孔家女在我王府,就是個吉祥物,你們自己心中有數就好,免得怪我言之不預。

孔琦面色一緊:“王爺當然以國事為重,我孔家自然省的。只是……”

王霖面帶微笑,靜靜望著孔琦,孔琦心中彆扭,嘴唇兮張,心中的話終歸覺得羞於出口。

氣氛變得無比尷尬。

李清照和朱淑真也猜出孔琦和孔家想要得到什麼,無非是自家相公對孔家的承諾。

孔家操弄了這麼大的陣仗,又獻女進府,若是得不到王霖的承諾,豈非虧大了。

李清照暗掃王霖一眼,見自家男人故意揣著明白裝湖塗,不由暗笑,又有幾分感慨。

這世間人、世間事說到底不過是利益二字,即便是孔家這等聖人門第,也概莫能外。

孔琦大為羞憤,知道王霖在等待自己主動開口“索求”,便咬了咬牙,徑自開口道:“王爺,漢高祖十二年,皇帝冊封我孔家聖人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我山東孔家便世襲爵位。

隨後,我孔氏一族的封號屢經變化,直到本朝至和二年,仁宗皇帝冊封孔氏為“衍聖公”……至今已傳承數代,不過封號雖榮耀尊崇,但官階品級卻並不高……”

王霖微微一笑。

他當然知道,衍聖公在宋時只相當於八品官。

後來孔家獻媚忽必烈,被元代提升為三品。

到明初就被朱元章提升為一品,後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

所以,現在的孔家只有虛名,沒有太多的“實惠”。

這是索要實惠來了。

作為政治交換,他不排斥給予孔家必要的政治地位,事實上這也難以避免,歷代帝王追封孔家自有其歷史原因。

但,提升爵位品階都可接受,他卻很排斥讓孔氏發展成為凌駕於國法之上的超級大地主,日後淪為國中國。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這是他前世網友對“衍生公”的評價。

累世經營下來,特權不斷疊加,孔府擁有橫跨五省、上百萬的土地。為了保住這些家產,孔府當家人選擇投降可能會成為新統治者的每一個人或者勢力。

後世為忽必烈上尊號,如今為王霖上尊號且聯姻,原因就在於此。

故,聖人名垂不朽,賢能於世,但聖人的後代卻不一定是“賢人”。

一念及此,王霖澹澹道:“孔郎中,本王聽聞,曲阜孔家不領他職,給廟學田萬畝,賜國子監書,立學官以誨其子弟。

只衍聖公的品階的確不高,朝廷供養和俸祿恐不足以奉嗣聖人嫡枝一族。”

孔琦眸中一亮,立時點頭嘆息道:“然也。王爺,孔氏雖有廟田萬畝,但孔族人口眾多,此田所出僅能供養廟學子弟。

而本宗衍聖公一系,我朝以來,授一京官,爵以公號,使專奉廟饗,朝廷雖歲時存問,賜之粟帛、牲器、祭服,但因我本宗族人俸祿低微,仍入不敷出。”

這話就很赤果果了。

見孔琦眸光熱切緊盯著自己,王霖略一沉吟,緩緩斟酌道:“八品階的確低了些。本王以為,衍聖公爵位當實至名歸,加一品銜,等同國家公爵,世襲罔替。”

王霖此話一出,孔琦幾乎狂喜而起。

王霖輕描澹寫一句話,就將孔家衍聖公的品階提升到了一品!

然他喜色外露,卻聽王霖又道:“衍聖公本宗當由國家爵位俸祿供養,理所應當。但歷代除卻本宗外,旁系庶出族人,卻要百業自舉,或科舉為官,或從軍為將,或商賈運營,或耕讀鄉里。

千年以降,孔氏繁衍不可計數,若嫡枝旁系皆為朝廷奉養,卻是奉養不起。孔郎中以為然否?”

孔琦略一思量,覺得他們爭取的就是衍聖公本宗的利益,既然王霖已經承諾給提升至一品銜,已經達到目的,至於旁系庶出,根本就無所謂。

孔琦喜笑顏開,點頭稱是。

他並不知,王霖的草蛇灰線,暗藏伏筆。

王霖說的享受一品銜的是歷代衍聖公的小宗,譬如孔琦還算是衍聖公嫡系小宗中人,但到了後世譬如孔琦的子、孫輩,就已經被排擠出了小宗,成了旁系庶出。

這樣歷代控制傳承,就能極大壓縮孔家的特權空間和人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