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敵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青銅冶煉對楚國已是過去式,隨著焦炭生鐵的普及,青銅對關東各國同樣成為過去,只有王宮貴富之家還在使用青銅,名之曰寶器。造府引領的技術進步直接將半個天下帶入鉅鐵時代,可火炮又將青銅拉了回來。

秦國鑄出了暫時不炸膛的青銅炮,那只要再進一步:知道火藥的主要成分是硝石,並知道用重結晶法提煉硝石,就邁入熱兵器的門檻了。難道十年後楚秦兩軍會舉著火繩槍對射,隔著幾百步用火炮對轟?這畫面不要太美。

往好處說,楚秦之間的戰爭雖然只有短短十年,但帶來的技術進步超過以前幾百年。馬鐙、具裝騎兵、矛陣、鉅鐵、火炮、炮艦、航海……,這些真要普及了,軍事技術直接飛躍兩千年,達到鴉片戰爭前的東亞水平,兩軍以後必然排隊槍斃作戰。

軍事技術領先,加上秦後所沒有的總體戰體系,以饕餮級貨船為運輸工具,碾壓全世界完全沒有壓力,希臘人、羅馬人將縮在城池裡瑟瑟發抖。當火炮轟爛城牆後,他們便徹底完蛋了,到時候戰功以大洋馬計價,先登之士賞賜一百名大洋馬。

然而,這些要楚國繼續存在才有可能。海外領地歷來是難以控制的地區,只能分封,也就是殖民時代的自治,中央統治是象徵性的。屁股決定立場,在中央擁護朝廷的人一到海外肯定反對朝廷,周人、漢人,英國人、日本人,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秦國容許‘道’、‘屬邦’這種非郡縣的純在,那是因為兩者不會威脅統治,最重要的是他們是蠻夷。生活在道與屬邦的秦人依舊受秦法管束,且規定父母只要其中有一人是秦人,產下的子嗣就是‘夏子’。‘夏子’受秦法管理,政治地位與屬邦之民有天壤之別。

熊荊當時看到這條秦律時心裡便想:這制律之人到底有多恨秦人啊!

屬邦之民生下來就有爵位,犯罪後秦律明文規定屬邦之民可直接用錢贖罪,不像秦人需要通融官吏才得以贖罪。真這樣,哪個屬邦女子會嫁給秦人?哪個屬邦男子又會娶秦女?

不但不嫁不娶,秦人還很可能會想盡一切辦法冒籍。一旦冒籍成為屬邦之民,便成了拿綠卡的洋大人、滿清時期的黃帶子。這樣的黃帶子走在秦國大街上,三等秦人、四等秦人豈不誠惶誠恐,作鳥獸散——人家殺人按秦律可花錢贖罪,你殺人卻要棄市梟首,誰敢惹?

但轉念再想,熊荊又忍不住深深點頭:制律之人實在是高,實在是高!

看律令萬萬不能將自己代入庶民角色,代入庶民角色,很多律令很難理解,不但很難理解,反而會產生一種抱怨:前三排為何如此愚蠢云云。統治者本不把庶民當回事,也從不考慮庶民的福祉,你卻自作多情說律令政策不為我考慮,這是雞湯中毒後的公主病吧。

秦國寬待巴人、戎人,但決不允許秦人借冒籍、尤其是娶嫁變成巴人和戎人,所以秦律規定父母任何一方是秦人,產下的子嗣都是秦人。不然娶一個屬邦女子、嫁一個屬邦男子,產下子嗣就成了屬邦之民,其政治地位遠遠高於秦人,然後滿大街全是殺人不償命的滿清黃帶子和拿綠卡的洋大人,這國家還怎麼治理?

屬邦之民與黔首如此處置,海外殖民也會以同樣的邏輯處置。黔首們跑到海外自治了,犯法不要連坐了,再也不敬畏官吏了,那還不如不殖民。不殖民對朝廷官府沒什麼損失,殖民反而是成為統治的威脅。

楚國形成今天的政制是歷史必然,熊荊想改變也無從改變,他也只能因勢利導,索性分封承包算了。要死大家一起死,要活大家一起活,不然他前腳把羋姓貴族清理完,後腳趙政就把他清理完。

他希望天下能多國並存,現實卻是天下一統,且不可能由楚人一統。

楚人就是楚人,是與秦人、趙人、齊人、魏人……相互對照的存在,楚人的存在無時不刻提醒著六國餘民:你們是秦人,你們是趙人、你們是齊人、你們是魏人……,你們全是亡國之民!

身份認同是一個國家的基石,沒有身份認同,法統無法建立。楚人的統一只能是項羽式的分封,即便再一次郡縣化,也會被六國餘民反抗。不要忘記這不是‘福手福腳[注19]’的隋唐,不是‘我有天靈蓋’的大宋,也不是‘水太涼’的江南,更不是‘量中華之物力’的滿清,這是動不動就大敗胡人、驅胡人於千里的先秦,最後實際還將是分封性質的羈糜。

同時郡縣化必然會遭到所有貴族的反對,郡縣化的結果是朝廷獨大,朝廷獨大下一步要做的自然是削藩。貴族們再怎麼白痴也混了幾百步,天下遊士遍地,這點政治常識連八歲小孩都知道。

而如果將楚國政制推而廣之,六國縣邑也實行外朝制度。這同樣會遭到各氏貴族和譽士的強烈反對——菲律賓如果併入美國,投票的天主教徒多了,新教徒多數的國會勢力必要重新洗牌,所以菲律賓如果不能作為殖民地存在,寧願她獲得獨立。

說到底,只有內部權力重重制衡的楚國才可能殖民全世界,秦國沒有殖民的可能,只有禁海燒船的可能。秦國的軍事技術提升將是楚國的災難,也是天下的災難。

這就是壞處。不可避免的壞處——交質後兩個月就鑄造出火炮,秦國少府交質前沒有嘗鑄造火炮熊荊死也不信。泥模的乾燥耗時幾個月,秦國少府最少在交質前兩個月就已經實際嘗試鑄造火炮了,不然不可能這麼快鑄出。

白狄人鑄造出來的火炮耐用嗎?這個問題歐醜也不知道。鉅鐵府用純錫鑄造的青銅炮壽命只有六、七十發,六、七十發之後火炮尾部就會出現裂紋。

歐醜的回答讓熊荊心裡開始發涼,不管壽命如何,秦人能鑄造出火炮就是噩耗。他不由想到了那些白狄人,還有亞里士多德四世。白狄人是一個意外因素,有他們在,計劃好的事情便會出錯。

熊荊如此著想,他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以為楚國的敵人只是秦國,白狄人僅僅是秦國少府僱傭來的工師。真實的情況是巴克特裡亞政變後,國王攸提德謨斯與塞琉古議和以共同對付帕尼人,而楚國與塞琉古交惡,秦國與巴克特裡亞交好。

加上紅牟的紅洋艦隊正帶著八千僱傭兵橫掃盛產香料的阿拉伯半島南部和索馬利亞半島,同時封鎖波斯彎和亞丁灣航道,沒收、扣押這個時代只能沿岸航行的貿易船隻和貨物。楚國很快會與印度交惡,很快會與埃及交惡……,楚國真正要對抗的將是整個已知世界。

“請大王返宮,玹兒回去了。”下午,楊柳依依的揚水水畔,馬車裡猶帶笑容的羋玹輕輕吻了男人一口,隨即想下車返回小邑。

“不急,時辰……”熊荊一不小心把歡笑的氣氛給破壞了,將兩人拖入無奈的現實。他在心裡暗罵自己太蠢,嘴上則道:“回去後速告金陵,勿要再用銅器。”

“恩。”羋玹答應著,儘量保持笑容不變。

“你說……”熊荊沒話找話的把她拉住。“此事是否要告知天下,告知他們寶器之中或多或少都有鉛,而鉛有劇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啊?”羋玹有些錯愕,“這是國事,國事……”

“楚國從未禁止女子干政。”熊荊很高興能把她的注意力轉移過來。“但從未有女子干政。”

羋玹不太明白男人的意思,微微失神後她道:“此事告之於天下,秦人當知。秦人若知……”

“秦人知道又如何?”熊荊剛才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想聽聽女人的想法。羋玹所不知道的是,男人心裡還在想著另一句話:‘女人當家,房屋倒塌。’SB如是說。

“秦人知道便可鑄出……”羋玹直覺上反對此事讓秦人知道,可往深裡想,秦人已鑄出可用的火炮,最少白狄工師知道青金之中有錫有鉛。不管這些火炮壽命是歐醜說的六、七十發,還是一、二十發,都表明秦人能夠源源不斷得到可用的火炮。

從這個意思上說,告不告知已經沒意義了。可為什麼又要告知呢?秦王每日食用含鉛寶器烹煮出來的肉羹,難道不是對楚國有利嗎?羋玹秀眉微蹙,她在思索,熊荊愛看她認真思索的表情,又吻了她。

“玹兒不解。”羋玹道。“然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楚國與秦國……”

羋玹是讀過書的女子,她說的是楚宋泓水之戰時宋軍司馬子魚反駁宋襄公不重傷、不擒二毛的話。‘(敵人)受傷卻還沒有死,為什麼不能再殺傷他們?如果憐惜(他們),(不願)再去傷害受傷的敵人,不如一開始就不傷害他們;憐惜頭髮斑白的敵人,不如(對敵人)屈服。

她說話時熊荊連連點頭,等她說完卻出乎意料的問:“誰是敵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