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劇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造府工師沒有那麼多腦筋,大王說是羋女公子,那就是羋女公子,歐醜等人稍稍回禮,而後將熊荊迎入鉅鐵府內。

朝廷、王廷都從壽郢搬到了紀郢,造府除去難以搬遷的生產部門,剩下一些也陸陸續搬了過來。鉅鐵府搬過來的主要是機加工部門,即最重要的制炮部門。這是正朝強烈要求的,交質事件後,火炮部門放在壽郢大臣們不放心,非要在眼皮子底下不可。

冬天過去漢水、白水解凍,方城的防禦隨之一鬆,確定秦軍攻伐的是齊國之後,水泥鉅筋優先供應紀郢而不是仍然沒有完工的樊襄二城,這種背景下鉅鐵府才迅速蓋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造府不再是夯土而築的工棚,而是類似後世工業區的廠房。長約三十餘丈,寬八丈,高五丈,站在房頂幾乎可與城牆平視。四周裝著成排成排的陸離窗,光線十足。

熊荊早在紙面上見過設計圖,羋玹第一次來鉅鐵府看到這樣龐大的建築免不了咂舌。工坊在她心裡雖不至於下賤,可總覺得骯髒,沒想到造府的工坊如此明亮整潔。

“楚軍火炮,俱出於此。”臣子們走在前面,行在羋玹身前的熊荊沒有看到她的驚訝。“火炮乃火藥之容器,容器將火藥之力向指定方向噴射,破城殺敵。鉅鐵府以鏜床膛出火炮,秦國少府……以青銅鑄出火炮。”

羋玹清楚整件事的經過。為了救父親男人才與秦國交質的,交質後秦國少府出人意料的造出了火炮,這便是男人親來鉅鐵府一問究竟的原因。這件事她不知情,可她內疚。熊荊看出她有些不安,笑道:“無妨,秦人造不出火藥。”

“大王請看。”走在前面的歐醜停了下來。工尹刀比熊荊先到,所以他知道熊荊來鉅鐵府是為了什麼,在熊荊來之前,他就命人將以前鑄造的青銅炮拖了出來。

二十多門青銅炮大小不一,與後世常見斑綠青銅不同,這些青銅炮顏色極為鮮亮,要仔細看才能出其中有些更紅,有些更黃,有些則發白。因為使用的是泥模,炮身難免有凹凸和顆粒,一些地方還能看到散熱的氣孔。

青銅炮有些是完整的,有些是炸燬的。實事求是的說,即便楚國東遷時期的沒有工匠亡失,青銅技藝也未必能鑄造出火炮。失蠟法是楚國造府引以為傲的技藝,但是造府的失蠟法與後世的失蠟法有本質的不同:造府失蠟法只能用來製造器物上的一些裝飾邊角,不能是像後世那樣可以用失蠟法鑄造整件器物。

正因如此,與其費時費力鑄造出不耐用不好用的青銅炮,鉅鐵府寧願鑄出低碳鉅錠再用鏜床膛出炮膛。整個過程和生產蒸汽機氣缸類似,但是非常折損高碳膛刀,以至於前期的鉅錠含碳近似熟鐵,壽命遠不如後期製造的火炮。

“造府曾鑄青銅之炮,不成也。”歐醜指著身後的十多門青銅炮道。“非不能鑄出炮身,而是炮身極易炸裂。臣尋思數月,終有所得。

所謂‘金有六齊(配方):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

火炮非鐘鼎、非斧斤、非戈戟、非大刃、非削殺、非鑑燧,故也當有齊。臣皆試之,依舊不成。斧斤、戈戟、大刃、削殺、鑑燧之齊皆炸,唯鍾鼎之齊若裝藥少者,時炸時不炸。

臣又加金減錫,之前十炸其七,而後十炸其五,故知錫不可多,錫多炮身不堅;錫不可少,錫少炮身不固。然,鑄出火炮裝藥僅炮卒十分之一,便是不炸,亦於事無補。”

不同用處的青銅器具,有不同的配方。鐘鼎、斧斤、戈戟、大刃、削殺、鑑燧,錫的含量依次增加,從最少的七分之一上升到最高的三分之一。歐醜的試驗結果完全正確,青銅炮含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硬度是上來了,可塑性卻急劇下降;太低也不行,純銅的布氏硬度僅有三十五,硬度太低火炮很容易變形。

以明末《火攻挈要》中引用西洋鑄炮冶金配方的記載,‘凡鑄銅銃……每銅百斤,參兌上好碗錫八斤,則銅始剛柔得中而堅壯矣。’含錫量如果不算燒損,大約在百分之七點四。這樣配比才能得到剛柔適中、艱難耐用的火炮。

可是,歐醜明明已經知道了這個比例,為何還是鑄造不出可用的火炮?裝藥僅炮卒的十分之一,如果是十五斤炮,豈不是說只有四百多克火藥?這點火藥也就只能把炮彈射出炮膛吧。

熊荊想著這個問題,歐醜正要說這個問題。他道:“臣百思不知其解,某日忽而想起是否銅錫不純,大王亦曾言,一物之熔點必與他物不同,以炭火熔之,果然,錫不純也。”

“錫不純?”熊荊有些詫異,他本以為歐醜會說是銅不純。

“然也。”歐醜點頭:“臣又再查簡牘,方知所謂‘青金者’,有錫亦有鉛。鉛即是錫,錫亦稱鉛。先熔者乃錫也,後熔者乃鉛也。錫鉛合用,火炮不成,用錫去鉛,火炮乃成。”

“鉛?!”熊荊發出一句驚訝,他忽然有種想吐的感覺。鉛是劇毒之物,合金合金,只是金屬相合,不是化學反應。青銅器中如果含鉛,那不就是羅馬人用鉛水管嗎?

“鉛有劇毒,為何不報?”想到自己吃了用含鉛青銅器蒸煮的飯菜有十幾年,還有、還有楚國貴族、天下貴族一輩子食用以含鉛青銅器煮出來的飯菜酒漿,他頭皮突然有些發麻。《極地惡靈》中食用以鉛封口罐頭的船員一個個發瘋,這不等於說天下貴族全要發瘋。

熊荊神色忽變,羋玹不顧旁人在側,上前緊抓著他的手臂,工尹刀和歐醜則呆了。

“大王何出此言啊?”工尹刀急問道。青銅器都是造府鑄造,他不想自己揹負弒君的罪名。

“青銅中有鉛,既然有鉛,煮食時鉛會滲入肉羹粟飯之中,這這……”熊荊忽然想立刻離開鉅鐵府前往王宮,勒令主酒吏、集廚尹馬上禁止使用青銅器。

“大王,請大王再聽臣一言。”熊荊說出原委,工尹刀真嚇呆了,歐醜微微笑了起來。

“言。”熊荊看著微笑的他,不知何故。

“臣知青金有錫有鉛,故至蘭臺宮再尋簡牘甲片,方知原委。”歐醜道:“錫鉛兩字雖然相通,先人卻並非不知兩者有別。殷商之時,器中只加錫而不加鉛,然鉛易得而錫難求,故而凡王者、貴者之器,皆加錫而不加鉛;賤者之器,少加錫而多加鉛。造府工師鑄器因襲商人,王宮所用之器皆無鉛也。”

歐醜之言讓熊荊松了口氣,他問道,“如此說來,諸士所用之器皆是含鉛之器?”

“然。”歐醜點頭。“冥器亦是如此。再則……商人之錫或南來,或北來。南來少而不易,故而錫多北來。北來者,今趙人之代道也。商人何以數伐鬼方?乃因鬼方阻錫錠北來。鬼方相阻,商人無錫只能加鉛,然武丁伐鬼方大勝,此後貴人之器加錫而不加鉛。”

熊荊以前曾聽說過青銅時代亞歐大陸與後世一樣,有一個覆蓋所有文明的貿易網,貿易的商品除了銅,最重要的就是錫,有錫才有青銅,這是青銅時代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他沒想到東亞也被這個貿易網所覆蓋,商人之所以頻繁討伐鬼方,並不僅僅是為了人牲,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確保自己的貿易通道不被鬼方切斷。

“然則……”熊荊思索時,歐醜再道。“周人東遷,各國分封者眾,又求紋飾精細,器物加鉛多矣。齊人或亦沿襲商人舊法,三晉秦國,鉛錫必然混用,若鉛有劇毒,那……”

錫貴而鉛,商人、西周工師雖不知鉛有劇毒,仍恪守舊法,王族青銅器絕不加鉛,鑄造的是銅錫合金。當然,絕不加鉛是主觀上不加入鉛,實際錫青銅裡面也含鉛,這是技術難以去除的雜質。考古一般認為:青銅器中含鉛少於%,1%左右的鉛並非故意新增。

但後來各國工師為了降低鑄造難度,追求外表美觀——青銅加鉛可以降低熔點,同時提高流動性,便於鑄出薄壁和細膩花紋——於是混淆貴賤,將銅錫二元合金變成了銅錫鉛三元合金。

“若是如此,秦國少府鑄炮不成乃因錫中有鉛?”熊荊稍稍冷靜,想起秦國鑄炮不成的原委。

“然也。”歐醜道:“銅中含鉛,火炮必不成。白狄人或知此秘,火炮成也。然則、然則……”歐醜又是然則:“錫純,銅亦要純,若銅不純,以臣之實驗,火炮不可久用。卻不知白狄人所用之銅純與否?若是不純,大王勿憂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