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何處不故鄉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活那麼大幹嘛呢?也是受罪。你爺爺一人在那邊那麼久了,孤零零的,也好去陪陪他了”。奶奶臉上掛著笑,不悲不喜,彷彿言談一件很稀鬆尋常的事。這讓對死亡感到非常恐怖的姐妹倆感到十分的詫異,再瞧瞧奶奶的神色,心中的驚疑總算是確定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姐妹倆默然了,是嗎?原來死亡真得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事嘛!只不過是從這個世界去了那個世界,換一個地方生活而已,就像當初爺爺和奶奶從河南來到這江南一樣。最後,她倆,你望望我,我瞅瞅你,啞口無言。

然後,又想起那幅畫,殷琦暗道:難怪一直覺得那畫中的觀音很是面熟呢!就像在哪裡見過似的。原來是年輕時的奶奶啊!起先聽到它不是古董,殷琦心裡頓時如釋重負,以為自己並沒犯下什麼大錯誤,也就沒有了負疚感,覺得既然不是古董,當然也就不貴重了。但現在,不得了了,這畫中的人竟然是奶奶年輕時的肖像,那麼比起對於奶奶所說的僅僅是具有賭物思人的意義,殷琦覺得那可更是無價之寶,任何古董也是代替不了的,哪怕是傳說中的夜明珠、皇帝的玉璽,因此,反而更加內疚了,自責不已。只恨自己太傻,總那麼容易輕信堯年,沒有替奶奶保管好東西,想到心痛處,更是咬著牙將堯年在心裡暗暗詛咒了好多遍:“殷堯年,以後我若是再信你,便不姓殷。你最好永遠都躲在南京不要回來,永遠永遠,最好是能滾多遠就滾多遠。”

可惜遠在南京的堯年並沒有感應到殷琦內心的這番話,況且他的來去也並不受殷琦的意志所控制的,在南京工作了沒多久便嚷嚷著想家,想奶奶,受不了這種工作制度的約束,要回鄉下繼續種田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如果不是大伯和堯信哥的百般勸說阻撓,只怕真得就逃了回來。好不容易捱到國慶放假,歸心似箭的他等不及第二天坐客車,硬是蹬了十來個小時的腳踏車,於當晚就趕回了天王老家。

不過那時,殷錦和殷琦各自都在自己的新學校裡待了一段時間。上了中學後的殷琦依舊跟小學時沒二樣,對功課並不上心,依舊是東蕩蕩西逛逛,懶懶散散漫不經心的學習著。要是有人勸她用心讀書,將來跟她姐姐殷錦一樣,跳出農門什麼的,她反過來卻說那些人真勢利,認真讀書原來是為了換個好前程,而不是真正的愛學習、求知識、學文化。

這話被家裡人聽到後,她大媽第一個就說:“你這丫頭,怎麼是個二百五?”她媽也氣得不輕,直對她瞪眼珠子罵道:”瘋言瘋語“。背過身又嘀咕:“怎麼跟堯年一樣,一對活寶。真是氣死人了!”她奶奶則是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心想:怎麼跟我當年一個樣呢?真是如出一轍。唉!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只是這性子像,命運不會也是一樣的吧?想到此處,心中不禁一沉。(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