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禍起蕭牆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堯信躲開後,奶奶拉著堯年的手拖進自己房裡,接著仔仔細細的盤問他在鎮江有沒有吃苦,挨沒捱打。當聽說,只是關了兩天,除了吃不好睡不好外,並沒捱打吃苦頭,這才長舒一口氣,謝天謝地,放下心來。末了,奶奶先是安慰他道:“人的一生哪能都是太太平平一世呢?吃一塹長一智,跌一跤爬起來繼續走自己的路,沒有什麼好傷心難過的。”然後又勸他說:“你也這麼大的人了,為什麼總讓孃老子跟在你後面操碎了心呢?就不能安穩些、本份些、踏實些。想做生意也沒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但要正正經經的做一行,那犯法違規的事是做不得的。你爸為你做得打算也不錯,俗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無論如何先學會一門手藝在身,到時走遍天下也不怕。你就聽你老子一回吧!就算不喜歡,先學著,以後遇上喜歡的再改也行,技多也不壓身啊!還有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也該成個家了,先成家後立業。”

“我不是不想學手藝,我就是不想去南京,不想待在那裡,不想看城裡人的那副傲相,以為自己是城裡人就了不起了,就拽得像二萬似的瞧不起鄉下人。我就不信他們祖祖輩輩都是城裡的,說不定不出三代,就跟我們一樣,也是鄉下的。也不知道是哪代老祖宗把家給安到了城裡,才落了個城裡的人身份。除了這外,還又有什麼比我們鄉下人了不起的地方。”堯年一提起南京,就是一肚子的牢騷,並因他爸和他哥都不在場,說著說著就又信口開河滿嘴跑馬起來,“奶奶,你們當初逃荒來時為什麼不把家也給安在南京,為什麼要逃到這裡來呢?要是當初直接逃到國外那不是更好。”

奶奶聽了不免又好氣又好笑:“是啊是啊!我們當初為什麼沒有把家給安在南京呢?現在讓孫子被人看不起。那你現在趕快去南京好好工作,在那成家立業,讓你的兒子、孫子落個城裡人身份,別再被人看不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堯年並不介意奶奶的話裡有話,仍舊摟著奶奶的肩頭撒著嬌,嘮叨著發洩心中的憤懣不平:“奶奶,早知道你們當初不逃荒也好啊!老家也不是在城裡嗎?”

“是啊!老家的那座小城跟南京城一樣,也有厚實的城牆,高大的城門。小時候,我還經常跟著我表哥、還有你爺爺他們去城牆上玩打仗,在城牆根下捉蛐蛐……”說著說著,突然腦子裡便閃出一幅動態的場景圖來:一群小孩,男男女女手挽著手,排著隊,唱著‘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到城門挨一刀……’那一群孩子中最斯文的是表哥,長得憨憨厚厚的是正德……奶奶的眼角溼潤了,只是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目怔怔的看著前方,那遙遠的過去。

正聽得入迷且無限神往的堯年,立即又換成嬉皮笑臉的尊容,故意嘻嘻哈哈的打趣道:“哎呀!不得了耶,原來奶奶跟爺爺從小就認識,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啊!”

奶奶果然猛得就被他貧樂了,“你這死小子”,輕輕的捶了一下堯年。剛剛有些凝固的空氣,即刻又輕鬆、溫暖、和煦起來。

堯年的心頭卻冰凍起來,沉甸甸的有了份量:為什麼我就不能像老祖先那樣,做出一份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呢?為什麼我的創業之路是那麼難?我該怎樣做,才能活得更有尊嚴和地位些?

奶奶輕嘆一聲,慈愛的說道:“壞小子,我知道你心氣高,眼界也高,也很有闖勁和幹勁,但是啊!就是少了你哥那種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實實在在做人做事的精神。”

堯年聽罷低頭前思後想一番,覺得奶奶說的確有道理,但嘴上仍犟著:“我哥當然好了,哪裡哪裡都比我好。我才不要跟他比,才不向他學習看齊呢。我從小就生活在他的光環之下,早就習慣了,也早就認命了,反正不論我怎樣就是不如他。”

奶奶忍不住又捶了他一下,寵溺的罵道:“死孩子。”

到了晚間,明生聽到訊息,特地趕來看望堯年,見堯年平安無事,也特別高興。又聽說堯年明天就去南京上班去了,明生非常羨慕,嘖著嘴讚歎道:“以後就是城裡人了,不像我這一輩子都要跟泥巴打交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堯年抬臉看看他,欲言又止,只說屋子裡真是悶氣,我倆出去轉轉,拉著他鑽進屋外的樹林裡。他倆也真是好本事,既不怕蛇啊鼠啊,也不怕蚊蟲什麼的叮咬,在裡面唧唧咕咕的說著話一直到半夜,說累了,一人一根煙提神,繼續神侃。

深更半夜,天上不見半點星光,林子裡更是黑漆麻烏的,過路的行人遠遠的見樹林裡有兩點火光怱明怱滅,只當林中又鬧鬼了,嚇得繞道而行,並且還風傳了很久。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已是秋天。

秋風起,秋風涼。彷彿只是一陣風吹的速度,季節便從夏轉換到了秋。這個秋天裡,殷琦邁入高中的大門,榮升為一名高中學生。殷錦正式參加了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教師。而堯年也回到了南京,老老實實的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了。村裡的人到殷琦家來竄門時,便會常嘖著嘴讚歎著,表達對奶奶的羨慕:“嗨!瞧你們這一大家子,這日子過得多興旺!多稱心啊!又是工人又是教師的,還有兩個預備大學生。”奶奶聽了,自然是眉開眼笑,心裡樂開了花。奶奶到底是一年比一年老了,竟變得的越來越愛聽這些順耳的恭維話了。

沒了巧雲,殷琦尤如折了翅膀訴鳥,無論如何也快樂不起來,自從開學以後,她是更加的落落寡歡了。以前,上學放學,來來去去的路上都有巧雲和自己作伴,一路說、一路笑、一路追、一路打。現在沒了巧雲,孤家寡人一個,來去的路上都是形單影隻,沒有人和自己作伴,沒有人跟自己分享進入高中後的心情和見聞,也沒有人來傾聽自己的心聲,心中倍感孤單寂寞。每天耷拉著腦袋,無聊的一路邊走邊踢著石子,心裡卻想得是巧雲,巧雲,巧雲,還是巧雲。

而在學校裡,殷琦面臨的竟是同樣的尷尬,身邊沒有朋友。以前,讀初中時,在她心裡、眼裡也都是巧雲一個,對別的同學愛理不理、視而不見。甚至她都不知道哪些人曾經跟自己同班過?哪些人是自己小學時的同學,或是初中時的同學。以至於人家也不願搭理她。

現在,新的班級上,一同升上來的老同學都抱成了一團,甚至跟別的鎮上來的同學也打成了一片,而她自己也甘願作班上的隱形人,自然也就無人問津了。

殷琦是愈發的想巧雲了,也更加氣悶,更加沉默,每天踩著鈴聲進教室,踩著鈴聲出教室,默默的像空氣一樣上課下課。到家後,繼續沉默著,無聲無息。

殷錦則恰恰跟她截然相反。自從參加工作後,一改以往做學生時的古板、保守、沉靜性格。或許整天跟孩子打交道,也變得跟小孩子一樣簡單、純真、容易滿足、容易快樂。每天開開心心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家裡,樓上樓下風一樣的跑著走著,嘰嘰喳喳的笑著。裝束也是風格大變,長髮、長裙、高跟鞋,儀態端方風姿綽約,像是從言情小說裡走出來的人物似的。從家裡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裡,一路上搖曳生姿,引來無數驚豔的目光。於是,上門說媒的人絡繹不絕,大有不踏平她家門檻誓不休的氣勢。於是,家裡人也被動的漸漸開始正視這件事起來。於是,原本簡單快樂的殷錦也漸漸有了煩惱,為了要不要去相親,要不要再見面,到底哪個更投緣、更相契、更適合?

殷琦嘲弄她說:“那是幸福的煩惱。”

殷錦聽罷憐愛的看著她嘆息道:“你還小,不懂。”一雙黑漆漆的大眼睛,亮晶晶的,盛滿了幸福的憂傷。殷琦心裡不屑的辯駁道:你才不懂呢。貓啊,狗啊的都知道情啊愛啊的,我能不知道?卻臉上作古正經的衝著殷錦背了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然後嘻笑著跑開。

殷琦愈發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身邊沒有一個知音,自己跟古代的司馬牛是多麼的相像,也愈發想念巧雲。每天夜裡都把桃木小劍藏起來睡覺,可是夜夜盼她入夢,卻是夜夜失望,漸漸的灰了心,再也不盼了。想必巧雲去得是天堂,所以不願再到這無趣的凡間來。

一天,實在是剋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思念,她便去了巧雲家。即使巧雲不在了,瞧瞧她生前住過的地方也是個安慰啊!她也想去巧雲墓家祭奠一番的,只是她只知道巧雲被安葬在了共和的祖墳山上,卻不知道到底在哪裡?(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