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跟英國人的談判非常艱難,因為所有國家都不願意負擔更多義務,而享受更少權利,世界霸主更是如此。

英國的外交官員比中國的外交官更專業,當中國洋務司提出希望將雙方的協定擴大,不僅僅侷限於東海和南太平洋,而是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時候,英國人拒絕了。

英國人表示,不能接受一份針對美國的軍事條約,他們堅持將協定範圍侷限在南太平洋地區和東海海域。

一件事情打破了這種僵局。

菲律賓起義!

如歷史上一樣,189年馬尼拉的倉庫保管員和業務員安達斯·波尼斯奧成立了“卡蒂普南”組織,這個組織的意思是“最崇高、最受尊敬的菲律賓兒女協會”,目的是讓菲律賓從西班牙手中獨立,建立菲律賓人自己的國家。

卡蒂普南建立之後,很快就在全國範圍蔓延開來,並於1896年發動了菲律賓革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像所有的革命一樣,發起者往往是理想主義者,但很快就會被老道的政客所排擠。波尼斯奧很快就被政治世家出身的埃米利奧·阿基諾取代,並且被判叛國罪處決。

阿基諾的父親是西班牙殖民者任命的一個市長,算是菲律賓的上層人物,這種人物政治經驗更豐富,受到過更好的教育,能力更強。因此容易崛起成為領袖,或者叫容易篡奪某些革命者的勝利果實。

阿基諾加入起義軍之後,很快打了幾個勝仗,獲得很高的威望,並當選為菲律賓總統。

但是這種人往往沒有理想主義者那種堅定的意志,說好聽點比較理性,說不好聽點叫沒有原則,在起義陷入僵局之後,他很快就跟西班牙殖民政府妥協了,達成了私下協議,西班牙總督答應給他八十萬大洋,阿基諾答應流亡國外,阿基諾選擇了香港,走之前他譴責了革命,力勸菲律賓的戰鬥人員解除武裝,並宣佈那些繼續進行敵對行動的人為土匪。

歷史上,美國海軍將領杜威此時遊說了阿基諾,讓阿基諾答應再次回到菲律賓做鬥爭,但是這次美國人對西班牙殖民地的起義參與度很低,杜威也沒有出現在香港,一場跟大明的戰爭,讓美國完全收縮了。

沒有美國人,菲律賓人還是堅持鬥爭,而且歷史上,也不是靠著美國他們才取得勝利,而是他們基本上取得了勝利後,美國人才來摘果子,當時美國陸軍根本就不具備在菲律賓登陸的能力,當時是起義軍包圍了馬尼拉,美國消滅了西班牙艦隊,然後透過外交談判,從西班牙手裡買下了菲律賓,轉過頭來,美國就違背了承諾,開始鎮壓阿基諾。

在沒有任何人鼓動的情況下,阿基諾從1898年到1899年在香港蝸居了兩年之後,還是秘密潛回西班牙,因為這種人是絕對不會甘於平淡的。

他回去之後,很快重整了游擊隊,再次取得優勢,很快解放了絕大部分菲律賓國土,包圍了馬尼拉。跟上次不一樣,上次西班牙從國內調來了援軍,這次西班牙無暇顧及菲律賓,因為古巴同樣爆發了起義,而且規模更大,也正是在香港得到了古巴起義的訊息後,阿基諾才決心再次回菲律賓。

再次領導起義之後,阿基諾的威望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更大了。因為他回到菲律賓,不但給起義軍帶來了組織能力,還帶來了軍火裝備,他在香港購買了一大批軍火幫了大忙。這些軍火不是中國軍火,而是從日本買的。

重組起義軍之後,阿基諾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同時他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在包圍馬尼拉的同時,他開始建立菲律賓政府,採取共和制,他當選為總統,對外宣佈菲律賓獨立,尋求各國的支援和承認。

從這些手段看來,阿基諾比當年巴黎公社那幫人高了不少,當然也比卡蒂普南那幫子理想主義領袖要強。

菲律賓建立了政府機構,包圍了馬尼拉,西班牙在菲律賓的統治大勢已去。

歷史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決定出賣菲律賓給美國,但現在美國並沒有介入。

現在西班牙人很頭痛,繼續增兵鎮壓,國力實在支撐不住,古巴距離西班牙更近,開發更早,更加重要,所以西班牙的主要精力放在鎮壓古巴起義上,他們在古巴已經投入了二十萬軍隊,現在的西班牙已經不是兩百年前的西班牙帝國了,實在是無力同時鎮壓古巴和菲律賓。

但就此放棄,卻又不甘心,即便是他們能夠容許菲律賓獨立,可如何保證獨立後的菲律賓不損害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利益,殖民菲律賓三百多年,西班牙在菲律賓擁有大量的利益,菲律賓最好的土地,最大的種植園,無一例外都是西班牙大貴族和大資本家在經營,一旦菲律賓透過革命而獨立,顯然他們不可能讓西班牙人繼續擁有這些財產。

經過反覆權衡之後,西班牙人決定主動出賣菲律賓,這塊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熱帶殖民地,並不缺乏買主,西班牙人首先找到了同為天主教國家的法國,他們認為將菲律賓交給法國,更能保護西班牙人在當地的合法權益。

但西班牙跟法國在價錢上始終談不攏,法國人只肯出一千萬法郎,而西班牙要求至少五千萬,這時候在全世界見縫插針尋找殖民地的德國得到訊息,馬上主動聯絡菲律賓政府,他們開價很大方,直接報價五千萬馬克。

德國鑄造的馬克金幣,0馬克重量是5克,純度是百分之九十,因此馬克含金量相當於0.6克黃金,而法郎的含金量只有0.9克,德國的開價相當於六千兩百萬法郎,讓西班牙政府極為動心,在德國保證保護西班牙投資者利益的前提下,西班牙火速跟德國簽訂了轉讓協議。

德國艦隊第一時間開往馬尼拉接防。

德國人的動作,引起了中國和英國的雙重不滿,歷史上英國對菲律賓有過野心,但後來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建立,英國的殖民地已經夠多了,他們逼迫西班牙簽訂了自由貿易條約之後,就已經不再圖謀菲律賓的土地了,只尋求經濟利益。

可英國不能接受德國人進入這裡,德國在菲律賓佔住腳跟,對在南洋地區稱霸的英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一旦德國在馬尼拉建立軍事基地,英國將無法控制印度洋到南洋航道。

對中國來說,一旦德國佔領了菲律賓,那麼中國通往南太平洋殖民地的航道,就必須經過德國控制區域,這也是無法接受的。

兩國互相聯繫之後,決定對西班牙出售菲律賓案進行干涉,兩國擁有充足的理由。

因為新加坡會議之後,當時的大明、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越南和暹羅等國,共同簽署的總決議中規定,任何南洋地區的領土變動,都需要其他國家認可,否則無效。

現在中國和英國不認可,西班牙出售菲律賓給德國,就是不合法的。

現在的德國如同一頭餓狼,在全世界尋找可能的殖民地,為了爭奪薩摩亞那種地方,他們都能跟英國和美國艦隊對峙,而菲律賓這樣的富庶殖民地,他們做夢都想要一塊,所以他們選擇了對抗。

德國艦隊進入馬尼拉,德國陸軍進入馬尼拉,在馬尼拉總督府升起德國國旗,威廉二世高調的宣佈,德國國旗升起的地方,絕不會讓它在降下來,威廉二世的發言引起了民族主義者的一片歡呼,而他確實很享受這種人民愛戴的景象,有人分析認為,威廉而死之所以喜歡大言不慚,常有驚人之語,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享受民眾的歡呼情節使然。

這是一種相當低劣的政治水平,但卻會惹來很大的麻煩,因為他手裡的牌太硬,他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強大的軍事帝國,而且這個帝國的體制,讓皇帝對國家的作用很大。

英國人一個頭兩個大,威廉二世惹起的麻煩,讓英國猝不及防,接受吧,英國將失去印度洋到東亞的航道控制權,控制全世界的商業航道,這是英國世界秩序的基石,英國之所以反對俄國向遠東侵略,一個重要的地緣因素是,俄國掌握了一條從東亞到歐洲的陸路通道,只要俄國能在東亞立足,俄國就擁有一條不受英國控制的商業通道。

現在德國不但擠進一條不受英國控制的航道中,甚至還會對英國的航道安全產生威脅,這是英國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的。

但現在英國正在打布林戰爭,他們已經在南非增兵到了5萬,並且還在持續增兵,根本就不可能同時跟德國開戰。

於是英國希望能夠藉助中國的手干涉菲律賓問題,他們迅速的跟中國政府接近,做出了相當的讓步,在對中國提出的方案做出一定限制之後,他們同意將兩國的海軍協定,擴大到整個太平洋地區。

限制是,中國不會藉此尋求美洲領土,不侵犯英國在加拿大,和美國西岸的領土安全,在這種條件下,英國將保證中國在美洲西岸的合法權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