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蒸汽機時代,只能憑藉手工,最多藉助一些簡單的工具加工。

電力時代的到來,讓這些作坊開始有機會使用動力了,因為體積小,開關方便的電動機顯然比蒸汽機更容易操作和控制,更容易跟簡單的手工業工具結合。

這個結合,爆發出來的威力可就太大了。

後世的人,恐怕很難想象這個時代中國手工業的力量。

對後世崇拜日本、德國工匠精神的中國人來說,中國手工業甚至是一個陌生的詞彙。

但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中國手工業所取得的地位,遠非德國和日本所能比擬。

遠的不說,從日本跟中國民間商貿最發達的明代來說,日本始終都是中國手工藝品的最大客戶。這主要得益於明朝時候日本開發了石見銀山,一度讓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產銀國,而明朝則透過向日本出口手工產品,在本國不太產銀的情況下,竟然完成了貨幣的白銀化。

根據日本和洋人的相關海關和商人的賬本記錄,明朝時候中國向日本出口的手工產品高達數百種,而日本向中國出口的大宗產品只有兩種,一個是倭刀,也就是武士刀,一個是倭扇,也就是摺扇,中國文人喜歡,也有文人扇的說法,摺扇的發明國在中國是有爭議的,但國際認為是日本發明的,因為日本有一把最古老的實物,中國只有文獻記載。

撇開爭議,準確來說,日本在西方世界也是一個手工藝品大國,可直至明代,日本的手工產品都被中國產品壓制的只能進口。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當時日本富人的生活必需品,都講究從中國購買。

這給當時江南士大夫的印象是日本除了金銀什麼都沒有,顧炎武就說“日本無貨,只有金銀。”當時有人記載相關貿易,“大抵日本所須,如室必布席,杭之長安織也;婦女須脂粉,扇漆諸工須金銀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饒之瓷器,湖之絲棉,漳之紗絹,松之綿布,尤為彼國所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武林是杭州的舊稱,根據明朝人的記錄可見,日本人喜歡在屋子裡裝飾席子,大概跟喜歡跪坐有關,而席子必然是杭州的席草用長安織法編織的。偌大一個日本,在西方同樣以手工產品精美聞名的國家,甚至國名japan的意思都是漆器,難道真的就編織不出一張席子,導致本國富人還要從杭州進口席子嗎?

當然不可能,只能說當時中國手工藝品,不但有獨到之處,讓日本人喜歡,而且必然還有某種品牌效應存在,因為是來自中國的長安織,所以在日本就高人一等。

連日本的手工品大國都大肆從古代中國進口,只能說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實在是太發達了,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只有印度能跟中國比一比了。其他大帝國,比如埃及希臘則規模太小,比如羅馬則生產落後,羅馬帝國時代顯然還出於奴隸制時代,不再一個發展水平上,進入封建時代後,羅馬就滅亡了,又失去了規模。

因此在漫長的古代,中國手工產品是獨領風騷的,以精美的絲綢、瓷器聞名於世,展現給西方的不僅僅是精美,還有華貴,所以在古代西方,中國產品也是有品牌效應的,中國人只知道為了茶葉,英國人發動了鴉片戰爭,事實上羅馬帝國跟波斯帝國曾經因為爭奪絲綢之路也爆發過戰爭,至於在西域為了爭奪商道而爆發的小國間的戰爭,更是數不勝數。

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古代手工藝,只能用一個詞,那就是璀璨!

到了近現代,中國手工藝品沒落了嗎?

答案是沒有。

歷史上,直到滿清滅亡,中國都是世界第一大手工藝品生產國,而且暢銷全世界。

比如明代時候日本還能向中國出口的摺扇,到了清末,已經成了中國的拿手作品,廣州出產的扇子,佔了全世界的八成,歐洲油畫中貴婦們所拿的各種圖案的摺扇,基本上都是中國產,而且就在廣州所產,因為廣州很長時間是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

為什麼中國摺扇能佔據歐洲上層社會市場,因為實在有無可取代的獨到技藝,廣州的扇子,除了用絲綢製作,還有用檀木雕刻的,用象牙雕刻的,用扇貝雕刻的,在加上用各種寶石鑲嵌,歐洲人做不出來同種水品的,公認的象牙雕刻技藝第一流就在中國。

很顯然摺扇明朝時候還向日本進口,而傳入中國後,中國工匠馬上將本國的各種其他技藝融合進入其中,製造出比日本更好,跟精緻的扇子,之後暢銷全世界。

與扇子的技藝一樣的,還有一大批的其他工藝品,絲竹編織物,手工紡織品,各種木雕石雕,高達數百種,每年出口額高達上億兩。

歷史上,清末時代的一些歐洲人,甚至有這樣的憂慮,他們認為中國和印度的手工業品會沖垮歐洲的工業,卡內基就很擔心中印的手工業品會摧毀歐洲的工業文明。

這種憂慮其實很可笑,但當時的人看到他們的工業品始終無法徹底擊敗兩國的手工品,印度在高階棉布上,中國在大批日用品上,都是用本國手工產品,不僅效能上更有獨特性,甚至連價格都更低,這才是歐洲人憂慮。

中國手工產品是什麼時候走向末路的?甚至一度讓國人陌生,乃至崇拜別國的工匠?

準確來講是新中國後。

新中國的建立,打碎了許多東西,有腐朽的糟粕,也有傳承的精粹。

手工藝品就是在新中國之後消失的,殊為可惜。

是共和國有意打擊手工成產嗎?也不是。雖然新中國時代的政治意識,是一種偏激的崇拜大工業的意識,但在手工業上,卻真的沒有刻意打擊。手工業品和手工工匠的消亡,只能說是一種遺憾。

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新中國摧毀了舊有的權力階層和富人階層,權貴沒有了,連普通的地主、資本家也被打倒了,讓手工匠人失去了客戶,再也沒有辦法透過手藝吃飯的渠道,必然消亡。第二個原因,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新中國對手工業的改造。

新中國對手工業的改造,並不是為了消滅手工業,恰恰相反,當時急需要外匯的國家,是大力支持能夠創匯的產業的。看到某些深受外國人喜歡的手工藝品,國家是大力支持,在各地都創辦了一大批工藝品廠,不但不消滅這些手藝,反而用大工業的方式,擴大生產。

可問題就出在這種工藝品廠上了,初衷是好的,改造手工業創匯也好,擴大規模也好,怎麼看也不至於讓手工藝消失。但事實是,這些工藝品廠在經營過最初的一段時間之後,往往都陷入了困境,出口賣不動了,外國人不喜歡了。然後國家關閉工藝品廠,原來的手藝人重新安置,成了其他行業的工人,一門手藝也就慢慢消失了。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西方工匠在工業革命之後,也引入機器生產,可他們的產品還是手工藝品,他們依然可以活的很好,受到全世界的追捧,而中國的手工作坊變成了工藝品廠之後,卻倒閉了,手藝消失了。

簡單的歸結為體制問題,是不負責任的。

朱敬倫很清楚,最大的問題是,那種政府管理的工藝品廠,讓手工工匠脫離了市場,遠離了他們的客戶,他們不需要,也沒有心思,又沒有資訊,去適應市場,用他們的手藝,生產各種各樣獨特的產品,比如日本的摺扇到了中國,中國工匠不用紙做,改用絲綢,改用象牙,改用貝殼,做的比日本的摺扇還要好。可一旦手工作坊變成了工藝品廠,手工工匠變成了工人階級,他們的產品還在,大規模生產一陣後,沒有了市場,他們又沒有了重新設計新產品的必要,那麼產品倒了,手藝也就丟了。

可以說中國手工藝品和手工工匠的消失,主要原因是讓匠人脫離了市場和客戶,等於讓手工匠人失去了靈魂,也就是失去了匠心。

朱敬倫是很喜歡這些手工藝品的,不是他講究奢侈和品位,而是他的老舊思想,十分喜歡這種透過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歷來都很保護這些匠人,哪怕跟太平天國和滿清打仗,他都不忘保護手工藝人,比如從天京將大批的江南工匠帶回了大明,從北亰將大批的清宮造辦處的工匠帶回了大明。

雖說有擄人之嫌,目的是為了保護他們,在戰爭平息之後,是允許他們自由離去的。

許多北亰的工匠就在太平之後走了,但大多數的太平天國工匠是留了下來的。

即便那些走了的人,往往也留下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他們的手藝。

當年從北亰造辦處帶回的工匠,政府幫助他們在大明開辦了金作、銀作、琺琅作等等手工作坊,清宮從康乾時代起,就建立了六十一個皇家作坊,稱之為造辦處六十一作,統統都拉回了大明。

從太平天國請回來的那些給太平天國王爺們製造產品的工匠,則開辦了大大小小為數眾多的個人作坊。

朱敬倫為了照顧這些工匠的生計,從他們來到大明開始,就高調的用皇帝的身份,專門向他們訂製日用品,讓這些工匠成為了既給滿清皇帝,給太平天國天王製作過器物的工匠,也成為給大明皇帝製作器物的工匠。

但跟洪秀全和滿清皇帝不同的是,朱敬倫並不獨享他們的手藝,也不會花錢養活他們,而是同意他們出售產品養活自己,因為給皇家製作器物的巨大品牌,這些工匠生活的其實不錯。

普通人餬口不難,少數手藝最精湛或者腦子最靈活的,甚至直接將產業做大,在朱敬倫稍微扶持之後,就起飛了,在開放的大明市場上,博取了一片藍天。

比較有名的,是清宮玻璃廠的工匠,在大明開辦了玻璃作坊,一開始只生產玻璃器皿,很多都是從康熙時候傳下來的老手藝,各種彩色玻璃器。後來開發了窗面玻璃,大大擴寬了民間市場,供不應求之後,玻璃廠引入西方技術,建造了大型玻璃工廠,生產透明的平板玻璃,已經成為大明最大的玻璃生產商了。

還有一些清宮巧匠,他們用各種昂貴的寶石打造各種藝術品,比如用黃金做枝幹、翡翠雕綠葉、白玉做白花、珊瑚做紅花、寶石做花蕊,最後組成一座盆景。每每打造一株,耗用數年,但一旦做成就價值連城,求購者蜂擁不絕,往往能賣出數萬甚至更多,工匠打造這麼一件藝術品,也往往能吃好幾年。

這種盆景需要的工藝很多,有金器手藝,玉器手藝,掐絲手藝等等,往往是眾多能工巧匠合力完成,但真正值錢的其實並不是手藝,而是他們的奇思妙想。

也有單純靠巧計吃飯的,比如各種微雕,用棗核、橄欖核雕刻一艘小船了,雕刻一個動物了,也都能賣點錢,這時代是有人喜歡把玩這些小玩意的。

太平天國的工匠,則將江南一帶的傳統錦緞技藝帶到了大明,什麼宋錦、雲錦,一直都是暢銷海內外的高階紡織品,還有蘇繡、杭繡、緙絲等精巧工藝品,同樣做的很大。

太平天國工匠開辦的雲錦作坊、宋錦作坊,已經是大明最高端的紡織出口品了,比如英國王室就常年專程從大明訂購宋錦,法國富豪們則更喜歡色彩更豔麗,工藝更複雜的雲錦。

這些精美的工藝品的出口,獲利只在其次,給大明國家形象帶來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當一個國家總是向外輸出美好的時候,他的國家形象差不了。古代中國之所以在西方形象那麼好,不就是因為大家一想到中國,總是跟絲綢、瓷器聯想到一起嗎。

在這些精美手工藝品的影響下,儘管大明的產品在世界上,還沒什麼太堅挺的口碑,但也沒有惡劣的低端產品的風評,至少避免了走山寨大國的老路。工業品之所以沒有口碑,確實是技不如人,還無法大規模出口西方,輕紡織品出口不到歐洲,機器設備甚至還需要大量進口。

但朱敬倫相信,等中國製造完成了積累之後,手工藝品帶來的口碑,將來一定會讓大工業也有收穫的。

不過電力化對這些高階的手工藝精品來講,其實意義不是很大,這些產品往往賣的是設計,賣的是匠心,賣的是那一份獨特的情懷,走的是高階路線,賺取的是高附加值。

電力化真正讓手工業受益的,也是對國計民生真正有意義的,其實是比較低端的,供應西方中產階級和中國普通百姓的那些中低端手工產品。

電力化給這些產品提供了一種使用機器生產的機會,大大節省人力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產量,甚至可以說,電力化讓私人手工作坊有了一個向小企業轉型的機會。

大明政府決定推動這種轉型。讓上千萬手工作坊成為小企業,讓上千萬手工工匠成為小企業主。這將早就數百萬,上千萬的小企業,惠及上億的工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