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手是正規的外交條約,一手是傳統的禪讓典禮,同時照顧了新派和老派,同時滿足了西方和東方傳統,做到法理完備。

但即便再完備的法律程式,也減少不了外部的阻撓。

俄國率先發表聲明抗議,拒絕承認這份合併條約,認為是大明非法吞併了大清帝國,要求大明退兵,還政給大清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英國隨即發出了強烈抗議,認為大明違反了跟英國的十年協議,大明擅自破壞遠東地區的平衡,希望大明能夠放棄這份合併協議,繼續維持之前的局面。

日本緊跟其後,不承認大明對大清帝國的吞併,表示保持大清的領土完整,是之前各方共識,大明單方面破壞這種共識,應該承擔一切後果。

美國也不承認,積極建議國際社會干涉,美國認定,大明吞併大清帝國是與侵略美國一樣的侵略行徑,各文明國家如果不加以阻止,大明向外擴張侵略將會傷害到越來越多的文明國家。

法國對表達抗議,認為此舉破壞了各國的利益,希望召開國際會議討論中國問題。

德國最後發表了宣告,表達了遺憾。

各主要強國都表達了各種的態度,但其中的內涵卻值得推敲。

俄國必然是最不想看到中國一統的國家,中國地區重新統一成一個國家,不再是類似過去德意志那樣的地理名詞後,這個新生的國家,國力將極其強大,俄國在東方的擴張將不得不停止。而自從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向東擴張就成了俄國的政策。

英國作為世界秩序的最大受益者,肯定也不希望看到這種規模的地緣格局變化,不提會不會損害英國利益,僅僅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就無法預料,在無法預料的情況下,霸主國傾向於保持穩定。

日本以之前被大明和英國逼迫從北亰撤軍時候所發的保持滿清完整宣告為依據,不願意看到大明吞併滿清。但他們國力有限,其實也就是說說,隨即就派出公使跟大明溝通,他們表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願意承認大明對滿清的吞併,而這個條件則是大明承認日本在朝鮮的特殊利益。顯然日本只是將此次事件當作外交牌來打,給自己換一點實惠是最現實的,至於再跟大明打一仗,哪怕是跟著其他國家打過來,日本也覺得自己分不到什麼好處。

美國之所以建議國際社會干涉,第一他們也不願意看到大明繼續強大,幾年前結束的跟大明的戰爭,讓美國元氣大傷,讓英法德三國大發戰爭財,美國則欠下了鉅額債務。對大明的仇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現實考慮,他們需要解決西部三州華人強勢擠壓白人的社會現狀。

美國現在已經解決了美利堅第二聯盟國,透過策劃了一場兵變,就成功瓦解了這個號稱當年的南方聯盟繼承者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統治基礎太薄弱了,雖然是由奴隸主的後代所建立的國家,可大明為了拉攏底層佃農的支援,連大種植園都拆分了,這讓他們最大的支持者都不可能支援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統治基礎。兵變,只是他們這個政權垮塌的一種方式之一,美國聯邦終結他們有的是辦法。

結束了第二聯盟國政權之後,美國已經有餘力,一邊在南方各州鎮壓黑人暴動,一邊在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採取措施了。之前他們顧及這裡的華人組織,太平天國再次以拜上帝教的體系組織了起來,手裡握有大量武器裝備,在加州三角洲、內華達山脈一帶割據,雖然名義上接受美國聯邦的統治,但內部自成一體,稅收系統都不跟美國對接,完全不給美國聯邦上稅。南加州的印第安人開始以遊牧形態存在,也是美國聯邦頭痛的現實之一。

現在有餘力解決這些問題了,最大的擔心則是大明會不會干涉,因此他們反對大明,藉助國際社會的力量壓制大明,如果能達到目的,則給他們解決西部問題留足了空間。

法國表達抗議,同時建議國際社會召開會議討論中國問題,顯然這個落魄的帝國,已經無法獨自應對,或者是敢獨自應對大的國際局勢變化了。

德國表達了遺憾,很顯然,在從大明手裡得到了南通和朝鮮的釜山之後,缺少海軍的德國胃口暫時餵飽了,他們不太可能去配合英國這個處處限制他們發展的國家,打擊大明這個維護他們利益的國家。

因此真正可能有所行動的,只是英俄兩國,其他國家都只是嘴上說說,不會採取實質性行動。最多加上一個法國,他們有可能因為跟俄國的秘密同盟條約,而配合俄國的行動。但法俄同盟只會讓德國進一步疏遠他們,德國事實上已經排擠出這個可能的列強干涉圈子了。

大明針對這種情況,重點對英國和俄國展開了外交公關,尤其是英國。

但是英國人態度十分堅決,認為大明違反了跟英國的協議,英國不能接受這種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任何國際條約都是受國際法保護的,甚至本身就是國際法的構成之一。英國人尤為看重這些,因為這些東西就是英國人開創的。法國人曾經酸澀的嘆息,“所謂國際法,不過就是英國外交部的對外關係準則而已”。

英國這裡說不通,俄國卻表示可以談判,俄國無非是為了擴張領土而已。他們提出兩個要求,第一是蒙古,第二是滿洲,他們認為這些都是滿清的國土,不是中國傳統統治區域。俄國假意表示,如果大明能將這兩塊土地,交由大清帝國皇帝繼續統治,讓大清在他們過去的領土上繼續存在,俄國可以支援大明收復中國人固有的統治區域。

說讓滿清在滿蒙地區復國,這不過是託詞,也許真的會這麼操作一下,不過是繼續藉助光緒,甚至隨便拉一個滿清皇族撐撐門面,穩定一下人心,時機成熟了自然將他們拋開,一個偽滿洲國而已。

對此大明不能答應。

雖然國際外交的工作還沒有做好,但國內統一問題卻刻不容緩,或者說這幾年都沒有停止過,這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將大明的現代行政機構與滿清的王朝體系相互對接,要做的工作實在是太多,這幾年已經先後完成了對滿清內部政府機構的控制,但是行政新式、程式等等對接還需要時間。

相比於這些工作,反而是儀式性的工作不那麼重要,朱敬倫甚至都沒有按照一些大臣的建議,跑去西安接受光緒皇帝的禪讓,一直就留在廣州關注政治外交方面的進展。

在他看來,合併條約簽訂,就意味著兩國已經合併,至少是開始合併,那個禪讓不過是滿足國人的虛榮心罷了,誰都知道那是怎麼回事。

但朱敬倫願意在廣州做一個受讓的儀式,給傳統士大夫階層一個心理交代,至於光緒在西安的儀式,真的就沒有必要去了。

此時正在進行禪讓的光緒皇帝哭的跟狗一樣,但他不敢拒絕。因為放棄在滿清的權力,他還能有一個歸宿,強留一個虛名,只會招來殺身之禍。

如果他同意禪讓,放棄大清皇帝的虛名,能換取一個容身之地,一個自由的,自己做主的容身之地。

跟大明的合併協議中,用正式條文規定,明清合併之後,大明繼續承認光緒的皇帝身份,並將大明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過去的的法屬波利尼西亞最大島嶼,風景秀麗的塔希提永久性劃歸為愛新覺羅皇室領地。

並且大明承擔大清皇室領地的安全保障,也就是這裡是大明的保護國,大明將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加以保護,但光緒皇帝在這裡將享有絕對的權威,行使他在滿清所能行駛的一切皇帝權力。

塔希提也改名為皇帝島。

慈禧太后死活不願意跟皇帝居住在一起,估計擔心光緒會弄死她,於是慈禧得到了新喀里多尼亞作為養老地,這裡的一切稅收都會供應她的花銷,新喀里多尼亞也改稱為老佛爺島,在慈禧生前,在慈禧生前,這裡將完全由慈禧管理,慈禧死後,大明將收回這裡的一切權力。

給慈禧和光緒找個安身之地,換取他們放棄權力,這是一個原因,但這種人按照中國傳統還是殺了乾淨,至於被俘的罵名,朱敬倫根本不在乎。

給這兩人找一個地方安置,最重要的還是朱敬倫希望盡最大可能的化解社會矛盾。

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根深蒂固的,現在猛然倒塌,必然會跳出一大群滿遺如喪考批,他們沒事就給政府找麻煩,甚至到了1世紀,依然有大把的人為滿清政府歌功頌德。

現在好了,大明是跟滿清領土合併了,但並沒有滅絕滿清王朝,是滿清的忠臣孝子的,去找你們的皇帝和太后去吧,就在太平洋上,而且風景秀麗,陽光和煦,包衣們去效忠你們的主子去吧,去給你們的皇帝做牛做馬伺候主子去吧。

不肯去?

那麼好,以後就少嗶嗶,少做出一副忠臣孝子模樣,打著什麼不肯效忠新朝,不食周粟的噁心模樣,然後還一堆同道相互捧場。

這種人在大明建國三十年後的現在都還有,現在好了,大明官府在大明境內,在滿清境內輪番宣傳,貼告示,在報紙上發廣告,告訴他們你們的主子在哪裡,效忠他們去那裡,少成天在別人面前嚷嚷。

從此以後,再有人留著辮子,自認為高人一等,是孝子賢孫,指責別人不孝的,別人大可嗆聲他們,你們忠心不二怎麼不去找你們的皇帝?一下子就能噎死一群人,相信這個政策一下,會有很多人悄然剪掉珍藏多年的花白辮子,會有很多人不再嚷嚷著不食周粟,即便他們心裡如何,也無法說出來影響視聽。

社會上少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會讓社會安定許多。

果然,在大明已經控制了內地警政的基礎上,控制了各地官員的情況下,光緒的禪讓詔書昭告天下,並沒有引起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反抗,在大多數人看來,滿清政權也到了行將就木的時候,並不難接受這個政權的更替,少數人雖然不滿,也還沒到拉杆子保衛這個政權的地步,這跟明末換季是不一樣的,那時候王夫之等文人精英認為滿清入關是蠻夷取代華夏,而大明顯然不是什麼蠻夷。

但也有極個別死硬派,其中以八旗子弟和包衣出身的忠心奴才為主,尤其是後者由於基數大,數量眾多,他們成群結黨的圍在各大衙門前痛哭。

但實質性的軍事反抗,並沒有發生,重點關注的駐防八旗等軍事性質的組織,也表示了對新朝的效忠,或者表示願意追隨皇帝去皇帝島。

相比於國內滿遺們既沒有反抗的勇氣,保持光緒的名義地位,又給了他們一個發洩點,國內政治保持了較為平穩的過渡,國際外交上就沒那麼平靜了。

跟英國的談判始終不甚順利,大明已經表示願意繼續承認英國的一些特權,但英國人依然無法接受。

俄國人更不能接受了,在大明明確拒絕他們允許滿清在滿蒙地區復國的條件後,俄國擅自從不知道哪裡找來了一個皇親,在庫倫宣佈繼位,聲稱領土包括整個滿蒙地區,然後俄軍打著幫大清帝國收復失地的名義,出兵東北,頃刻間佔領了依克唐阿控制的東三省。

依克唐阿對這個大清表示了效忠,因為這個大清的皇帝,是俄國人扶持的光緒的弟弟,愛新覺羅·載灃,依克唐阿效忠的條件是,只承認載灃暫代皇帝之位,一旦光緒皇帝從偽明手裡解救出來,載灃要還政給光緒。

俄國人當然答應這種所謂的要求,於是俄軍頃刻間推進到整個東三省,除了大連之外,整個東三省被俄軍控制。

俄國人的突然行動,徹底打破了地區局勢,明俄兩國已經到了戰爭邊緣。

可這時候大明跟英國依然無法達成一致,英國提出了可以支援大明全面對抗俄國,條件是大明放棄合併條約,繼續認同光緒的皇帝地位。

朱敬倫實在沒想到英國會這麼難纏,不取得英國的支援,即便能跟俄國對抗,遲早還是一個麻煩,反而不如利用現在俄國南下的壓力,取得英國的支援。

於是他決定採取一個抽心計,跟俄國和解,至少是表面上跟俄國和解,一來給英國施壓,二來為將來可能跟俄國作戰贏得緩衝時間,以及贏得一個國際外交上的優勢地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