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建國以來,言論就相對自由,客觀上來講,由於香港的存在,大明無法封鎖所有的自由輿論,無法做到日本那樣的嚴格新聞管制,主觀上來講,朱敬倫認為,輿論的引導和批評,有助於老百姓的現代性啟蒙和釋放社會矛盾壓力。

你讓人說話總比不讓人說話的怨言要小的多。

而且這些年朱敬倫透過巧妙的周旋,始終讓政府處在中立位置,並沒有成為輿論批判的重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明的輿論其實很有意思,最先開始辦報的是一批新派人物,他們掌握了十多年的媒體話語權,後來傳統士大夫也開始介入創辦報紙,尤其是教育改革期間,新派對鄉村士大夫進行了密集的文化壟斷批判之後,士大夫階層開始主動辦報,跟新派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大論戰。

他們圍繞了大量思想和意識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論戰,主要集中在西化和變革上。

一批新派報紙已經開始了全面西化的鼓吹,而老派報紙則強調中國道德文化的優越。

兩派誰也說不了誰,比較折衷的態度,還是滿清洋務派那一套。

就是不能動傳統思想的核心,可以在技術方面進行引進。

就如沈葆楨說的:“以中國之心思通外國之技巧,可也;以外國之習氣變中國之性情,不可也。”

士大夫極力反對改變中國人的思想,你連中國人的性情都變了,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嗎,中國還是中國嗎。

在這些大論戰中,政府始終保持沉默,很好的將自己孤立於輿論的漩渦之外。

這跟日本截然不同,日本新聞管制很嚴格,但是私下的各種傳單去十分流行。

而且日本民間從一開始就有一種****的呼聲,民間有福澤諭吉這樣的人物鼓吹,官方有大隈重信這樣的大臣推動,民間各種改革派要求模仿英國進行立憲、制定議會的人物到處演講,很受日本學生的歡迎。

日本之所以從開國就出現了要求西化的聲音,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對傳統文化的輕視,受到傳統束縛比較輕,所謂船小好調頭。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明治維新一開始,就打到了一批高層精英,之後政治鬥爭又清洗了一批政治人物。這些人進入民間之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反對力量的骨幹,西化不過是他們爭取政治權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而大明沒有經歷過激烈的權力鬥爭,朱敬倫執政前廣東官場上掌握權力的,是一群外地的文官,這些人在本地沒有形成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無法擰成一股繩,鄉村士大夫階層雖然保守,但卻缺少高層精英作為主心骨,因此反對力量始終是分散的,對政府形不成威脅。

沒等鄉村士大夫形成反對勢力,大明又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他們與新派一起,開始在民間制衡反對派。

而且大明政府在相當程度上,其實還是藉助了傳統勢力對新派勢力的制衡,才得以牢牢掌控權力,推行各種必要的改革。

因為如果真的早早立憲、議會的話,這種權力分散,內部政治傾軋的模式,會讓改革變得遷延日久,甚至出現反覆。

藉助老派和新派之間的對立,讓他們在報紙上相互爭辯,釋放社會壓力,讓知識分子從中啟蒙,讓他們自己判斷好壞,政府則以中立的態度,進行了行政、司法、軍事和教育上的大量改革,而始終沒有遇到強力的阻礙。

但這一次政府真的遇到了麻煩。

因為新舊兩派,在對美國戰爭這一點上,他們的態度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反對戰爭。

不是他們愛好和平,而是認為這是一場非必要戰爭,美國侵犯華人的權益,大明也應該以相通的方式制衡,而不是直接發動戰爭。

這主要還是因為幾年前剛打了一場短期內看不到實際利益的戰爭,將法國逐出越南,老百姓沒有看到半毛錢好處,期待的賠款也沒有一分,反而購買法國的殖民地還掏了一筆錢,為了越南人傷亡幾十萬大明士兵,儘管贏得了道義上的榮耀,但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看重實利的百姓的胃口了。

這場對美戰爭從一開始,就不受人歡迎,而且很快大明連對法戰爭中僅有的成果,馬達加斯加都還給了法國,更是讓人不滿。

其實輿論之所以如此不滿,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政府在戰爭問題上,始終忽視輿論的聲音,而輿論在戰爭問題上,卻出奇一致的統一,不管是老派還是新派,從來都認為,大明戰爭的第一方向就是北伐。

新派認為統一民族是大明最緊要的人物,老派認為一統江山才是改朝換代最大的宿命。

結果大明政府的北伐遙遙無期,也始終不制定北伐的時間表。

反而朱敬倫提出過透過和平談判統一國家的願望,還被一些大膽的報紙批評為皇帝的一廂情願和婦人之仁。

他們拿德國和義大利統一的例子來說明,透過和平手段是不可能完成民族統一的,在現代社會,唯有透過戰爭,才能迫使那些僵死的腐朽政權交出權力。

老派也距離,古往今來,除了飄渺的三代之時,就沒聽聞有過和平禪讓的成例,即便有,那也是個別野心家的政治遊戲罷了,漢天子禪讓曹魏,不是曹家以兵向要挾豈能成功,趙匡胤逼迫柴家孤兒寡母禪讓,更是不知連詞,大明皇帝想讓滿人禪讓,不北伐,怎麼可能?

他們都想要北伐,可朱敬倫擔心發生巨大的地政緣治崩潰危機,始終在等一個有巨大緩衝機會的時機,那就是等一場世界大戰,可知識分子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感染了民族主義的他們,就認定政府的首要任務,是將一個民族統一進一個國家,而不是四處征戰,搶奪殖民地或者為了商業利益動用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對美國戰爭,儘管進行了大量的名族主義引導,大家戰前普遍對美國沒有好感,但讓老百姓抵制美國貨可以,讓老百姓去打砸美國商人的洋行可以,讓老百姓支援對美國戰爭,老百姓覺得不可以。

隨著戰爭的進行,反戰的輿論就越強烈,已經習慣敢說話的大明報紙,什麼話都敢說,他們甚至認為這場不和民心的戰爭,就是因為權力過於集中於政府,新派大肆呼籲要建立議會制,廣泛徵集民意,讓議會對政府行為進行監督。

這種立憲議會的民主聲音終於在大明形成了氣候,老派第一次沒有站出來反對,保持了集體性的沉默,讓政府再也不能孤立於輿論漩渦之外,必須直面輿論的壓力了。

輿論除了這種聲音之外,還要求政府立刻結束戰爭,制定統一國家的時間表,哪怕是談判統一,也應該跟清政府談判,而不是一再的拖延。

由於民間輿論的反對,政府招兵工作都很難進行,因為報名參軍的人太少了。整整一年時間,招募的士兵竟然不足二十萬,這對於龐大的大明人口基數來說,招兵顯然是失敗的。

如果此時推動徵兵制改革,強徵兵員的話,不止朱敬倫擔心了,整個文官政府都擔心會造成社會**。

而且朱敬倫還發現,發動了這場戰爭之後,他一向不錯的威望也受到了影響,少量敢於批評皇權的報紙第一次沒有得到守舊派的集體圍剿,這讓他個人感到失落的同時,也開始擔心皇權對這個國家的平衡作用,一旦皇權無法在變革時期成為沉甸甸的承諾維持平衡,那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總崩潰,比如俄羅斯帝國那樣的命運,朱敬倫並不擔心他個人的命運,他擔心的是整個國家的混亂,會讓國家失去世界大戰這種改變世界大格局的機會。

但這場戰爭是一定要進行下去的,削弱美國才能在即將到來的世界大戰中,謀求更大的利益,這是最大也是唯一的潛在競爭對手,不稱現在他還沒有羽翼豐滿就扼殺他,等他徹底成長起來,大明就攔不住了。

但國內招不來兵的情況,讓朱敬倫頭痛了很久。

“去北方招兵。我們是一個民族,將來也是一個國家,為什麼不能組建一支軍隊呢?”

朱敬倫突然思維開放,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去北方招兵,去滿清的統治區招兵,這會造成什麼政治後果,政府無法預計,如果因此而讓滿清跟大明開戰,政府其實並不怕,正好趁機滅了滿清,其實民間的輿論,也是政府官員的心聲,統一天下,對文官的影響,比民間的士大夫更強烈,民間不過是感情問題,對他們則是實實在在的功業。

哪怕從私心來講,統一天下之後,武將拿功勳,文官得官位,一個統一的中國,高階職位顯然比現在多的多。

“不僅要去北方招兵,還可以從殖民地招兵,從南洋地區招兵,從美洲招兵。這次戰爭是為了保護海外國人的利益,相信海外國人會更加支援一些,也應該更加支援一些。”

朱敬倫繼續建議道。

只是有人有些擔心:“陛下,那阿拉斯加也要招兵嗎?”

已經很少對政治發表直接態度的方山憂心忡忡的問道,他之所以會如此憂心,是因為他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內情,一旦阿拉斯加動盪太大,很有可能讓哪裡崩潰,因為哪裡有一個盤踞了很多年的野心家,朱敬倫的老丈人張千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