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俾斯麥想到,如果大明能夠匪夷所思在戰爭前一刻,選擇對俄國做出讓步,俾斯麥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理由說服俄國接受和平。

原因很簡單,剛剛結束的明法戰爭證明,西方國家還沒有能力在東亞大陸上,跟大明這個新近崛起的強國對抗,不是西方國家的國力不如大明,而是上萬公裡的距離大大削弱了西方國家向東方投放力量的能力。

法國還能調動近百萬軍隊進入越南,都無法取得對抗大明的任何優勢,俄國絕對沒有這種能力,西伯利亞的水系絕對無法支援一百萬人作戰,俄國人自己就有經驗教訓,彼得大帝時候跟滿清的康熙進行過對抗,尼布楚的哥薩克同樣處於法國在越南遇到的窘境,那就是長期被中國人圍困,最後不得不投降。

選擇從海路上進入東方,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且不說法國艦隊遠渡重洋之後遭受到的毀滅性打擊,俄國海軍還遠遠不如法國呢,僅僅提出英國兩個字,就能讓俄國連一點海路作戰的想法都不會有。

一切現實條件都正面,一旦開戰,俄國必敗。

俄國不會接受一場必敗的戰爭,大明強勢阻擊俄國,俄國人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為尊嚴而戰,可如果大明給了俄國不戰的機會,相信俄國人會抓住的。

比如大明決定向俄國開放秦皇島,暫時滿足俄國的經濟利益,俄國有了一定的回報,自然能夠暫時忍受沒有出海口的不便。

但長期下去,俄國肯定會一而再再而三向出海口發起衝擊的,這是他們的歷史宿命,只要俄國想擁抱海洋,他們跟大明和英國的矛盾就不可調和,會發展成長期的對峙,這才是對德國最有利的,因為德國要的不是俄國一兩次向東的擴張戰爭,而是希望俄國能長期將力量投放在東方。

於是就在明俄戰爭即將爆發之際,俾斯麥約見俄國大使,向俄國提出了最合理的建議。

俾斯麥告訴俄國人,如果德國能說服大明允許俄國使用大明的港口,俄國應該接受。

俄國大使表示,俄國無法接受長期受到東方國家鉗制的局面,不可能忍受自己的出海口被大明控制的情況。

俾斯麥則表示,一旦開戰俄軍必敗,將會永遠喪失獲取東方出海口的機會,永遠被海洋國家封堵在寒冷的北半球。

俄國大使迷信俄國的軍事力量。俾斯麥提醒他們注意一下法國的遭遇。

接著俾斯麥提出了一個非常誘人的建議,那就是俄國不妨先利用大明的港口擴大利益,同時改善俄國通往東方的交通條件,俾斯麥認為,俄國修建一條西伯利亞鐵路,將俄國本土徹底跟東方的海洋連接起來,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俾斯麥表示,非常看好這麼一條西伯利亞鐵路的經濟前景,如果俄國有需要的話,德國非常樂意為這條鐵路提供資金支援,因為德國絲毫不擔心這條鐵路的還款能力。

俄國大使被說服了,然後將自己的建議寫成報告回報給了俄國外交部,俄國外交部分析之後,認為這是一條完美的解決目前“打又打不贏,退又不甘心”窘境的方法。

俄國只需要暫時向東方國家做出讓步,然後修建西伯利亞鐵路,鐵路修通之日,就是從東方國家手裡將利益原原本本收回的時候。到時候別說在葫蘆島修鐵路了,大明的秦皇島港口也能奪過來,還能進一步南下去天津修建鐵路,去山東修建鐵路,將俄國的控制範圍一步一步往南延伸,深入溫暖的熱帶地區。

於是就在大明軍隊都切斷了葫蘆島和錦州的時候,俄國照會德國,願意接受德國調停,將戰爭的馬達,關閉在爆發的前一刻。

大明也接受了德國的調停,表示大明是一個和平的國家,但凡是出於和平考慮,什麼條件大明都願意談。

於是大明和俄國的外交官,在俾斯麥的主持下,做到了談判桌前。

按照管理不相互爭吵一番,訛詐一番,談判是不會切入正題的,滿清的士大夫經常吃這個虧,因為他們不習慣跟個商販一樣,為了利益在談判桌上錙銖必較,他們幻想著羽扇綸巾高談闊論中,就操天下大勢於鼓掌之間,所以每每在人家的訛詐之下就妥協了,豈不知這只是談判的開場白而已。

大明的外交官們早就習慣了這一切,因為大明的初代外交官基本上都來源於買辦商人,接著將他們派往世界各地,聘請各國的外交專家、法律專家做顧問,一步一步讓他們在實戰中感染了西方的外交風格。後來第二代、第三代外交官就沒有這麼窘迫了,黃遵憲這種外交官已經是透過科舉考入洋務司,然後在洋務司的官學校中全面系統的學習外交知識,然後才會派往各個駐外使館實習,實習透過後才能擔任此等重要國家的外交官職務。

跟第一代的野路子相比,後來的大明外交官員的培養,已經相當正規,從容不迫了。

所以他們完全不會被這種訛詐所嚇到。

俄國人提出,他們開發葫蘆島,是經過滿清允許的,跟大明完全沒有關係,大明強行阻止俄國,違反了所有的國際準則,不會得到任何國家的支援,將受到國際社會的抵制。

大明反駁道,至少大明已經得到了部分國家的支援。同時表示大明並不拒絕俄國在東方獲取經濟利益,甚至十分支援俄國跟大明的貿易,但俄國進入中國海洋的行為,大明認為威脅到了大明的國家安全,在國家安全面前,大明沒有選擇的餘地。

俄國代表諷刺大明,以為靠上了英國人就自以為是,告訴大明代表俄國並不懼怕英國,俄國的國力也不輸給英國,俄國是不會在英國的面前屈服的。

大明代表則提醒俄國,克里米亞戰爭的解決斌不好看,還表示大明即便沒有英國支援的情況下,也有能力單獨跟俄國打一場克里米亞戰爭,不久前的法國就是例子。

吵了一天之後,雙方才在俾斯麥的說和之下,展開了實質性的談判。

俄國提出,他們願意接受在葫蘆島讓步,但是大明必須為此做出補償。他們要求大明不但要分享秦皇島的使用權,而且必須允許俄國在秦皇島駐軍,從而保護俄國的鐵路安全。

大明代表表示,俄國對秦皇島任何不切實際的野心,只會給俄國帶來戰爭。大明可以在得到補償的情況下,有限度的向俄國開放秦皇島的利益。但俄國在秦皇島只有商業利益,沒有其他利益。

大明代表還提出,作為大明許可俄國進入秦皇島的條件,俄國必須出讓恰克圖鐵路的利益給大明。按照大明當年跟俄國商定的恰克圖到大連鐵路的條件,大明要佔有恰克圖到秦皇島鐵路的一半權益,並且派出一半的管理人員參與鐵路的管理。

俄國嚴詞拒絕了大明的無理要求,表示恰克圖鐵路是俄國的生命線,俄國絕對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

談判一度陷入僵局,俾斯麥不斷的從中調節,展現了高明的外交手段,同時也向外界不斷釋放他強大的影響力。

英國人密切的關注著談判的進展,他們多次感到談判會破裂,雙方的條件相差太大,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

英國人不知道的是,朱敬倫手裡隨時都有一張將俄國人拉回談判桌的電報,在必要的時候,大明會做出任何讓步,包括直接讓俄國得到葫蘆島,所以談判不管多麼緊張,最後都不會破裂的。

隨著談判的進行,英國人反覆催促大明開始軍事行動,一會說大明應該制止俄國在葫蘆島的工程,一會說大明給俄國一定的軍事壓力,有助於俄國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

總之英國很希望大明打這一仗,將俄國人從海洋打回大陸去,但是大明就是不行動,彷彿換上了拖延症一般。

而大明則反覆利用英國還需要大明的有利形勢,在瓜分南洋的新加坡會議上,不斷的要求英國支援大明的各種訴求。

東西方的外交活動幾乎在同一時間相互進行,相互影響,相互干擾和相互促進者,世界再也沒有哪一個時刻像現在這麼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如同一張網一樣,這邊扯一下,那麼就會動一下。

最終扯開這張網的,還是老道的俾斯麥,他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後,大明和俄國外交官都摸清了對方的底線,或者自己以為摸清了對方的底線,而不知道只是俾斯麥希望他們這麼認為的。

談判再次順利展開,雙方都做出了讓步。

俄國表示不染指秦皇島,而大明則表示不對恰克圖鐵路提出要求,俄國獲得了恰克圖鐵路不受限制進入秦皇島的權力,而大明則得到了從秦皇島到葫蘆島段鐵路的修建和運營權,但大明必須採用俄國的標準來修建這段鐵路,從而讓俄國的火車可以從恰克圖一路駛入秦皇島。

此時談判已經過了整整一年,談判如此順利,讓英國人感到十分鬱悶,俄國進入秦皇島勢必將英俄矛盾長期化和複雜化,任何事情一旦拖延久了,就充滿了變數,英國不認為大明能永遠站在英國一邊對抗俄國。

就在年底前,大明已經開始跟俄國商談具體條款的時候,突然大明軍隊在葫蘆島展開了行動,沒有任何徵召大明軍隊向葫蘆島開進,跟俄軍緊張對峙起來。

大明兵部向外宣稱,有大明士兵失蹤,一切條件都表明,是葫蘆島的俄軍襲擊並綁架了大明士兵,要求進入葫蘆島要塞進行搜查。

原本進展的極為順利的局勢,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戰爭看起來似乎一觸即發。

大明緊急照會英國,希望得到英國的全面支援,英國沒想到還會發生這種事,也不管大明士兵失蹤是事實還是藉口,馬上答應大明的所有要求,包括支付第二年的軍費援助。

這時候經過了一年談判,漫長的新加坡會議也終於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關於南洋利益問題的總決議基本落實。

時間終於到了1889年,英國如期支付了第二筆五千萬英鎊的軍費援助後,戰爭還是沒有爆發,而是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俄國沒有答應大明進入葫蘆島要塞調查的要求,但是俄國排除搜索隊在附近一間古廟中發現了一個俄國士兵和一個大明士兵喝醉在了這裡。

之後大明方面確認,該士兵就是失蹤的大明士兵,而那個俄國士兵是因為打獵,迷路到了這裡,倆人湊到了一塊,始終沒有走出山區,就在廟裡住了下來。

不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時間上對不對的上,兩國都確認之後,誤會也就接觸了,沒有了誤會,自然也就沒有了戰爭,一度中斷的談判再次進行,雙方都承認之前達成的成果,並且馬上起草了檔案,交付各國政府蓋章,然後換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俄之間的局勢如同過山車一樣,忽然升起又忽然下落,最後徹底平靜,一場戰爭消弭於無形。

只是英國人發現,他們先後支付大明的兩期軍費援助,總計一億英鎊卻實打實的花出去了,這筆錢大明是不會退的,而且英國還不能為此找大明麻煩,因為他們依然沒有放棄拉攏大明對抗俄國的計劃。

英國的情報機構還發現,俄國國內正在不斷的將建築物資運往希伯來,經過仔細調查,他們發現俄國竟然在準備修建西伯利亞鐵路,這證明俄國對獲取東方港口還沒有死心,他們跟大明的和談,不過是一次拖延戰術,一旦他們的鐵路修通之後,將徹底改善在東方的交通條件,到時候肯定還會繼續尋求向海洋擴張。

英國將這個情報通報給了大明,希望大明做出準備,如果不在西伯利亞鐵路修通之前,就在陸地上打斷俄國的擴張,那麼大明將會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

大明則表示,即便俄國修建了這條鐵路,大明也有信心能將俄國擊敗,大明更關心的是新加坡會議的結果,在各方爭吵了一年之後,最後透過了《關於南洋的總議定書》,完成了對南洋的瓜分,有英國的支援,大明在南洋利益上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

————————————

謝謝書友們的支援,重新開始更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