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弼士安排的很周到,包了一列豪華專車,不止是舒適,最重要是安全,不會有英國警察上來騷擾,他們這樣身份的人,最不想麻煩,尤其是此行還是秘密活動,尤其不能張揚,不管是被法國發現,還是讓英國人提前知道了,都是麻煩事。

張弼士是廣東大埔縣西河鎮黃堂鄉車輪坪村人,小時家境貧寒,父親是鄉村塾師兼醫生,他得以識字。1858年,十八歲的時候,張弼士家鄉遭受災荒,不少人離鄉背井,外出謀生。迫於生計,張弼士也跟鄉人一起飄洋過海謀生,到南洋荷屬巴達維亞城。開始寄食於大埔會館,後經同鄉介紹,到同鄉開辦的溫氏米行當店員。老闆發現他勤懇麻利,精明過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兼且忠厚老實,可以信賴,即起用他為帳房,並把自己的獨生女兒許配給他。幾年後,老闆病逝,張弼士夫婦繼承了他的資產。

之後張弼士繼續經營,不到十年,他就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富豪了。

張弼士不時跟拉瑪五世談幾句話,他是南洋富商,而且是鉅富,能成為人上人,除了運氣極佳之外,跟他情商極高也有關係,如果不是能讓老闆喜歡,又如何能成為老闆女婿,繼承家業呢。

在官場上,他也是八面玲瓏,歷史上,他擔任過清廷的領事,而且跟洋務派關係莫逆,但卻資助康有為,資助孫中山,可以說,不論誰得了天下,他有買來了路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人物,又怎麼能錯失結好暹羅國王的機會呢,而暹羅國王去中國是求助的,因此也很願意從張弼士口中打聽到一些大明的訊息。

暹羅跟大明的關係還不錯,因為暹羅境內生活著大量華人,跟大明之間的貿易量很大,至少大明是暹羅大米的第一進口國和暹羅最大的貿易國。

最重要的是,暹羅對待華人的態度很好,當然不好的話,也沒那麼多華人去暹羅,暹羅的華人數量甚至遠高於越南。

後世評價東亞局勢,這裡只有三個獨立國,一個中國,一個日本,一個泰國(暹羅),說中國是因為太大,讓洋人無法下口,日本是因為太強,明治維新成功,暹羅則是因為太巧,善於周旋於英法之間。

暹羅的巧,可不止在本世紀,而是從古至今都很巧,他們長期以來一直都很積極發展跟中原王朝的友好關係,所以華人在暹羅發展始終很平穩。

暹羅也願意給能為暹羅帶來中國商品的華人一些優待,讓華人享有“商業上合理的自由,歷代國王都友好相待”,一方面是因為暹羅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貿易都是王室壟斷的,他們造船跟外界做貿易,獲取巨額利潤,而王室不可能自己做生意,就需要找人幫忙,在亞洲商業知識最豐富的族群,顯然就是華人,因此華人長期包攬了暹羅王室的外貿生意,甚至明清時期暹羅國王的貢船,事實上都是華人駕駛,暹羅的貢使其實是華人充任。

另外就是,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地區,往往管理比較粗放,稅收都是包買制,由一些富商包買下某一個地區的稅收,荷蘭殖民地也繼承了這些傳統。而華人在歷史上,就是這一地區最大的包稅商集團,在暹羅他們也從事這種生意。

尤其是18世紀後期,祖籍潮州的混血華人鄭信在緬甸滅亡大城王朝後,建立吞武裡王朝,成為暹羅國王,大力招誘華人來暹羅,潮州一帶的華人大批南下投奔這個國王老鄉,而潮州人從那時候起也在暹羅獲得了皇族華人的外號。

19世紀初出使暹羅的英人柯羅福記載:“旅客是從中國到暹羅的最重要的輸入”,“一艘戎克船(中國帆船)一次送100個華人到曼谷”,每年到曼谷的華人少說有7000人。據他估計,到了181年,暹羅已有華人70萬。

華人數百年來平穩的在暹羅經營發展,數量多少難以統計,但經濟上已經佔據了緬甸較高的位置,尤其是長期跟暹羅皇室合作,壟斷對外貿易,讓他們天然成為大明跟暹羅之間的貿易紐帶。

所以大明跟暹羅的商業往來,很容易就建立起全面的貿易網路,暹羅的大米、蘇木甚至各種熱帶水果的加工品都在大明市場上熱銷,是大明農產品最大的進口國之一,僅次於被法國開發出來的越南南圻。

因為歷史的關係,暹羅國王還多跟華人之間通婚,說暹羅國王是華人有些牽強,但他們的血脈中肯定有華人血脈這卻是無疑的,不知是不是因為這種關係,暹羅國王始終對華人相當友善,加上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中,都沒有種族主義成分,華人在暹羅這種溫和的社會中遊刃有餘,得到了各個階層的信任,如果暹羅人民族情緒強烈的話,鄭信就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有足夠的號召力吸引那麼多人跟隨他,最後建立新的王朝。

拉瑪五世對華人這個平和勤勞的族群也沒有任何排斥心態,早就將其當成暹羅的一部分了,反正暹羅民族成分複雜,有三十多個民族,最大的泰族也不過佔了四成,寮國族佔了三成半,華人佔了一成,華人是第三大族群,想排斥也不現實。歷史上,直到二戰時期,泰國才在民族主義軍閥的帶領下掀起排華浪潮,但也沒有實際實行,戰後就廢除了那些政策。而且引導排華的那個將軍,自身都有華人血統,祖父都是從中國去的。排華在越南,沒有民族基礎。

所以拉瑪五世對中國相對信任,這次開放曼谷給大明海軍,就是希望藉助大明的力量,將法國驅逐出去,法國殖民了柬埔寨之後,對暹羅越來越不友好,不但迫使暹羅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還多次在邊境製造摩擦,吞併暹羅的野心昭然若揭,這次要不是他們先發兵越南,沒準就會找機會對暹羅下手,而他們一旦在越南站住腳跟,下一個目標必然還是暹羅,現在他們在越南失敗在即,可是卻在柬埔寨沒受影響,以後越南有大明保護,可想而知,法國今後會對誰動手了。

至於英國,雖然暹羅始終在英國和法國之間周旋,但英國人同樣不是什麼好鳥,在暹羅也霸佔了大量特權,而且為了拉攏英國,暹羅政府從財政到外交都用的是英國顧問,並且將暹羅境內的採礦權幾乎都交給了英國人。

但即便是這樣,也未必能打消英國對暹羅的野心,緬甸還是英國的保護國呢,趁著明法在越南開戰,英國不也滅了緬甸嗎。廢除了緬甸王室,將緬甸降為印度的一個省。這種情況未必不會發生在暹羅身上,而且是很有可能發生在暹羅身上,甚至是必然要發生在暹羅身上的遭遇。這種認識,尤其是對英國廢除緬甸王感到深深的驚懼的拉瑪五世發現,除了中國人在對待番國比較可靠,從不幹涉內政之外,英法都靠不住。

可是拉瑪五世雖然冒險與大明合作,在英國人的背後推動下,為大明艦隊開放了曼谷,但卻始終不敢進軍柬埔寨,擔心遭到法國人的報復,結果錯失良機,沒有跟大明結成軍事同盟,共同對付法國,最後匆匆加入戰爭,卻還是無法改變柬埔寨的局勢,而且英國也不再支援暹羅,英國轉而開始扶持法國了,這讓拉瑪五世覺得,他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

只要能保住暹羅,讓暹羅百姓安居,讓暹羅江山永續,他願意按照傳統向中原王朝,也就是大明朝貢,自稱臣屬。

可是張弼士向拉瑪五世展現的態度,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友好,張弼士告訴拉瑪五世,大明並不打算奪取南洋地區的領土,也不打算欺負南洋國家,大明只會向南洋國家展示自己禮儀之邦的傳統,在這一點上,大明是跟西洋國家有本質區別的。

不過大明在南洋的商業利益還是需要維護的,也只在南洋地區尋求商業利益。

雖然如拉瑪五世想的那樣,中原大邦往往不太看得上南洋小國,可也讓他擔憂,如果大明對這裡沒有興趣的話,那又憑什麼冒著得罪英法的風險保護暹羅呢。

此去成敗難料,拉瑪五世覺得,他需要在大明官場上找到助力,眼前這個大明南洋公使態度友好,對南洋的風土人情也是瞭如指掌,正是他最好的助力。

於是拉瑪五世跟張弼士開始談起了生意,在拉瑪五世的印象中,華人就是做生意的,只要讓他們賺錢,他們什麼都願意幹。

但他很快發現,這個張弼士似乎沒有那麼容易收買,至少收買的成本很高,暹羅可能收買不起。

因為這個人太有錢了。

張弼士繼承岳父家業之後,開始顯示非凡的經營實業奇才。他抽出一部分資產,開設了一家經營各國酒類的商行,並承辦了當地的酒稅和新加坡的典當捐務,隨後又承包了荷屬東印度一些島嶼的鴉片煙稅,收入更是暴利。

1860年代,由於荷蘭殖民地印尼島嶼眾多,荷蘭殖民者對許多島嶼都鞭長莫及,眼睜睜看著利益拿不到手裡,所幸就放手讓華僑組織墾殖公司,他們好從中攫取稅收。

張弼士抓住這一時機,抽出大部分資產投入這一事業,1866年,他在荷屬葛羅巴埠創辦了裕和墾殖公司,大規模地開墾荒地,專門種植椰子、咖啡、橡膠、胡椒、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並在墾殖區間種雜糧,獲取了極大經濟效益。1875年,他又在蘇門答臘的阿齊創辦了新的墾殖公司。1877年和1878年,他在荷屬怡釐創辦的裕業墾殖公司、爪哇日裡創辦的笠旺墾殖公司就有橡膠園八處,僱工近萬人。

在經營墾殖公司的同時,張弼士善於抓住其他商機。他在英屬馬來亞彭亨州文東埠開設東興公司開採錫礦,賺了一筆大錢;在日裡開設日裡銀行,專門辦理華僑儲兌和僑匯業務,成為華僑銀行巨頭;又用金融資本,在棉蘭、檳榔嶼興建中西合璧住宅,發展房地產事業;建立了一個聯絡海內外的藥材批發藥行,國內的名貴藥材多經張氏藥行批銷海外,海外名貴藥材及西藥,多經張氏藥行批銷回國,溝通了海內外藥材市場。

張弼士有多少錢沒人知道,他也不會輕易向別人透露自己的財產情況,可是拉瑪五世也是一個人精,他透過張弼士跟他講的生意規模判斷,此人身資鉅萬,可能比暹羅每年的國庫收入都高,這樣的人怎麼收買?

拉瑪五世猜的沒錯,張弼士經營的企業風生水起,獲得了驚人的利潤,後世傳言,到了1869年,張弼士的財產已經達到了8000萬兩白銀,成為華人首富,而這一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才7000萬兩,張弼士的財產比清政府的歲入都高,更何況一個暹羅呢。

但其實暹羅也不窮,他們的財政狀況極好。

經過他父親和他兩代國王的改革,暹羅的財政制度效率大幅度提升,加上暹羅處在熱帶豐富的物產資源,這讓拉瑪五世不但能不斷的進行改革,進行各種現代化建設,同時還不用借一毛錢債務。

歷史上,在拉瑪五世逝世前一年,暹羅財政收入相當於當時清朝的9%,人均是清朝人均收入的17.倍,也相當於日本的好幾倍。而暹羅的稅率是不可能跟明治時代瘋狂搜刮百姓的日本相比的,所以單純從其他角度來考慮,暹羅的改革成績絲毫不輸給日本。

而在富裕程度上,遠超中日兩大帝國,所以這一時期,大量華僑湧入暹羅謀生。唯一的缺陷是,暹羅的改革沒有讓國家變得強大,但暹羅人口只有六百來萬人的基礎上,事實上也不具備成為一個強國的條件。

一個重視財政的國王,一個精於牟利的富商,倆人很快就有了一些相同的觀念,比如張弼士就認為,如果暹羅能夠加大稻米的墾殖的話,暹羅經濟一定大有可為,國力大幅提升。

拉瑪五世深有同感,法國人在南圻進行大規模開發之前,暹羅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糧食供應國,可是暹羅的開發只限於湄南河下游三角洲地區,中上游尚未得到開發,最大的限制是交通問題。

鐵路!

倆人很快就認識到問題的關鍵是鐵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