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從完成了軍事改革之後,大明的少壯派軍事集團就形成了,他們具備世界上其他現代國家的軍事集團的特徵,激進、冒險主義,187年的時候,文鳶為代表的青年軍官階層,甚至一致認為,大明軍隊能夠輕鬆擊敗法國軍隊,當時他們極力主張在越南與法軍一戰。

後來大明政府跟法國達成了一致,撤回了進入越南的軍隊。

而到了琉球事件對日本用兵的時候,軍事集團已經很難壓制了,為了壓制他們,朱敬倫將軍權移交給兵部,可是一段時間內兵部無力控制一個自成一體的軍事集團,在攻打日本之前,甚至出現了大批軍官集體向皇帝請願對日開戰的情況。

顯然軍事集團有強烈的依靠皇權得到更大行動自由的傾向。

朱敬倫則是反對這種傾向的,所以他始終堅持不繞過兵部跟軍隊有任何接觸。

這給了兵部大量操作的空間。

琉球事件結束之後,已經動員起來的軍隊,是一個巨大的不安定因素。兵部採用分化瓦解的方式,開始削弱軍事集團。

首先他們讓在日本作戰的文鳶,完成撤軍任務之後,就地留在日本,擔任駐日武官,給文鳶一個任務,讓他調查日本的軍事,檢視日本有可能對大明的威脅。在戰爭中,被一些武士道日軍觸動的文鳶,對日本軍事力量也頗為好奇,於是就接受了兵部的命令。

少壯派旗幟人物文鳶接受之後,就讓兵部的文官們開啟了一個口子。開始一個一個的調走那些少壯派,江西軍區總兵陳濟世被派去俄國,讓他去調研俄國的軍事力量和潛在威脅。張開山被調去了法國,研究法國在普法戰爭後軍事力量的恢復情況,並且研究法國未來的越南政策。

少壯派四大旗幟人物中,只有福健軍區的鄧世才留在國內,繼續主持軍隊復員工作。

顯然這個鄧世才是得到兵部文官認可的,朱敬倫稍微留心了一下發現,這個鄧世才還真的不一樣,他是唯一一個當時沒有聯名請願的高階軍官,顯然他的穩重作風,得到了兵部的認可。

除了三大旗幟被調走外,兵部還向美國、德國、奧匈帝國,甚至連南美一些小國都派去了武官,大量有旅歐資歷的少壯派中高層武官被調走,幾乎是一場軍事政變。與此同時,大批從大明軍校中走出來的軍官,開始走上軍官崗位。

悄無聲息間,兵部清洗了軍隊中的少壯派勢力,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文鳶一開始的服從之外,後來陳濟世等人都掙扎過,將事情鬧到了朱敬倫這裡,朱敬倫支援了兵部的決定,安撫了他們。

之後在鄧世才的積極配合下,兵部順利的完成了軍隊的復員,大明軍事機器再次轉入和平狀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解決軍事集團的情況表明,大明文官集團不但已經擁有了獨立的思想意識,而且已經錘鍊出了成熟的政治手段。

現在他們開始頻頻抵制皇權的干涉了,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對皇權唯命是從的公務員軀體,而真正形成了政治勢力。

這是政治走向成熟的標誌,朱敬倫有兩個選擇,第一採取對抗的態度,跟官僚集團爭奪權力,讓大明政治陷入持續的動盪之中,第二則是採取預設和退讓的姿態,讓官僚集團真正開始管理國家。

朱敬倫選擇了第二條,但是對於經濟危機期間的政府投入刺激方陣,他還想爭取一下。

跟陳芝廷等官員商談了一番,告訴大家,經濟危機已經初露端倪,明年很可能全世界的危機都會爆發,必須採取措施保護大明的工業。

提高關稅他們都認可,可唯獨讓政府增加投入,甚至是大規模負債進行投入,他們很難接受,他們擔心那樣會摧毀金融體系,得不償失。政府應該節省開支,穩定市場為主。

朱敬倫努力將理念灌輸給他們,但是他們不肯接受,再三勸說朱敬倫改變主意。

朱敬倫知道,已經說服不了他們了,他們已經擺脫了對皇帝英明神武的迷信,就算朱敬倫強行推動,他們無法拒絕,但他內心不服,就不會積極配合,就會像上次鐵路公司上市那樣,陰行抵制,到最後受損的是整個大明經濟。

既然無法讓他們從心裡接受,與其鬧成皇權跟官僚集團的再一次對抗,那還不如同意他們的意見,從而維護文官政府的權威。

但朱敬倫不打算放棄在經濟危機中的積極行動,政府不出面,皇帝也可以出面,朱敬倫這個皇帝還是值幾個錢的。

他成功說服了陳芝廷等人,將很快推行一項政策,將大明所有的通商口岸統一管理,全部劃歸六部直屬。

大明的開放口岸眾多,除了個別滿清時代開放的口岸,比如潮州、廣州等之外,其他口岸都是大明主動開放的。包括東莞的虎門,香山的前山寨,順德的南沙,番禺的黃浦,南海的佛山,肇慶府的高要港,新會的港口區等等十幾個口岸。

這些口岸,依託海港、河港都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現代城市,但是城市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九龍港已經建立了所有的西方城市基礎設施,電報、電話,上下水道,城區馬路,公共交通,但是高要港區甚至連自來水都沒有。

這些港區,顯然是目前最城市化的地方,是大明工業區的核心,如果任由其自行發展,靠自己的財政逐步建設的話,發展會大大受到制約。

如果都能收歸中央直轄,在強大的中央財政的幫助下,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統一管理,能夠有效的促進港區聯動,一改現在各大港區自行其是的做法。

朱敬倫以統一管理能夠更好的對各港口的稅務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好處,從而繼續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水平為由,很容易說服了陳芝廷他們,甚至他們也認為這是一個好方法,之前沒想到,是因為西方國家也沒這麼做過。

給這些港區新的名字是六部直屬埠區,將由六部直接派遣埠區官員管理,品級為七品,相當於縣令。(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