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敬倫安排下去,自有各國的公使去忙碌。

老實說他們的工作並不難做,這個時代,歐洲還是非常歡迎跟東方進行交流的,主要是他們樂於向東方國家灌輸他們的各種理念,頗有點好為人師的架勢。

普魯士政府就表態,非常願意接受來自大明的官員實習,其實之前他們已經接受了一大批來自大明的各級軍官進入他們的軍校了,現在普魯士的首相是俾斯麥,不止對大明,歷史上,俾斯麥對日本來訪的使團也是十分熱情的。

此前派出來的留學軍官,陸軍主要派往三個國家,普魯士、法國和丹麥,這三個國家都有相當優秀的陸軍學校,普魯士和法國就不用說了,丹麥的軍事教育其實也不弱,普魯士現在的總參謀長毛琦其實就是從丹麥的皇家軍事學校畢業的。

而海軍反而沒有來得及派出學員,朱敬倫想了想,這次跟隨自己前來的恰恰都是一群軍官,本來是讓他們進行遠洋訓練的,現在所幸全都留下來,跟英國人商議,看能不能安排他們進入英國的海軍學校學習,如果英國安排不完,其他國家也可以問一下。

至於他們帶來的軍艦,那十艘風帆蒸汽戰艦,已經面臨淘汰了,正好大方點,就告訴英國的軍校,如果他們接收呢,這些船就送給軍校做訓練艦。

回程的時候,朱敬倫只打算帶廣東號鐵甲艦和一些補給船回去,那些風帆船就不要了。

之後幾天,朱敬倫繼續去參觀世博會,這麼大的一個世博會,可看的東西當真不少。

他主要跟陳啟沅關注歐洲的各種工業裝置。

隨行的成員則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各種工藝品,有的喜歡鐘錶等各種奢侈品,還有人關心電報、電話等新科技產品,還有不少人竟然十分喜歡法國人在偏廳辦的人類展,對法國人從美洲、非洲等世界的角角落落抓來的各種土著人種很感興趣,幸好沒有中國人,否則朱敬倫一定跟法國人急。

日本人後來從歐洲學到了辦展覽的習慣,他們非常熱衷於辦各種展覽會,又一次就在展覽會上展出中國人種,起名為支那種人,結果還惹得當時的滿清留學生大大的憤怒,險些砸了他們的展館。

除了訪問,作為一個東方君主,他能讓這個時代的歐洲人產生一種獵奇的感覺,儘管他自己很不喜歡這種感覺,總覺得好像被人當猴子一樣看,但是他還是接受一些法國記者的採訪。

不止法國的,世博會本身作為一個大的活動,各國都派來了一些記者,比如美國派來的記者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馬克吐溫,朱敬倫還接受了他的採訪,表達了對明美關係的展望,採訪結束後他才得知這個記者竟然是馬克吐溫,為自己沒跟他好好聊聊有些遺憾。

一連三天,該看的都看了,機器當然還是英國的最好,三十年前英國才許可了向世界各國出口機器設備,短短三十年各國還無法超越英國,基本上各國沒有的,英國有,各國有的,英國的更好。

而比利時的裝置確實能跟英國的媲美,原因只有一個,比利時的鋼鐵工業和機械工業根本就是英國資本投資興建的。

其他的瑞典的裝置、德國各大邦國的裝置,法國的裝置,跟英國的相比,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

只是在個別專案上,他們已經慢慢追上來了,比如瑞典人製造的軸承是一絕,普魯士的克虜伯大炮,法國的蒸汽鍛錘,瑞士人當然以手錶為代表。連美國都有自己的長處,莫爾斯這次帶來了新的長距離電報技術。

朱敬倫看了五天後,就已經沒什麼興致了,因為基本上他掃過一眼的東西,就已經記在了腦子裡,他的記憶力實在是太驚人了,已經沒有必要再去博覽會看了,看過這個博覽會,也基本上對當前世界的技術水平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而朱敬倫前幾天讓發到各國大報上的招商廣告,從各國不斷的有訊息反饋過來,情況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這是工業時代,歐洲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一個大批夢想家,他們敢想敢幹,根本不在乎去任何地方,說的好聽叫實現理想,說的不好聽叫渴望發家致富,或者說他們的理想就是發財。

赫赫有名的一大批發明家,在人類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比如諾貝爾,比如愛迪生,其實他們的個人道德並不值得稱道,他們搞發明的最大動機,其實都是庸俗的為了金錢,這倆人算是幸運的,他們都透過發明創造發了大財。有很多不幸的發明家,手捧發明找不到投資的多的是,大名鼎鼎的迪塞爾發明了柴油機,卻最終破產跳海自殺。

朱敬倫在報紙上宣稱會給去中國辦工廠的人貸款,有的是人將這看作他們發財的機會,因此報名格外的踴躍。

可是傳回的名單讓朱敬倫頗為失望,這些人報告了他們的簡單資訊,朱敬倫都不滿足,他本來是想吸引克虜伯這樣的大企業去投資辦廠,在他看來,這時代的這種大企業,他們本身就相當於一個行業,他們去了就是帶去一個行業,這些一文不名的夢想家能帶去什麼?

但現在發回來的資訊中,就沒有一個知名的大企業,最靠譜的是聊聊幾個說他們在某些工廠做過很長時間的工程師,這些人也許還能有點用處,但是用處估計也大不到哪裡去,諾貝爾他爹現在在大明都在慘淡經營,開辦的工廠都快活不下去了,這些人去了,能比諾貝爾做的更好?

失望的翻看著名單,突然組朱敬倫眼前一亮,忙將自己剛剛扔到地上的一張紙撿起來。

這是一份比利時使館發來的,他們名單中倒數第三個名字翻譯成了毛塞爾,但是有外文備註,朱敬倫險些沒反應過來。

毛塞爾(Mausel),在和不就是毛瑟嗎?

一開始見不到那些大企業的資訊,朱敬倫還想著大企業不愁生計,也許得專門上門去邀請,也不著急,就想著如果有幾個西門子、諾貝爾這樣靠譜的夢想家也不錯,但是沒看到西門子,卻看到了毛瑟的名字。

跟西門子一樣,這個名字也是能讓人興奮的名字,他仔細想了一下,也判斷不出來到底是西門子更重要還是毛瑟更重要。

只是朱敬倫有些奇怪,為什麼毛瑟明明是一個德國人,怎麼會在比利時?

“安排一下,我要儘快見一見這個人!”

不用亂猜,把人叫過來一問,就什麼都知道了。

比利時使館聯絡了威廉毛瑟,年輕人沒有一點矯情,馬上就坐著火車到巴黎來了。

跟毛瑟詳細的聊了一番,朱敬倫才明白他們為什麼去了比利時,原來這是威廉毛瑟最困難的時候。

朱敬倫這才知道,原來這個時代的威廉毛瑟,跟後來的德意志帝國還沒有什麼關係。

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是由普魯士聯合其他德國邦國組建的聯邦,可是毛瑟並不是普魯士人,因此在普魯士一統德國之前,毛瑟跟普魯士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毛瑟是符騰堡王國出生的,前半生也都生活在符騰堡王國的一個小鎮奧本多夫,符騰堡國王1811年在這個小鎮上建了一座皇家兵工廠,毛瑟他爹是其中一百多名工人中的一員,毛瑟兄弟從小就在這座工廠中做學徒。

因此毛瑟跟這個時代很多發明家一樣,又是一個非科班出身的草根發明家。

但是帶有德國傳統的嚴格學徒教育,讓毛瑟兄弟的技術水平很不錯,他們兄弟在當學徒的時候,就開始摸索設計步槍,並且在今年透過改進法國的夏塞波後裝步槍,發明出了一款旋轉後拉槍機的後裝步槍,這款步槍就是後來裝備了德國陸軍的大名鼎鼎的毛瑟71式步槍,只可惜現在統一的德國還影子都沒有呢,他們的步槍根本就推銷不出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更遺憾的是,就在不久前,毛瑟兄弟所在的兵工廠被關閉,毛瑟一家都失業了。

幾經週轉,他們拿著自己設計的步槍圖紙,找到了一個資助人,美國雷明頓槍械公司在比利時的代表,於是他們就去了比利時為這個叫做諾裡斯的傢伙工作。

他們在諾裡斯的兵工廠裡,將他們設計的步槍生產了出來,可是根本就賣不出去。

諾裡斯為此很發愁,歷史上只持續了一年,諾裡斯就終結對他們的資助,而兄弟二人只得回到德國,開了一家小作坊慘淡度日,直到他們的設計被統一的德國陸軍看重,他們才翻身飛黃騰達起來。

但現在德國陸軍顯然沒機會了,因為朱敬倫捷足先登了。

至於毛瑟提出的條件,朱敬倫幾乎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

毛瑟兄弟從報紙上看到大明在刊登招商的資訊,他們猶豫著報名了,他們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希望能將自己的步槍推銷出去,毛瑟對朱敬倫說,如果大明軍隊願意裝備他們設計的步槍,他們就願意到大明去開辦工廠。

這要求不過分,以這個代價挖德國人以後的步兵兵器的旗幟,代價很划算。可是這樣一來,德國人以後使喚什麼步槍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