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加諸在皇帝身上的迷信在古代中國很多,朱敬倫身上就已經出現了無數,也不在乎多這一樁,但這不是他本身的想法。

他之所以種地,就已經讓滿朝上下頗多議論了,當然在這個重農的國度,大家不管私底下多麼不認同,可是明面上還得對此表示支援,不過是將歷朝歷代各個皇帝象徵性的種田,變成了真真實實的種地罷了。

但事實上很多人是不認同的,尤其是陳芝廷這個宰相身份的尚書令,因為朱敬倫將越來越多的國事壓在他身上,讓他做決斷,這讓他很不習慣,而朱敬倫跑去種地了,他就更是覺得皇帝是正經事不幹,跑去種那點地而不顧國事,完全是得不償失。

為此很多朝臣其實是寫過奏摺的,陳芝廷也將這些奏摺轉到朱敬倫這裡,但是朱敬倫統統都不看,他既然已經決定鍛鍊政府,那就真的能做到放手。

因此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受到陳芝廷指使上書的大臣的心思。

朱敬倫自己的心思嗎,很簡單,就是想推廣一下自己僅知道的不多的幾種先進農業而已,拋秧這種技術,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過去一根秧苗必須彎一次腰,實在是太累了,很多農民之所以年紀稍大就直不起腰跟這種頻繁彎腰的勞動耕作有絕對的關係。

拋秧則不同,站著就把秧苗拋出去了,省去了彎腰的動作,不但保護了農民的腰,最現實的意義還在於提高了效率。

傳統的插秧方式,即便是一個壯勞力,耕作個七八畝地就要了命了,可是這種拋秧,按照專家的誇張描述,一個小孩子一天就能拋秧三十畝。

當然朱敬倫的目的,真的只是為了給農民減負,因為在人均一畝多地的中國,也沒有三十畝地給人耕種。

至於養鴨子和養魚,那只是配合拋秧技術的附屬技術罷了,因為拋秧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做到插秧那種橫平豎直,不能讓每根秧苗都整整齊齊,不能成行成列,對傳統農業來說就無法除草、除蟲和翻土。

養鴨子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鴨子在水田裡不斷的捉蟲、吃雜草,代替了農民的除蟲、除草工作,等於是免費的勞力,最後還能下鴨蛋,產鴨肉吃,鴨糞最後還能肥田。

總之這是一項即省力,又高效的作業方法。

可誰能想到最後還是給自己頭上又加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這種神秘光環朱敬倫不在乎,甚至比較反感,他不反感自己做一個有威望的皇帝,可如果威望是透過這種迷信的方式來獲得的話,那麼他寧可不要。他太知道迷信的土壤能結出什麼腐臭的果子了。

共和國第一任領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高威望領袖,加上現代方式的宣傳,讓他的威望在他生前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但是一些邊遠地區的老百姓迷信一般的崇敬領袖,這怎麼看都不是什麼壞事,可是當領袖老了的時候,竟然有一些愚昧的老百姓,因為不想讓領袖離開他們,他們用各種迷信的方式來給領袖增壽,其中很多讓人難以接受,比如用他們孩子的命來代替。

朱敬倫希望能透過正當的手段獲得威望,他不希望老百姓因為他是天子而迷信他,他更希望自己是帶給了老百姓幸福和驕傲,從而讓他們愛戴。

所以他本是打算解釋的,直到一個侍衛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之後,他決定暫時不向外界解釋了,他們決定在保持一段時間的神秘色彩。

侍衛很不好意思,儘管朱敬倫向來平易近人,讓他不至於誠惶誠恐,但是管皇帝要東西這種事,他還是很難開口。他是給自己的弟弟要的,他弟弟聽說皇帝家的鴨子不吃秧苗,好奇的將自家的鴨子都趕進了稻田,顯然他家的地喂不飽那些鴨子,鴨子們就把稻秧禍害了一個夠嗆。結果他老爹發怒之下失手,竟然把小弟的腿都給打斷了。

年輕的侍衛覺得弟弟的腿是因為他被打斷的,非常的內疚,悄悄的給弟弟買了很多好吃的,但是弟弟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想要幾隻皇帝家的鴨子。

“好好好,等我家的小鴨子孵出來後,我給你十隻。你拿回去給你弟弟,那時候他的腿也該長好了。告訴他這些鴨子隨便往地裡趕,保證不吃稻秧。”

侍衛家的情況讓朱敬倫覺得,利用這種神秘感,或許能更快的推廣這些技術。

時間一天天過去,稻田抽穗了,結出了豐碩的籽粒,11月中旬迎來了豐收,碩果累累。

收穫之前先是放水曬田,水放了,養在水田裡的魚也就可以捕獲了,這些魚送了很多人,主要是朝中的重臣。等稻田曬乾,稻穀乾透之後,才割下一捆捆稻子,打穀脫粒,最後朱敬倫將這些親自種出來的稻穀,依然分送給了朝中的重臣們,自己只留下足夠一年的口糧和種子。

皇帝親自種田,耕種的大米送給忠臣,臣子們紛紛上書感謝,口氣中的感激涕零無以言表,直把皇帝捧上了天。至於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假意,朱敬倫就不關心了,能有那麼幾個大臣真心實地的受到感動,變得死心塌地他也就知足了。

但是因此造成的一種大氛圍,卻是最大的收穫,古往今來君王賞賜給臣子一點小玩意,就被大臣們吹捧,也真的有因此而感恩戴德的,朱敬倫的行為可不一般,他可不是給一點點小恩惠,這是真真正正親手重了十畝地,打出糧食賜給大臣啊,這種行為直接引起了全國的熱議,報紙紛紛報道。多個大臣公開表示,君恩如海,結草難報。

在這種大氛圍下,如果真的將來有大臣做出不合適的舉動,他們的名聲也就臭了。

當然這些朱敬倫真的不太在乎,讓大臣各司其職,他用了一整套考核制度,有吏部每年專門負責考核,讓大臣不貪贓枉法,又有另一套制度制約,最高的還有赫德最新組建的,嚴密的現代檢查部門,雖然被私下裡成為錦衣衛,讓許多官員深惡痛絕,但同樣也說明這個檢查機關的檢查力度。

有這些制度,朱敬倫根本不需要從人心上下手,所以他才不關心,給大臣們東西,不過是順手而已,反正他又吃不完,如果拿出去賣的話,又不太合適,因為帶著皇帝光環,有的是人願意高價購買,恐怕不少人還會認為吃皇帝種出來的大米能夠延年益壽呢,接著弄不好還會出現冒充的假貨,他可不想助長這種商業模式。

隨著稻田的收割,稻田裡的鴨子也長大了,下蛋了。朱敬倫如約將第一批腐化出來的小鴨子,送給了侍衛,新安縣沙井的黃大豐。

黃大豐將這些鴨子送給了弟弟黃二豐,二豐將鴨子又趕進了自家的水稻田裡,這次沒有一隻鴨子肯吃他們家的稻秧了。

這件事以更快的速度傳播開來,大家都盛傳,皇帝家的鴨子果然通人性,知道不吃農民的稻秧。他們不知道的是,黃二豐那十隻鴨子稻田裡的蟲草足夠吃,另外秧苗已經長了一段時間,稻秧已經比較硬了,根本不符合小鴨子的口味,它們當然不會吃了。

看到黃大豐從皇帝這裡求到了一些小鴨子,其他侍衛也眼饞不已,紛紛厚著臉皮討要,他們全都是農家子弟,大多家裡都在種田,朱敬倫有求必應,沒家都送了十隻小鴨子。

他們回家就把這些小鴨子放養在自家的水田裡,影響越來越大,四裡八鄉的農民都跑去看熱鬧,但凡是誰家說得來了皇帝家不吃稻秧的鴨子,他們都必定要跑去看熱鬧,甚至連一些報紙的記者都跑去看,他們也很好奇為什麼皇帝家的鴨子不吃稻苗。

當然圍繞這些鴨子,也發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比如有人傳說吃了皇帝家的鴨子能治病,就有來管這些士兵家屬討要的,討要不得還有試圖盜竊、搶奪的,而得到這些鴨子的百姓,則無不當成寶貝一般,為了怕被偷盜,有人乾脆睡覺的時候,把鴨子直接養在自己的床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輿論一時間炒成了熱點後,朱敬倫才選擇了闢謠,他請來了一些大報,接受他們記者的採訪,告訴記者們,鴨子為什麼不吃稻秧,不是因為是皇帝家的鴨子,而是因為相比稻秧,鴨子更喜歡吃蟲子,沒有蟲子就吃嫩草,最後才會選擇吃稻秧。

因此只要一畝地養鴨不超過十隻,嫩草和蟲子基本上夠吃,鴨子就不會去吃稻秧。同時還在報紙上宣傳了稻田養鴨、養魚和拋秧技術結合的好處,號召老百姓學習拋秧種植。

藉助這股熱潮,朱敬倫的拋秧和稻田養殖結合的技術,確實短時間內讓大批人知曉,但是闢謠本身卻沒有完全成功,哪怕有的報紙認真的做演示實驗,甚至邀請農民來參觀他們在稻田裡放養的普通鴨子,但還是有很多人堅持認為,皇帝家養的鴨子跟普通鴨子就是不一樣,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吃了皇帝家的鴨蛋治好了他老母親多年的哮喘。

總之老百姓沒接受科學知識薰陶之前,這種迷信的故事依然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

那就不是朱敬倫關心的了,他現在要考慮自己的親事了,眼看年底將近,他的婚期也要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