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香山文人黃培芳在道光九年(189年)遊覽大鼎廟時候,曾經題詩一首:

牂牁迢遞匯端州,形勢雄蟠控上游。

萬樹叢中嵌梵宇,群山闊處讓江流。

無邊春色方停棹,不斷西風正倚樓。

秦代龍祠看報賽,一時簫鼓偏滄洲。

蔣益澧看到了這首詩,就提在正對江面的一座偏殿的側壁上,蔣益澧覺得這首詩寫的極好,尤其好的是“萬樹叢中嵌梵宇,群山闊處讓江流”一句,兩山夾江,他只要在山上架起大炮,就能封死這條江。

他知道廣東海軍有輪船,他不是傻子,他是悍將,他打了十幾年仗,從過去一個不安分的遊俠,成長到了百戰將軍,豈是浪得虛名,曾國藩、胡林翼不待見他,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見識,左宗棠看中他,也並不因為曾胡厭棄他,他是有真本事的。

既然早就清楚自己留在廣西是為了應對廣東有變,又這麼長時間他都沒有動手,就是因為他早就摸清了廣東軍的實力,尤其是水軍,他發現對方輪船多,大炮多之後,就清楚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江面上正式跟對方對戰,可是湘軍一貫重視制江權,能把太平天國逼到南京孤城,靠的就是湘軍的水師,他們知道掌握制水權的關鍵,所以蔣益澧絕對不敢放棄水路,讓自己的軍隊被人圍困。

因此他早就制定了奪兩山,控江峽的戰略。

只是水師一戰的損失,還是讓他的心絞痛不已,那可都是家鄉子弟啊。

他承認他還是小看了對方的水師,那洋人的火輪船果然厲害。

但現在蔣益澧已經控制了要地,他認為這場仗暫時他打贏了,接下來他知道,只需要守在這裡,對方會無休止的派人來送死,除非他們不想要肇慶了。

湘軍一貫就是如此,善於將攻守逆轉,佔住一個讓對方不舒服的位置,然後轉換防禦,由守轉攻,消滅敵人,等他們打的疲憊了,湘軍在前進一步,在佔一個讓對方更不能接受的地方。

現在在江西,城市基本上都被湘軍控制,太平軍依然控制了很多地方,但是主要在鄉村,他們現在已經沒興趣攻打湘軍駐守的城市,就安心躲在鄉下徵糧,彷彿忘記了湘軍的存在,只要廣東的朱逆在肇慶消耗疲憊了,蔣益澧就順勢拿下肇慶,然後繼續推進,在跟他們消耗,只需要一步步蠶食,就能消耗對方。

朱敬倫已經感受到這種消耗了,第一次全軍出動的大戰,給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到肇慶的水路是暢通的,包括肇慶城內的供應都能保證,九龍交易所能提供足夠的物資,只要有錢,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壓力主要來自於運輸。

過去軍隊出行,都是自己運輸,但之前的戰鬥規模很少超過一萬,這一次主力兩個軍都開進到了肇慶一帶,還有更多的軍隊正在往哪裡集結,運輸壓力極大,肇慶城中還有數萬百姓需要生活物資。

單靠軍隊的運輸顯然是不夠的,朱敬倫否決了軍需部門要求徵集民船的要求,而是交代他們僱傭民船,委託給民間的商船隊來運輸,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管理力量,只需要排出一些後勤人員發運和接受就行。

一時間軍隊撒錢,大量廣東的民船得到了一筆利潤豐厚的訂單,在跟西方輪船競爭中已經處於不利地位的他們,再次遇到了好年景。

道光、嘉慶年間,廣東尚有一千兩百多艘海船,每年駛往新加坡貿易的商船多達兩三百艘,可是現在幾乎要被排擠出這條航線了,唯一保持了規模的,是三百多艘鹽船,依靠的是食鹽專賣的保護。

他們船小,速度慢,消耗人力多,這些不利的因素,完全競爭不過西方輪船,一步步被擠壓到了內河船運領域,可英國輪船公司已經開闢了省港之間的運輸業務,這最後的活路也快被趕盡殺絕了。

軍隊的訂單也許是他們最後一次享受豐厚美味的時代,一時間應者雲集,很短時間就僱傭了500多條商船,運力得到了充足的保證。

可是物資消耗卻有些供應不上了,朱敬倫現在裝備的步槍已經達到了4萬只,需要的子彈供應極多,他接到的情報現實,他的軍隊開始展開陸地攻勢第一天,消耗的子彈就達到了5萬發,這不算多,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壬戌戰爭中,最多一天的子彈消耗都超過0萬發,現代戰爭的發展,消耗只會越來越多。

運輸問題是保證了,可生產怎麼辦?

現在軍中裝備的步槍,要麼是買英國人的,要麼是仿製英國的李恩菲爾德185式線膛步槍,185式線膛步槍又是英國人仿製法國人的米尼式步槍,子彈採用的是米尼彈,是一種後部中空的鉛彈。

子彈並不難生產,甚至可以說鑄造這種子彈,已經是兵工廠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但問題巨大的消耗,不可能全都讓兵工廠承擔,解決方法依然採取了承包出去的辦法,廣東鑄造業最發達的地方,是佛山。

佛山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鑄造業,但同樣也因為西方產品的衝擊,這幾年經營日漸困苦,很多佛山的手工匠人不得不轉行開始慢慢摸索在西方技術入侵的大環境下,給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很多佛山手工匠人已經進入了西方機器的修造行業,從最早開始的幫人修理輪船到現在連蒸汽機都能修理了。

但沒落的大勢還是沒有改變,朱敬倫送去了大批的軍需訂單,讓大量鑄造工場和作坊,幫忙鑄造子彈,同樣是他們一次發財的機會,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發財的機會。

糧食、彈藥不斷的往肇慶運輸,人也在往那邊調動,這是一次總攻擊,朱敬倫歷來信奉牛刀殺雞的保守戰略,一旦開打,就要用最大的力量打贏,所以他幾乎動員了能動員的一切力量,包括駐紮在各縣的駐兵和在鶴山一帶新招募的軍隊。(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