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走向和平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華夏出兵錫金邦而不是增兵克什米地區,英國人也相當的剋制,沒有繼續增兵,和華夏在錫金邦北部進行交戰。

而在錫金北部的主要戰鬥人員是來自尼泊爾和不丹被驅逐出去的平民,英國出武器和口糧將其武裝,將其充作對華作戰的炮灰。

雙方的交戰隨著天氣進入十二月中旬並未緩解,反而因為華夏的高原戰區補給因為冬天來臨無法運輸,讓英國覺得這是一個奪回被華夏佔領的多個地區的大好時機。

華夏和英國因為邊境問題走向對抗,這對於同盟國陣營來說是極好的訊息。

軍事實力世界第二的華夏站在同盟國這一方,並且運往他們國內的戰爭物資絲毫沒有減少,反而隨著華夏的工業在之前三年的戰爭中迅速發展而增加。

這對於處於劣勢的同盟國陣營來說是極大的鼓舞,雖然上層人物知道這不過是華夏為了自己利益而行事,但他們卻可以將這個訊息宣傳給中下層鼓舞士氣。

從低地防線到阿爾薩斯-洛林防線再到奧匈邊境,兩大陣營的地面戰爭已經因為冬天的來臨而偃旗息鼓,協約國的補給在這幾個月出現了大危機。

有著華夏盯著,同盟國陣營的德奧潛艇肆無忌憚的在大西洋進行無限制潛艇戰。

現在德奧都沒有主力戰艦,商船、運輸船也無法出海運送物資,整個大西洋都是運送物資前往協約國陣營的船隻。

放棄了主力戰艦編隊之後的德奧爆發出的能量極為可怕,首先是自產和從華夏再次訂購了二百艘潛艇,組成將近五百艘的龐大無限制潛艇戰編隊。

同時華夏這邊也派遣了偽裝成運輸船的補給船只時常為其提供補給,就算是潛艇出了故障,也可以上浮等待華夏船隻的救援。

整個大西洋在幾個月之內被擊沉的商船總噸位達到了兩萬七千多噸,協約國陣營損失慘重。

反而是德國控制了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之後進一步掌控了波羅的海的出海通道,芬蘭王國的工業也已然開始生產,資源豐富急缺財政來源的芬蘭在短短大半年時間內就修建好部分工廠投產。

雖然無法像華夏那般大批量的供應德奧,但供應兩三個保加利亞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1917年1月1日,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德國和華夏再一次達成新的協議。

這個協議是基於之前德國工廠從華夏招募工人的合作上達成的,為了更好的應對接下來可能會更加不利的局面,德國不得不再次徵兆了八十萬青壯參軍。

為了彌補重體力勞動上的短缺,德國不僅是從波蘭地區徵募大量的青壯從事生產,從華夏募集工人是主要的人力來源。

之所以德國預料接下來的局勢會更加不利,原因就是華夏已經交付給英法兩國戰鬥機和對地攻擊機各一百架,轟炸機五十架。

別看華夏現在和英國人在高原地區交戰激烈,但雙方的交易卻是一點沒有少。

德奧空軍優勢的時間不多了,雖然華夏依舊死死的保著鋁合金的製造技術,但英法還是憑藉底蘊研發出效能相近的鋁合金。

畢竟鋁合金製造的難度不大,主要的難點是合金的比例,只要分析成分然後大量實驗總會有突破和成果。

有了華夏提供的戰機,英法可以很快仿製出效能相差不大的戰機重新奪回制空權甚至壓住德奧一頭。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好在華夏和德奧達成了戰機製造技術轉讓的合同,將設計圖紙和製造的技術全部交給德奧。

匈牙利平原有著儲量豐富的鋁合金,同盟國的空軍未來的生產基地已經開始建設廠房。

然而在1917年1月中旬,又一件對同盟國不利的事情出現了。

奧斯曼帝國出現了叛亂,駐紮在大馬士革的二十幾萬奧斯曼軍隊成功被英法策反,土耳其青年黨再次崛起,而這一次他們將要做的是徹底推翻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內亂,蘇丹不得不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平定叛軍上面,但有著英法支援武器和補給的叛軍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開戰以來大量的傷亡,同盟國允諾的利益一直遲遲無法兌現,稅賦加重、民生疲敝的奧斯曼本就問題重重,現在爆發叛亂可以說是運氣極好了。

英法出招策反了大馬士革的奧斯曼守軍,自然不只是削弱奧斯曼,目的赫然是開戰以來堪稱同盟國生命線的巴格達鐵路。

從大馬士革到華夏控制區之外的摩蘇爾不過三百公裡,英法為此還極為大方援助了他們數百輛汽車作為載具。

奧斯曼也不是不知道輕重緩急,巴格達鐵路對於德奧固然重要,對於工業落後的奧斯曼來說更為重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保護巴格達鐵路,奧斯曼果斷的放棄了哈塔伊以南的大部分防區,將其拱手送給叛軍,轉而將這些兵力佈置在鐵路沿線。

這些對於華夏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比起二月3號到來的訊息,這些都是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二月3日,在雙方經過激烈交戰後,英國的印度軍隊無法擊破華夏的防禦反而死傷慘重。

英法也對於華夏一直拉偏架很是不滿,為了給華夏一個教訓,英法牽頭拉上白頭鷹、日本、暹羅、伊浪、阿福汗組建了一個等同於包圍網的組織。

雖然現在並未明面上組建,但華夏的情報部門已經將這個組織組建的主要內容傳回國內。

這個被華夏稱之為“返華包圍網”的組織規定:締約國相約互通關於華夏的所有情報,並緊密合作,設定常設委員會,協商處理返華事宜。

最為重要規定是締約國成員不得對華夏出售任何科研技術專利,對華夏實現技術層面的封鎖,甚至白頭鷹還強行逼迫墨西哥官方取締華夏皇室在墨西哥灣的石油公司。

可惜墨西哥官方不敢得罪華夏,只能拉出法律保護這些財產為由拒絕,反手還嘲諷白頭鷹自己法律規定的內容形同虛設。

但隨後墨西哥就向華夏駐墨西哥的外交公使求援,希望華夏可以保證墨西哥的利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