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列日英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低地防線,小鬍子和沃爾特·莫德爾連連突破四道英法還未完全構成的防線,居然離奇的突圍成功。

大多數的協約國士兵都是在聽到槍聲和長官接通上面的電話後,才知道己方後面有一支七百餘人的德國殘兵敗將,不少部隊甚至只是聽到槍聲才應急的派出部隊。

一行人不僅幸運的從敵人的包圍中殺出,還重新佔領了一片之前德軍放棄的陣地。

整個低地防線此時陷入了激烈的交戰之中,原本英法忙於構築陣地,德軍忙於加固陣地,雙方都不打算在這幾天內進攻。

但沃爾特·莫德爾等人快速的組建了陣地防線,又從塹壕向兩翼延申突破,居然給德軍製造了一個不錯的戰機。

一個團、一個師、十個師乃至三十個師就這樣一點點的被捲入戰爭,規模越打越大,槍炮越來越密集。

雙方從最初有序的戰鬥到後面已經分不清誰是進攻誰是防禦,沒有電臺的情況下,黑夜已經讓雙方的戰鬥進入了最激烈的狀態。

德軍在進攻,協約國聯軍在進攻。

隨著小鬍子阿道夫帶著數百殘兵從協約國陣營腹地突出重圍並且佔領了一片陣地的訊息傳出,德軍的士兵備受鼓舞,再加上制空優勢和本身極高的素質,居然將陣地推進了兩公裡,重回列日要塞。

不過列日要塞僅是殘垣斷壁,根本沒有多少攻勢,德軍隨後只能遺憾的撤退到有利地形修建防禦工事。

經此一戰,英法主導的協約國對於德奧的實力再一次重新審視。

德奧不像奧斯曼或者沙俄那般孱弱,尤其是德國,兵員素質和軍備都略強於英法。

而有著華夏在背後不停的給予戰爭支援,想要靠著海上封鎖讓德國無法獲得物資,這根本是不可能,現在同盟國獲得戰爭物資的主要方式是鐵路。

不論是波斯灣還是中亞到黑海亦或者西伯利亞都在華夏的掌控之中,英法幾次聯絡沙俄希望其重回戰爭之中,但都被拒絕。

比起加入戰爭就要面臨華夏、芬蘭和同盟國的圍攻,沙俄只能拒絕。別說擊敗華夏和德奧,就連在頓河建立的工黨政權莫斯科方面都無法剿滅。

英法無法封鎖德國,在擁有充沛物資的情況下,德國不會輕易的投降,奧匈也不會。

但這些都和帶著七百多人殺出重圍的小鬍子他們沒有關係,在結束了臨時戰機給予的攻勢之後,他們一行人成為了記者圍觀採訪的重點。

因炮擊干擾聽力沒有收到撤退命令,一個優秀的德國上尉組織著將近九百人重新佈置防線擋住了整整一天,最後又成功將大部分士兵帶了回來。

不論是官方的宣傳還是民眾的議論中,所有人都以為主導這一切的是小鬍子阿道夫,民眾和普通士兵注意到那個叫做沃爾特·莫德爾的上士。

小鬍子成為了德國的英雄,堅強的戰鬥意志、足智多謀的頭腦、臨危不亂的氣度讓其成為了德國開戰以來最佳的英雄角色。

在小鬍子給上級彙報的檔案中,他高度稱讚了沃爾特·莫德爾在指揮中的角色,其他三個尉官也分潤了不少的功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很快他們這個臨時的步兵營就被特批正式成立一個步兵加強營,職務維持原有的不變。

不過很快一個來自華夏的觀察團成員就接收到了這個資訊,他不僅是軍官觀察團,更是韋珣佈置在德國軍中的眼線。

這個華夏軍官另外一個身份是低地防線的軍事顧問,雖然只是榮譽掛名,但此時他卻建議法金漢元帥取消這個步兵營的軍官任職。

“陳璧坤上校,你的意思是要求小鬍子阿道夫和沃爾特·莫德爾以及三個軍官到華夏進行交流學習?”

法金漢看了看眼前的年輕軍官,有些詫異華夏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要求,之前華夏和德國都有多次軍官交流活動,但從來沒有指定邀請誰。

“是這樣的,我們的皇帝陛下對這個英雄十分感興趣,認為他到華夏進行軍官交流可以增進我們雙方的友誼。”

“貴國有如此優秀的軍官,我們都真誠的希望可以相互學習和交流。”

陳璧坤語氣整整,他被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國內會要求這樣一個奇怪的任務,但服從命令乃是天職,所以他很快就和同僚商量好了以軍官交流團理由。

實際上他們卻不知道現在的小鬍子和沃爾特·莫德爾在未來會是領導德國二十多年的高層領袖。

在韋珣聽到小鬍子居然沒有按照原始空的那般被毒氣彈傷了眼睛,反而憑藉他激進狂熱的作戰態度青雲直上成了中校軍官。

小鬍子的軍事能力他是知道的,能突圍出來一是因為歐洲對於投降司空見慣,突然有一幫子帶著衝鋒槍和輕機槍的傢伙橫衝直撞的殺出來,很多協約國的軍隊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就成功突圍了。

二戰後期大名鼎鼎的莫德爾,歷史上最有名的戰略防御大師。雖然他參軍時間很早,但成名卻很晚,主要是因為德國前期的名將實在太多,不太合群且性格執拗的莫德爾缺乏發揮空間。

直至莫斯科戰役失敗之後,莫德爾在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中靠出色的表現才脫穎而出,獲得阿道夫的信任,而且他似乎也是反思了自己過去的行為,開始頻繁的和各種核心人物交往;而阿道夫對莫德爾“懂道”的行為很是滿意,開始逐步增加莫德爾的許可權,甚至就連莫德爾正面反駁他或者自作主張,他都選擇包容,這是很難得的。

但莫德爾已經錯過了德軍的巔峰時期,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斷組織防禦,他所指揮的戰役,絕大部分都是防禦戰;在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曼施坦因失寵,而莫德爾趁勢崛起,成為德軍中數一數二的實權人物,並晉升為元帥。由於莫德爾所指揮的戰役絕大部分都是防禦戰役,所以很多人認為莫德爾只會打防禦戰,故而戲稱莫德爾為“莫不攻”,意思是說莫德爾不會打主動進攻戰役。

其實不然,作為一個軍事天才,有屬於自己的軍事理念,又豈是只會打防禦戰?莫德爾只是沒有機會去打進攻戰而已。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