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國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百架戰鬥機,每架十二萬華元,華夏可以賺到的錢其實不多,每架不到七萬華元,加起來也就兩千一百萬的賺頭,若是加上需要運輸到地中海交貨,盈利也就兩千萬華元多點。

但生意嗎,只要有得賺,那麼還是要繼續做的。

不管是平衡雙方的空軍戰鬥力還是創收,都是繼續下去的理由。

整個華夏的高層現如今都因為龐大的第四個五年計劃鑽到了錢眼裡,華夏海軍基地來者不拒的承擔修理維護工作,華夏陸軍大搞生產,工業、商業也都在忙著賺取金錢。

就像韋旭所說的,要在第五個五年實現全民溫飽,實現部分富裕和大量小康,讓華夏走向繁榮,讓人民走向富強。

未來可期的前景讓所有人都充滿了幹勁,整個國家充滿了生機。

從建國以來一次又一次的開疆闢土,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勝利和越來越多的惠民利民政策讓華夏官方攢下了極高的民望。

當全國公路計劃經過數月的勘探和計劃,並且初期的投入已經開始建設之後,華夏官方也開始經過銀行發行國債。

五十億全國基礎設施建設國債原本是按照每月十億的額度退出的,但實在架不住這幾年富裕起來的民眾。

黔省興龍一個山村之中,村長家中站滿了人。

“張大豐五元,張二豐兩元,張開闊七元···”

隨著村長一一念下村民要購買的國債份額,人群之中不少人都在討論著。

尤其是念到:“張從禹八十元,張從堯五十元,張從舜九十元!”

這個時候人群之中滿是驚呼聲,

“是張家三兄弟啊,年紀輕輕就賺了那麼多錢?”

“人家老漢兒也有錢啊,我們張家村年輕一輩就他們家三兄弟發達了。”

“對頭,他們讀書的時候也用功很,年年前三都是三兄弟的。”

“聽說他們放著一個月十塊錢的幹部不當,回老家栽烤煙,現在發家了啊。”

人群不再是討論誰家有錢,而是討論著張家三兄弟。

“各位叔伯兄弟,我家老二老三還在忙,每月時間過來。”

一個皮膚黝黑卻滿面油光的漢子在村長的示意下出聲說著,然後見到眾人目光望過來:“我們兄弟搞了點營生賺了錢,拿都是靠著縣裡的鼓勵政策,現在國家要搞建設缺錢了,向我們借錢,我們當然是儘量多拿點,可不是我們三兄弟想要搶啥子風頭。”

“現在縣裡又搞了兩個藥材種植的專案,只要配合縣裡,到時候肯定是賺錢的,就算遇到啥子災害,也有最低的保障,咋個都比種地強。”

他侃侃而談,將接下來縣裡要搞什麼產業,前景怎麼樣說了出來。

其實張家三兄弟本來只是初初進入體制內,後來華夏隨著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就鼓勵畢業的學生和部分多餘的機關幹部離職搞產業。

隨著政局越來越穩定,很多部門的職員多餘了起來,對於這個情況韋旭是知道後立即要求內閣想辦法。

結果就是在1912年開始,整個華夏不僅幹部離職搞生產,退役軍人,畢業的學生都開始搞生產。

不論是小門小戶搞的養殖場和中草藥種植和菸草等經濟作物種植,還是小有家財在縣裡開個磚瓦場,亦或者組建運輸車隊,搞個工程隊,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經受過一定教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的苦哈哈。

像是張家三兄弟,老大張從禹種植菸草了四十畝菸草,一年賺個六七十華元沒問題,老二張從堯搞的行業是為四裡八鄉的村子建設房屋,順帶著打打井,承接一些縣裡修補道路和水利的活,手下三支建築隊,一年也能賺個五十塊沒問題。

老三張從舜就更厲害了,先是承包了一片土地搞起中草藥種植,然後賺了錢全縣第一個開磚瓦的就是他,現在又開了個水泥生產場,依舊是縣裡拔尖的人物。

現在的華夏,除非是運到不好家裡有病人拖累的,誰家沒個三五塊是要被人鄙視的。

畢竟哪怕是進不去工廠,給人打零工幹活,再租種幾畝地,一年下來也能存個五塊六塊的。

藉著這次國債集資,華夏將國債下發到每個鎮,動員各村幹部講解和推動國債的購買。

不少村長動起心思,找村裡有能力的帶頭就是從鎮裡縣裡看看有沒有專案,想著藉著這些人來動員一下,接下來完成更多的任務。

西南搞菸草種植和中草藥這類種植是最基本的生產要求,擺脫貧瘠的山地,充分利用地理條件發展更為賺錢的行當,這是各地官員最需要做的事情。

不以納稅論多少論功績,但任上的轄區納稅增長率卻成為了考核政績的大頭。

村長是和張家三兄弟同學關係,剛好又調到了村裡任幹部,不過還沒來得及等他拉關系人家就已經離職發家了。

可惜張家村的人對他不咋個信任,在任兩年都是古井無波,種菸草種草藥這些人都覺得不靠譜,都盯著那點玉米和水稻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眼看第三年就要到來,如果再拿不出起眼的政績,恐怕他就要被調到清閒職位碌碌此生了。

一想著隔壁興龍縣的發展,他就有些羨慕了。

興龍縣幾乎所有的土地上都種植上了菸草和草藥,每年吃的稻米蔬菜都要從其他縣買。

整個興龍縣,華夏皇室的老家一群姻親關係都沾到了光,帶動全縣搞生產搞種植。

同樣的政策在他們這裡卻不咋個行得通,石漠化的地形讓整個縣多次經歷了饑荒,對於糧食看得比天還大。

現在張家三兄弟帶頭,村裡接下來做工作估計會好做多吧。

看著張家老大一腳一泥的走出村子,村長滿是苦澀,這泥巴路這次全國基建不知道修不修呢?要是修好了,張家三兄弟就能開著車進來了,不用停在那路邊,還要專門派人去幫忙看著免得被孩子玩鬧弄壞。

張家村不止一處,整個華夏不到一個月時間全國就購買了三十億國債,著實讓華夏的內閣松了一口氣,同時也對華夏接下來的基建計劃更有信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