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大芬蘭王室重工集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溫水煮蛙是個極強淺顯的故事,蘊含的哲理卻是一點都不普通。

兩大陣營激烈的戰事就是熱水,戰事降低到雙方覺得都可以承受的情況就是溫水。

想要上了博弈的鬥獸場的雙方繼續戰鬥下去,華夏需要做的就是誰弱就在暗地裡支援誰。

英國人在基督世界玩了幾百年的大陸平衡政策,然後確保了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現在華夏獲得了這個平衡兩大陣營的絕佳機會,他們因為戰爭會承受不同的戰爭代價,此消彼長之下,華夏卻在穩步的發展。

甚至韋珣已經想好,接下來的時間裡,如果德國公海艦隊在和皇家海軍的戰鬥中戰敗,那麼華夏將會出售部分無畏艦彌補德國公海艦隊的損失。

返銷無畏艦給德國,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然而這卻極有可能實現甚至可以完成平衡戰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一艘無畏艦的建造最少也需要二十個月,德國現在因為戰爭而勞動力短缺,已經有不少工廠到華夏招募工人了。

德國糟糕的地理位置如果失去海軍的反抗能力,也就失去了勝利的機會。

英法可以從不來梅方向登陸,可以從亞得里亞海登陸,到時候給予同盟國的壓力不是一星半點的增加。

而遠在北美的白頭鷹現在海軍實力大損,只有十一艘無畏艦和兩艘超級無畏艦。

德美的海軍實力加起來還是可以和英法海軍一戰的,只是要看勇氣如何。

一旦雙方海戰之後誰的勢力過於弱勢對方,華夏就可以將近半的無畏艦出售過去扭轉其海上劣勢。

甚至在哪一方陸軍絕對劣勢的時候,華夏也可以出售戰機來逆轉格局。

現在華夏的坦克已經不是秘密,和華夏作為曾經盟友的德國更是獲得了坦克外觀的照片,甚至造出外形一樣的坦克。

實在是如今坦克的技術最為重要的是懸掛裝置和旋轉炮塔,其他的並不是太難解決。

而這兩樣東西科研和人才底蘊比兩大陣營弱小的情況下都可以研發出來,更何況他們呢。

坦克的加入必然會加大戰爭烈度,但雙方的當前坦克數量其實是相差不大的。

華夏每個月製造大約八百輛坦克,二百輛自行火炮,幾乎都是出口給兩大陣營。

韋珣的打算就是既然沒法藏著掖著,索性就趁著這個機會將坦克推銷出去。

華夏的玄武坦克可以說是現在最為先進的坦克,僅僅是和借鑑了二戰時期德國的二號坦克設計的外形還有四種型號,就比起現在英法德美奧等國自己研發的坦克要先進得多。

共分超強火力型、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以及基本型號四種。

目前華夏的坦克生產地點分別在東北的安本地區,這裡佔據了五成的坦克生產。

柳州、烏魯木齊、馬鞍山、濟南的生產總量加起來才佔剩下的一半。

這些火炮生產數量還不是華夏**全開的情況下,如果等到三個月後,華夏新的坦克生產線投入使用,那麼生產的數量還能加倍,若是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產,華夏每月可以生產坦克一千九百輛。

這些原本是為了準備參戰後加強裝甲師的規模和補充戰損,順帶著賣一些給盟友作為戰鬥力的補充。

現在卻不用了,華夏重回中立國的身份,兩大陣營的生意都做。

坦克的主要製造成本是坦克火炮、機槍、發動機和懸掛裝置以及裝甲鋼板。

華夏一輛坦克製造所以成本一萬四千華元,但是出售的價格卻達到了五萬華元,可以說工業附加值是極高的。

之前利潤率最高的是火炮利潤,尤其是105口徑的火炮利潤達到了一倍,但比起陸戰之王坦克兩倍的利潤還是有些不足。

華夏將整個世界的軍火貿易拉到了正常的水平,不管是戰前還是戰時,華夏的裝備價格都是全世界相對較低的。

和英法達成和平協議之後,其中就有不少軍購方面的協議。

在白頭鷹這個工業強國站到同盟國陣營之後,作為全世界唯一能大量供應裝備的華夏,英法從華夏參戰前的被動強買變成了主動購買。

不僅國內的軍工產業賺錢,正在芬蘭組建的大芬蘭王室重工集團也將會在八個月後投入生產。

這家名義上是大芬蘭王室重工集團實際上卻是華夏官方投資的軍工集團,涵蓋了從子彈到火炮的所有陸軍裝備生產和相關配件製造。

原本芬蘭是沒有多少重工業的,更多的也就能生產一點步槍和手榴彈,在1906年第一次起義失敗後甚至連步槍生產都無法做到。

現在華夏官方藉助三皇子韋闢成為芬蘭王國國王的機會,幾乎是壟斷了芬蘭的軍工製造。

當然這也是有代價的,華夏不僅未來的十年內需要保證十萬以上陸軍駐紮在芬蘭,還要共享一定的生產資料且以華夏陸軍部採購的價格為芬蘭國防軍提供裝備。

在俄國戰敗後,韋闢就從西伯利亞大鐵路前往芬蘭加冕為芬蘭大公,並且韋珣的堂兄韋文禹也以攝政王叔的身份抵達芬蘭擔任名譽副相。

不過華夏在芬蘭短期內只是需要一個聽話的小弟,其他各方面反而因為雙方極為親善的關係沒有考慮,就連現在的大芬蘭王室重工華夏也承諾將會在三十年後將所有權轉移給國王韋闢。

這是韋珣考慮現在的一戰和未來的二戰期間,華夏在北歐如果有一個工業不亞於意呆利的生產基地,那麼可以獲得的利益就會更多。

芬蘭方面也極為需要工業支援,尤其是軍工方面。初初建國的芬蘭人民極為擔心自己的安全。

雙方的合作便是極好的各取所需,雖然暫時華夏官方可以從中獲取高額的利潤,但是最後的工廠和生產技術都是芬蘭的。

(之前有章節說過98K步槍生產價格只有24華元左右,實際上在二戰時一支價格是在20-30美元,但一戰二戰的物價和貨幣價值不可以等同,一戰時各國貨幣比二戰值錢,而且因為金本位,縮水幅度不大且縮水原因是官方加印紙幣影響的)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