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入盟、退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14年12月26日,在華夏高歌猛進的東南亞攻勢和澳洲攻勢取得極佳戰果的時候,韋珣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德奧聯合了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在同盟國陣營的會議上以高票壓倒了華夏和芬蘭的票數,透過了白頭鷹入盟的提案。

對於可能損害自身利益的白頭鷹入盟,華夏以堅決的態度拒絕,同時聲稱如果白頭鷹入盟,華夏將退出同盟國陣營。

芬蘭現在的執政首相也認為目前的戰爭芬蘭已經獲得足夠的利益,以芬蘭之前遭受的戰爭創傷為由,以和華夏的友誼為由,表示絕對支援華夏的決定。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此時的德奧陷入了兩難,是邀請白頭鷹入盟牽制華夏還是和華夏妥協?

“華夏不可能在即將要獲得勝利的時候退出同盟國,否則他們拿不到想要的東南亞和澳洲。”

德皇威廉二世對於翅膀長硬了的華夏很是不滿,尤其是對韋珣,可以說是厭惡至極。

從之前悄悄販賣物資給沙俄到後面將事情擺在明面上擴大了貿易規模,這給德奧的東線攻勢帶來極大的阻力。

同時華夏還將大量的物資強賣給英法,數千噸黃金的物資就這樣流入華夏的手中,這讓德奧眼紅不已。

憑什麼他們和英法真刀真槍的搏殺,華夏輕而易舉的就獲得了龐大的利益。

甚至沙俄方面還稱其國內儲備的部分黃金,大約有五百噸被華夏掠奪走。

在這樣的不滿下,拉白頭鷹進來給華夏找不痛快也是必然的。

在即將勝利的格局面前,華夏總不能退出同盟國吧。

德奧只當華夏是在威脅德奧向其妥協,而華夏此時卻另有打算。

在長達一個月的華夏高層會議上,確定了新的外交戰略。

在會議上,華夏高層以絕對領先的票數透過了藉此機會退出同盟國的提案。

英法在東南亞的外強中乾讓華夏大概猜到了英法的戰略是放棄東南亞,而華夏就是想要藉著機會退出同盟國陣營和英法媾和。

“我華夏藉機退出同盟國陣營,既可以繼續保持之前的中立地位以貿易獲取資源,又可以讓兩大陣營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繼續相互消耗彼此的實力。”

“和英法媾和有利於華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保證超級軍事強國的地位,有利於華夏的發展和對外貿易,有利於華夏正在推動的貨幣霸權。”

發言的正是華夏高層中年級最高的夏壽華,這次會議是他執掌內閣以來,第一次明確的表示其在外交上的政治主張。

他的話也讓包括韋珣在內的高層沉思。

沙俄方面的利益華夏已經取得,東南亞被華夏佔領不過是時間問題,澳洲的利益可有可無。

韋珣難得的公開表示此次會議不做任何表態,尊重投票結果。

雖然話是這樣說,可誰都看出來了韋珣的意思。他不做直接的表態就是支援夏壽華。

在決議透過之後,華夏在同盟國的會議上不斷的表示反對立場。

但在過完聖誕節之後,同盟國陣營中的德奧保和奧斯曼四國還是聯合邀請了白頭鷹加入同盟國陣營。

此時的戰局已經十分明朗,同盟國在陸地上佔據絕對優勢,而和原時空不同的是白頭鷹因為華夏的存在,在協約國的投資也不是太多。

所以面對邀請,面對唾手可得的戰勝國身份和瓜分英法的可期利益,白頭鷹欣然接受。

就在白頭鷹加入同盟國後不到一小時,華夏再次提出舉行特別會議。

德奧和保加利亞、奧斯曼、白頭鷹都以為華夏是想要召開會議確定其利益,很快就重新坐回了會議桌。

柏林,德國的一座莊園內,各國代表坐下之後,顧維鈞深吸一口氣面無表情的走上華夏的席位。

“各盟國代表先生,在之前的十幾次會議中,華夏一直在反對白頭鷹加入同盟國。”

“白頭鷹乃是華夏生死之敵,前有排華法案,現在又鼓動民眾排斥迫害華人,此乃華夏民族之恥辱,亦是華夏民族之血仇。”

“德意志、奧匈、保加利亞及奧斯曼四國代表不顧華夏之態度,為己方自私利的行為讓華夏深感悲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在此以華夏駐同盟國陣營總部全權代表之身份向各位宣佈······”

“華夏正式脫離同盟國陣營。”

在同盟國各國成員都目瞪口呆的時候,芬蘭代表也站起身說道:“華夏在芬蘭生死存亡的時候拯救了芬蘭,到現在依舊有二十多萬陸軍協助芬蘭的國防。”

“所以芬蘭王國宣佈退出同盟國陣營。”

“啪嗒。”

一聲脆響,是從德國代表手中掉下的咖啡杯。

華夏退盟,這對同盟國來說將會損失最少四成的戰鬥力。

而顧維鈞看似沉痛實則有備而來的說辭,只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

“顧!你確定這是你們華夏陛下的意思?”

他帶著幾分不確定的語氣問道。

“是的,我確定。”

顧維鈞一邊收拾檔案,一邊繼續說道:“華夏國內已經讓我到芬蘭擔任芬蘭王國的外交大臣一職。”

“和你們一起工作將會是我最懷念的時光。”

說完之後,顧維鈞轉身就走。

······

驚天大反轉,本來感到接下來戰爭無法取勝的英法聽到華夏退出同盟國陣營的訊息大喜過望。

華夏以同盟國陣營接納施行排華政策的白頭鷹帶著芬蘭退盟,敏銳的英國外交部門當即明白這是華夏想要談和了。

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出讓利益,和華夏達成和平協議,這樣他們就不會擔心印度、非洲、澳洲的安全,原本快被艦炮打得半死的日本也能為英法打打輔助。

英法兩國駐華公使迅速聯絡了華夏,很快就達成了一個並不是很圓滿的初步和談方案。

隨後的數天裡,華夏、英國、法國、日本就東南亞、朝鮮半島的南韓、馬來西亞,華夏南洋八省上的英國殖民地、華夏本土的英法殖民地問題進行緊張的談判。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