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巨熊倒下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四面楚歌的局勢讓莫斯科人心惶惶,沙俄的高層也就投降問題不斷的討論。

可惜同盟國陣營六個成員國都絲毫不讓步,甚至華夏直言,要麼接受條件投降,要麼佔領莫斯科之後流亡。

可惜六國要價太高,這將會讓沙俄數百年的發展衰退。

然而葉卡捷琳娜堡毫無抵抗的被華夏佔領,喀山已經被圍城,烏拉爾河、伏爾加河已不是沙俄的屏障。

此時莫斯科東面的兵力,甚至只有十九萬人,不到二十萬的兵力,根本無法阻擋華夏的攻勢。

尼古拉二世還對英法在西線的攻勢抱有希望,只要英法擊破德國防線,西面壓力驟減之後,沙俄可以調集軍隊保衛莫斯科。

1914年十月14日,在深秋時節,華夏第二裝甲軍從南線的伏爾加河渡河,隨後輕鬆擊潰了士氣低落的伏爾加內的守軍。

隨後第二裝甲軍繼續南下,頓河平原的高加索俄軍在之前就被大批調到伏爾加河部分,可惜依舊薄弱。

從五十萬人到現在只有十六萬人,高加索戰區已經只能勉力支撐。

就在這個時候,列同志到了頓河畔的羅斯托夫,隨後他憑藉之前積攢的聲望和沙俄的搖搖欲墜,收編了四萬多俘虜。

帶著這些俘虜,他南下高加索戰區的俄軍駐地,從其身後發起攻擊。

不過被早已知悉動向的俄軍高加索戰區司令伏擊,先鋒的三個團幾乎全滅。

但很快高加索戰區就陷入內亂,首先是補給斷絕,士兵已無戰鬥的心思,工黨的成員和支持者不斷的散發平民士兵的家屬如今飢寒交迫的慘狀。

高加索南面的奧斯曼藉此機會發起進攻,隨後內亂的俄軍直接崩潰,列同志的工黨又發動起義。

三天時間,頓河易幟,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伏爾加成立。

同時從新西伯利亞被收編的工黨軍隊也開始登車前往伏爾加。

如果是頓河流域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壓倒沙俄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第二裝甲軍在頓河繼續向西,抄了第聶伯河防線俄軍的後路便是直刺要害的一把匕首。

波羅什對岸便是奧匈帝國的軍隊,同盟國陣營和華夏的軍隊首次會師。

第聶伯河防線就此崩潰,大量的奧匈軍隊開始向扎波羅什轉移,僅留部分牽制河防禦的軍隊。

南線即將崩潰,華夏的大軍和蘇軍那群叛逆正在準備新的攻勢。

沙俄終究還是投降了,外患可以憑藉剩餘的領土進行一場長期的保衛戰,內憂卻讓沙俄皇室走向覆滅的威脅。

隨著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立,大量潛伏的工黨成員遊走和發動起義、說服軍隊改投陣營。

很顯然,華夏是想要利用工黨建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取代沙俄的存在。

1914年十一月2日,沙俄終於撐不住,宣佈接受同盟國陣營的條件投降,並且給予同盟國陣營軍事通行權,並且承認芬蘭大公國成為芬蘭王國。

同日,同盟國陣營其他五個同盟國在同沙俄簽署協議之後,宣佈承認芬蘭王國並派遣外交官。

沙俄戰敗,可以說是對協約國的致命打擊。

東線同盟國六國相加合計七百萬軍隊,哪怕是需要佈防不少部隊盯著沙俄,僅僅是德奧就能抽調三百萬左右的軍隊前往西線。

原本兇猛的攻勢隨著沙俄的戰敗停了下來,更多的機槍、更堅固的碉堡,更多的塹壕,英法開始瘋狂的構築防線加強防禦,準備面對同盟國的兇猛攻擊。

聖彼得堡內的多家銀行金庫被芬蘭、德國和華夏援芬志願軍瓜分。

工業裝置、船塢裝置、以及一切值錢的東西都開始運往芬蘭。

德軍忙抽調兵力前往西線,只注重他們急需的黃金、糧食、工業原料,對於那些工業裝置,順水推舟做了個人情。

喀山,吳佩孚看著山間倉庫中的一塊塊金磚以及各種珍寶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向燕京報告,第一裝甲集團軍不辱使命。”

之前他已經帶著第一裝甲軍前往下諾夫哥羅德地區準備發起攻勢,沙俄卻投降。

而喀山的黃金到底在哪裡卻絲毫沒有訊息,直到華夏的外籍情報人員提供了幾個知情的人員,總算是順藤摸瓜找到了藏匿地點。

韋珣收到這個報告之後,還是蠻開心的,雖然只有四百多噸黃金,價值卻是六億多華元。

可惜沙俄過早投降,德奧又急於支援西線,所以沒有進軍莫斯科,否者可以收穫的東西更多。

現在沙俄已經和列同志的軍隊在頓河北以及伏爾加河血戰,四處都在起義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沙俄在戰敗之後,反而獲得了大量的戰爭物資,都是德奧繳獲的戰利品,一股腦的利益交換之後重新回到沙俄手中。

而列同志則帶著一堆昔日華夏的俘虜為了建立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從華夏獲得了大量的槍支彈藥,這些是華夏的戰利品。

沙俄戰敗之後,華夏已無意向西線戰場投送兵力,華夏接下來的任務將是進攻東南亞和印度。

芬蘭,九個軍三十四萬人的援芬志願軍在持續的戰鬥中,還剩下二十三萬七千多人。

這些軍隊並沒有被立即召回,而是直接加入了芬蘭國防軍。

這是韋旭擔心戰後德國提前和華夏進入競爭,希望芬蘭能在未來分擔一下壓力。

巨熊倒下之後,德奧不需要華夏的支援,只需要華夏提供戰爭物資就可以和英法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

西伯利亞鐵路、巴格達鐵路以及正在修建的頓河鐵路都是華夏為同盟國西線提供的物資支援路線。

為了確保各國的利益,德奧和奧斯曼將會負責西線防禦,同時組建非洲聯軍,向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發起進攻。

當然,他們最主要的任務是控制蘇伊士運河,這是華夏印度洋艦隊支援地中海的條件。

非洲將會是德奧和奧斯曼以及意呆利瓜分的蛋糕。

(創作不易,書友們請到塔讀小說網閱讀本書,塔讀免費閱讀的,算是對作者的支援吧,你的支援是作者碼字的動力,書友Q群55286658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