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提升影響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按照後世韋珣玩過的鋼鐵雄心四這款遊戲來算,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的成立,相當於給華夏多開了一個科研槽。

以比之個人或者團隊集資、資本家贊助,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將會是一個大型的科學研發機構。

為各種研發遇到資金困難或者人手困難、稀有材料無法獲取等等因素的人才提供幫助,以此雙方建立合作關係。

雙方在溝通好意向之後會確定雙方在科研獲得成功之後的分成模式,在科研過程中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需要提供的資金、人手、場地器材等東西。

而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被以她的名字命名,也是韋珣向外界表示愛意的體現。

在她的代理人向外界宣佈這個科學研究院成立的訊息,表示這個科學研究院在未來的盈利將會作為華夏皇帝和維多利亞·露易絲子嗣的財富,並且開始利用在歐洲的貴族人脈網羅人才之後,不少人都心動了。

理想、自由、合作、共贏,四個滿滿都是民主自由的宣傳核心內容,讓本就不願意被資本家作為研發工具,讓本就不願意放棄夢想的人才都滿懷期待。

風氣開放,大家是平等的合作關係,一起賺錢,還能實踐理想,這無疑是他們最想要的地方。

再加上這一次不是華夏要求,而是維多利亞·露易絲以私人身份邀請,和華夏這個國家要求的性質不同。

以往華夏以國家的名義或者韋珣的名義邀請,或者以各地大學的名義要求,他們帶著偏見和陰謀論,帶著懷疑和不信任。

現在有維多利亞·露易絲站出來,貴族長期以來建立的權威讓很多猶豫中的人才重新考慮可行性。

比起西方世界目前主要的資助、合作模式,很多時候因為長期看不到成果或者研發成功利益不理想,他們的研發團隊會因為資金斷了,因為沒有給資本家和貴族帶來利益,這是極大的不確定性。

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直接向全世界宣佈,不論研發的成果是否帶來利益,他們對科研人員進行的專案的投資是絕對不會斷的。

並且維多利亞·露易絲還公佈了他們的資金來源,一整個東幾內亞特別行政區所有稅收全部作為資金!在科學研究院資金不足的時候,華夏的銀行會提供長期的低息貸款補足科學研究院的缺額。

有著銀行擔保兜底,科研人才哪怕是不想加入這裡,也會對此心懷好感。

因為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還會定期召開相關同類課題的辯論大會,將會邀請全世界研究相關課題的人加入研討,參加辯論大會的科學家或者工程師在投票決定一部分優勝者之後,科學研究院將會頒發獎金。

而每五年舉辦一次國際科研會議,邀請全世界的科學家展示科研成果,敘述自己的假想和理論,對相悖的理論還會舉行辯論。

這是韋珣參考去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索維爾國際會議,希望華夏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慢慢建立一個在科研、學術方面有權威的機構。

權威的科學研究院對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思想的碰撞和不必擔心資金斷裂無法繼續研發,以後很可能會成為國際性的交流中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旦科學研究院建立權威,未來華夏培養最頂尖人才的難度也會降低。因為到時候華夏堂堂一個大國,選出天賦超群的人,說想要讓他跟著大佬做個學徒學點本事,成功率還是不小的。

甚至於韋珣還計劃在收音機出現之後,建立科研雜誌型別的廣播電臺,在無線電廣泛使用的時候,成立全球性的報刊雜誌。

這個計劃其實早就有了,只是因為他知道華夏現在的斤兩。

以華夏的科研成就和人才儲備,根本沒有辦法和人家坐而論道。

本就是學生身份的華夏想要弄一個柳葉刀這樣權威的學術期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最少在華夏沒有相當的科研實力之後是不可能的。

原本他計劃是在華夏擁有一批頂尖的人才之後才在這方面考慮,但娶了德國公主之後,他的思路活泛,想到了新的辦法。

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目前選定的建立地點在南京市的棲霞區。

之所以選在南京,也是因為目前江浙一帶是華夏最發達的地方,考慮的發展的相對均衡,風景秀麗不比歐美落後的南京就是很好的選擇。

無論是從陸路到南京還是從長江乘船,那些人才都會看到華夏不錯的發展,看到秀美的風景,有利於改變華夏在國際上落後的形象。

不過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終究是私人性質的,雖然多了許多便利,但也沒有國家作為後臺。

韋珣也沒有想著只建立一個維多利亞·露易絲科學研究院,華夏也需要建立類似後世中科院的學術機構。

只是因為目前華夏的底蘊不夠,只能作為一個提供場地資金的投資人和舉辦人,再提升權威性和影響力。

不過中科院不能搞,天賦異稟的少年卻是可以培養的。

韋珣雖然在華夏實施了類似後世華夏的全面教育,但對於初中、高中以及大學,都不以全面成績論。

他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天賦是不可能全面都最強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後世那種唯考試成績頂英雄的模式有利有弊,但韋珣覺得還是可以改。

有的孩子數學天賦點滿,三四年級就可以搞定高數,有的孩子物理或者化學天賦奇高,他們或許文科也極好,但也有天縱奇才偏科嚴重落榜的。

韋珣對此做出的調整就是在小學、初中階段讓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積累,等到中考、高考,在擇優錄取分數線的基礎上,對那種文科低,理科滿分或者文科滿分理科低的學生開方便之門。

這樣的人才哪怕培養出來是個大未必佳的人,也是不錯的,畢竟一個人學了太多東西步入工作崗位最終也就用得到部分。搞科研的要文采好有啥用?搞文學的難道必須要理科數學必須好嗎?

而只要一千人裡面出現一個華羅庚、錢學森這樣的人才,就會獲得巨大的利益。

(雖然大學對偏科奇才有免試資格,但也只是方式,沒有明確規定和正式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