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撤離沿河防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沙俄的進攻在一開始的幾天遭受頑強的抵抗,隨著多斷防線因為不斷抽調部隊而兵力空虛,不想四處救火疲憊士卒的吳佩孚下令全線撤離河岸防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沿河防禦的優勢就是藉助河流組織地方的大規模兵力投送,失去了這個優勢防線的作用也就只能遲滯敵人進攻。

大跨步的撤退,讓沙俄在上一次吃虧之後很快深思熟慮,在偵察到華夏軍隊在庫拉科沃重組第二道防線之後,俄軍指揮官當即明白吳佩孚的打算,攻勢更加猛烈。

終於,在十二曰六日,俄軍全面佔領沿河的陣地,包圍了亞爾斯克東岸城區。

亞爾斯克東岸城區此時沒有一個居民,各個地下室在華夏不斷的擴建中早已擴建。

地下通道、藏兵洞是之前吳佩孚和俄軍對峙的傑作。

城市攻防戰雖然是吳佩孚第一次打的戰役,但他的軍事素養並不差。

因為韋珣在臺島教導他們的時候就多次講述關於城市攻防戰的要點。

方圓不到兩公裡的亞爾斯克東岸城區在被團團包圍之後,大量的炮彈不要錢一樣落下,這在財政短缺的沙俄是極少見到的事情,數百門火炮的怒吼更像是俄軍在展示他們攻下此地的決心。

俄軍以往可以將之前在突出部吃的悶虧找回場子,也學著華夏在攻防戰中一點點用火炮摧毀建築物,避免華夏藉此作為依託構築工事阻礙他們的進攻。

汽車機動第一軍僅有的兵力因為戰鬥損失,不到兩萬六千人。面對十數萬俄軍的包圍,看上去根本就是螳臂當車。

可華夏的汽車機動部隊雖然大多數時間扮演的都是穿插包圍這樣騎兵的部隊的角色,但實際上卻只是一支用汽車搭乘著步兵的步兵部隊。

第一軍在城市防禦戰中並無太大功用的速射火炮和榴彈火炮早已撤離,被佈置在庫拉科沃,以備必要的時刻進行炮擊幫助吳佩孚的第一軍突圍。

因為隨著沿河防線被放棄,十幾個炮兵陣地都是無險可守,繼續留下來也只是成為敵人的戰利品而已。

與其在城市中無法展開發揮威力,還不如將其隨大部隊撤到庫拉科沃。

俄軍不斷的將一條條街道、一幢幢房屋摧毀,連續五天的戰鬥讓亞爾斯克東岸城區成為殘垣斷壁。

雙方的戰鬥格外的焦灼,華夏從最開始以團為單位指揮作戰,隨著俄軍不斷的佔領街道,降為連排作戰。

殘垣斷壁中的地下通道是華夏反擊的手段,俄軍根本不知道華夏會從什麼地方對他們已經佔領的街道進行反攻。

往往一條街道被俄軍佔據,在夜晚之後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鑽出來的華夏軍隊會迅速的佔領。

然後就是俄軍增兵想要重新奪回,雙方附近的部隊快速的增援,戰爭規模持續擴大。

到了白天,俄軍為了佔領此地,又會重新組織攻勢。

雙方你來我往,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

白天是沙俄的主場,夜晚是華夏士兵的舞臺。

僅僅是五天時間,俄軍在東岸城區就葬送了兩萬多人。

在東面的庫拉科沃,俄軍也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希望以此阻擋華夏軍隊對吳佩孚部進行救援。

知道亞爾斯克防禦手段的祝士衍和陳可鈺等人都沒有救援的意思,而是和不斷增援到庫拉科沃的郭松齡兵團加固工事,彷彿東岸城區的部隊不是他們的友軍一樣。

吳佩孚在亞爾斯克城區主持防禦,不僅是因為華夏在亞爾斯克存在的意義會讓沙俄不能宣佈收復了這裡,還有給祝士衍這個多年的左右手讓出位置。

這一次戰鬥之後如果不出意外,他會被調到裝甲戰車部隊作為總指揮,祝士衍之前被提拔為兵團副司令,也是因為這個。

而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因為在之前的庫爾圖克會戰、阻擊戰、伊爾庫茨克攻防戰,他都拿了不少的功勳,戰績僅次於鄧仲元。

鄧仲元被安排在布拉茨克也是因為功勳足夠,該給郭松齡和他麾下的部隊讓一下位置。

鄧仲元是粵籍新星,這一次之後很可能會成為粵籍將領的領軍人物,吳佩孚則是魯系的為數不多的高級將領,這一次可以說是給魯籍將領大大的掙了一把臉面。

郭松齡一直駐守瀚海防禦沙俄,在東卡攻勢之後,一直都被牽制在瀚海沒有取得極大的功勳。

作為戰區總司令,軍功不如二號和三號,很容易動搖郭松齡的威望,即便是外界看來北方戰區的各種戰爭計劃的執行或者制定郭松齡都是不可或缺的,從戰爭中分潤戰績理所當然。

然而郭松齡在前幾期的同學中的風評中本就不是那種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的無私人,一直對外自稱郭子儀後人,希望重振他們郭氏一族的將門風采。

只要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面對頂頭上司,尤其是在明白頂頭上司想要什麼的情況下,作為位置低於他的副手位置的人會一口將全部功勞瓜分。

別說郭松齡會不樂意,到時候同僚關係交惡,作為東北系軍銜最高的郭松齡,他要是撈不到好處,整個東北籍貫的將領也會和吳佩孚和鄧仲元等人交惡。

而整個華夏軍中,也會傳出鄧仲元、吳佩孚兩個傢伙愛吃獨食的流言。

華夏的將領按籍貫、地域、學期、出身劃分團體,已經是越來越明顯的事情,這也是韋珣刻意為之,但一直把握著這個度。

鄧仲元和吳佩孚識趣的將後續的收宮之戰交給郭松齡這是極為明智的做法。

郭松齡在十二月十三日抵達庫拉科沃,當即就上前線觀看俄軍的佈置。

在見到俄軍嚴密佈防的防線之後,郭松齡並不覺得自己被坑了,覺得自己撿了個硬骨頭,而是覺得自己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就在這渡河的四十萬俄軍陣地上。

光耀門楣可以說是郭松齡的人生第一目標,這個目標為華夏開疆拓土並不衝突,也是韋珣重用他的原因。

不僅是因為郭松齡這樣的人在之後會是皇室的堅定支持者,更是因為郭松齡這樣驕傲的人在局勢沒有惡化到如另一個時空的東北那樣的時候,不會和敵人虛以委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