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亞爾斯克攻防戰-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夏的猛烈進攻讓原本鬆懈的俄軍遭受迎頭痛擊,雙方的交火區域犬牙交錯。

上半夜的過程中華夏軍隊取得的進展不是太大,但午夜兩點氣溫下降之後,禦寒裝備和訓練不如華夏的俄軍就撐不住了。

還有五天就是十一月,亞爾斯克的氣溫已經零度,來時穿著秋裝就能禦寒的俄軍士兵在此時已經是手指僵硬,寒冷顫抖的俄軍戰鬥力迅速的下降。

一發發華夏發射的照明彈將俄軍陣地照射得燈火通明,機槍的槍焰成為華夏神槍手的最佳目標。

在夜間發起進攻,華夏的優勢比白天強大得多了。

“三個了。”

一個華夏的連隊神槍手在經過不斷的匍匐前進,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射擊位置。

時不時升起的照明彈為他們提供視野,身穿迷彩軍裝的他完美的隱藏了身形,而一顆顆流彈飛射卻沒有讓他身體晃動半分。

“叔,今天咋才三個,咱們都上來快半小時了。”

因為距離俄軍陣地還有二百多米,夜幕中的他們完全不擔心隱蔽問題,所以副射手忍不住吐槽。

“屁話多,三號機槍陣地一個、四號機槍陣地兩個,記住了,到時候去找找,免得到時候又被連副找麻煩,說咱們虛報戰功。”

“知道了。”

副射手挪動幾個身位,重新換了個位置開始在建議地圖上標記他們擊殺的目標位置。

華夏的總攻一般算的是集體軍功,炮兵全部都算集體攻,迫擊炮組、神槍組、突擊隊則是以他們擊毀擊斃的目標算軍功。

為了避免副射手和神槍手串通虛報戰功,華夏要求副射手在時間空餘的時候要在擊斃敵人之後繪製簡易地圖,標記擊殺的點。

雖然步槍和狙擊槍的口徑都一樣,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用,但狙擊槍子彈頭更尖一些,很容易就能在敵人的屍體上分辨是否是狙擊槍擊斃。

一小時後,主力部隊突破了兩道陣線開始休整,而一個個狙擊手也趕緊到陣地上和部隊會合。

在路上,副射手問道:“叔,俺啥時候可以到師裡進行狙擊手訓練啊?二連的陳柄都去了,我槍法比他好那麼多,憑啥一直不讓我去?”

被副射手纏得煩了,中年神槍手才回道:“憑啥?隱蔽狙擊敵方重要目標,你卻時不時搭話,也耐不住性子。”

“去年冬天考核的時候你就是覺著在雪地裡隱蔽太冷動彈了一下,最後連團部的考核都沒過。”

“槍法好、戰績多不代表你可以成為合格的神槍手,你要冷靜的面對一切情況完成戰鬥目標。”

小戰士被說得啞口無言,只能辯解道:“剛才不是在夜裡嘛,對面那群窮鬼打的照明彈不知道飛哪裡去了,到處都是槍聲炮聲,發現不了我們的。”

“發現不了你?你以為作為神槍手不用到前沿拼刺刀,不用突擊地方塹壕堡壘就是好差事?”

“叔年紀大了,團裡體諒我才不讓我參加滲透作戰。等深入敵後隱蔽攻擊,你耐不住性子不夠冷靜,早晚得死。”

“我從陛下打下徽州的時候就參的軍,到現在七八年,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指望你給我養老呢,送你到那邊去誰給我養老?”

兩人一路說著,小戰士吶吶不言,對塹壕中正在哀嚎的友軍也視若無睹。

傷殘,死亡已經是常態,見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這一次華夏夜晚發起進攻神槍手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沙俄的機槍手經不起復興軍神槍手的消耗,開不了半條彈鏈就會被擊傷擊斃。

重機槍的火力網時斷時續,夜幕下的華夏神槍手對沙俄的機槍手來說是最大的敵人,以至於很多機槍手都是軍官拿槍逼著硬上的。

重機槍的操作可不是誰都能做的,體格方面沙俄士兵完全沒有問題,但機槍手的點射、掃射需要不斷的透過訓練才能極好的掌控。

那種駕著重機槍無腦打空彈鏈的傢伙是做不成重機槍手的,尤其是對付華夏這種專門針對各種戰鬥情況訓練的部隊,一旦機槍無腦掃射過來,會以極快的速度隱蔽或者走位規避。

而沙俄的補給也不支援他們這樣做,更多的是點射,將或是匍匐或是衝鋒的復興軍士兵壓制在一塊區域。

機槍手的大量陣亡對於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火力的缺失會讓突擊隊快速的移動到進攻距離和爆破距離。

對付突出部這個俄軍陣地,穿插包圍在狹窄的戰場根本沒有太大的功用。

華夏的戰術就是憑藉火力和士兵素質,一點點的推進蠶食俄軍陣線,從三面壓縮俄軍的活動範圍。

二十多個師的俄軍佈防範圍並不大,之前俄軍發起進攻也是擔心部隊太密集,被華夏的炮火覆蓋造成巨大的傷亡。

而陳可鈺打的主意就是先將俄軍放過河,以退為進將整個陣線後移,讓急於突破的俄軍發起進攻。

如果俄軍不發起進攻,他們狹窄的戰場就不能投送太多的兵力,兵力少就代表著沒有威脅。

發起攻擊,將戰線推進擴張活動範圍,將己方的活動空間擴大,運送更多的兵力到東岸,從而一舉擊破吳佩孚兵團的沿河防禦。

這是陰謀變陽謀,從敵人突然渡河再到佯裝不敵後撤,就是放著一個口子讓沙俄從這裡突破,然後雙方真刀真槍的大戰一場。

而吳佩孚支援陳可鈺等人的計劃,也是因為他知道憑藉手上的六個軍和一個重炮師是不可能完全堵住俄軍的渡河計劃在的,將敵人放過來給他們希望,如此一來需要防禦的地段就會大大的減少。

道理就像在華夏古代的城池建設的時候,大都會可以在比較易於進攻的方向留出進攻位置給敵人。

這些位置並不是最好的,但最容易攻破的地方必然會嚴防死守或者針對性的修建建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一來敵人為了攻下城池,不得不將兵力放在這些留出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防守方會在牆腳留下不少的後備力量進行防禦。

全部都嚴密防護就代表著守城兵力弱勢的情況下敵人會從任何一個地方進攻,防守的壓力反而更大,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掌握主動權的敵人會進攻哪個方向。

哪裡是佯攻,哪裡是主攻,佯攻是真佯攻還是佯攻,主攻是主公還是佯攻,虛虛實實,壓根摸不清。

進攻方看到有利於己的攻擊段落,也會思考敵人的目的,是否要從這裡進攻,敵人會有什麼防備?是出其不意進攻最難的地方還是按部就班進攻最易的地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