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禁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386章禁毒

華夏的商務部和工業部在籌劃華夏工業建設的時候,國家安全局也在緊鑼密鼓的收集著情報。

之前滬市發現了一個成癮類西藥的銷售網路,但那只是一個,在華夏目前的各省,想來也不會沒有。

華夏自建國之後不斷的打擊成癮類物品,效果顯著。從開始遍地的煙館到如今只能鬼鬼祟祟的售賣,功勳著著。

然而成癮類物品帶來的豐厚利潤讓一個又一個的人鋌而走險,在華夏經濟發展之後,不少藉著時代機遇乍富的人被下套或者本身就對此充滿好奇,然後深陷這個泥潭。

華夏為了社會的穩定,甚至成立了全國緝毒總司,全面統籌各省的緝毒行動。

但龐大的利益,深入其中就難以脫離的可怕後遺症讓不少人都被吸納成為這個利益組織中的一員。

初期只是一些買辦和之前滿清遺害的富戶士紳為了追求然後無法自拔,在華夏建國對煙土大力打擊之後,這些吸食的人員從明面轉入地下。

等到1906年之後,華夏國民開始富裕,為了避開華夏嚴格的打擊,西方資本利用手中的科研實力將煙土提純,以止痛西藥的名義販賣到華夏,一度氾濫。

這也是連續幾年的打擊之後華夏緝毒部門送了心神,他們又不知道新型成癮藥物的製作流程,知識的限制讓他們在知道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只能聯絡國家安全局和其他情報部門,希望獲得充分的資訊。

同時,海關、海警及各地治安部門也開始全力對轄區內的藥店進行徹查,私人販賣藥物更是被繩之嚴刑。

在兩年後取得突破性成績,華夏明面上售賣的西藥再無成癮類。

但資本逐利,在無法進行明面上掛羊頭賣狗肉的銷售渠道之後,他們開始指派被收買的走狗爪牙聯絡一些深陷其中而又無法自拔的人,尤其是那些最後家破人亡的傢伙更是拉攏的重點。

以販賣維持自己吸食,哪怕是只需要五十克以上他們被抓住就會因此吃槍子喪命,但依舊趨之若鶩。

一層層的拉攏聯絡,將舊有的客戶群體重新維持,然後西方資本的爪牙投資藥店,明面銷售西藥暗地裡卻又以此作為銷售渠道。

一個國家的任何政令都不能只看表面和暗含的東西,藉著華夏皇帝下令徹查西方商品的機會,華夏的國家安全局的情報人員發現不少疑點。

在持續兩個月的摸排行動之後,一張組織嚴密且行動隱蔽的犯罪網路被一點點揭開。

各省、郡、市、縣,在十月8日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行動,依靠華夏當地的武裝部門和各個治安部門,一夜之間就抓捕三萬多人。

在之後又進行了半個月的審訊和根據資訊的抓捕行動,總共抓捕八萬四千多人。

這些人都有前科,又吸又販,更是為了獲得下線設計圈套或者哄騙,從而將別人引上歧途,最後再向其出售成癮類藥物。

戰績輝煌,韋珣藉機將十月十日定為華夏禁毒日,以此來讓全國銘記這一次行動的輝煌成績和警惕世人。

但在執行過程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即便華夏極為重視國內的情報網絡,重視幹部的素質和反間諜能力,但依舊有不少人被要挾或者被收買。

尤其是在桂省,因為靠近東南亞和法國殖民地,被收買的幹部和民眾更多。

其次是在武漢和滬市的,靠近英法租界的渠道也讓不少人成為庇護傘。

聽到報告的韋珣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的,畢竟人多了垃圾也就多了。

不論是什麼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因為利益,因為權勢或者因為被要挾而成為外國人的走狗爪牙。

但對於這類人,韋珣的態度是絕對不姑息。

判刑?這個真的很難震懾人心,將其放入牢裡一天天還浪費糧食,韋珣的做法是直接以殺止罪。

殺一個人不夠,華夏是個人情世故的親緣社會,比起淡漠的外國人來說很多時候家人親友的性命和未來是要大於自己的。

現在華夏不少地方依舊是十幾人數十人的家族式家庭,這更進一步讓不少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讓家族獲利。

罪不及家人?不搞牽連?

那不是韋珣的性格,他沒有那麼偉大和仁慈,尤其是在這個混亂的大爭之世,只有嚴酷的後果才能將這些人震懾。

根據華夏建國之後的刑法規定,出賣部門、機關、國家的情報信息都是重罪,出賣給國外勢力更是重中之重,輕則無期重則矯絞刑。

在如何讓罪犯生不如死這個事情上,華夏從商朝就已經有了,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體系。而這個體系即便在不少輕罪中罪上面得到改善不再使用,但叛國、謀反、貪縛、間諜、拐賣婦女兒童、範毒、強J等重刑上,不僅沒有免除甚至還有加重的。

這還只是針對個人的處罰,針對三代以內的血親,也會剝奪政治權利和後代的爵位獲取,處大額罰金,這些人除非是有大功於國家,否則不會免除這個罪名。

韋珣就是要讓整個華夏的國民都知道,一個人犯罪不是治罪一個人,而是一家在都要受牽連。

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藉助家庭和血緣的紐帶,讓這類人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考慮家庭、考慮親屬,以此來堅定他們抵抗誘惑的信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韋珣可不想一個間諜罪只是拘押十幾年就釋放出來做人,更不想各種重罪犯人好好的活著。

死,每個人都會懼怕,家庭,親屬和後代,絕大部分人也會牽掛。

韋珣主導的華夏已經用法律的嚴酷將這類犯罪極大的打擊,就連每年過節,家中的長輩說得最多的就是提醒子孫後代不要犯下重罪,安生過日子。

或許在後世的人看著現在的華夏是封建體制的殘暴,但利益真的會讓很多人鋌而走險。

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已經是華夏在各種對國家和社會有著嚴重後果的罪行量刑的根本宗旨,而不是虛偽的效仿西方世界搞所謂的民權民主。

因為在他們犯下此類罪行之後,華夏的司法機關就會有限剝奪其華夏公民權,也就是剝奪了其人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