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促進工業-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十月1日,經過華夏外交部和英法德奧意五國的商議下,決定正式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

白頭鷹再一次被華夏排除在外,尤其是在白頭鷹外交公使發表抗議的時候,華夏外交部直接表示一日不廢除排華法案讓在美華裔獲得應有的合法待遇,那麼華夏絕對不會和白頭鷹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

之所以說是正常的貿易往來而不是貿易封鎖,完全是因為華夏只是對白頭鷹一些產品加徵了高額關稅。

但是像工業裝置,糧油產品這兩大類別卻被排除在外,都是以正常的關稅收取,甚至華夏在鬧氣抵抗美貨的時候,為了利益不少沒有良心的資本家以比德奧還低的價格出售工業裝置給華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白頭鷹政F氣憤華夏加徵關稅加劇了美貨在華夏的成本,導致價格比同類的英法德商品還高出三四成,但畢竟他們是一個自由的國家。

找幾個代理人,然後註冊個皮包公司轉手就將自己的裝置和糧油出售到華夏,也沒有任何法律禁止。

甚至於不少頭腦機靈的還想著華夏對美加徵關稅,我透過墨西哥或者加拿大那邊出境以他們的名義銷售不就可以了嗎?

但華夏卻直接不管這些產地不符,產地虛構的,一律拒於國門之外。

這一次華夏找上五個在華貿易份額最多的國家,說是磋商之前的貿易問題,實則是韋珣對於華夏的重工業利潤不滿。

作為未來人,他可是生活在華夏是世界工廠的時代。雖然華夏成為世界工廠給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華夏憑藉自己的努力硬生生花了二十多年實現了經濟騰飛。

現在一戰都還沒有開始的時代,各國的工業都沒有太大的技術差距,有的只是原材料、用工成本和市場的差距。

眼下華夏的重工業在得到大量的半成品訂單之後盈利豐厚,最少比起賣礦石來得高。

可韋珣並不滿足,在和沙俄的戰爭已經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就考慮如何才能讓華夏的經濟和工業再次騰飛。

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成為世界工廠,但事情卻要一步一步的來。

這一次邀請五國來磋商,為的就是獲得生產訂單。尤其是關係良好的德奧意三國,是主要的爭取物件。

會談還算和睦,即便是英法也將之前怒不可遏的貿易抗議當回事。因為華夏提出的這個議題很有建設性。

根據華夏外交部的提案,將會在華夏舉行全球性質的世界商品博銷售會,簡稱世博會,以此來促進市場的繁榮互通有無。

雖然被稱為世博會,實際上美俄日三國暫時卻不在華夏的邀請範圍之內。因為主要是就商品貿易,在華夏展銷產品,順便促成大宗訂單。

且不管他名義是什麼,但華夏已經允諾將會邀請全華夏各地的商人參加,僅此一點,就知道一旦加入其中,獲得的訂單就是極多的。

六國的外交部溝通之後,商務代表也進行了貿易磋商,之後六國的商務代表都十分贊同舉辦這次展銷會。

舉辦的時間暫時定於1911年9月,舉辦的地點則是華夏的揚州。

林林總總商議了十幾天,各種議程定下來之後,華夏的工業部在收到韋珣的工業計劃書之後開始籌備工廠的建設。

按照韋珣的計劃,華夏將會在東北、西南、東南、南洋四地建設代工廠,代工的產品極多。

大到汽車配件,小到螺絲釘、橡膠圈,都是華夏代工的產品。

世博會不僅是要求全世界的商家來參展,更是華夏獲得代工訂單的大好機會。

韋珣就是打算以低廉的價格爭取大量的訂單,甚至在前期可以以低利潤吸納訂單。

因為工業的利潤即便再低,比起直接出售半成品工業材料也要高得多的。

韋珣知道目前華夏缺少研發實力,少數經受了高階教育的人才也大都被華夏國有企業和軍工企業吸納。

想要和英法美德等國競爭工業的創新和研發,華夏是絕對比不過的。

但華夏的工業又不得不發展,那就只能代工這些不起眼的零件了。

輪胎、車窗玻璃、螺絲釘、車軸、發動機、橡膠制品、汽車零部件這些是韋珣知道的未來潛力巨大的代工行業。

別看螺絲釘只是小小的一顆,但其中的利潤可不小。可能十顆螺絲釘不過一分錢都不到,但這卻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還有輪胎、發動機、零部件這些東西,華夏在北方戰場大量使用汽車作為運輸士兵的交通工具,在國內也是大力推動道路建設推動汽車運輸,世界的汽車發展和使用規模的增長是極快的。

韋珣的打算就是趁著現在西方國家不會注意這些零零碎碎的小東西,發揮自身充足的人力和資源優勢,將工業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然後利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從各國獲得這些小東西的生產訂單。

按照華夏工業部的計算,這些工廠加起來差不多六百個到八百個,將會為華夏提供超過一千萬的就業崗位。

工業廠房建立不僅是可以帶動就業,園區外的生活區的餐飲和商品銷售也會被帶動,然後反哺華夏的民營輕工業、農業,附帶的利益極大。

人力資源、礦產資源是目前華夏最不缺的東西,只要獲得訂單,那麼華夏的財政收入會再度騰飛。

當然,前提是訂單足夠。

不過華夏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實力。

五國以為可以藉此機會擴大在華夏的商品市場份額,華夏工業部卻想的是從他們手中獲得附屬的零部件生產。

面對市場的誘惑,再面對比起國內低價的配件價格,商人逐利,怎麼會不心動。

即便他們不心動,掌握市場的華夏也可以稍微施加手段,只要你不配合,那麼你的商品就會被華夏盯上,你還能好好的做生意?

別說你是生產汽車的,就算你是生產鍋碗瓢盆的,你都得弄點代工訂單給華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