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庫爾圖克會戰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好了,吳祿禎能這樣大手大腳的打這一仗,全靠著海運和鐵路運輸,現在到東卡的簡易鐵路也快要完工,西北也大致收復,是時候和沙俄決戰了。”

所有參謀都立正聽著韋珣的話,因為接下來是涉及六十萬部隊和一百萬敵人的大型會戰。

“沙俄在丘陵防線和庫爾特克河損失大概有十六萬,在斯柳江卡防線和後面的庫爾圖克,死於轟炸的也不會少於十萬人。”

“現在俄軍在北方戰區和我們對峙的兵力不會超過一百萬。”

“六十萬對一百萬,顯然是不夠的。但前線最為需要的是彈藥,運力有限,我們無法從國內調集兵力對北方戰區增兵。”

“如何以六十萬擊潰一百萬敵人,這是對我們總參謀部的極大考驗。”

“總參謀部的計劃朕看了,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朕認為沒有必要,都是說增兵增加飛艇,動輒就要準備兩三個月。”

“就算增兵了又能怎麼樣?就兩條鐵路供應的補給,能維持嗎?”

“就採用第三個方案,果斷出擊,趁著現在佔據飛艇優勢,沙俄還沒有防空武器的時候,大規模進攻。”

“這樣傷亡雖然會很大,但我們付出的代價是為了華夏的未來,為了民族的未來。”

“士兵傷亡了,國家會撫卹,親屬會優待。”

“是!”

眾人都齊齊的敬禮領了命令。

吳祿禎有魄力將麾下的大量火炮集結起來然後快速擊潰朝鮮方面的日軍,這有點出乎韋珣的意料。

當然,出乎意料的是日軍的抵抗意志。畢竟韋珣一直以來認為日軍士兵的戰鬥韌性即便不能和二戰時期媲美,但最少也不會那麼差吧。

這也是他對於朝鮮戰事並不催促的原因,但這一次西北、北方、東北三面開花,三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讓韋珣看到了結束戰爭的機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規模人海戰術即便擁有火炮、飛艇空襲的優勢,傷亡也會極大。

但韋珣知道依靠協約國的體量的科研實力,最遲一個月就能研製出效能不錯的防空武器。

加上生產、運輸,伊爾庫茨克的沙俄軍隊在一個半月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防空武器。

飛艇可不是飛機,脆弱的防禦很容易就會損失慘重。

到時候沒有了飛艇的制空權,想要獲得戰爭的勝利代價只會代價。

都是要付出代價,還不如果斷犧牲,頂著傷亡在庫爾圖克進行一次大規模會戰,藉助空襲的優勢儘快開啟局面。

沙俄軍隊不論是訓練還是士兵的戰鬥意志,比起日本克差多了。

連日軍都頂不住大規模的高強度炮擊,面對復興軍正面強攻和空中轟炸攔截支援的兵力,俄軍又能頂多久呢?

華夏的軍備實力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最為頂尖的,即便是英法都有所不如。

而沙俄的軍隊即便有著英法的支援,在武器效能上完全就是一個代差,補給方面比華夏也是差了不少。

韋珣對郭松齡、鄧仲元、吳佩孚有信心,憑藉種種優勢,相信這一次庫爾圖克會戰的勝利終將屬於華夏。

而一旦庫爾圖克被擊破,沙俄想要再抵擋華夏的兵鋒就難了。

尤其是現在是四月,離北方的冬天還有七個月,七個月時間,將戰線推到葉尼塞河並不困難。

北方戰區瀚海防線,郭松齡、鄧仲元、吳佩孚三人面色肅穆的等待著燕京方面的電報。這是三個北方戰區兵團司令的第一次會面。

“燕京總參謀部、國防部、御前侍從室聯合電令!”

陳幹走進會議室之後第一句話就讓三人凝神看了過來,然後趕緊起立。

“以郭松齡為總指揮,鄧仲元及吳佩孚任副總指揮,鄧仲元兼任西線指揮。”

“命吳佩孚兵團及鄧仲元兵團,在四月20日向庫爾圖克之俄軍防線發起進攻。”

“命郭松齡兵團在四月20日由瀚海防線向斯柳江卡之俄軍防線發起進攻。”

“此次作戰,望北方戰區不懼困難,不怕犧牲,藉助火炮、飛艇以絕對火力優勢,務必將瀚海之俄軍全部擊潰。”

“最終戰鬥目標,將戰線推進到葉尼塞河!”

陳幹的話才結束,三人都是臉色沉重。尤其是鄧仲元和吳佩孚,僅從電報中,三人就聽出了燕京方面的決心。

鄧仲元開口說道:“不懼困難,不怕犧牲,陛下是希望儘快結束和沙俄的戰事啊!”

“朝鮮日軍僅剩咸興地區苟存,戰爭已經持續一年,國內的生產也需要進行恢復。”

郭松齡也出聲說道。

吳佩孚點燃香菸之後深深的吸了一口:“丘陵防線的攻擊我看了,大規模進攻傷亡肯定會極大,一個丘陵防線就折損七萬人。從斯柳江卡到庫爾圖克,塹壕、堡壘、地雷、鐵絲網密密麻麻。”

“我的意思是貝斯特拉亞北部的山區開闢道路,由我的機動兵團穿過大山繞道南下。”

“這恐怕有點難啊,沙俄肯定會派兵防守的。”

出聲的是陳幹,機動兵團在他看來只是機動強,在進攻方面能力有限。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希望也不能放在正面突破上。”郭松齡彎腰靠著高於常人的身材將香菸拿過來:“三面進攻,總會有一面取得突破的。”

說完之後才慢悠悠的點燃香菸。

鄧仲元點點頭說道:“郭總指揮對面的俄軍防禦工事堅固,想要突破極難,牽制進攻即可。由我和吳指揮的部隊作為主力。”

“行,我是天天琢磨如何突破對面的防線,也沒有什麼頭緒,交給你們正好省心。”

郭松齡倒是大方,直接同意了鄧仲元的話。雖然這樣一來,擊破俄軍防線的功勞他就分不到多少了。

三人簡單的議定任務,然後將大概的作戰計劃交給參謀部人員。

熱氣球上,吳佩孚問道:“仲元,你說郭茂宸會不會覺得我們是在搶功勞?”

“斯柳江卡防線什麼情況郭指揮怎麼會不知道呢?而且郭指揮也不是嫉賢妒能的人。”

鄧仲元作為晚了郭松齡和吳佩孚幾屆的後進,可不敢隨便就稱呼郭松齡的字,其實即便稱呼了也沒有什麼,只是他一貫是這種性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