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世界第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09年的華夏,早已不是1900年之前滿清統治的華夏。

曾經飽受欺壓的華夏已經傲立於世界的東方,動輒退讓妥協的滿清和它的忠臣滿蒙漢八旗盡數被驅逐到了西北吃土喝風,如數從五六百萬銳減到現在的六七十萬。避洋人如蛇蠍如虎狼的官吏被一個個鐵骨錚錚的華夏男兒取代,面對任何對華夏不利的任何條件,可以堅定的說“不”!

華夏的工業已經成為僅次於德美英,和法國並列第四的強國,華夏的海軍已經成為僅次於英美德的第四強國,華夏的陸軍更是有成為世界第一陸軍的實力,華夏的領土已經僅次於英國、沙俄和法國,也成為世界第四。

這些如何不能讓韋珣自豪和驕傲,即便華夏成為現在的強國是他毫不留情的查抄滿清官吏和其家族,清算晉省明末的叛國商販,查處土豪劣紳,快速的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但韋珣並不覺得他手上沾滿血腥,心中更沒有絲毫的愧疚之情,因為他覺得這些人都是罪有應得。

土豪劣紳的資產那都是從一家家一戶戶想盡辦法兼併土地獲得的,晉省在明末的叛國商賈更是數典忘祖的蠢貨,即便以後韋珣去世,面對黃泉的三皇五帝,也能挺直腰說一句:他們活該。

因為在韋珣看來,處理叛國者是不需要分時間的,他們的罪名不能因為時間而消弭。

滿清的官吏那更是無官不貪,即便有少數幾個清官,那也只是少有的。

靠著處理這三個群體,作為華夏執政黨的復興黨雖然日子緊巴巴的,甚至華夏現在欠了不少的債務,但卻有著大筆的錢財投入工業建設,可以減少各種稅收。

在黃海和日本的聯合艦隊決戰之後,華夏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第四列強,甚至已經有不少人覺得華夏的綜合實力和戰爭潛力已經可以和德國白頭鷹兩國比肩。

這一情況的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在海戰勝利之後,華夏外交部面對協約國給出的可笑和談條件微笑出:

“華夏是被日本和沙俄侵略的國家,戰爭什麼時候開始由他們說了算,但以什麼方式和什麼代價結束,那就要聽聽我們華夏的意見了。”

“既然日本和沙俄不接受華夏的條件,那麼華夏只能己去取。”

協約國給出的條件真的是毫無誠意,韋珣當時看了之後直接丟到桌上,連說一個字的心思都沒有。

按照英法美三國所謂的為了亞洲的和平和穩定,認為三國應該停止戰爭,同時華夏東北戰區要退到戰前的邊界線,和沙俄方面則是保持現有雙方的控制地區。

至於戰爭賠款,領土割讓,協約國和白頭鷹更是一個字都沒說。

在韋珣看來這些條件真的可笑,協約國在和談提議中說的幾個條件比如承認尼泊爾和不丹是華夏領土,日俄兩國斷絕和滿清的條約,保證不再為西北聯軍提供援助,允許華夏工業產品進入五國市場(英法美俄日)。

比如尼泊爾和不丹,曲同豐的藏省戰區目前擁兵四個師,在這兩個地方沒有原住民之後,根基穩固,英國開出的這個加碼無非就是給個名義。

但華夏需要嗎?這裡曾經可是華夏的附庸國,現在納入直轄,太正常不過了。

你英法美日俄還有什麼荷蘭葡萄牙譴責?我華夏也譴責你們侵佔他國領土建立殖民地就是了,反正大家都不乾淨,裝什麼聖人。

還有允諾不支援西北聯軍?鬼才信他們。

不管是出於利益還是阻礙華夏的統一,他們明裡不支援暗地裡支援就是了。

最後就是啥好處都不給,華夏這次花費那麼多軍費,讓華夏只獲得一個東卡地區西部?怎麼可能!

韋珣和總參謀部、國防部、工業部的人商議一番認為,憑藉華夏當前的工業實力,面對整個協約國的圍攻,哪怕是無力進攻也完全可以憑藉兵力將戰爭杜絕在沿海地區。

而且有著同盟國的存在,即便現在同盟國絕對會隔岸觀火坐視華夏和協約國陷入苦戰,但德皇、意呆利國王以及奧匈皇帝都不是易與的主。

現在不讓華夏加入同盟國,他們不參戰不搞事情是想讓協約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資,讓華夏消耗他們的實力和潛力,等華夏和他們打得精疲力竭,再出手奪取勝利果實。

但英法也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同盟國打的主意?國家之間是講究國家利益的,比起日俄的損失,英法兩國更擔心他們本土的安全,更擔心付出的代價。

所以會議上全票贊同韋珣的論斷,即“協約國中的英法兩國絕對不敢在同盟國坐收勝利果實的時候出兵干涉華夏的日俄兩國的戰爭,即便口頭上參戰,實際參戰的軍隊和海軍也不會太多,最大的可能是貸款武裝日本和沙俄,提供大量的物資。但英法美三國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了,干係並不大,只是會增強日俄的戰爭潛力讓戰爭的時間和華夏的代價更大而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英法想要參戰就參戰,想要援助就援助,我華夏不怕。

現在華夏外交部一副要鯨吞遠東和北朝鮮,完全就是有恃無恐。

因為華夏已經有這個實力和他們說不,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華夏也能承受其中的損失。

而這個損失,是整個南洋六省和外東北五省從版圖上消失。

但協約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將極為恐怖,整個協約國沒有三百億英鎊的戰爭經費,沒有六百萬以上的陸軍,根本沒法擊敗華夏。

但英法會承受這個代價嘛?開玩笑,真要這麼打起來,英法的財政債務最少要還上二三十年。

大家都不是傻子,為了沙俄地廣人稀的遠東,為了日本在北朝鮮的殖民地,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還有可能讓同盟國成為最後的贏家,顯然不可能。

沙俄別說損失遠東地區,即便損失烏拉爾山脈以東,依舊是沙俄;日本損失北朝鮮殖民地,日本還是日本。

英法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他們卻不一定是現在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大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