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遠東戰雲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這話,二人向李杜投去感激的目光。他們一心想著建立功勳,進攻作戰因為傷亡過大影響士氣的事情他們不是沒有考慮,感激的原因是李杜提點了他們。

何、景二人不僅是他們前一期的學長,在戰場上的資歷也比他們高,和二人競爭進攻漢城的功勞顯然爭不過。

景振卿沉聲說道:“你們想什麼呢。我景振卿是那種打壓同僚的小人嗎?”

“日軍目前已經從鴨綠江防線抽調了兩個師團支援漢城,四個輕裝步兵師和日軍三個師團的兵力對抗,想要擊敗敵人的難度頗大。”

“北攻漢城的目的是避免漢城日軍影響我們殲滅保寧的日軍。”

這話一出,蔣、謝二人都是面露愧。

在場年紀最大的徐驤摸了摸鬍子打圓場道:“兩位軍長的部隊才組建一年多,急於立功的想法我們都是理解的。”

“總參謀部要求我們自行決斷朝鮮南部戰事,並沒有催促我們。所以大家不要心急,哪怕是仁川和漢城打下來了,後面還有平壤呢。”

這話一出算是給之前的不愉快揭了過去,何海清看向眾人說道:“北攻漢城還是我來擔任指揮吧,你們可不要和我搶。上次在日本人手中吃了虧,這次我得找回來。”

景振卿也說道:“那我就領著重裝步兵師前往保寧牽制日軍,四個榴彈炮團加起來可是有百多門火炮,重炮師沒有過來也能湊合著用。”

“扼守牙山的任務就交給我們吧。”

蔣光鼐和謝汝冀見到兩人都獲得了想要的任務,只好同意了這個意見。

等眾人散會,回去的路上蔣光鼐和謝汝冀聊著剛才會議發生的事情。

“謝兄,你說咱們是不是被排擠了?”蔣光鼐環視了一下旁邊,見到只有自己和謝汝冀,於是問道。

“排擠不排擠又如何,完成總參謀部交代的命令就行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謝汝冀沒有打算繼續說什麼,轉身招呼了一下正和龍雲交談的楊蓁打馬離開。

被懟了一句話的蔣光鼐也搖頭苦笑,暗道自己是不是太在乎這些事情了?

其實也不怪他。自從華夏中原一統,軍中和民政部門中的山頭就一個個冒了出來。粵系和桂系可以說是最大的兩個山頭,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有大量的軍官在軍中擔任中層和高層。

除了地域之分,現在還有肄業學校和各期學生的抱團行為。

尤其是原本臺島組建的陸軍大學拆分之後,更是嚴重。

臺島陸軍大學在建國之後被拆分為西南(貴陽)、廣州、東南(南京)、西北(西安)、東北(哈爾濱)、華中(武漢)、燕京七個校區,正式命名為華夏軍事學院,之後又在南洋的望加錫增設了南洋校區。

八個軍事學院校區基本都是按照華夏的幾大核心地區組建,從各地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中考核選拔有軍事天賦的學子或者在規定時間內到校區報名自考。

在各校區進行三年的軍事教育之後,會進行筆試考核,之後全體學生會到地方部隊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考核,選擇成績最優異一批到燕京校區進行最後的學習。

在燕京常駐的授課教員大都是各軍的資深參謀選調,或者從總參謀部選派。

燕京學習一年之後,基本都會下派到部隊任職團長或者師級參謀,最優異的一批則會在總參謀部進行實習。

這也就造成了建國之後的軍官們按照幾種情況抱團。首先是自詡天子門生的侍從室成員,不僅有被韋珣親自教導的資歷,在建國之後解散侍從室也讓這群人成為華夏陸軍體系中公認最拔尖一批人。

其次就是到燕京開小灶教育的一批優等生,都是每期軍官中的佼佼者,到部隊任職的職位也比他們高不少,自然對校區肄業的人不怎麼感冒。

再次就是軍事學院按期按地域抱團的團體了,就比如西南校區就有川系、滇系、黔系。

最後就是野路子出身,因為各種原因進入部隊,透過自身努力學習和軍功獲得提升的。

雖然現在各軍軍長都是之前臺島的陸軍大學肄業,沒有現在的各個團體,但是為了獲得中層軍官在戰鬥中的積極配合,少不得要受到影響。

蔣光鼐就有些受到團體山頭的影響,作為粵省出生的高層將領。平時因為軍事主官的特殊關係雖然不和其他粵籍將領多作交談,但也知道粵系、滇系的中層軍官各自抱團還好,一旦遇到其他籍貫多一些的部隊,那都是被隱隱排擠的。

他之前在會議上就有這個擔憂,擔憂軍長一級的高層指揮官受到派系影響。他認為軍人就應該以國家和國防作為使命,可以相互競爭,現在的陸軍團級軍官之間競爭關係有走向變質的趨勢。

軍中派系林立的情況韋珣也知曉,但是這是無法避免的。他能做到的只是持公正的態度來引導,把派系爭奪引導成良性的競爭關係。

任何一個國家或者政治團體,都無法避免出現小團體、派系,這是人性決定的,制度只能改良他們之間的競爭引導其良性競爭。

不過這些在目前的華夏都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解決朝鮮半島的日本軍隊,迫使日本談和才是復興軍最重要的任務。

五月21日,復興軍第八軍、第十八軍、第二十軍由全羅北道的論山北進公州,日軍在公州、燕岐、清州沒有多少兵力把手,輕易被復興軍佔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後三個軍從清州西北方向抵達牙山。按照計劃中由第八軍何海清部北上牽制漢城、仁川方向的日軍,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在牙山西面沿河佈置防禦陣地。

此時的時間已經是五月27日,保寧的日軍在復興軍佔領公州的時候就已經知曉復興軍的意圖。

擔心後路被切斷的四個師團卻不敢輕易撤退,因為在保寧南部,復興軍第十六軍加上另外三個軍留下的重炮團共計一萬七千人把他們牢牢牽制在保寧。

在五月23日,日軍留下一個師團的部隊作為掩護,另外三個師團火速向北撤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