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遠東戰雲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此一來,日軍的海軍聯合艦隊就擁有七艘無畏艦,和華夏海軍的戰鬥力對比差距並不大。

華夏海軍想要在日軍購買的英國無畏艦加入之後繼續掌握制海權,那麼就要保持艦隊的集體行動。集體行動保持對聯合艦隊的壓制固然會獲得制海權,登陸作戰的艦炮支援就沒有了。

好在英國人的三艘無畏艦都在印度洋的斯里蘭卡,想要到達黃海還需要近二十天。

日本和英國公開下宣佈這次戰艦交易,目的就是分擔朝鮮半島的防禦壓力。

攔截日軍購買的艦船會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只要戰艦沒有移交到日本人手中,只要依舊掛著英國人的旗幟,那麼這三艘無畏艦就是英國人的戰艦,攔截它們會被英國人視為挑釁,很可能英國會藉此機會對華夏宣戰。

接到日軍公開宣佈購買無畏艦三艘的訊息,華夏總參謀部迅速聯絡了東北戰區總司令。

經過緊張的討論,東北戰區司令吳祿貞決定放棄登陸仁川、平壤的作戰計劃,增兵朝鮮半島南部,從忠清南道集結重兵,從南進攻,一步步消耗日軍在朝鮮半島的兵力。

五月9日,復興軍從大連、青島再次向舒川增兵三個軍,日軍從義州戰線抽調的兩個師團此時才到達漢城。

為了攻入忠清南道,此次華夏集結了第十六軍、第八軍、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整整十二個師共計十五萬人。

而日軍在舒川頑抗兩天之後退守舒川,並從漢城調集了一個師團的朝鮮偽軍協助作戰,此時在保寧日軍僅有四個師團的兵力。

為了確保忠清南道的安全,日軍徵募了大量的朝鮮青壯在保寧北部的丘陵地帶挖掘縱橫交錯的塹壕,又構架機槍堡壘、鐵絲網、地雷、防炮洞等設施。

作為前敵總指揮的何海清此時拿著吳祿貞的電令輕輕敲擊桌面,旁邊的李杜帶著參謀部人員來回忙碌著給新登陸的部隊安排駐地、預算後勤物資。

“軍長,新到的三個師已經安排妥當。”李杜走到何海清身邊輕聲說完。

“好。”何海清點點頭說了一聲,想了想說道:“植初,你派人去請景軍長、蔣軍長、謝軍長過來商議戰事。”

“是!”

二十多分鍾之後,接到命令的第十六軍軍長景振卿、第十八軍軍長蔣光鼐、第二十軍軍長謝汝冀和參謀長李可鑫、龍雲、楊蓁抵達臨時指揮部。

眾人寒暄一番之後紛紛就座。

何海清坐在首座看向眾人,對李杜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李杜起身向眾人敬禮之後才說道:“此次日軍集結四個師團的兵力在保寧,目前正在構築防禦工事。”

“保寧北面有大片丘陵地帶,日軍顯然是打算依靠那裡的地形給我軍製造傷亡。海軍方面傳來訊息,保寧因為地形問題,無法提供艦炮支援。”

“我們的重炮師還未運到,倒是各師各軍的附屬炮兵已經抵達。”

“總參謀部要求我們在五月底攻入忠清南道,向漢城發起進攻。”

“目前我們五個軍雲集在益山周邊,第十三軍因為之前的戰鬥傷亡有點大,被調往論山休整。可以動用的兵力只有第十六軍、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

簡單的介紹完敵我形勢之後,何海清笑著對幾人說道:“我雖是被委任前敵總指揮,不過大家都是軍長,如何作戰還是要大家商議一下。”

景振卿作為第一批陸軍改革的軍長,資歷要比蔣光鼐、謝汝冀兩人要高一些,於是開口說道:“何軍長可是被陛下親口讚譽的勇將,有子龍之勇,擔任前敵總指揮乃是理所應當的。”

這話引得參謀長們何蔣、謝二人的點頭贊同。

何海清卻搖頭苦笑道:“戰場上一時血勇罷了。這一次在益山就是因為我的指揮失誤,錯誤估計了日軍的實力,現在第十三軍第一師傷亡大半,第三師也傷亡了四分之一。”

“雖然吳總司令和參謀部沒有說什麼,但我心中是極為難受的。”

這話引起眾人的沉思。在登陸之後,眾人瞭解了一下益山戰場的經過,都覺得何海清有些輕敵,如果進行迂迴作戰的話傷亡會更小一些。

他們倒不是小看何海清,換做當時的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因為總參謀部和東北戰區的要求是以最快速度佔領舒川郡,為復興軍後續部隊登陸提供場地。

“目前我軍登陸朝鮮半島的兵力已經全部抵達,強攻保寧的日軍四個師團,傷亡必然會慘重,即便勝了,我們也沒有多少餘力進攻漢城。”

蔣光鼐說完之後看向謝汝冀,隨後說道:“我和謝軍長在來時的路上正巧同路,商討一番認為應該分兵兩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目前日軍在漢城的兵力不多,都駐守在仁川,如果能有繞道清州攻入牙山。既可以切斷漢城和惡保寧的聯絡,也可以分兵圍困保寧的日軍,等到消滅保寧守軍之後,直取漢城。”

何海清心中也是那麼想的,於是笑著說道:“我也正是這個想法。景軍長怎麼看?”

“分兵兩路我是贊同的,我們四個軍十二個師的兵力,直接進攻保寧顯然是浪費。”景振卿見到眾人的目光看向自己,熄滅手中的香菸說道:“忠清北道交通不便,我們的重灌步兵師在其中行動緩慢。最好的辦法是集結四個重灌步兵師在保寧牽制日軍的四個師團,然後我們率領剩下的八個輕裝步兵師直接向清州方向發起進攻。”

“清州附近的日軍兵力不多,我們輕易可以殲滅。之後我們再度分兵,由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負責在牙山阻擊日軍退路,由第八軍、第十六軍向北進攻漢城。”

蔣光鼐和謝汝冀聽到這個安排眉頭緊鎖,在牙山阻擊日軍的戰果比起向北進攻漢城的功勞要小得多。

李杜看出兩人的疑慮,起身說道:“蔣軍長、謝軍長。景軍長的考慮極為周到,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雖然軍中骨幹都是戰場老手,但手下的士兵都是新兵,向北進攻漢城的話,傷亡慘重很影響士氣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