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地球班(為學生黨特更此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畫風突變的一章)

好在這群研發人員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雖然沒有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老練成熟,但他們思維活泛,充滿了靈感,充滿了激情和動力,完全沒有後世某些學術官僚垂垂老矣的作風。

華夏目前獲得爵位的人數並不多,科研爵位獲得者大都是公乘和最低一級的公士;軍工爵位最高也才是中大夫。

哪怕是爵位無法沿襲給子孫,依舊擋不住年輕人們對爵位的嚮往。因為爵位不僅意味著功成名就,還能獲得皇帝親自書寫的嘉獎文書,對於未婚的年輕人在尋找到伴侶之後還會“賜婚”,逢年過節還有還有御賜的禮物。

這些都是優待,都是遠超一般人的殊榮。最為關鍵的是哪怕最低一級的公士,在遇到不公正待遇之後可以直接找當地的省部級高官解決問題,如果依舊不能解決還能找到中秧,面對省部級高官也是平級同等身份。

根據皇室的統計,目前華夏在冊科研類爵位公士97人,公乘31人;在冊軍工類科研爵位公士459人,公乘107人,大夫19人。

對於這些人獲得的合理的優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韋珣是絕對表示支援的。因為他們為華夏的發展嘔心瀝血,像是軍功爵位那更是為華夏血戰才得到的。

這樣的貴族爵位,越多越好,越多說明華夏的軍事力量越強、科研成果越多。他們獲得的優待更是可以激勵學生,以及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投入的信心。

尤其是科研類爵位更是華夏抄地球班中其他優等生作業的主要力量,韋珣不奢求他們能在優等生的作業上取得創造性的新成績,只要他們能獲得技術之後儘快吃透這些,然後將其落實到生產上提升國家實力即可。

相比於在學校班級之中,老師還會阻止學生抄作業,甚至對抄作業的學生進行處罰,整個地球班則比的是誰抄得好,誰能在超到作業之後趕超他們。

華夏無疑是整個地球班中學習最為努力的學生,不僅在自己的短處上到處找作業抄,還一邊學習彌補自己的短處。

而地球班的期末考試還有兩三年就會到來,分作兩大陣營的班級“大人物(列強)”們都在拉攏著自己的小弟,擴張自己的影響力和提升自己。至於最後鹿死誰手,誰也說不準。

最為獨特的是兩條“獨狼”——華夏、白頭鷹則好似兩大陣營的對抗和他們沒有關係一樣,畢竟坐的遠,真要動起手來啥時候能加入戰鬥還是一回事呢。

華夏作為班級中資歷最老但是實力只能算不錯的“大人物(列強)”,在地球班中之前的數千年都是成績最為拔尖的,只是最近幾百年因為身體不適,走上了下坡路,甚至一度和奧斯曼被並稱為“病夫”。

但自從1900年開始,華夏就發奮圖強努力的學習各種知識充實自己,和班上新進快速崛起的日本打了兩架都獲勝,甚至第二次一家對付了沙俄這個外號“毛熊”的巨人和日本,還順帶著熱鬧的葡萄牙,更是把在之前幾百年丟的面子全給找回來了。

之後更是突然對荷蘭這個從優等生變成中等生的同學下手,好好的欺負了一番之後,把荷蘭的一塊地盤納入囊中。

依仗著同盟國的支援和拉攏,頻頻試探著英國人的底線,堪稱在作死的邊緣徘徊。

去年又跟奧斯曼同學達成對波斯灣這塊地盤的部分地區轉讓,把和英國這個班級上最強的大哥擴張的步伐擋住了。

英國想要對華夏下手不是一天兩天,但華夏在自家地盤不僅佔據地利,地盤上的人馬眾多,兩家的距離也是極遠,大規模叫人手上們教訓他根本不現實,即便叫上人去還不一定在陸地上打得過,打過了英國人能撈到的好處也不多。

所以華夏幾次幾乎是挑釁老大的威嚴,依舊安然無恙。

然而班裡人天天看著華夏和同盟國三人勾肩搭背談笑風生,但所有人都覺得華夏只是單純的想要靠著同盟國團伙抄作業,以此作為和法國來拉近關係。

對的,你沒理解錯。華夏和德國關係靠的越近,法國是最著急的,越是會拿出好處來拉攏華夏。一次次三國奇怪的外交情況都證明了這一點。

從一開始大量進口華夏的生絲、茶葉、瓷器、工藝品等產品,比德國還要低的價格出售工業裝置,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玩意(技術)”也大方的給了。

華夏就有點不要臉了,張口閉口說和法國的關係一直都是極好,我們是朋友,這頭拿了好處轉頭又和同盟國一起吃喝玩樂好不快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旦華夏想要什麼法國的“小玩意”,華夏就會同盟三人眾一起搞搞聚會活動。

法國明知道華夏擺明是坑自己,依舊不想放棄拉攏華夏。

因為華夏家門口就是他們的東南亞地盤,北邊又是沙俄這個“戰鬥力很強”的毛熊,一旦華夏投奔同盟國,法國的盟友沙俄絕對會被先狠揍一頓甚至就此完蛋。畢竟華夏目前一直折騰的武器擺明就是把毛熊作為假想敵。

而華夏在他們的河內地區還有百多萬租地來種的農民,到時候最先丟失的地盤肯定是他們在華夏家門口的東南亞殖民地。

而法國拉攏華夏付出的利益,自然不會由他們自己承擔。因為英國這個大哥在華夏的家門口還有三塊最為重要的飛地:奧洲、印度、東南亞。

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可不用多說,要麼是財富的來源要麼就是戰略要地,要麼就是他們的牧場,哪個掉了都會心疼,法國自然要找補回一些損失獲得一些補償的。

法國和英國不希望拉攏到華夏,只求華夏別一股腦就加入同盟國就行了,這也是英國人在面對華夏的幾次“挑釁”都沒有擴大衝突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他們對於華夏和德國關係密切不知情,更不是他們的外交官員幼稚和心存幻想。而是國際外交之中哪怕是他們清楚華夏已經秘密加入同盟國只要沒有明面上宣戰,依舊會想辦法拉攏華夏這個強力的“獨狼”。

【作者題外話】:第一次常識這樣歡樂的寫法,算是對一直支援作者的讀書黨一種回饋,總共兩章,靈感來源於作者幹妹妹(高中)和我說的學校生活。如果其他書友對於這樣的風格不習慣,請多多理解。作者相信以大家的聰明才智,可以理解作者文中的意思的。

只發兩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